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7670U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7670U
CN205337670U CN201520989246.6U CN201520989246U CN205337670U CN 205337670 U CN205337670 U CN 205337670U CN 201520989246 U CN201520989246 U CN 201520989246U CN 205337670 U CN205337670 U CN 205337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graphene
infrared
graphene far
graphite alk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92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敏春
冯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w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w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w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892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7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7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7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包括服装本体,还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和控制盒,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设置于服装本体内层上,所述控制盒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连接,控制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由布料封装后,电源线由所述布料内穿出与控制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披风、披肩、斗篷等服装服饰的保暖效果比较差的问题,具有加热保暖效果好、使用方便可靠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背景技术
披风、披肩、斗篷是市场上常见的服装服饰,除了满足基本的装饰穿戴需求外,天冷的时候保暖效果比较差,无法满足用户对此类服装服饰保暖的需求。
现有加热衣服产品的种类较多,但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发热原件由电热丝或碳纤维丝构成,容易折断或短路,损坏率高,且穿着不舒适,不适应实际应用。2、采用发热丝或碳纤维丝作为发热元件,使其发热效率低、能耗大、寿命短,不便于折叠,不方便洗涤。3、现有产品采用铝电池供电,存在容易发生爆炸燃烧的不安全隐患。因此,人们的接受度低,导致加热衣服一直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热保暖效果好、使用方便可靠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包括服装本体,还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和控制盒,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设置于服装本体内层上,所述控制盒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连接,控制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由布料封装后,电源线由所述布料内穿出与控制盒连接。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包括石墨烯加热膜和封装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pvc绝缘层。
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厚度为0.335nm。
所述布料的材质与服装本体的材质相同。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通过固定于服装本体上的安装袋设置于服装本体内层上。
所述安装袋为网状袋。
所述安装袋位于服装本体内层的肩颈部或背部。
所述安装袋的袋口设置有用于封闭袋口的纽扣或魔力贴。
所述服装本体包括披风、披肩或斗篷等类似服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服装本体上安装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并由控制盒控制其加热温度,在不改变原服装外观美感的前提下,对人体起到加热保暖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披风、披肩、斗篷等服装服饰的保暖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加热源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该加热源是透明的非常轻薄的纳米材料,是目前市场上硬度最高、韧性最强、导电、导热效果最好的材料,导电性能比普通导电介质高出80%,能量转化率极高,比传统加热材料能耗降低70%,具有很好的使用方便性,以及节能环保等特点。石墨烯独特的晶粒取向,让护腰产品有着发热均匀的优良性能,本产品可3秒快速升温,10秒就能升温到35°。
本实用新型首次将石墨烯加热膜纳米材料用于此类服装产品上,是将石墨烯加热材料在服装应用上的一次创新发明。石墨烯加热片发出的远红外辐射波对人体起到理疗作用。
3)石墨烯加热片采用专用pvc材质进行封装,既起到保护石墨烯薄膜作用,又很轻便.
4)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盒进行连接,加热片由服装布料进行封装,加热贴片与电源导线的连接处都被封装起来,不致裸露在外面,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
5)服装本体上的安装袋具有用于封闭袋口的纽扣或魔力贴,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服装本体内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加热膜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加热膜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尺寸石墨烯加热膜的发热红外成像图;
图7为碳纤维发热红外成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包括服装本体1、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和控制盒,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设置于服装本体1内层上,控制盒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连接,控制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通过控制盒选择合适的温度指标。本实施例中,服装本体1为披风。
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21,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21由布料22封装后,电源线21由布料22内穿出与控制盒连接。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包括石墨烯加热膜23和封装石墨烯加热膜的pvc绝缘层24。如图3所示,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最里层为石墨烯加热膜23,中间层为pvc绝缘层24,最外层为布料22,是封装层,封装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及电源线。布料22的材质与服装本体的材质相同。
石墨烯加热膜目前外观大小8.5cm*7cm,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作成各种尺寸。
由于石墨烯加热膜特别轻,薄,所以加装在披风上用户在触感上跟传统披风,披肩,斗篷等服装服饰相比没任何不适之处,但却具有了加热保暖的功能,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会保持肩颈,背部的温暖舒适。同时由于石墨烯加热膜发出的是远红外辐射波,利用远红外的渗透和共振原理,作用细胞,达到活化细胞,实现止痛、消肿和改善局部血循环的作用。
