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0830U -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0830U
CN205330830U CN201520851213.5U CN201520851213U CN205330830U CN 205330830 U CN205330830 U CN 205330830U CN 201520851213 U CN201520851213 U CN 201520851213U CN 205330830 U CN205330830 U CN 205330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outfan
low pressur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12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甲惠
邓亚鹏
王利乐
黄永仲
刘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rine and Genset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12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0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0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0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系统、内燃机和排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分别包括与内燃机输入端相连的进气歧管和与内燃机输出端相连的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的输出端还连接有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与进气系统之间设有可随内燃机转速的变化而实现开闭的高低压截止阀,所述高低压截止阀的输入端与EGR冷却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高低压截止阀的输出端与进气歧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可通过控制内燃机转速的变化而实现高低压截止阀的开闭,从而实现内燃机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废气再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废气再循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后处理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应用中,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废气排放要求,很多新技术被应用,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技术是利用废气再循环来减少内燃机缸内的NOx气体产生的有效措施。特别地,柴油内燃机用于发电时要求在怠速及标定转速两种工况下EGR系统不介入;传统使用电动的EGR系统,通过ECU控制来实现,零件结构复杂,成本高。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的高低压截止EGR系统替代传统的电动EGR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可通过驱动腔内的控制气压力控制高低压截止阀的开闭,其具备结构简单、运作可靠、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可替代传统的电动EGR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系统、内燃机和排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分别包括与内燃机输入端相连的进气歧管和与内燃机输出端相连的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的输出端还连接有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与进气系统之间设有可随内燃机转速的变化而实现开闭的高低压截止阀,所述高低压截止阀的输入端与EGR冷却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高低压截止阀的输出端与进气歧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增压系统,所述的排气歧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与EGR冷却器的输入端及排气系统的废气排出端相连;所述高低压截止阀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口分别与外部气源进气端及进气歧管的输入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高低压截止阀内设有可使其阀口开闭的弹簧复位组件,所述高低压截止阀包括驱动腔和废气循环腔,所述阀口设于废气循环腔内,所述弹簧复位组件包括贯穿所述驱动腔和废气循环腔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主轴及设于所述驱动腔内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驱动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口在弹簧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轴上设有阀片组件;阀片组件包括可随着主轴同步移动的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分别位于阀口的输出端一侧和输入端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腔和废气循环腔分别设有控制气进气口和废气循环进气口,二进气口均与EGR冷却器的输出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系统为涡轮增压系统,所述涡轮增压系统包括由废气驱动的涡轮、与所述涡轮共同转动的压气机和中冷器;所述压气机、中冷器、高低压截止阀的输出端、进气歧管输入端沿气流方向依次相连;所述涡轮位于排气系统,所述EGR冷却器输入端、涡轮、排气系统的废气排出端沿气流方向依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系统为机械增压系统,所述机械增压系统包括由内燃机带动的压气机,所述压气机、高低压截止阀输出端、进气歧管输入端沿气流方向依次相连。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用高低压截止阀代替电控制系统,驱动腔内压力随内燃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进而驱动主轴上第一阀片、第二阀片的移动,控制阀口的开闭,从而达到按需要利用废气再循环来减少内燃机缸内的NOx气体产生的目的,其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并能有效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内燃机;3、排气管;4、第一三通接口;5、涡轮;6、EGR冷却器;7、压气机;8、外部气源进气端;9、中冷器;10、第二三通接口;11、第一阀片;12、第二阀片;13、主轴;14、驱动弹簧;15、驱动腔;16、控制气进气口;17、循环废气进气口;18、阀口;19、高低压截止阀;20、废气循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系统、内燃机2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分别包括与内燃机2输入端相连的进气歧管1和与内燃机2输出端相连的排气歧管3,排气歧管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4与EGR冷却器6的输入端及排气系统的废气排出端相连,EGR冷却器6与进气系统之间接有高低压截止阀19,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入端与EGR冷却器6的输出端相连,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口10分别与外部气源进气端8及进气歧管1的输入端相连。
进气系统装有涡轮增压系统,涡轮增压系统可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其包括涡轮5、压气机7和中冷器9,压气机7的输出端与中冷器9的输入端相连,中冷器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口10分别与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出端及进气歧管1的输入端相连;排气系统还装有由废气驱动并与压气机7共同转动的涡轮5,排气歧管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4分别与涡轮5的输入端及EGR冷却器6的输入端连接,涡轮5的输出端与排气系统的废气排出端连接。
从内燃机2排出的废气中,其中一部分为排出外界环境的废气,其在排出排气系统前通过涡轮5并推动其旋转,进而带动与涡轮5同轴的压气机7共同旋转,使压气机7对从外部气源进气端8进入进气系统的新鲜空气进行增压。因为涡轮增压系统是通过废气驱动,废气接触涡轮5时其较高的温度会使涡轮5和压气机7温度升高,进而使增压的新鲜空气温度升高,所以需要通过中冷器9对增压后的新鲜空气进行冷却。从内燃机2排出的另一部分废气通过第一三通接口4进入EGR冷却器6;进入EGR冷却器6的废气经冷却后从EGR冷却器6的输出端进入高低压截止阀19。
高低压截止阀19内装有可使其阀口18开闭的弹簧复位组件,高低压截止阀19包括驱动腔15和废气循环腔20,阀口18设于废气循环腔20内,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主轴13及驱动弹簧14,主轴13贯穿驱动腔15和废气循环腔20并可沿其轴向移动,驱动弹簧14设于驱动腔15内并套设在主轴13上。
