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5735U -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5735U
CN205305735U CN201520699151.0U CN201520699151U CN205305735U CN 205305735 U CN205305735 U CN 205305735U CN 201520699151 U CN201520699151 U CN 201520699151U CN 205305735 U CN205305735 U CN 205305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generation system
fishpond
plant
column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991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正楩
林善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991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5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5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57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所述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包括鱼池(1)和植物无土栽培区(2),所述鱼池(1)水面设置有网状传送带(4),所述鱼池(1)的池底培育有底栖类生物,所述植物无土栽培区(2)设置在鱼池水面网状传送带(4)上。本实用新型共生系统减免了单独工厂化养殖的物理化学处理与单独无土栽培所需的大量无机矿质化学元素,两者取得有机结合后,可以实现真正的免化学农药与肥料的有机生态栽培与养殖,为市场提供无污染的有机食物。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大农业中的重要产业。但是我国的养殖模式大多数为传统的养殖模式。随着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传统养殖模式的弊端也日益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技术落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主要依靠扩大养殖面积来提高养殖产量,具有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大、水产品品质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缺点,已逐渐不能适应渔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还是采用“鱼猪混养、鱼鸭混养”的水产养殖模式进行生产,而且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中小型养殖场,废水处理率很低。养殖废水的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水质污染和恶化,导致附近水域环境的破坏,养殖生态系统失衡,直接影响养殖植物生理、抗病力下降,引起病害的发生与蔓延,造成二次污染。过度开发的养殖业已经大大超过了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比不上后来的环境治理费用。
CN204272929U公开了一种鱼和蔬菜的生态养殖系统,主要包括温室以及在温室中的蔬菜种植池和养鱼池。通过这个养殖系统,可以将养鱼和蔬菜种植结合起来。CN203313824U公开了一种鱼池水培蔬菜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下层框架和设在上、下层框架之间的支撑管构成的可浮在水中的方形箱,所述上层框架表面上覆设有大孔径网片以支撑水培蔬菜的茎、叶部分,所述下层框架表面及方形箱周侧面上覆设有小孔径网片以防止水培蔬菜根系被鱼类啃食。传统的鱼菜共生系统是将蔬菜通过人工浮床种植于养殖水体的表面,这需要合理布置养殖鱼类与水生蔬菜的种植比例,因为蔬菜的种植过少不能完全净化水质,种植过多又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通过养殖鱼类、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之间的共营共生,实现能量多重利用和循环利用,使其达到最佳生态效益。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包括鱼池和植物无土栽培区,所述鱼池水面设置有网状传送带,所述鱼池的池底培育有底栖类生物,所述植物无土栽培区设置在鱼池水面网状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中,有机鱼和植物共生系统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植物与底栖类生物能充分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源,让水质得到生物净化,同时为鱼类生长创造最佳的水质环境。基本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本实用新型中,植物所需肥料从池中水里获得,岸边机房内设置有自控设备、气泵及设备机组发电设备,所述自控设备运行过程可监控共生系统的指标,并在值班室电脑手机上可反映和调控。所述自控设备反映出缺肥缺素则由烟雾器施放由多种综合符合有机食品卫生标准的氨基酸和其他营养,施放次数由所缺营养量决定,鱼呼出的CO2是作物所需的气体肥料。
优选地,所述网状传送带末端设置一根钢丝,用于植物的后期加工处理。
优选地,所述网状传送带在鱼池水面缓缓移动。
优选地,所述网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为0.02-0.3m/h,例如可以是0.02m/h、0.03m/h、0.05m/h、0.06m/h、0.08m/h、0.1m/h、0.2m/h、0.25m/h或0.3m/h,优选为0.08-0.2m/h,进一步优选为0.1-0.16m/h。
本实用新型中,定植时由机械手(机器人)将长在营养杯内的幼苗夹住放入置于水面的网状传送带的孔中,随着网状传送带的移动,植物生长,当到达网状达传送带末端的时候,植物长成所要求质量,钢丝(以蔬菜为例,其他植物有所区别,但大同小异)从菜根胫处勒断蔬菜,上部下部分别掉在不同的传送带上,送至加工和处理,网状传送带从水下缓缓移至出发处,又开始了下一个放苗、收获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网状传送带上蔬菜收获后从水下回到彼岸栽苗处,这就形成了一个保护菜根的网。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鱼池的宽度为3-10m,例如可以是3m、4m、5m、6m、7m、8m、9m或10m,优选为4-8m,进一步优选为5m。
