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5268U - 一种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5268U
CN205335268U CN201620104875.0U CN201620104875U CN205335268U CN 205335268 U CN205335268 U CN 205335268U CN 201620104875 U CN201620104875 U CN 201620104875U CN 205335268 U CN205335268 U CN 205335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described support
subassembly
module body
brac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48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琦
王圣建
刘鹏宇
张炜鑫
孙岳懋
孙敏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48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5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5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5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组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组件主体固接。由于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由于蜂窝纸板具有强度高、低成本的优点,使得所述支撑杆的抗弯曲能力良好,在组件实际运输中承受震动时,对组件中心位置的形变进行缓冲,对组件整体起到了支撑保护作用,从而使组件内部电池片始终处于较小的形变量之下,有效减少风动隐裂的发生,从而缓解蛇形斑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蛇形斑:英文名称为SnailTracks,业内又称“闪电纹”、“蜗牛纹”,即电池正面出现连续不规则的“黑线”,此黑线将电池栅线隔断,严重影响组件外观。
光伏组件蛇形斑问题由来已久,通过研究发现蛇形斑问题的形成于组件隐裂问题密不可分。减少组件隐裂,对遏制蛇形斑的形成,降低功率衰减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而且除组件产品工厂内的隐裂管控外,运输途中形成的隐裂也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光伏组件制造中,组件边框12起到了固定、支撑电池片的作用,通过边框12的刚性结构,使组件可以承受正面5400Pa的风雪压力,使电池片在承压下的形变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形变引起组件内部损伤,导致电池片破片,发电功率受损。
但目前的组件设计中,边框12为四周固定,对于组件中央区域位置,在运输产生的强烈震动下,会产生较大的形变量,虽然不会造成较明显的功率衰减,但震动形变造成的电池片隐裂,将是组件长期隐患,也是蛇形斑问题的关键成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有效减少在实际运输中承受振动时内部电池片的形变量,减少风洞隐裂的发生,缓解蛇形斑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组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组件主体固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970mm-1000mm,包括端点值。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宽度为160mm-180mm,包括端点值。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厚度为30mm-32mm,包括端点值。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还设置有泡棉层。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顶角处设置有倒角。
其中,所述倒角为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12mm,宽度方向40mm的倒角。
其中,所述组件主体包括边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卡入所述组件主体的边框的C面与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之间的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组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组件主体固接。
通过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由于蜂窝纸板具有强度高、低成本的优点,使得所述支撑杆的抗弯曲能力良好,在组件实际运输中承受震动时,对组件中心位置的形变进行缓冲,对组件整体起到了支撑保护作用,从而使组件内部电池片始终处于较小的形变量之下,有效减少风动隐裂的发生,从而缓解蛇形斑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设置有蜂窝纸板所述支撑杆,有效减少风动隐裂的发生,从而缓解蛇形斑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光伏组件蛇形斑问题由来已久,通过研究发现蛇形斑问题的形成于组件隐裂问题密不可分。减少组件隐裂,对遏制蛇形斑的形成,降低功率衰减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而且除组件产品工厂内的隐裂管控外,运输途中形成的隐裂也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目前的组件设计中,边框为四周固定,对于组件中央区域位置,在运输产生的强烈震动下,会产生较大的形变量,虽然不会造成较明显的功率衰减,但震动形变造成的电池片隐裂,将是组件的长期隐患,也是蛇形斑问题的关键成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组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组件主体固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由于蜂窝纸板具有强度高、低成本的优点,使得所述支撑杆的抗弯曲能力良好,在组件实际运输中承受震动时,对组件中心位置的形变进行缓冲,对组件整体起到了支撑保护作用,从而使组件内部电池片始终处于较小的形变量之下,有效减少风动隐裂的发生,从而缓解蛇形斑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组件主体10和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10的背板11中心上的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为蜂窝纸板支撑体,所述支撑杆20的两端与所述组件主体10固接。
所述光伏组件通过在所述组件主体10的背板11中心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为蜂窝纸板支撑体,由于蜂窝纸板具有强度高、低成本的优点,使得所述支撑杆20的抗弯曲能力良好,在组件实际运输中承受震动时,对组件中心位置的形变进行缓冲,对组件整体起到了支撑保护作用,从而使组件内部电池片始终处于较小的形变量之下,有效减少风动隐裂的发生,从而缓解蛇形斑问题。
之所以将所述支撑杆20设置在所述背板11的中心,是因为组件主体10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振动时,组件主体10中央的形变量最大,这样就可以对组件主体10的中心位置的形变进行缓冲,对组件主体10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由于所述支撑杆20是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10的背板11上,一般支撑杆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组件主体10的短边平行,这样能够在降低支撑杆20的长度,即降低成本,安装也更加方便,所述支撑杆20的长度为970mm-1000mm,包括端点值。
