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9380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9380U
CN205319380U CN201620006842.2U CN201620006842U CN205319380U CN 205319380 U CN205319380 U CN 205319380U CN 201620006842 U CN201620006842 U CN 201620006842U CN 205319380 U CN205319380 U CN 205319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bonder
electric connector
those
shiel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68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铭辉
周景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X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X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X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X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68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9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9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93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一绝缘基座、一中遮蔽片、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及多个第二连接器端子。壳体设有一内部空间及连通于内部空间的一开口。绝缘基座配置于内部空间。中遮蔽片穿设于绝缘基座,中遮蔽片包括一基部、一舌部。舌部自基部往开口延伸。第一连接器端子并排地穿设于绝缘基座且位于中遮蔽片的一侧。第二连接器端子并排地穿设于绝缘基座且位于中遮蔽片的另一侧。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传输高频信号的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改善高频信号传输表现者。
背景技术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中,多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已广为普及,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数码相机。一般而言,电子装置可通过多种连接器与电脑进行连接以执行数据的传输,其中又以传输速度快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连接器应用较为广泛。
随着USB连接器技术的演进,从数据传输速率为1.5Mbit/s的USB1.0开始,至今数据传输速率已发展为提升至5Gbit/s的USB3.0。然而现今适用于大多数手持电子装置的USB连接器类型为MicroUSB,其规格采用数据传输速率为480Mbit/s的USB2.0。因此,为符合新时代的手持电子产品,发展出一种基于USB3.1规范全新设计的USB连接器,其外型大小接近MicroUSB的尺寸,而数据传输速率则提升至10Gbit/s。
图1是已知的一种连接器的中遮蔽片与连接器端子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已知连接器20以一般的USB3.1的公连接器为例,已知连接器20在上下两排连接器端子24之间会被中遮蔽片22隔开(图1的视角仅会看到位在中遮蔽片22上方的连接器端子24,位在中遮蔽片22下方的连接器端子24会被上方的连接器端子24挡住),以避免上下两排连接器端子24发生信号干扰的情形。然而,目前的已知连接器20在传输高频信号上仍会遇到表现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善高频信号传输表现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适于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该连接器包括:一壳体,设有一内部空间及连通于该内部空间的一开口;一绝缘基座,配置于该内部空间;一中遮蔽片,穿设于该绝缘基座,该中遮蔽片包括一基部、一舌部,其中该舌部自该基部往该开口延伸;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并排地穿设于该绝缘基座且位于该中遮蔽片的一侧;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端子,并排地穿设于该绝缘基座且位于该中遮蔽片的另一侧,其中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传输高频信号的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较佳地,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中至少四个该第一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且在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至少四个该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较佳地,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从任一侧起第二和第三序次的端子为传输高频信号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较佳地,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从任一侧起第二和第三序次的端子为传输高频信号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且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设置的位置为相对应。
较佳地,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除了从任一侧起第一序次的端子,其余的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较佳地,该舌部包括凹陷于前缘的一缺口。
较佳地,其中当该电连接器与该对接连接器连接时,该连接器的该中遮蔽片的该舌部的前缘接近或接触该对接连接器的一对接中隔片的前缘。
较佳地,该中遮蔽片包括两勾臂,该两勾臂位于该舌部的两旁且自该基部往该开口延伸。
较佳地,该舌部自该基部往该开口延伸的长度为该勾臂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具有自基部往开口延伸的舌部,当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时,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的舌部的前缘会接近或接触对接连接器的一对接中隔片的前缘,而降低位于舌部上方与下方的第一连接器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端子之间的干扰,以使电连接器在高频信号传输上有良好的表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一种连接器的中遮蔽片与连接器端子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与第一连接器端子的俯视示意图。
图4B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与第二连接器端子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电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A是图2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已知的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测试图。
图8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测试图。
图9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L:长度
W:宽度
10:对接连接器
12:对接中隔片
20:已知连接器
22:中遮蔽片
24:连接器端子
100:电连接器
110:壳体
112:内部空间
114:开口
120:绝缘基座
130、130a:中遮蔽片
132:基部
134、134a:舌部
136:勾臂
138:缺口
140:第一连接器端子
150:第二连接器端子
160:第一导电盖板
170:第二导电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请参阅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的种类以USB3.1的公连接器为例,但电连接器100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一壳体110、一绝缘基座120、一中遮蔽片130、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140、多个第二连接器端子150、第一导电盖板160及第二导电盖板170。