优选地,所述鱼池的长度为40-100m,例如可以是40m、45m、50m、55m、60m、65m、70m、75m、80m、90m或100m,优选为40-70m,进一步优选为50m。
优选地,所述鱼池的深度为10-25m,例如可以是10m、11m、12m、13m、14m、15m、16m、18m、19m、20m、21m、22m、23m、24m或25m,优选为10-15m,进一步优选为12m。
本实用新型中,池深超过15m,产鱼量和对水温的缓冲能力更强,虽然投资增加,当收成更高,也更合算。
优选地,所述鱼池的两端设置有立柱,用于支撑半圆钢拱架。
优选地,所述立柱顶端越过鱼池水面0-3m,例如可以是0.001m、0.005m、0.01m、0.05m、0.08m、0.1m、0.2m、0.3m、0.4m、0.5m、0.8m、1m、1.2m、1.4m、1.5m、1.6m、1.8m、2m、2.2m、2.5m、2.6m、2.8m或3m,优选为0-0.5m。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行间距为1-3m,例如可以是1m、1.5m、2m、2.5m或3m,优选为2m。
优选地,所述半圆钢拱架上设置有网膜,网膜两端固定在立柱上。
优选地,所述网膜由渔网和塑料薄膜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网膜可将两排立柱之间形成密封的独立单元,可避免鱼病互相传染和污染水库湖泊、江河的水体。
优选地,所述立柱上连接了5-20支横担,例如可以是是5支、6支、8支、10支、12支、13支、15支、16支、18支或20支,用于为网状传送带提供支持。
优选地,所述横担为8-15支,每两支的距离为1-2m,例如可以是1m、1.1m、1.2m、1.3m、1.5m、1.6m、1.8m或2m,优选为1.5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和横担连接后,使其一个坚固的整体,更好的为网状传送带提供支撑。
优选地,所述半圆钢拱架内壁设置有进气筒,用于向鱼池内提供氧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筒设若干开口,空气由气泵通过管道进入均匀铺设于地底的微孔排气支管道;从岸上气泵伸下的主管道池底50m到彼岸从主管道上连接50根支管(每根支管长5m,每米10个曝气器)。所述微孔越细越好,空气中(气泡)的氧气在从池底往水体面上冒的进程中将氧气溶入水体(氧气由水面植物产生)同时鱼排出的CO2也释放于棚内,供植物作为气肥。
优选地,所述半圆钢拱架内壁进气筒下方还设置有保温圆筒,用于存放保温内膜。
优选地,所述保温内膜的层数为2-3层,优选为2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内膜为大棚膜两面镀铝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温内膜白天收放于防锈钢材制成的保温圆筒内,保温圆筒长度50米,由每根大棚立柱支持;晚上保温内膜全展开时,由保温圆筒附属卡件夹紧保温内膜,使保温内膜之间、网膜和水面形成四个独立的密封空气层以利保温。
优选地,所述保温圆筒用钢丝支撑,防止保温内膜下沉。
优选地,所述钢丝上安装了自控升降灯架,用于安装LED贴近照明,补充光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控升降灯架通过轮滑和钢绞线配合组装,可根据作物高低调节灯架的位置,使之保持最佳照明距离。
优选地,所述鱼池中部设置有喂食管道,用于自动给鱼喂食。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鱼池底部距池底40-80cm设置有渔网,例如可以是40cm、45cm、48cm、50cm、52cm、55cm、58cm、60cm、65cm、70cm、75cm或80cm,优选为距池底50-60cm,进一步优选为距池底50cm。
优选地,所述渔网下方培养的底栖生物为福寿螺和/或蚌类。
本实用新型中,渔网可将鱼粪漏下,供池底所养福寿螺等底栖生物作为食物。
优选地,所述相邻半圆钢拱架之间的立柱上设置有雨水过滤器,用于过滤雨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雨水过滤器为有机鱼菜的保证措施之一。
优选地,所述相邻半圆钢拱架之间的立柱的水下部分安装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的温度和湿度,以及CO2、氨、氮、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浓度。
优选地,所述共生系统包括由鱼池和植物无土栽培区组成的单元,所述单元数量为30-50,例如可以是30、35、40、45或50,优选为40。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共生系统面积较大,10000平方米上下,可通过鱼塘改建,也可利用土地新建,或利用水库、湖泊和江河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共生系统用于植物和鱼类的种植培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共生系统是把水产养殖业与无土栽培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它的复合综合效益大大超过了单项的工厂化养殖与无土栽培,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维持系统,使能源与物质得以最集约化的利用;
(2)本实用新型共生系统实现能量多重利用和循环利用,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
(3)本实用新型共生系统双塑膜双镀铝,全年可保证恒温,氧气充足,且在LED灯的配合下,保证最佳的光照强度,保证了植物和鱼类都有良好的生长生活环境;
(4)本实用新型共生系统减免了单独工厂化养殖的物理化学处理与单独无土栽培所需的大量无机矿质化学元素,两者取得有机结合后,可以实现真正的免化学农药与肥料的有机生态栽培与养殖,为市场提供无污染的有机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共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鱼池;2-植物无土栽培区;3-半圆钢拱架;4-网状传送带;5-进气筒;6-立柱;7-渔网;8-雨水过滤器;9-保温圆筒;10-喂食管道;11-拉绳筒;12-传感器;13-钢丝;14-自动升降灯架;15-横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在实施例范围内。
实施例1: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1所述共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共生系统包括鱼池1和植物无土栽培区2,鱼池1水面设置有网状传送带4,鱼池1的池底培育有底栖类生物,植物无土栽培区2设置在鱼池水面网状传送带4上。
鱼池1的宽度为5m,长度为50m,深度为12m。鱼池1中部设置有喂食管道10,用于自动给鱼喂食;鱼池1底部距池底50cm设置有渔网7,渔网7下方培养的底栖生物为福寿螺。
