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5468U -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5468U
CN205335468U CN201521073279.2U CN201521073279U CN205335468U CN 205335468 U CN205335468 U CN 205335468U CN 201521073279 U CN201521073279 U CN 201521073279U CN 205335468 U CN205335468 U CN 205335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or
shielding part
modu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32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信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732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5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5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546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一端子模组、一上屏蔽件及一下屏蔽件。该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体、一排上端子、以及一排下端子。该绝缘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孔及多个第二开孔。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均包括有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及多个接地端子;其中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设置成蜿蜒状,且暴露于相对应的第一开孔内;而每一接地端子的固定段则呈直线状且暴露于相对应的第二开孔内。该上、下屏蔽件分别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上、下表面,通过上下屏蔽件和接地端子相连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发展趋势是高速、高密度、低串扰、低阻抗、零延迟等,高速率连接器能够帮助用户实现高性能连接性,但目前高速率连接器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在高速率传输下保证信号完整性和降低电磁干扰。众所周知,电磁干扰是以两种方式存在,即辐射型干扰和传导型干扰,对于辐射型的电磁干扰,可以采用屏蔽的方式来防护;而对于传导型的电磁干扰,最有效的防护手段是滤波。因此,具有屏蔽和滤波功能的高速率连接器最能满足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屏蔽和滤波功能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具有屏蔽、提高差分对信号端子的耦合性能、调节阻抗和滤波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壳体、一端子模组、一上屏蔽件及一下屏蔽件。该壳体具有一位于前表面上的对接口、一位于后表面上并与该对接口相对的安装口。该端子模组自该壳体的安装口组入该壳体内,该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体、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上端子、以及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下端子;其中该绝缘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孔及多个第二开孔;每一上端子与下端子均具有一自该绝缘体的前表面伸出并凸伸于该壳体的对接口中的对接段、一自该绝缘体的后表面伸出并保留在该壳体的安装口之外的焊接段、以及一位于该绝缘体中的固定段;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均包括有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及多个围绕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接地端子;其中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设置成蜿蜒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一开孔内;而每一接地端子的固定段则呈直线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二开孔内。该上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上表面。该下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下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差分对信号端子的蜿蜒状的固定段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端子的直线状的固定段的宽度;该蜿蜒状的固定段包括有多个形成于该固定段两侧边缘的三角形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上屏蔽件与该下屏蔽件均具有一片状主体、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片状主体上并朝向该端子模组折弯而成的弹性指;该上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上端子的对接段的上方以覆盖这排上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上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而该下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下端子的对接段的下方以覆盖这排下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下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端子模组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定位凸起,而在该上屏蔽件与该下屏蔽件的片状主体上均形成有一定位孔,以与相对应的定位凸起固定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壳体还包括有两个形成于该安装口的顶壁的固定孔、两个贯穿该安装口的底壁并且分别正对着所述固定孔的卡槽、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该安装口的后端面上的凸台;该端子模组设置有两个直立的固定柱、以及两个与所述固定柱相邻的固定臂;每一固定柱的顶端均插入对应的固定孔中,其底端卡入对应的卡槽内;每一固定臂的底端则抵靠在对应的凸台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端子模组包括一上模组、一下模组及一固定架,该上模组包括有一上绝缘体、以及形成于该上绝缘体中的这些上端子;该下模组包括一下绝缘体、以及形成于该下绝缘体中的这些下端子;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臂是形成于该固定架上;所述绝缘体是由该上绝缘体、该下绝缘体及该固定架组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上模组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凸块,而在该下模组的上表面则形成有一凹口,通过该凸块与该凹口的配合将该上模组与该下模组初步定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壳体还包括有若干个形成于该对接口的上侧壁的上端子通道、以及若干个形成于该对接口的下侧壁的下端子通道;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的前端均分别进入与其相对应的上、下端子通道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壳体、一端子模组、一上屏蔽件及一下屏蔽件。该壳体具有一位于前表面上的对接口、一位于后表面上并与该对接口相对的安装口。该端子模组自该壳体的安装口组入该壳体内,该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体、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上端子、以及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下端子;其中该绝缘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孔及多个第二开孔;每一上端子与下端子均具有一自该绝缘体的前表面伸出并凸伸于该壳体的对接口中的对接段、一自该绝缘体的后表面伸出并保留在该壳体的安装口之外的焊接段、以及一位于该绝缘体中的固定段;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均包括有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及多个围绕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接地端子;其中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一开孔内,而每一接地端子的固定段则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二开孔内。