壳体110围绕出一内部空间112及连通于内部空间112的一开口114。绝缘基座120配置于内部空间112。中遮蔽片130穿设于绝缘基座120。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并排地穿设于绝缘基座120且位于中遮蔽片130的一侧。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并排地穿设于绝缘基座120且位于中遮蔽片130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中遮蔽片130包括一基部132、一舌部134及两勾臂136。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分别通过上胶芯与下胶芯固定于中遮蔽片130的基部132。舌部134自基部132往开口114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舌部134呈一ㄇ型,舌部134的定义是在中遮蔽片130中从与基部132之间的交会处开始往开口114方向延伸的区段,两勾臂136位于舌部134的两旁且自基部132往开口114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电连接器100以USB3.1的公连接器为例,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的数量分别是12个,但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制。第一导电盖板160与第二导电盖件170分别配置于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是以USB3.1的公连接器为例,以USB3.1的0字元连接器的端子来说,在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中从左数第二个与第三个以及从右数第二个与第三个的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以及在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从左数第二个与第三个以及从右数第二个与第三个的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是用来传输高频信号的端子,由于高频信号在传递时相当容易被其他信号干扰而导致传递品质不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特意加长中遮蔽片的舌部的长度与宽度,以降低传输高频信号的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相互干扰的情形发生。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4A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与第一连接器端子的俯视示意图。图4B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与第二连接器端子的仰视示意图。在图4A的视角中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会被第一连接器端子140遮住,因此,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与中遮蔽片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参考图4B。
请同时参阅图1、图4A与图4B,相较于图1中已知连接器20的中遮蔽片22,本实施例的中遮蔽片130具有凸出于基部132的舌片134,以在宽度方向(也就是图面上的上下方向)上与长度方向(也就是图面上的左右方向)上能够隔开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更多的区域。
以舌部134的宽度W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除了靠近两侧的两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两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其余的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在宽度上对舌部134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舌部134的宽度范围内。
当然,舌部134的宽度W的范围并不仅以上述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在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传输高频信号的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在宽度上对舌部134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舌部134的宽度范围内即可。以USB3.1连接器为例,只要在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中从左数第二个与第三个以及从右数第二个与第三个的这四个第一连接器端子140在宽度上对舌部134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舌部134的宽度范围内,在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从左数第二个与第三个以及从右数第二个与第三个的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在宽度上对舌部134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舌部134的宽度范围内即可。也就是说,至少这四个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至少这四个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在宽度上对舌部134所在平面的投影会位在舌部134的宽度范围内,便可使高频信号有较佳的传输效果。
另一方面,以舌部134的长度L来说,图5是图2的电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4A至图5,图4A至图5中所显示的中遮蔽片130的舌部134的长度L也比图1的已知中遮蔽片22往开口方向(也就是图面的右方)延伸的长度来的大,通过此配置,本实施例的中遮蔽片130可以隔开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更多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舌部134自基部132往开口114延伸的长度约为勾臂136的长度的1/3至1/2之间。
需说明的是,中遮蔽片130的舌部134的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图6A是图3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6A与图6B,由于连接器100会与对接连接器10(例如是USB3.1的母头连接器)连接,在连接器100插入对接连接器10时,若中遮蔽片130的舌部134太长到抵住对接连接器10的对接中遮蔽片12,则会发生连接器100无法顺利插入的状况。
图6A、图6B是图3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6A、图6B,中遮蔽片130的舌部134的长度会取决于,当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10连接时,连接器100的中遮蔽片130的舌部134的前缘接近或接触到对接连接器10的对接中隔片12的前缘,或者是接近或接触到对接连接器10中包覆对接中隔片12的中胶芯,即是中遮蔽片130的舌部134的最长的长度。舌部134的长度L在此条件限制下,电连接器100既可以与对接连接器10顺利连接,电连接器100的中遮蔽片130与对接连接器10的对接中遮蔽片12也可以共同屏蔽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之间以及对接第一连接器端子14与对接第二连接器端子16之间的信号干扰,而使电连接器100在传输高频信号上有良好的表现。
图7是已知的连接器的高频信号测试图。图8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测试图。请参阅图7与图8,在图面上的线段分别是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50在高频测试下的测试曲线。图面的横轴是频率,纵轴是高频信号转换的损失,纵轴的-20dB是连接器是否能通过高频测试的临界值,由图7与图8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到,相较于已知连接器20,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在高频传输下,信号转换的损失明显较低,而有较佳的高频信号传输表现。