鱼池1的两端设置有立柱6,立柱6的行间距为2m,用于支撑半圆钢拱架3;立柱6顶端越过鱼池1水面0.5m;所述立柱6上连接了15支横担15,每两支的距离为1.5m,用于为网状传送带4提供支持。相邻半圆钢拱架3之间的立柱6上设置有雨水过滤器8,用于过滤雨水,所述相邻半圆钢拱架3之间的立柱6的水下部分安装有传感器12,用于检测水的温度和湿度,以及CO2、氨、氮、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浓度。
半圆钢拱架3上设置有网膜,网膜两端固定在立柱6上;网膜由渔网和塑料薄膜复合而成。半圆钢拱架3内壁设置有进气筒5,用于向鱼池内提供氧气;半圆钢拱架3内壁进气筒5下方还设置有保温圆筒9,用于存放保温内膜。保温内膜的层数为2-3层;保温内膜为大棚膜两面镀铝组成。所述保温圆筒9用钢丝13支撑,防止保温内膜下沉;所述钢丝13上安装了自控升降灯架14,用于安装LED贴近照明,补充光照。
网状传送带4在鱼池水面缓缓移动;网状传送带4的移动速度为0.13m/h,网状传送带4末端设置一根钢丝,用于植物的后期加工处理。
共生系统包括由鱼池1和植物无土栽培区2组成的单元,单元数量为40。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共生系统,共同培养蔬菜和鱼类,实现能量多重利用和循环利用,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法,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37)

1.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包括鱼池(1)和植物无土栽培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水面设置有网状传送带(4),所述植物无土栽培区(2)设置在鱼池水面网状传送带(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传送带(4)末端设置一根钢丝,用于植物的后期加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宽度为3-1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宽度为4-8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宽度为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长度为40-100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长度为40-70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长度为50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深度为10-25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深度为10-15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深度为12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的两端设置有立柱(6),用于支撑半圆钢拱架(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顶端越过鱼池(1)水面0-3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顶端越过鱼池(1)水面0-0.5m。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的行间距为1-3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的行间距为2m。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钢拱架(3)上设置有网膜,网膜两端固定在立柱(6)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膜由渔网和塑料薄膜复合而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上连接了5-20支横担(15),用于为网状传送带(4)提供支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15)为8-15支,每两支的距离为1-2m。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15)每两支的距离为1.5m。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钢拱架(3)内壁设置有进气筒(5),用于向鱼池内提供氧气。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钢拱架(3)内壁进气筒(5)下方还设置有保温圆筒(9),用于存放保温内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内膜的层数为2-3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内膜的层数为2层。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内膜为大棚膜两面镀铝组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圆筒(9)用钢丝(13)支撑,防止保温内膜下沉。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13)上安装了自控升降灯架(14),用于安装LED贴近照明,补充光照。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中部设置有喂食管道(10),用于自动给鱼喂食。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底部距池底40-80cm设置有渔网(7)。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底部设置有渔网(7)为距池底50-60cm。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底部设置有渔网(7)为距池底50cm。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7)下方培养的底栖生物为福寿螺和/或蚌类。
3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半圆钢拱架(3)之间的立柱(6)上设置有雨水过滤器(8),用于过滤雨水。
