CN205348224U -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8224U
CN205348224U CN201620049770.XU CN201620049770U CN205348224U CN 205348224 U CN205348224 U CN 205348224U CN 201620049770 U CN201620049770 U CN 201620049770U CN 205348224 U CN205348224 U CN 205348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block
shell structure
counterbore
underground space
suppor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97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497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8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8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822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施工面上的若干等间距排布的沉孔,在所述的沉孔内填充有填充块结构,所述的填充块主要由壳体结构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结构内侧的隔离网罩构成,在所述隔离网罩内部浇注有混凝土块,所述的壳体结构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斜面相互贴合并填充在所述的沉孔内,在所述的混凝土块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的混凝土块的通孔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个填充块组合填充沉孔结构,在填充块受到垂直方向作用力时,能改使填充块的壳体结构沿着斜面相对移动,从而对纵向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受损,同时采用中部的隔膜结构,实现使沉孔内部气体和液体的循环,避免填充块局部潮湿等问题造成腐蚀。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及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面进行加固,避免其变形,造成建筑地基不稳。由于地下空间通常会存在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使得现有的采用预埋的钢筋笼结构局部受到腐蚀,使得钢筋笼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及预加固方法,能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多个填充块组合填充沉孔结构,在填充块受到垂直方向作用力时,能改使填充块的壳体结构沿着斜面相对移动,从而对纵向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受损,同时采用中部的隔膜结构,实现使沉孔内部气体和液体的循环,避免填充块局部潮湿等问题造成腐蚀。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施工面上的若干等间距排布的沉孔,在所述的沉孔内填充有填充块结构,所述的填充块主要由壳体结构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结构内侧的隔离网罩构成,在所述的隔离网罩内部浇注有混凝土块,所述的壳体结构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壳体结构的斜面相互贴合并填充在所述的沉孔内,在所述的混凝土块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的混凝土块的通孔结构,在所述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不锈钢管,在所述的不锈钢管内侧设置有PVC固定管,在所述的PVC固定管两端设置有隔膜,所述的隔膜中部设置有通孔,2个所述的隔膜向所述的PVC固定管中部凸起,所述的隔膜上的通孔在气压或水压作用下能够开启或关闭,在所述的沉孔上方设置有固定横梁,所述的固定横梁为钢筋笼制成,在所述的钢筋笼内浇注有混凝土柱体,位于上端的所述的壳体结构的一侧端面贴合在所述的钢筋笼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体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通孔结构,在该通孔结构内设置有不锈钢管。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相邻所述的沉孔之间的施工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沉孔相平行的支撑柱体,所述的支撑柱体为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的支撑柱体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钢筋笼下方。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支撑柱体中部设置有钢筋,所述的钢筋上端位于所述的支撑柱体上端面上方,所述的钢筋上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弧形结构,所述的弧形结构的上端部贴合在所述的钢筋笼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沉孔结构,在施工面上挖掘数个等间距的沉孔结构,使其深度相等;
S2:放置填充块,将填充块以多层结构的方式摆放在沉孔内部,使相邻的填充块上的壳体结构的斜面相互贴合,使同层的填充块结构等高,多个填充块结构在沉孔内形成多层相互错开堆叠结构;
S3:固定横梁,将内部浇注有混凝土柱体的钢筋笼置于填充块上方,使横梁完全覆盖沉孔上端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层填充块结构,形成多层结构,相邻的填充块结构之间通过斜面相互贴合,使得填充块在受到纵向作用力时,能够沿着斜面结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力的效果,不容易损坏,同时,通过设置不锈钢管结构,能够利用不锈钢管具有较高强度的特点,避免隔膜损坏,同时,不锈钢管两侧的湿气能通过隔膜流动,从而实现循环,避免填充块结构局部受潮的问题导致腐蚀,同时采用横梁结构,能够起到支撑预加固空间的作用,并且起到抵抗外界作用力的效果,由于其覆盖在填充块上方,因而能够起到保护填充块不被损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沉孔,102.壳体结构,103.隔离网罩,104.混凝土块,105.不锈钢管,106.PVC固定管,107.隔膜,108.钢筋笼,109.混凝土柱体,110.支撑柱体,111.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施工面上的若干等间距排布的沉孔101,在所述的沉孔101内填充有填充块结构,所述的填充块主要由壳体结构102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结构102内侧的隔离网罩103构成,在所述的隔离网罩103内部浇注有混凝土块104,所述的壳体结构102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壳体结构102的斜面相互贴合并填充在所述的沉孔101内,在所述的混凝土块104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的混凝土块104的通孔结构,在所述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不锈钢管105,在所述的不锈钢管105内侧设置有PVC固定管106,在所述的PVC固定管106两端设置有隔膜107,所述的隔膜107中部设置有通孔,2个所述的隔膜107向所述的PVC固定管106中部凸起,所述的隔膜107上的通孔在气压或水压作用下能够开启或关闭,在所述的沉孔101上方设置有固定横梁,所述的固定横梁为钢筋笼108制成,在所述的钢筋笼108内浇注有混凝土柱体109,位于上端的所述的壳体结构102的一侧端面贴合在所述的钢筋笼108的下端面上。
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层填充块结构,形成多层结构,相邻的填充块结构之间通过斜面相互贴合,使得填充块在受到纵向作用力时,能够沿着斜面结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力的效果,不容易损坏,同时,通过设置不锈钢管结构,能够利用不锈钢管具有较高强度的特点,避免隔膜损坏,同时,不锈钢管两侧的湿气能通过隔膜流动,从而实现循环,避免填充块结构局部受潮的问题导致腐蚀,同时采用横梁结构,能够起到支撑预加固空间的作用,并且起到抵抗外界作用力的效果,由于其覆盖在填充块上方,因而能够起到保护填充块不被损坏的效果。