该上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上表面,该下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下表面,该上屏蔽件与该下屏蔽件均具有一片状主体、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片状主体上并朝向该端子模组折弯而成的弹性指;该上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上端子的对接段的上方以覆盖这排上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上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而该下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下端子的对接段的下方以覆盖这排下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下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设置成蜿蜒状或方形锯齿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通过设置上下屏蔽件和接地端子相连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通过在该绝缘体上设置这些第一开孔以暴露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从而平衡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耦合性能,同时通过将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设置成蜿蜒状则能够实现调整阻抗和滤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的从前方观看所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的从后方观看所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组从后方观看所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将图6所示端子模组中的部分差分对信号端子与部分接地端子拆解开来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端子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端子模组的另一方向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组的另一实施例。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壳体10
对接口101安装口102
上端子通道103下端子通道104
固定孔105卡槽106
凸台107端子模组20、20’
绝缘体201上端子202
下端子203第一开孔204
第二开孔205定位凸起206
固定柱207固定臂208
对接段2021、2031焊接段2022、2032
固定段2023、2023’、2023”、2033、2033’、2043’
三角形齿2024上模组21
上绝缘体211凸块212
下模组22下绝缘体221
凹口222固定架23
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204’
接地端子202”、203”上屏蔽件30
片状主体31、41弹性指32、42
定位孔33下屏蔽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的从前方观看所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的从后方观看所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组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组20从后方观看所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将图6所示端子模组20中的部分差分对信号端子与部分接地端子拆解开来的示意图;图8为图3所示端子模组2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端子模组20的另一方向结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端子模组20’。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包括一壳体10、一端子模组20、一上屏蔽件30及一下屏蔽件40。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壳体10具有一位于前表面上的对接口101、一位于后表面上并与该对接口101相对的安装口102、若干个形成于该对接口101的上侧壁的上端子通道103、以及若干个形成于该对接口101的下侧壁的下端子通道104。
如图3、图6、图7所示,该端子模组20包括一绝缘体201、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201上的上端子202、以及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201上的下端子203。在该绝缘体20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孔204及多个第二开孔205。因该绝缘体201的上下表面结构基本相同,故图中只显示出位于上表面的第一开孔204与第二开孔205。
如图5、图7所示,每一上端子202均具有一自该绝缘体201的前表面伸出的对接段2021、一自该绝缘体201的后表面伸出的焊接段2022、以及一位于该绝缘体201中的固定段2023。同样地,每一下端子203也具有一自该绝缘体201的前表面伸出的对接段2031、一自该绝缘体201的后表面伸出的焊接段2032、以及一位于该绝缘体201中的固定段2033。该上端子202与该下端子203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对接段2021、2031分别朝相反方向(即上下方向)弯折延伸,而焊接段2022、2032分别朝相反方向(即前后方向)水平延伸。
如图7所示,这一排上端子202包括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202’及多个围绕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的接地端子202”。同样地,这一排下端子203也包括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203’及多个围绕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3’的接地端子203”(标号203’与203”还可见于图3中)。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上端子202的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202’的固定段2023’均设置成蜿蜒状,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201的相对应的第一开孔204内;而每一接地端子202”的固定段2023”则呈直线状,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201的相对应的第二开孔205内。同样地,这些下端子203的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203’的固定段2033’也均设置成蜿蜒状,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201的下表面上的相对应的第一开孔(未图示)内。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上端子202为例,其差分对信号端子202’的蜿蜒状的固定段2023’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端子202”的直线状的固定段2023”的宽度,以保持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202’之间的距离与该差分对信号端子202’和相邻接地端子202”之间的距离均相同。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绝缘体201上设置这些第一开孔204以暴露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的固定段2023’、2033’,从而平衡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的耦合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将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的固定段2023’、2033’设置成蜿蜒结构,能够实现调整阻抗和滤波效果。
