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6013U - 减压内衣 - Google Patents

减压内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6013U
CN205306013U CN201620015727.1U CN201620015727U CN205306013U CN 205306013 U CN205306013 U CN 205306013U CN 201620015727 U CN201620015727 U CN 201620015727U CN 205306013 U CN205306013 U CN 205306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wear
flexible tie
decompression
flexibl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57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耀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rdifen Garment Marke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rdifen Garment Marke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rdifen Garment Marke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rdifen Garment Marke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57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6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6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6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压内衣,在侧比内侧相对穿戴者前锯肌的位置处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弹性带。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侧比内侧相对穿戴者前锯肌位置处设置弹性带,可减少内衣侧比部对穿戴者肋骨的压迫,使穿戴者肋骨处更加放松,进一步使肩胛骨的运动更加协调,可预防由于肩胛骨不平衡而形成对人体肩背部的危害。

Description

减压内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压内衣。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内衣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左右罩杯11,左右罩杯之间下部的前中心12,左右罩杯两侧的侧比13,与侧比相邻的后比14,连接在罩杯和后比间的肩带15,后比端头处的钩圈16,罩杯边缘处的钢圈17,侧比与后比之间设置胶骨18,内衣下边缘为下扒19。当然个别现有内衣会有细微差别,并不影响对现有技术的理解,例如有些内衣的下扒并不明显,有些内衣的钩圈不尽相同,总之都属于现有内衣结构之列。普通内衣在侧比内部使用的是无弹的材料(较常见的有无弹定型纱或棉),使用无弹材料是为了稳定侧推和包覆副乳,更好的收缩侧部多余脂肪而聚拢乳房,普通文胸由于侧比部的无弹,虽有侧推聚乳的功效,但是也会因为侧比部失去弹性的自由空间,而产生压迫拘束的副作用,其压迫使穿戴者缺乏放松易导致侧比部的肌肉紧缩,血管不通,增加侧比部的肋骨的负担,而侧比部的肋骨和肌肉与肩胛骨有着重要的关联。
肩胛骨与肋骨的关系。肩胛骨是人体活动中最常用到的关节,有反复规律的开关运动,对身体系统有很大的影响。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背部的外上方,介于第2~7肋之间,内衣侧比部位置正好处于此肋骨处,肩胛骨与此处的七对肋骨相关联,而肋骨由肩胛骨的开关闭合运动支撑。由此得出减轻肋骨的负担能使肩胛骨运动更加平衡,肩胛骨的更好平衡有益于人体。
图2中示出了肩胛骨与肌肉的关系。众所周知,肩关节是人体活动时,最常运用到的关节,为了不让肩关节轻易外移位,肩胛骨成为了连接身体和肩关节的接盘,且很多肌肉都与肩胛骨20连接在一起。肩胛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均由肌肉共同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肌肉就有僧帽肌肉21、肩甲肌22、前锯肌23等肌肉,而内衣侧比部位置正是前锯肌23,前锯肌连贯着肩胛骨周围的其它肌肉,由此得出放松侧比部肌肉能较好的使肩胛骨运动更平衡。
然而,现有设计人员往往在内衣的面料选材及外观款式上投入了很多设计精力,上述的这一细节则被忽视了,因此研究平衡肩胛骨运动的减压内衣对于人类生活极其的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压内衣,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压内衣,在侧比内侧相对穿戴者前锯肌的位置处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弹性带。
优选地,内衣侧比内侧设有一弹性材料层作为衬里,弹性带固定在弹性材料层上。
优选地,内衣侧比采用两层弹性材料层,弹性带固定在两层弹性材料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带为长条形弹性带且横向设置用于穿戴时与穿戴者肋骨延伸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弹性带的数量为2~4条,相邻两条弹性带之间设置透气间隔。