如果支撑杆20太细,即所述支撑杆20的宽度值太小,组件主体10对支撑杆20的压强会非常大,组件主体10受到来自支撑杆20的压强也会非常大,容易对组件主体10造成破坏,因此,所述支撑杆20的宽度为160mm-180mm,包括端点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杆20的长度和宽度需要结合实际的光伏组件主体10的尺寸相应设定,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支撑杆20的长度和宽度值不做具体限定。
而对于所述支撑杆20的厚度,所述支撑杆20的厚度为30mm-32mm,包括端点值,支撑杆20的厚度太大,在支撑杆20两侧的组件主体10由于重力影响,可能发生的形变会很大,而如果支撑杆20的厚度太小,对组件主体10的中心的形变缓冲能力会变弱。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支撑杆20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改变。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杆20对组件主体10的形变缓冲能力,所述支撑杆20的内侧还设置有泡棉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支撑杆20的内侧设置的泡棉层的厚度不做限定,除了使用泡棉层外,还可以使用的具有缓冲能力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泡棉层与支撑杆20的内侧的结合方式不做限定。这里的支撑杆20的内侧是指,支撑杆20与组件主体10的贴合的一侧。
为方便安装,所述支撑杆20的顶角处设置有倒角,一般所述倒角为在所述支撑杆20的长度方向12mm,宽度方向40mm的倒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杆20的顶角处的倒角,可以在所述支撑杆20的上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倒角的数量和倒角的尺寸不做限定。
支撑杆20与组件主体10最好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即组件主体10的边框12、背板11和支撑杆20形成一体,整体对所述组件主体的形变进行缓冲,提高缓冲能力,所述组件主体10包括边框12,所述支撑杆20的两端卡入所述组件主体10的边框12的C面与所述组件主体10的背板11之间的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杆和所述组件主体的结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使用螺栓连接,可以是使用胶水粘接,还可以是如上述的进行卡接。
安装时,将组件主体10水平放置,背板11面朝上:
将支撑杆20泡棉一侧朝向背板11,支撑杆20倾斜整体放置在背板11上;
将支撑杆20置于背板11面中心,以组件物理中心点为圆心进行旋转,直至支撑杆20与组件短边平行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由于蜂窝纸板具有强度高、低成本的优点,使得所述支撑杆的抗弯曲能力良好,在组件实际运输中承受震动时,对组件中心位置的形变进行缓冲,对组件整体起到了支撑保护作用,从而使组件内部电池片始终处于较小的形变量之下,有效减少风动隐裂的发生,从而缓解蛇形斑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中心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蜂窝纸板支撑体,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组件主体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970mm-1000mm,包括端点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宽度为160mm-180mm,包括端点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厚度为30mm-32mm,包括端点值。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还设置有泡棉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角处设置有倒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12mm,宽度方向40mm的倒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主体包括边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卡入所述组件主体的边框的C面与所述组件主体的背板之间的槽内。
CN201620104875.0U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光伏组件 Active CN205335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4875.0U CN205335268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4875.0U CN205335268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5268U true CN205335268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31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4875.0U Active CN205335268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5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90598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玻璃
CN205335268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06992742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的减震装置
CN202247674U (zh) 双滑动曲面钟摆式隔震支座
CN205098681U (zh) 一种无边框组件护角
CN205231919U (zh) 一种电动机底座缓冲减压装置
CN206928182U (zh) 一种减震吸震的橡胶支座
CN103208542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03640815B (zh) 压缩机安装板、冰箱,以及用于该冰箱的底垫及包装箱
CN108756028A (zh) 一种玻璃建筑墙体安装结构
CN210296447U (zh) 一种软包电池用气凝胶隔热垫
CN209358488U (zh) 一种防震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3537300U (zh) 光伏板连接件
CN209515811U (zh) 一种锂电池用简易止动架
CN207191886U (zh) 一种空调包装结构的垫块及空调包装结构
CN206697868U (zh) 一种柔性的电缆桥架
CN206723337U (zh) 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及液压悬置
CN206271781U (zh) 电池组及电池包
CN206591745U (zh) 一种静音雨篷
CN206098408U (zh) 减震防漏电的光伏组件
CN220963366U (zh) 光伏组件
CN209982552U (zh) 一种曲面屏手机的钢化玻璃膜
CN204828608U (zh) 减振装置
CN204334456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具有其的太阳能光伏系统
CN210839453U (zh) 一种双玻太阳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