为了使横梁上下两侧的气体和液体能够正常循环,避免混凝土柱体损坏,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体109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通孔结构,在该通孔结构内设置有不锈钢管105。
为了避免填充块下降距离过大导致横梁与填充块之间产生过大的空间,造成结构不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相邻所述的沉孔101之间的施工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沉孔101相平行的支撑柱体110,所述的支撑柱体110为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的支撑柱体110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钢筋笼108下方。在填充块下降使横梁相对填充块距离过大时,使支撑柱体结构的上端面支撑在横梁的钢筋笼下端面上,从而起到支撑横梁的效果,避免坍塌。
为了减小横梁结构对支撑柱体的冲击力,避免支撑柱体损坏,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支撑柱体110中部设置有钢筋111,所述的钢筋111上端位于所述的支撑柱体110上端面上方,所述的钢筋111上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弧形结构,所述的弧形结构的上端部贴合在所述的钢筋笼108的下端面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沉孔结构,在施工面上挖掘数个等间距的沉孔结构,使其深度相等;
S2:放置填充块,将填充块以多层结构的方式摆放在沉孔内部,使相邻的填充块上的壳体结构的斜面相互贴合,使同层的填充块结构等高,多个填充块结构在沉孔内形成多层相互错开堆叠结构;
S3:固定横梁,将内部浇注有混凝土柱体的钢筋笼置于填充块上方,使横梁完全覆盖沉孔上端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施工面上的若干等间距排布的沉孔(101),在所述的沉孔(101)内填充有填充块结构,所述的填充块主要由壳体结构(102)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结构(102)内侧的隔离网罩(103)构成,在所述的隔离网罩(103)内部浇注有混凝土块(104),所述的壳体结构(102)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壳体结构(102)的斜面相互贴合并填充在所述的沉孔(101)内,在所述的混凝土块(104)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的混凝土块(104)的通孔结构,在所述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不锈钢管(105),在所述的不锈钢管(105)内侧设置有PVC固定管(106),在所述的PVC固定管(106)两端设置有隔膜(107),所述的隔膜(107)中部设置有通孔,2个所述的隔膜(107)向所述的PVC固定管(106)中部凸起,所述的隔膜(107)上的通孔在气压或水压作用下能够开启或关闭,在所述的沉孔(101)上方设置有固定横梁,所述的固定横梁为钢筋笼(108)制成,在所述的钢筋笼(108)内浇注有混凝土柱体(109),位于上端的所述的壳体结构(102)的一侧端面贴合在所述的钢筋笼(108)的下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体(109)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通孔结构,在该通孔结构内设置有不锈钢管(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的沉孔(101)之间的施工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沉孔(101)相平行的支撑柱体(110),所述的支撑柱体(110)为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的支撑柱体(110)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钢筋笼(108)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柱体(110)中部设置有钢筋(111),所述的钢筋(111)上端位于所述的支撑柱体(110)上端面上方,所述的钢筋(111)上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弧形结构,所述的弧形结构的上端部贴合在所述的钢筋笼(108)的下端面上。
CN201620049770.XU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48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9770.XU CN205348224U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9770.XU CN205348224U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8224U true CN205348224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977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48224U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8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2352A (zh) * 2016-01-19 2016-06-15 吴倩倩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及预加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2352A (zh) * 2016-01-19 2016-06-15 吴倩倩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及预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7104B (zh) 一种带拉筋钢管混凝土浇筑体及施工方法
CN206570676U (zh) 一种带可更换钢连梁的双柱式自复位耗能桥墩
CN106988423B (zh) 一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
CN101918655A (zh) 改进的楼板
CN106522419B (zh) 一种相邻跨设置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梁托柱转换梁
CN203639807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梁用y形桥墩
CN203808295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双钢板外包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7247851B (zh) 一种零弯矩盾构隧道横断面的设计计算方法
CN105133793A (zh) 空间约束的多腔管中管钢筋混凝土巨柱及施工方法
CN102733619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
CN203821664U (zh) 一种大型交通枢纽曲面外幕墙用支撑钢结构
CN109339479B (zh) 一种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内部置换结构及其方法
CN205348224U (zh)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
CN103243638A (zh) 桥梁空间放射性钢管混凝土桥墩及其建造方法
CN103924741A (zh) 带十字形约束缀板箱形钢骨约束混凝土柱及作法
CN104989013A (zh) 抗震框架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72352A (zh)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及预加固方法
CN108487549B (zh) 装配式功能可恢复钢骨架混凝土组合柱及安装方法
CN103883044A (zh) 槽形内藏圆钢筋笼外贴钢板支撑钢板剪力墙及作法
CN208533563U (zh) 单舱管廊及拼舱式多舱平底地下综合管廊
CN10785940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02828616A (zh) 一种屋盖高支模体系
CN114250690A (zh) 一种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钢混组合拱座
CN210134330U (zh) 一种箱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
CN207436339U (zh) 双向空腔钢筋混凝土板以及其制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