优选地,弹性带的宽度为15~30mm。
优选地,弹性带的厚度为1~2mm。
优选地,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内衣罩杯钢圈处,弹性带另一端固定于侧比一侧的胶骨处。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侧比内侧相对穿戴者前锯肌位置处设置弹性带,可减少内衣侧比部对穿戴者肋骨的压迫,使穿戴者肋骨处更加放松,进一步使肩胛骨的运动更加协调,可预防由于肩胛骨不平衡而形成对人体肩背部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内衣结构示意图;
图2是肩胛骨与肌肉的人体结构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压内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压内衣,如图3所示,其在现有内衣的基础上在侧比内侧相对穿戴者前锯肌的位置处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弹性带31。弹性带的弹性作用能够使穿戴者肋骨不会受到内衣过大的压迫感,在该位置设置弹性带还不妨碍侧比稳定侧推和包覆副乳,为了进一步的保证舒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带可以包括包裹层及填充在包裹层内的填充物,该包裹层采用棉面料或透气性材料,该填充物为泡棉或透气棉。弹性带可以直接缝制在内衣侧比内侧。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个侧比部位均能够适应肋骨,使穿戴者最大面积的享受到柔性支撑和接触,内衣侧比内侧设有一弹性材料层32作为衬里(衣服内层),弹性带31固定在弹性材料层32上。弹性材料可以选取适于衣物的任何弹性布料或者包裹了柔软性布料的弹性胶垫,也可以选用泡棉或透气棉通过一层布料缝制在内衣侧比内侧,总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弹性材料层的材料。如此,弹性材料层和弹性带的重叠设置,使得侧比部位的弹性力得到加强,穿戴者的舒适感会随之增加,肋骨上的前锯肌得到最大放松。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衣侧比采用两层弹性材料层,弹性带固定在两层弹性材料层之间,这种方式能够将弹性带藏在侧比内,不影响整个内衣的美观,且在结构过渡上更加平滑,侧比的内外层都是弹性材料层,由此更加能够让穿戴者感到柔软舒适的贴身感觉,弹性材料层的厚度与弹性带相当,甚至可以小于弹性带的厚度,因此,弹性材料层并不会影响弹性带所形成的间隙空间,仍能够保证弹性带之间的间隙空间与肋骨相适应,给穿戴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感觉。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带31为长条形弹性带且横向设置用于穿戴时与穿戴者肋骨延伸方向保持一致。以所有人正常视角看,人体站立时,肋骨的延伸方向是在水平方向进行的,所以弹性带的长度方向是水平横向的,使之与肋骨相适应,以进一步保证穿戴者的舒适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排除将弹性带设置为一个宽度较大的长条弹性带,但是这种弹性带的透气性可能不是最佳的,因此本实例中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即弹性带的数量为2~4条,相邻两条弹性带之间设置透气间隔。本实施例中以两根弹性带为例,两根弹性带之间的透气间隔设置范围为10~30mm,具体根据内衣侧比的宽度来考虑,一般透气间隔设置为20mm为宜,能够更加适应肋骨的宽度,而且两个弹性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凹槽结构,能够更加适应肋骨的突出,使肋骨受到的压迫进一步减小甚至完全消除了肋骨受到了压力,使前锯肌获得最大的放松,以平衡运动中的肩胛骨。
本实施例中弹性带的宽度范围可以设置为15~30mm,为了均衡弹性带在侧壁宽度方向所占空间,弹性带宽度具体选择为20mm。同时,根据人体的结构,弹性带的厚度设置范围为1~2mm,将弹性带的厚度设置为1.5mm能够使大多数人佩戴舒适,符合大众人群的要求,宜于量产。
为了保证弹性带与内衣完美的结合于一体,弹性带31的一端固定于内衣罩杯钢圈17处,弹性带31另一端固定于侧比一侧的胶骨18处,由于钢圈和胶骨都是相对于凸出的部件,因此现有的内衣结构钢圈和胶骨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压迫,而本实施例中弹性带的两端衔接了两个凸出的部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圈和胶骨对人体的压迫,进一步使得佩戴者穿戴内衣更加舒适,减少内衣上凸出部件的压迫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减压内衣实际是一种平衡肩胛骨运动的减压内衣,其侧比部采用的2~4根弹性带作为弹性支撑带,在人体穿着内衣活动时,使身体侧比部具有伸缩的弹性空间;每根弹性支撑带的宽度为15mm~30mm,且具有较宽的舒适的受力面积;厚度为1mm~2mm的弹性支撑带,整个支撑带结构具有一定力度的慢弹的效果,结合其2~4根弹性支撑带形成的较宽受力面积,使得侧比部的弹性支撑带结构能很好的保持普通文胸侧比部具有的侧推聚乳功能;每根弹性支撑带放置的角度方向顺应肋骨的方向角度,有益于人体活动时的舒适度。综合整个弹性支撑带的结构设计,其形成一种柔性力的侧推聚乳作用,减少普通内衣侧比部因无弹而产生的硬力压迫。
本实施例中的作为一种平衡肩胛骨运动的减压内衣,每根弹性支撑带之间的透气间隔,同时补强具有1mm~2mm厚度的弹性支撑带结构的透气度,使侧比部的血液及淋巴有更好的空间循环,进而使侧比部的肌肉能够充分呼吸。其较好的透气性结合弹性支撑带的伸缩弹性空间和舒适的受力面积,能够减轻穿着内衣时侧比部的压迫以及血流不畅,使得肩胛骨周围的肌肉连贯的放松和血流通畅,促使肌肉代谢的废物可较好的排出,避免肌肉废物局部堆积而产生的肩部酸痛,舒缓一般人常发生的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紧张状态,进而放松增强肩胛骨运动的平衡。
