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8281U - 电脑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电脑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8281U
CN205318281U CN201521061777.5U CN201521061777U CN205318281U CN 205318281 U CN205318281 U CN 205318281U CN 201521061777 U CN201521061777 U CN 201521061777U CN 205318281 U CN205318281 U CN 205318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back cover
machine
gathering sill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17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cellent electronic (Anhui) Co., Ltd. Granville Pike
Original Assignee
Excell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hui) Granville Pik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cell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hui) Granville Pik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xcell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hui) Granville Pik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617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8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8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82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脑一体机,包括电脑一体机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的后壳;所述后壳设有插接部和固定部;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设有导向槽、配合部、及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且朝向所述导向槽延伸的挡靠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挡靠部的内侧,以被所述挡靠部抵挡,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安装,以将所述后壳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固定连接,在组装时,所述导向槽用以导引所述插接部移动至所述挡靠部的内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保证后壳的可靠安装的前提下,方便后壳的拆卸。

Description

电脑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一体机。
背景技术
电脑一体机是一种将主机和显示器整合到一起的新形态电脑,由于其体积较小、便于搬运、较美观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电脑一体机包括电脑一体机本体和安装于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的后壳,后壳用于保护电脑一体机本体的元件,因此需要后壳与电脑一体机本体可靠地固定安装,而在电脑一体机本体的元件发生故障时,需要拆卸后壳露出元件以方便维修,现有的电脑一体机中,后壳和电脑一体机本体通过均匀设置于后壳边沿处的数个螺钉锁合连接,拆卸时需要拆卸所有螺钉才能解除后壳与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连接,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脑一体机,旨在保证后壳的可靠安装的前提下,方便后壳的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脑一体机,包括电脑一体机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的后壳;
所述后壳设有插接部和固定部;
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设有导向槽、配合部、及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且朝向所述导向槽延伸的挡靠部;
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挡靠部的内侧,以被所述挡靠部抵挡,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安装,以将所述后壳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固定连接,在组装时,所述导向槽用以导引所述插接部移动至所述挡靠部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包括中壳、主机组件及显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壳的背面;所述显示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壳的正面并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机组件;所述导向槽、所述配合部及所述挡靠部均设于所述中壳的背面,所述后壳罩于所述主机组件外并安装于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中壳的背面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数个所述导向槽,且每一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所述挡靠部。
优选地,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中壳的背面对应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并形成有所述挡靠部。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呈长方形设置且其长边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挡靠部设于所述导向槽的上端,所述后壳以从下往上滑动的方式装入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背面凸设有抵靠所述后壳的上边沿和两侧边沿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包括显示组件及主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背板及安装于背板正面的光源组件和显示面板,所述主机组件安装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导向槽、所述配合部及所述挡靠部均设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后壳罩于所述主机组件外并安装于所述背板上。
优选地,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背板的背面对应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并形成有所述挡靠部。
优选地,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背板的背面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数个所述导向槽,且每一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所述挡靠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设于所述后壳上的第三螺孔,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背板上并对应所述固定部设置的第四螺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通过螺钉锁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背板设有用于承载所述主机组件的支撑部,所述第四螺孔设于所述支撑部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后壳上设置有插接部和固定部,而电脑一体机本体上对应设置有导向槽、配合部和挡靠部,在组装时,所述插接部伸入所述导向槽并随后壳的移动而在所述导向槽中移动,所述插接部移动至所述导向槽的设有所述挡靠部的一端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连接,后壳不能够在平行于导向槽的方向移动,而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挡靠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一侧),以被所述挡靠部抵挡,所述挡靠部阻挡所述插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方向运动,这样后壳也无法朝向远离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方向运动,后壳就可靠地安装到了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需要拆卸时,只需要解除固定部和配合部的配合连接,并平移后壳即可,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后壳安装到电脑一体机本体上时,导向槽、挡靠部、插接部都被后壳挡住,不会显露,电脑一体机的整体外观也较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一体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脑一体机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电脑一体机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脑一体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脑一体机的安装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电脑一体机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或100’ 电脑一体机本体 101或101’ 导向槽
