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4809U - 一种光收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收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4809U
CN205304809U CN201521127342.6U CN201521127342U CN205304809U CN 205304809 U CN205304809 U CN 205304809U CN 201521127342 U CN201521127342 U CN 201521127342U CN 205304809 U CN205304809 U CN 205304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ssage
interface channel
light
transceiver
optical trans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73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雪征
娄海超
王富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Zhuoyue Gu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Zhuoyue Gu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Zhuoyue Gu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Zhuoyue Gu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273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4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4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4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是在一光收发器本体上设有一供连接光纤的第一连接通道、一供连接讯号接收器的第二连接通道、一供连接讯号发射器的第三连接通道,另于光收发器本体内部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通道的交接处设有一波长多工器;其中,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以及,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三连接通道呈一预定之斜度配置,并且于光收发器本体内部的第一连接通道处固设有一第一透光球体。可透过第一连接通道的倾斜配置与第一透光球体的聚光作用,允许波长多工器可以有较大的角度误差,借以降低组装难度,相对的亦较有助于整体光收发器长效维持应有的光藕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收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光收发器,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组装难度,以及可长效维持光藕合效果的光收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路科技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藩离,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相对的,网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既深且远,并且将成为决定各国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网路技术快速发展下,光电通讯技术因为能提供快速与大量的资讯传输的能力,因此也越来越普遍地被使用。目前急遽发展的光电产业系将电子学(electronics)与光学(optics)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应用领域。
从长程通讯至光纤到家的发展过程中,光收发模组(OpticalTransceiver)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光收发模组主要用于将来自光纤之光讯号转换为电讯号,或是将电讯号转换为光讯号以便光纤传递,主要包括一光发送器(transmitter)及一光接收器(receiver)或整合两者为一光收发器(transceiver);伴随光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双向多工光传输网路业已成为光通讯业之主流。
如图1一种常用光收发器的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所示,类似常用光收发器主要是在一光收发器本体10上设有一供连接光纤20的第一连接埠11、一供连接讯号接收器30的第二连接埠12、一供连接讯号发射器40的第三连接埠13;该光收发器本体10内部形成一与该第一连接埠11、该第二连接埠12、该第三连接埠13相通的讯号通道14,另于该讯号通道14中设有一波长多工器15。
于运作时,来自该光纤20的输入光讯号是经由该波长多工器15反射至讯号接收器30,然后转换成电子讯号之后透过引线传输出去;至于来自该讯号发射器40之输出光讯号则通过该波长多工器15进入该光织20传送出去。
类似常用光收发器必须将该波长多工器15固定在预定的倾斜角度方的得以达到预期的光藕合(藕光)效果;然而,如此却也相对增加波长多工器15之组装难度;尤其,在实际使用时,更有可能为光收发器本体10或波长多工器15固定材料之收缩而导致波长多工器15位移,进而影响光藕合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收发器,可降低组装难度,以及可长效维持光藕合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收发器,在一光收发器本体上设有一供连接光纤的第一连接通道、一供连接讯号接收器的第二连接通道、一供连接讯号发射器的第三连接通道,该光收发器本体内部相对于该第一连接通道、该第二连接通道、第三连接通道之交接处设有一波长多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通道系与第三连接通道系呈一预定之斜度配置,并且该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处固设有一第一透光球体。
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即可透过第一透光球体之聚光作用,将对应于光纤的输入光讯号及输出光讯号放大,以及透过第一连接通道的倾斜配置,使该波长多工器于安装时可允许较大的角度误差,藉以降低组装难度,相对的亦较有助于整体光收发器长效维持应有的光藕合效果。
所述光收发器系于该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处形成有一球座,该第一透光球体系固设于该球座处。
所述光收发器系可进一步于该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三连接通道处固设有一第二透光球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
1.透过第一连接通道之倾斜配置,以及透过第一透光球体之聚光作用,使波长多工器于安装时可允许较大的角度误差,相对降低组装难度。
2.透过第一透光球体之聚光作用,可将对应于光纤之输入光讯号及输出光讯号放大,相对较有助于整体光收发器长效维持应有的光藕合效果。
3.第一透光球体系直接固设于该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可省去于光纤端另外加装透镜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常用光收发器的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器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器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收发器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器外观立体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收发器结构剖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在一光收发器本体50上设有一供连接光纤20的第一连接通道51、一供连接讯号接收器30的第二连接通道52,以及一供连接讯号发射器40的第三连接通道53,该光收发器本体10内部相对于该第一连接通道51、该第二连接通道52、第三连接通道53之交接处设有一波长多工器54。