普通文胸(内衣)侧比部为较薄的平面,与钢圈和胶骨形成较大的凹凸差异,形成对人体凹凸悬殊的不适,本实施例中的减压内衣,其每根弹性支撑带两端分别固定于钢圈部和胶骨部,弹性支撑带具有1mm~2mm的厚度,填补钢圈部与胶骨的中间平面部,减小普通文胸侧比部由于钢圈和胶骨凸起对人体的不适,在穿着文胸时,也中和掉一些钢圈部和胶骨的受力,使肌肉和肋骨更加放松,舒适人体穿着感。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减压内衣能够实现打造轻松侧推聚乳,关爱人体活动,减压,舒适,透气等一体的健康人体内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减压内衣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在侧比内侧相对穿戴者前锯肌的位置处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弹性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内衣侧比内侧设有一弹性材料层作为衬里,弹性带固定在弹性材料层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内衣侧比采用两层弹性材料层,弹性带固定在两层弹性材料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为长条形弹性带且横向设置用于穿戴时与穿戴者肋骨延伸方向保持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弹性带的数量为2~4条,相邻两条弹性带之间设置透气间隔。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弹性带的宽度为15~30mm。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弹性带的厚度为1~2mm。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压内衣,其特征在于,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内衣罩杯钢圈处,弹性带另一端固定于侧比一侧的胶骨处。
CN201620015727.1U 2016-01-07 2016-01-07 减压内衣 Active CN205306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5727.1U CN205306013U (zh) 2016-01-07 2016-01-07 减压内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5727.1U CN205306013U (zh) 2016-01-07 2016-01-07 减压内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6013U true CN205306013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01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5727.1U Active CN205306013U (zh) 2016-01-07 2016-01-07 减压内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6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5446A (zh) * 2016-01-07 2016-05-25 天津欧迪芬服装销售有限公司 减压内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5446A (zh) * 2016-01-07 2016-05-25 天津欧迪芬服装销售有限公司 减压内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8461B1 (en) Athletic bra
US7381113B2 (en) Figure-enhancing sports bra
JP6279084B2 (ja) 運動用ブラ
KR20140045907A (ko) 홈형 지지부를 지닌 스포츠 브라
JP2016508550A (ja) サポート機能付きビュスチェ型衣類
CN103153100A (zh) 体育运动控制胸罩
CA2860817A1 (en) Wireless bra
CN205306013U (zh) 减压内衣
KR200483210Y1 (ko) 브래지어
US20080096464A1 (en) Gel brassiere
CA2847510C (en) Brassiere having a foam padded underwire
KR101195420B1 (ko) 노와이어 브라용 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노와이어 브라
KR20150104738A (ko) 바디라인 쉐이핑용 언더웨어
CN204907968U (zh) 带有弹力支持系统的运动型胸衣
CN105595446A (zh) 减压内衣
CN206165834U (zh) 无钢圈无胶骨文胸
CN105167219A (zh) 带有弹力支持系统的运动型胸衣
CN114269186A (zh) 衣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85022A (zh) 舒适胸罩
CN215649298U (zh) 乳型重建内衣
CN204426722U (zh) 胸部定型衣
CN104780796B (zh) 胸罩及其罩杯
CN207639690U (zh) 胸部术后定型衣
CN203563705U (zh) 半片式无钢圈文胸
CN211268688U (zh) 一种辅助按摩运动文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