更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上端子202为例,此蜿蜒状的固定段2023’包括有多个形成于该固定段2023’两侧边缘的三角形齿2024,这些三角形齿2024的密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端子结构或排布做出相应的变化,亦即这些三角形齿202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紧密一些或者稀疏一些。
如图3、图5所示,该上屏蔽件30具有一片状主体31、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片状主体31上并朝向该端子模组20折弯而成的弹性指32。当该上屏蔽件30安装于该端子模组20上表面时,该片状主体31的前端能够延伸至这些上端子202的对接段2021的上方位置,从而基本上覆盖这一排上端子202。每一弹性指32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205内并与这一排上端子202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202”接触,以形成一接地连接。同样地,该下屏蔽件40也具有一片状主体41、及多个形成于该片状主体41上并朝向该端子模组20折弯而成的弹性指42。该下屏蔽件40是安装于该端子模组20的下表面,且其片状主体41覆盖这一排下端子203,而其弹性指42是与这一排下端子203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203”形成连接。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屏蔽件30、40,且分别与上、下端子202、203中的接地端子202”、203”形成连接,从而避免产生谐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上、下屏蔽件30、40的片状主体31、41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基本上与这一排上端子202、下端子203的宽度相同,从而能够分别从上方覆盖这一排上端子202和从下方覆盖这一排下端子203。
此外,如图3、图4所示,在该上屏蔽件30上还形成有一定位孔33,通过该定位孔33与该端子模组20上表面的一定位凸起206相配合,将该上屏蔽件30固定于该端子模组20上。同样地,该下屏蔽件40的结构与该上屏蔽件30的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3、图4所示,将该上屏蔽件30安装于该端子模组20上表面,而将该下屏蔽件40安装于该端子模组20的下表面。该端子模组20与上、下屏蔽件30、40一起从该壳体10的安装口102组入该壳体10内,这些上端子202与这些下端子203的前端均分别进入与其相对应的上、下端子通道103、104内,并且其对接段2021、2031凸伸于该对接口101内形成弹性夹持状,用来与一外部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头端子电性连接。这些上、下端子202、203的焊接段2022、2032沿前后方向并排而设,如图2所示,并且保留在该壳体10的安装口102之外,用来安装至同一电路板(未图示)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该端子模组20,该壳体10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形成于该安装口102的顶壁的左右两端的固定孔105、两个贯穿该安装口102的底壁并且分别正对着所述固定孔105的卡槽106、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该安装口102的后端面上的凸台107。而该端子模组20则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其左右侧面的直立的固定柱207、以及两个与所述固定柱207相邻的固定臂208。当该端子模组20安装于该壳体10上时,所述固定柱207的顶端插入对应的固定孔105中,其底端卡入对应的卡槽106内,而所述固定臂208的底端则抵靠在对应的凸台107上,通过这种配合结构,将该端子模组20固定于该壳体10中。
如图8、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端子模组20包括一上模组21、一下模组22及一固定架23。该上模组21包括一上绝缘体211、以及形成于该上绝缘体211中的这些上端子202。该下模组22包括一下绝缘体221、以及形成于该下绝缘体221中的这些下端子203。所述固定柱207与所述固定臂208是形成于该固定架23上。也就是说,上述绝缘体201(见于图3)是由该上绝缘体211、该下绝缘体221及该固定架23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该上绝缘体211与这些上端子202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该上模组21,而该下绝缘体221与这些下端子203也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该下模组22。
如图8、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该上模组21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凸块212,而于该下模组22的上表面则形成有一凹口222,通过该凸块212与该凹口222的配合,可以将该上模组21与该下模组22初步定位,从而共同组入如图4所示的该壳体10中。最后,该固定架23是从下向上组装于如图4所示的该壳体10的后方,并固定于该壳体10上,防止该端子模组20自该壳体10中脱出。
如图10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端子模组20’的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204’的固定段2043’均设置成方形锯齿状,以实现调整阻抗和滤波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高速率插座连接器1通过将上、下屏蔽件30、40与接地端子202”、203”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通过在该绝缘体201上设置这些第一开孔204以暴露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的固定段2023’、2033’,从而平衡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的耦合性能;同时通过将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202’、203’的固定段2023’、2033’设置成蜿蜒状则能够实现调整阻抗和滤波效果。

Claims (10)

1.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端子模组、一上屏蔽件及一下屏蔽件;
该壳体具有一位于前表面上的对接口、一位于后表面上并与该对接口相对的安装口;
该端子模组自该壳体的安装口组入该壳体内,该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体、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上端子、以及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下端子;其中该绝缘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孔及多个第二开孔;每一上端子与下端子均具有一自该绝缘体的前表面伸出并凸伸于该壳体的对接口中的对接段、一自该绝缘体的后表面伸出并保留在该壳体的安装口之外的焊接段、以及一位于该绝缘体中的固定段;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均包括有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及多个围绕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接地端子;其中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设置成蜿蜒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一开孔内;而每一接地端子的固定段则呈直线状且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二开孔内;
该上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上表面;