102或102’ 配合部 103或103’ 挡靠部
104 限位部 110 中壳
120 主机组件 130 安装条
140 显示组件 142 背板
144 支撑部 200或200’ 后壳
201或201’ 插接部 202或202’ 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脑一体机。
参照图1至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一体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脑一体机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电脑一体机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脑一体机包括电脑一体机本体100和安装于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背面的后壳200;后壳200设有插接部201和固定部202;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背面设有导向槽101、配合部102及位于导向槽101的一端且朝向导向槽101延伸的挡靠部103;插接部201位于挡靠部103的内侧,以被挡靠部103抵挡,固定部202与配合部102配合安装,以将后壳200与电脑一体机本体100固定连接,在组装时,导向槽101用以导引插接部201移动至挡靠部103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后壳200上设置有插接部201和固定部202,而电脑一体机本体100上对应设置有导向槽101、配合部102和挡靠部103,在组装时,插接部201伸入导向槽101并随后壳200的移动而在导向槽101中移动,插接部201移动至导向槽101的设有挡靠部103的一端后,固定部202与配合部102配合连接,后壳200不能够在平行于导向槽101的方向移动,而插接部201位于挡靠部103的内侧(朝向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一侧),以被挡靠部103抵挡,挡靠部103阻挡插接部201朝向远离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方向运动,这样后壳200也无法朝向远离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方向运动,后壳200就可靠地安装到了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背面;需要拆卸时,只需要解除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的配合连接,并平移后壳200即可,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后壳200安装到电脑一体机本体100上时,导向槽101、挡靠部103、插接部201都被后壳200挡住,不会显露,电脑一体机的整体外观也较为美观。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电脑一体机本体100包括中壳110、主机组件120及显示组件(未图示);主机组件120安装于中壳110的背面;显示组件安装于中壳110的正面并电性连接于主机组件120;导向槽101、配合部102及挡靠部103均设于中壳110的背面,后壳200罩于主机组件120外并安装于中壳110上。电脑一体机本体100同时具有显示器和电脑主机的功能,其中显示组件用于显示画面,主机组件120用于驱动电脑一体机工作,中壳110作为主机组件120与显示组件的中间安装辅助元件,用于安装和支撑主机组件120和显示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01、配合部102及挡靠部103均设于中壳110的背面,实现了中壳110与后壳200的固定连接。
插接部201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取,为了使后壳200能够可靠地安装,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后壳200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插接部201,中壳110的背面对应插接部201的位置开设了数个导向槽101,且每一导向槽101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挡靠部103。数个插接部201分别固定后壳200的边沿的不同位置,而中壳110的对应位置设置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从而保证后壳200的安装可靠性;其中导向槽101是直接在中壳110上开口形成,而挡靠部103由导向槽101的一端的边缘延伸形成,可以在中壳110的模具设计时即设计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在中壳110成型时直接在中壳110上形成该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
优选地,后壳200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插接部201,中壳110的背面对应后壳200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条(未图示),安装条上对应插接部201的位置开设有导向槽101并形成有挡靠部10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替代的方案,可以设置安装条,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均设置于该安装条上,再将安装条安装到中壳110的背面,同样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同时安装条的设计和成型较中壳110而言比较简单,能够减少直接在中壳110上形成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时的设计成本和模具成本,安装条的位置可以调整,这使得同一个中壳110可以适应不同的后壳200的安装需要。
请参阅图1至图3,导向槽101呈长方形设置且其长边沿竖直方向延伸,挡靠部103设于导向槽101的上端,后壳200以从下往上滑动的方式装入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电脑一体机本体100的背面凸设有抵靠所述后壳200的上边沿和两侧边沿的限位部104。通过设置限位部104,抵靠后壳200,帮助后壳200顺利定位到相应的位置,有利于后壳200的顺利安装。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优选地,固定部202为设于后壳200上的第一螺孔,配合部102为设于中壳110上并对应固定部202设置的第二螺孔,固定部202与配合部102通过螺钉锁合连接。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设计为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两者锁合固定,固定效果好。当然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的设置方式还有很多,例如固定部202可以是一个卡扣,而配合部102可以是一个与卡扣配合弹性槽,卡扣与弹性槽卡合固定,也能实现固定部202与配合部102的配合安装。其中,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均设置2个,这样能够保证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又易于拆卸。
参照图6至9,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脑一体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电脑一体机的安装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电脑一体机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阅图6、图8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电脑一体机本体100’包括显示组件140及主机组件(未图示);显示组件140包括背板142及安装于背板142正面的光源组件(未图示)和显示面板(未图示),主机组件安装于背板142的背面;导向槽101’、配合部102’及挡靠部103’均设于背板142的背面,后壳200’罩于主机组件外并安装于背板142上。电脑一体机本体100’同时具有显示组件和电脑主机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40用于显示画面,主机组件用于驱动电脑一体机工作,背板142作为支撑元件,用于安装和支撑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同时将主机组件直接安装到背板142上,省略了中壳的设置,结构更简单,散热效果更好,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01’、配合部102’及挡靠部103’均设于背板142的背面,实现了背板142与后壳200’的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6和图7,优选地,后壳200’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插接部201’,背板142的背面对应后壳200’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条130,安装条130上对应插接部201’的位置开设有导向槽101’并形成有挡靠部103’。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均设置于该安装条130上,再将安装条130安装到背板142的背面,可以实现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的导向和定位功能,同时安装条130的设计和成型较为简单,设计成本和模具成本比较低,安装条130的位置可以调整,这使得同一个背板142可以适应不同的后壳200’的安装需要。
优选地,后壳200’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插接部201’,背板142的背面对应插接部201’的位置开设了数个导向槽101’,且每一导向槽101’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挡靠部10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替代的方案,可以不设置安装条130而直接在背板142上形成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可以在背板142的模具设计时即设计导向槽101’和挡靠部103’,背板142与后壳200’的配合安装时无需其他的辅助配件,结构更简单,安装也更可靠。