3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半圆钢拱架(3)之间的立柱(6)的水下部分安装有传感器(12),用于检测水的温度和湿度,以及CO2、氨、氮、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浓度。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生系统包括由鱼池(1)和植物无土栽培区(2)组成的单元,所述单元的数量为30-50。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的数量为40。
CN201520699151.0U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5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9151.0U CN205305735U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9151.0U CN205305735U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5735U true CN205305735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991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5735U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573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651A (zh) * 2017-06-28 2017-10-20 临沂大学 一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CN107484583A (zh) * 2017-09-26 2017-12-19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大棚蔬菜的棚顶分层结构
CN107616128A (zh) * 2017-09-25 2018-01-23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生系统的循环装置
CN107637501A (zh) * 2017-09-25 2018-01-30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放置植物根部受损的保护装置
CN107646433A (zh) * 2017-09-26 2018-02-02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一体化养殖装置
CN108617404A (zh) * 2018-05-14 2018-10-09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菌、菜、鱼、虫一体的室内智能共生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651A (zh) * 2017-06-28 2017-10-20 临沂大学 一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CN107616128A (zh) * 2017-09-25 2018-01-23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生系统的循环装置
CN107637501A (zh) * 2017-09-25 2018-01-30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放置植物根部受损的保护装置
CN107484583A (zh) * 2017-09-26 2017-12-19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大棚蔬菜的棚顶分层结构
CN107646433A (zh) * 2017-09-26 2018-02-02 泸州市康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一体化养殖装置
CN108617404A (zh) * 2018-05-14 2018-10-09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菌、菜、鱼、虫一体的室内智能共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5735U (zh) 一种有机鱼和植物的共生系统
CN201332627Y (zh) 泥鳅高密度育苗暨成鳅养殖新型生态池
CN107410140A (zh)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CN106577410B (zh) 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
CN207070757U (zh)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CN205337239U (zh) 生态养殖种植系统
CN101156512A (zh) 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生态种养方法
CN104160864A (zh) 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块生产方法
CN105746330A (zh) 一种龙须菜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01803560B (zh) 一种栽培蔬菜的水耕系统与应用
CN107232051B (zh)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CN205170504U (zh) 立体生态浮床
CN103883138A (zh) 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工程系统
CN201042155Y (zh) 棒形总状蕨藻的人工养殖装置
CN201374948Y (zh) 一种水培甘薯连续结薯装置
CN107517843A (zh) 一种螺旋梯田式鱼植共生构建方法
CN1915006A (zh) 梯式井田设置及其利用方法
CN113526675A (zh) 一种用漂浮生态型浒苔调节海水养殖池塘水质的方法
CN105621620B (zh) 一种保温曝气废水处理坝
CN109744140B (zh) 一种卵配生殖定生海藻室内高效育苗方法
CN107466622A (zh)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CN103535262A (zh) 一种无土种植空心菜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6963693U (zh) 一种水上立体生态农业结构
CN105961230A (zh)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方法
KR101348070B1 (ko) 그물발 수평면 양식장치를 이용한 해조류 코토니 양식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