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2通过固定于服装本体11上的安装袋11设置于服装本体1内层上。安装袋11为网状袋,位于服装本体内层的肩颈部或背部,其袋口设置有用于封闭袋口的纽扣或魔力贴,操作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石墨烯加热膜具有以下特性:
高机械强度:石墨烯厚度仅为0.335nm,杨氏模量高达1TPa,断裂强度高达130GPa;
高导电性:石墨烯厚度仅为0.335nm,杨氏模量高达1TPa,断裂强度高达130GPa;
高导热性: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3000~3500W/m·K)和金刚石(1000~2200W/m·K);石墨烯可耐受1~2亿A/平方厘米的电流度,比铜高6个数量级(100-600A/平方厘米);
其他性能:高比表面积,理论值可达2630m2/g;单层石墨烯的厚度只有0。335纳米,高透光度;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石墨烯加热膜能够满足:低电压(3.7V)就可产生较高的温度(20℃-100℃)、面发热且温度均匀、柔性可弯曲、重量轻、发热快、散热快、电热转换效率高(大于99%)、单位面积功率大、没有对人体有害的辐射等市场需求。
如图4-5所示为石墨烯加热膜的外观及其工作示意图,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均匀性良好,通过汇流条和内电极的设置,使用低电压供电,可以采用日用的锂电池,1分钟内即可迅速加热至70-100℃。
由图6、图7的石墨烯发热与碳纤维发热的对比可知,石墨烯加热膜上每个点的温度都非常均匀,而碳纤维为线性发热,且发热温度不均匀范围内波动。
石墨烯加热膜具有以下优异性能:
石墨烯本身具有柔性、透明、结构稳定、面发热、发热均匀、寿命长的特点;
石墨烯的低电阻率可耐受极高的饱和电流,交直流通用,低电压变生高热量3V电源即可加温至100℃以上,轻松实现地品味能源到高品位应用的转化;
高饱和电流,高导热系数,单位面积功率高,发热快,传热快;
石墨烯膜是百分之百的碳,产生的远红外辐射有良好的医疗,理疗作用。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包括服装本体、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和控制盒,其中,服装本体为披肩。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包括服装本体、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和控制盒,其中,服装本体为斗篷。其余同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包括服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和控制盒,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设置于服装本体内层上,所述控制盒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连接,控制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和电源线由布料封装后,电源线由所述布料内穿出与控制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片包括石墨烯加热膜和封装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pvc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厚度为0.335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的材质与服装本体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组件通过固定于服装本体上的安装袋设置于服装本体内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袋为网状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袋位于服装本体内层的肩颈部或背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袋的袋口设置有用于封闭袋口的纽扣或魔力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包括披风、披肩或斗篷。
CN201520989246.6U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Active CN205337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9246.6U CN205337670U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9246.6U CN205337670U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7670U true CN205337670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9246.6U Active CN205337670U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7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3457A (zh) * 2016-11-23 2017-05-31 江苏雅鹿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3457A (zh) * 2016-11-23 2017-05-31 江苏雅鹿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0310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CN204637311U (zh) 一种安卓智能理疗腰带
CN105342026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理疗服
CN102612179B (zh) 高分子远红外电致发热布及其加热系统
CN105344001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远红外智能理疗贴
CN205337670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加热服
CN205360232U (zh) 基于石墨烯技术的远红外智能理疗贴
CN206341441U (zh) 石墨烯电发热带
CN206380719U (zh) 石墨烯保健内裤
CN205337629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远红外保健袜
CN207836791U (zh) 碳纤维远红外线智能发热理疗马甲
CN206508099U (zh) 石墨烯发热理疗服
CN206342002U (zh) 一种具有石墨烯电发热织物的护腰
CN206324974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溶脂甩脂仪
CN206342003U (zh) 一种具有石墨烯电发热织物的腰带
CN205337652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理疗服
CN201840575U (zh) 一种根据人体生理学组合排列及低功耗的电热保健衣衬
CN209751963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暖宫宝
CN208016934U (zh) 一种发热保暖背心
CN207926945U (zh) 一种含有石墨烯的保健发热毯
CN205337826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远红外保健鞋垫
CN106137739A (zh) 用于人体热灸的红外发生装置
CN206879118U (zh) 一种用于热敷袋中的加热垫片
CN206587173U (zh) 用于人体热灸的红外发生装置
CN205902816U (zh) 一种带围脖的智能发热调温羽绒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outh park of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304-2

Patentee after: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0121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Jing Road No. 351 Building No. 2 room A665-3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W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