图9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的示意图。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中遮蔽片130a与前一实施例的中遮蔽片130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中遮蔽片130a的舌部134a包括凹陷于前缘的一缺口138,若将本实施例的中遮蔽片130a组装到连接器内,缺口138的位置会对应于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标示于图3)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非用来传输高频信号的端子。也就是说,舌部134a仍能够为这些第一连接器端子140与这些第二连接器端子150中用来传输高频信号的端子提供足够的遮蔽效果,且可达到较省材料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中遮蔽片具有自基部往开口延伸的舌部,当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器的中遮蔽片的舌部的前缘会接近或接触对接连接器的一对接中隔片的前缘,而降低位于舌部上方与下方的第一连接器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端子之间的干扰,以使电连接器在高频信号传输上有良好的表现。
由上所述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做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者,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内。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适于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设有一内部空间及连通于该内部空间的一开口;
一绝缘基座,配置于该内部空间;
一中遮蔽片,穿设于该绝缘基座,该中遮蔽片包括一基部、一舌部,其中该舌部自该基部往该开口延伸;
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并排地穿设于该绝缘基座且位于该中遮蔽片的一侧;以及
多个第二连接器端子,并排地穿设于该绝缘基座且位于该中遮蔽片的另一侧,
其中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传输高频信号的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中至少四个该第一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且在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至少四个该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从任一侧起第二和第三序次的端子为传输高频信号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从任一侧起第二和第三序次的端子为传输高频信号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且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设置的位置为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中除了从任一侧起第一序次的端子,其余的该些第一连接器端子与该些第二连接器端子在宽度上对该舌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在该舌部的宽度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部包括凹陷于前缘的一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与该对接连接器连接时,该连接器的该中遮蔽片的该舌部的前缘接近或接触该对接连接器的一对接中隔片的前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中遮蔽片包括两勾臂,该两勾臂位于该舌部的两旁且自该基部往该开口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该舌部自该基部往该开口延伸的长度为该勾臂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CN201620006842.2U 2016-01-05 2016-01-05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9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6842.2U CN205319380U (zh) 2016-01-05 2016-01-0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6842.2U CN205319380U (zh) 2016-01-05 2016-01-0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9380U true CN205319380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0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68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9380U (zh) 2016-01-05 2016-01-0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9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861A (zh) * 2017-05-18 2017-10-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模组、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861A (zh) * 2017-05-18 2017-10-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模组、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07230861B (zh) * 2017-05-18 2020-0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模组、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15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753414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wire termination arrangement
US9413123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8348704B2 (en) Reduced size multi-pin female receptacle connector
TWI593194B (zh) 屏蔽接地之插座電連接器
KR101719591B1 (ko) 능동 전기 통신 케이블 조립체
CN10293152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7903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537272B2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11028146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structure for high frequency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50303610A1 (en) Usb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usb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06558809B (zh) 堆叠连接器
CN104348040A (zh) 电连接器
US10084270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10003160B2 (en) Interface module and related method
EP2562887A1 (en) Usb plug, usb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wireless terminal
CN205319380U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618U (zh) 插头连接器
US9812832B2 (en) Connector hol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or holder
TW201123647A (en) Cable connector
CN203983582U (zh) 用于rf射频模块的板端连接器
US110317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of charging device
CN101893915B (zh) 电子设备
CN207530215U (zh) 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