于实施时,该第一连接通道51、第二连接通道52及该第三连接通道53系分别在其相对于该光收发器本体10外侧之一端系形成有一供各别连接光纤20、讯号接收器30,以及讯号发射器40的连接埠;该波长多工器54系可以为一滤光镜,主要针对某一波长的光讯号反射,其余波长的光讯号则会透射过去,因此具有将不同波长的光讯号分开之功能。
请同时配合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于使用时,分别将光纤20连接于该光收发器本体50的第一连接通道51处,将讯号接收器30连接于该光收发器本体50的第二连接通道52处,将讯号发射器40连接于该光收发器本体50的第三连接通道53处,使来自该光纤20的输入光讯号得以经由该波长多工器54反射至讯号接收器30,然后转换成电子讯号之后透过引线传输出去;至于,来自该讯号发射器40的输出光讯号则通过该波长多工器54进入该光织20传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该第一连接通道51系与第三连接通道53呈一预定之斜度配置(如图中所示之角度θ),并且整体光收发器系于该光收发器本体50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51处固设有一第一透光球体55;于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系可于该光收发器本体50的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处51形成有一球座56,该第一透光球体55即固设于该球座56处。
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即可透过该第一透光球体55之聚光作用,将对应于光纤20之输入光讯号及输出光讯号放大(约可产生将光讯号放大十倍的效果),以及透过第一连接通道51的倾斜配置,使该波长多工器55于安装时可允许较大的角度误差,借以降低组装难度,相对的亦较有助于整体光收发器长效维持应有的光藕合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光收发器于具体实施时,除了可于该光收发器本体50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51处固设有一第一透光球体55之外,亦可进一步如图5所示,于该光收发器本体10内部对应于该第三连接通道53处固设有一第二透光球体57,使得以在第一、第二透光球体55、57之聚光作用下,双向光藕合效率。
相较于传统习用结构,本实用新型之光收发器系可以产生下列功效:
1.透过第一透光球体之聚光作用,可波长多工器于安装时可允许较大的角度误差,相对降低组装难度。
2.透过第一透光球体之聚光作用,可将对应于光纤之输入光讯号及输出光讯号放大,相对较有助于整体光收发器长效维持应有的光藕合效果。
3.第一透光球体系直接固设于该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可省去于光纤端另外加装透镜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之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案创作精神之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以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3)

1.一种光收发器,是在一光收发器本体上设有一供连接光纤的第一连接通道、一供连接讯号接收器的第二连接通道、一供连接讯号发射器的第三连接通道,所述光收发器本体内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第三连接通道的交接处设有一波长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系呈一预定之斜度配置,所述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处固设有一第一透光球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光收发器于所述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一连接通道处形成有一球座,所述第一透光球体固设于所述球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光收发器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三连接通道处固设有一第二透光球体。
CN201521127342.6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光收发器 Active CN205304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7342.6U CN20530480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光收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7342.6U CN20530480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光收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4809U true CN205304809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6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7342.6U Active CN20530480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光收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4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845A (zh) * 2019-07-24 2019-10-29 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光收发器、光收发组件及光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845A (zh) * 2019-07-24 2019-10-29 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光收发器、光收发组件及光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8343B (zh) 单纤双向组件及其封装方法
CN204536604U (zh) 光学耦合器件及光模块
CN102854584A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收发器
CN101446668A (zh) 自由空间光通信光接收天线
CN205304809U (zh) 一种光收发器
CN203037895U (zh) 自聚焦透镜光纤
US8335412B2 (en) Optical fiber coupler
CN102843197B (zh) 双工光收发器件本体
CN203606535U (zh) 一种塑料封装的同轴光组件
CN201063636Y (zh) Plc型单纤双向双端口组件
CN205210349U (zh) 一种粘胶结构的pwdm-pd组件
CN202218233U (zh) 一种单纤双向收发器
CN209198711U (zh) 一种单芯光纤双向光耦合器
CN212115320U (zh) 一种自由空间收发一体的光通讯器件
CN103323105B (zh) 单向分光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459061B (zh) 光電傳輸系統
CN102830469A (zh) 一种用于csfp模块的单纤双向器件
CN205941978U (zh) 光纤耦合器
CN105372771A (zh) 一种带准直透镜的光模块光接口组件
CN207675980U (zh) 一种wdm器件及pd-wdm组件
CN202551034U (zh) 高性能半导体光接收器
CN220207917U (zh) 一种可调的光纤耦合器
CN207336848U (zh) 一种组装便捷的fc光纤连接器
CN210775913U (zh) 一种防止毛细管尾纤损伤的装置
CN208207287U (zh) 无插芯的单纤双向光电转换器件及其一体化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