主轴13上设有阀片组件;阀片组件包括可随着主轴13同步移动的第一阀片11和第二阀片12,第一阀片11和第二阀片12分别位于阀口18的输出端一侧和输入端一侧。第一阀片11与阀口18在弹簧复位组件的作用下于常态时接触,从而使阀口18处于常闭状态。驱动腔15和废气循环腔20分别设有控制气进气口16和废气循环进气口17,二进气口均与EGR冷却器6的输出端相连。
从EGR冷却器6的输出端排出的废气其中一部分通过进入控制气进气口16进入驱动腔15作为控制气,另一部分通过废气循环进气口17进入废气循环腔20;当内燃机处于怠速状态时,驱动腔15内的控制气压力不足以克服弹簧组件的弹力,第一阀片11与阀口18保持接触,阀口18维持关闭状态,废气循环腔20内的废气无法进入进气系统;当内燃机转速提升,控制气压力增大并克服弹簧组件的弹力,迫使主轴13沿轴向向废气循环腔20方向移动,第一阀片11离开阀口18,阀口18开启,进入废气循环腔20的废气从阀口18排出,并经设置在阀口18输出端、进气系统中的第二三通接口10进入进气系统,与经增压后的新鲜空气混合后再进入内燃机2,实现废气再循环;当内燃机2的转速达到标定点时,主轴13达到最大位移,第二阀片12与阀口18接触,阀口18随之关闭,废气循环腔20内的废气无法进入进气系统。因此,高低压截止阀19可随内燃机转速变化实现开闭,进而而控制内燃机2进行废气再循环的时机,从而达到按需要利用废气再循环来减少内燃机缸内的NOx气体产生的目的。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进气系统中使用机械增压系统,其包括由内燃机驱动的压气机7;压气机7的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进气端8相连,其输出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口10分别与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出端及进气歧管1的输入端相连。压气机7由内燃机2驱动,因此,无需通过涡轮5进行驱动,也不需要用于冷却通过压气机7的新鲜空气的中冷器9。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8)

1.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系统、内燃机(2)和排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分别包括与内燃机(2)输入端相连的进气歧管(1)和与内燃机(2)输出端相连的排气歧管(3),所述排气歧管(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EGR冷却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冷却器(6)与进气系统之间设有可随内燃机转速的变化而实现开闭的高低压截止阀(19),所述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入端与EGR冷却器(6)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出端与进气歧管(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增压系统,所述的排气歧管(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4)与EGR冷却器(6)的输入端及排气系统的废气排出端相连;所述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口(10)分别与外部气源进气端(8)及进气歧管(1)的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截止阀(19)内设有可使其阀口(18)开闭的弹簧复位组件,所述高低压截止阀(19)包括驱动腔(15)和废气循环腔(20),所述阀口(18)设于废气循环腔(20)内,所述弹簧复位组件包括贯穿所述驱动腔(15)和废气循环腔(20)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主轴(13)及设于所述驱动腔(15)内并套设在所述主轴(13)上的驱动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18)在弹簧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13)上设有阀片组件;阀片组件包括可随着主轴(13)同步移动的第一阀片(11)和第二阀片(12),所述第一阀片(11)和第二阀片(12)分别位于阀口(18)的输出端一侧和输入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15)和废气循环腔(20)分别设有控制气进气口(16)和废气循环进气口(17),二进气口均与EGR冷却器(6)的输出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系统为涡轮增压系统,所述涡轮增压系统包括由废气驱动的涡轮(5)、与所述涡轮(5)共同转动的压气机(7)和中冷器(9);所述压气机(7)、中冷器(9)、高低压截止阀(19)的输出端、进气歧管(1)输入端沿气流方向依次相连;所述涡轮(5)位于排气系统,所述EGR冷却器(6)输入端、涡轮(5)、排气系统的废气排出端沿气流方向依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系统为机械增压系统,所述机械增压系统包括由内燃机带动的压气机(7),所述压气机(7)、高低压截止阀(19)输出端、进气歧管(1)输入端沿气流方向依次相连。
CN201520851213.5U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Active CN205330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1213.5U CN205330830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1213.5U CN205330830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0830U true CN205330830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1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1213.5U Active CN205330830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08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692A (zh) * 2015-10-30 2015-12-3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692A (zh) * 2015-10-30 2015-12-3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1221B (zh) 汽油机用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905920B (zh) 一种基于进气成分控制降低增压柴油机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54314A (zh) 发动机系统
US10202893B2 (en) Double channel power turbin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015685B1 (en) Engine control device
US9835116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90338710A1 (en) Air flow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a diesel engine
CN103615309A (zh) 内燃机全工况可调的两级增压系统
CN105840355A (zh) 内燃机全工况egr率可调的二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91442B (zh) 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CN109356710B (zh)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KR101683495B1 (ko) 터보차저를 갖는 엔진 시스템
CN205330830U (zh)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CN104088694A (zh) 一种多个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增压系统
CN105201692A (zh) 一种内燃机高低压截止egr系统
CN211230660U (zh) 一种汽油机进气系统
CN103541835A (zh) 一种带冷却排气再循环技术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N103233808A (zh) 一种发动机
CN208380692U (zh) 电动压气机与涡轮增压器串联式增压系统
CN103953478B (zh) 双通道增压进气管
CN20394819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egr系统
CN104791146A (zh) 一种内燃机进排气系统
CN105673247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进排气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6319972U (zh) 适用于二级增压内燃机的可调高/低压egr系统
US20160348572A1 (en) Assembly including a heat engine and an electrical compressor configured such as to scavenge residual burnt ga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1

Address after: No.88 Tianqiao West Road,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uchai Ship Electric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8 flyover West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