该下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对信号端子的蜿蜒状的固定段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端子的直线状的固定段的宽度;该蜿蜒状的固定段包括有多个形成于该固定段两侧边缘的三角形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屏蔽件与该下屏蔽件均具有一片状主体、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片状主体上并朝向该端子模组折弯而成的弹性指;该上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上端子的对接段的上方以覆盖这排上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上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而该下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下端子的对接段的下方以覆盖这排下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下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端子模组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定位凸起,而在该上屏蔽件与该下屏蔽件的片状主体上均形成有一定位孔,以与相对应的定位凸起固定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有两个形成于该安装口的顶壁的固定孔、两个贯穿该安装口的底壁并且分别正对着所述固定孔的卡槽、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该安装口的后端面上的凸台;
该端子模组设置有两个直立的固定柱、以及两个与所述固定柱相邻的固定臂;每一固定柱的顶端均插入对应的固定孔中,其底端卡入对应的卡槽内;每一固定臂的底端则抵靠在对应的凸台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组包括一上模组、一下模组及一固定架,该上模组包括有一上绝缘体、以及形成于该上绝缘体中的这些上端子;该下模组包括一下绝缘体、以及形成于该下绝缘体中的这些下端子;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臂是形成于该固定架上;所述绝缘体是由该上绝缘体、该下绝缘体及该固定架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上模组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凸块,而在该下模组的上表面则形成有一凹口,通过该凸块与该凹口的配合将该上模组与该下模组初步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有若干个形成于该对接口的上侧壁的上端子通道、以及若干个形成于该对接口的下侧壁的下端子通道;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的前端均分别进入与其相对应的上、下端子通道中。
9.一种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端子模组、一上屏蔽件及一下屏蔽件;
该壳体具有一位于前表面上的对接口、一位于后表面上并与该对接口相对的安装口;
该端子模组自该壳体的安装口组入该壳体内,该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体、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上端子、以及一排形成于该绝缘体上的下端子;其中该绝缘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孔及多个第二开孔;每一上端子与下端子均具有一自该绝缘体的前表面伸出并凸伸于该壳体的对接口中的对接段、一自该绝缘体的后表面伸出并保留在该壳体的安装口之外的焊接段、以及一位于该绝缘体中的固定段;这些上端子与这些下端子均包括有多个差分对信号端子及多个围绕这些差分对信号端子的接地端子;其中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一开孔内,而每一接地端子的固定段则暴露于该绝缘体的相对应的第二开孔内;
该上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上表面,该下屏蔽件安装于该端子模组的下表面,该上屏蔽件与该下屏蔽件均具有一片状主体、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片状主体上并朝向该端子模组折弯而成的弹性指;该上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上端子的对接段的上方以覆盖这排上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上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而该下屏蔽件的片状主体的前端延伸至这些下端子的对接段的下方以覆盖这排下端子,其每一弹性指均伸入对应的第二开孔内并与这一排下端子中的相对应的接地端子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率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差分对信号端子的固定段均设置成蜿蜒状或方形锯齿状。
CN201521073279.2U 2015-12-22 2015-12-22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35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3279.2U CN205335468U (zh) 2015-12-22 2015-12-22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3279.2U CN205335468U (zh) 2015-12-22 2015-12-22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5468U true CN205335468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0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327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35468U (zh) 2015-12-22 2015-12-22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54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860A (zh) * 2015-12-22 2016-03-23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WO2022171008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860A (zh) * 2015-12-22 2016-03-23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N105428860B (zh) * 2015-12-22 2019-02-12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WO2022171008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8860A (zh)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N109273932B (zh) 插座连接器组件
TWI738618B (zh) 具有電性共用接地之電連接器
TWI573328B (zh) 具有分流覆蓋區之電氣連接器
US10128619B2 (en) Ground shield for a contact module
CN102904120B (zh)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
CN102904119B (zh)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
CN103515796B (zh) 具有接地材料的电连接器
CN103975488B (zh) 电缆插头连接器
CN103579861B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高密度连接器结构
CN103840320B (zh) 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
CN10172866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950864B (zh) 带有电源连接件的正交连接器系统
TWI758401B (zh) 具有匹配連接器介面之電氣連接器
US20110306244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adapter plate for grounding
TW201828540A (zh) Pcb連接器佈線
CN104348025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4009307A (zh) 旁路线缆组件和连接器
CN103999292A (zh) 电缆插头连接器
CN106067611A (zh) 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US873418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plates
US2011026315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grounding path to outer shell
CN106356677A (zh) 具有谐振控制的互连系统和电连接器
CN106486813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335468U (zh)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