优选地,固定部202’为设于后壳200’上的第三螺孔,配合部102’为设于背板142上并对应固定部202’设置的第四螺孔,固定部202’与配合部102’通过螺钉锁合连接。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设计为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两者锁合固定,固定效果好。当然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的设置方式还有很多,例如固定部202’可以是一个卡扣,而配合部102’可以是一个与卡扣配合弹性槽,卡扣与弹性槽卡合固定,也能实现固定部202’与配合部102’的配合安装。其中,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固定部202’和配合部102’均设置2个,这样能够保证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又易于拆卸。
请参阅图6,优选地,背板142设有用于承载主机组件的支撑部144,第四螺孔设于支撑部144上。因为背板142需要同时支撑光源组件、显示面板和主机组件,其中主机组件比较重,在设置有支撑部144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主机组件,具体的,支撑部144设于主机组件下方,第四螺孔设置在支撑部144上,能够保证后壳200完全覆盖主机组件,达到较好的安装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一体机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的后壳;
所述后壳设有插接部和固定部;
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的背面设有导向槽、配合部、及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且朝向所述导向槽延伸的挡靠部;
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挡靠部的内侧,以被所述挡靠部抵挡,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安装,以将所述后壳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固定连接,在组装时,所述导向槽用以导引所述插接部移动至所述挡靠部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包括中壳、主机组件及显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壳的背面;所述显示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壳的正面并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机组件;所述导向槽、所述配合部及所述挡靠部均设于所述中壳的背面,所述后壳罩于所述主机组件外并安装于所述中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中壳的背面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数个所述导向槽,且每一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所述挡靠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中壳的背面对应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并形成有所述挡靠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呈长方形设置且其长边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挡靠部设于所述导向槽的上端,所述后壳以从下往上滑动的方式装入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背面凸设有抵靠所述后壳的上边沿和两侧边沿的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一体机本体包括显示组件及主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背板及安装于背板正面的光源组件和显示面板,所述主机组件安装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导向槽、所述配合部及所述挡靠部均设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后壳罩于所述主机组件外并安装于所述背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背板的背面对应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并形成有所述挡靠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数个所述插接部,所述背板的背面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数个所述导向槽,且每一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所述挡靠部。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设于所述后壳上的第三螺孔,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背板上并对应所述固定部设置的第四螺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通过螺钉锁合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设有用于承载所述主机组件的支撑部,所述第四螺孔设于所述支撑部上。
CN201521061777.5U 2015-12-16 2015-12-16 电脑一体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8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1777.5U CN205318281U (zh) 2015-12-16 2015-12-16 电脑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1777.5U CN205318281U (zh) 2015-12-16 2015-12-16 电脑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8281U true CN205318281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5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177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8281U (zh) 2015-12-16 2015-12-16 电脑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82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8371A (zh) * 2017-08-31 2018-02-13 重庆雷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升降电脑一体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8371A (zh) * 2017-08-31 2018-02-13 重庆雷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升降电脑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07026A1 (en) Roof mounted imager module
CN204876926U (zh) 一种汽车门外拉手
CN204876927U (zh) 汽车门外拉手
CN102752568B (zh) 显示装置及电视机
CN205318281U (zh) 电脑一体机
CN104597635A (zh) 超薄无边框显示器
CN205344751U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安装支架的悬浮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05336419U (zh) 显示设备
CN205882331U (zh) 一种同轴线组件
CN103978873A (zh) 汽车全景天窗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
CN108922403A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CN105451477A (zh) 曲面遥控器
CN210363642U (zh) 一种车辆中控改装装置
CN205318282U (zh) 电脑一体机
CN204084751U (zh) 一种显示盒结构
CN208445666U (zh) 一种后壳及显示设备
CN207337802U (zh) 一种显示屏模组装配结构
CN203812153U (zh) 电脑一体机
CN207560192U (zh) 显示模组的装配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9923602B (zh) 框架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05318299U (zh) 电脑一体机的中壳和电脑一体机
CN205142382U (zh) 显示装置
CN205590931U (zh) 设置有操作面板的缝纫机
CN205334882U (zh) 显示器
CN204937065U (zh) 一种采用浮动支架的汽车方向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41012 room B, 306-F building, Wuhu Industrial Zone, Jiangbei District, Anhui, China

Patentee after: Excellent electronic (Anhui) Co., Ltd. Granville Pike

Address before: 230001 room B, 306-F building, Wuhu Industrial Zone, Jiangbei District, Anhui, China

Patentee before: Excell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hui) Granville pik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