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6381U - 多功能污泥泵房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污泥泵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6381U
CN205296381U CN201620047130.5U CN201620047130U CN205296381U CN 205296381 U CN205296381 U CN 205296381U CN 201620047130 U CN201620047130 U CN 201620047130U CN 205296381 U CN205296381 U CN 205296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ouse
pump
house
intermediate lift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71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传庭
胡世琴
胡龙
陈轶
高原
唐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71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6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6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638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以及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外圈,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配水井设置于中心圈,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

Description

多功能污泥泵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常须设置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等处理设施,但是,目前通常将各种功能设施分别独立设置,并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现有的这种设置方式,不仅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投资较高,而且后期运行管理也较为不便。
近年来,由于环保标准对污水厂出水指标要求的提高,且污水厂占地控制越来越严,依靠过去的污水处理方式,难以达到现在的用地控制要求及节能需求。尤其大中型污水厂需要多组提升泵房和回流污泥泵房,分配较为分散,运行成本及能耗较高,占地较多。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国内外许多水处理研究机构专门对污水处理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随着污水处理规划的大型化、处理占地的集约化以及处理工艺的自动化,传统污水处理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在很多城市,土地已经成为各种设施发展的瓶颈,很多设备和技术因为占地面积过大而无法被实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可以将污水处理厂中的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等处理设施进行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管理方便的多功能污泥泵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污水处理厂中的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等处理设施进行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管理方便的多功能污泥泵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以及所述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所述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以及所述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圈,所述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所述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所述配水井设置于所述中心圈,所述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所述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配水井中设置有配水孔,所述配水孔上设置有手动调节堰门。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中设置有多台回流污泥泵,污泥通过所述回流污泥泵提升至生物池。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中设置有多台剩余污泥泵,剩余污泥通过多台所述剩余污泥泵提升至浓缩池进行处理。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设置有多台中间提升泵,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的水通过所述中间提升泵提升后通过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排至高效沉淀池。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提升泵房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并配设有电动葫芦。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提升泵与出水管之间还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中设置有堰板。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堰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将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采用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并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对污泥进行处理。与各泵房单独设置的设置方式相比,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同时集中式设置方式简化了运行管理模式,后期的运行管理比较方便。
另外,由于在中间提升泵房中设置有堰板,堰板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对水量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流入高效沉淀池内的水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2-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3-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4-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心圈1,进水管11,配水井12,调节堰121,混凝土支墩14,配水管15,中圈2,二沉池回流污泥管21,二沉池出水管22,外圈3,中间提升泵房31,中间提升泵311,堰板312,预留孔313,中间提升泵房电动葫芦315,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316,剩余污泥泵房34,剩余污泥提升泵341,剩余污泥出泥管342,剩余污泥343,污泥集水井出水渠道344,回流污泥泵房35,回流污泥泵351,回流污泥管361,回流污泥泵房电葫芦37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该多功能污泥泵房包括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剩余污泥泵房34以及配水井12,其中,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剩余污泥泵房34以及配水井12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同心圆包括三个圈,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圈1、中圈2和外圈3。其中,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以及剩余污泥泵房34分别设置于外圈3中。其中,中圈2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21相连通,外圈3与二沉池出水管22相连通。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以及剩余污泥泵房34的具体设置位置根据当前所处环境来定,优选以间隔90°的方向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同心圆的中圈2并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剩余污泥集水井的一端通过剩余污泥出泥管342与剩余污泥泵房34相连通,剩余污泥出泥管342的另一端连接于浓缩池。如图4所示,回流污泥集水井通过回流污泥管361与生物池相连通。
如图2所示,配水井12设置于中心圈1内,配水井12与连通于生物池的进水管11相连通。经过生物池反应后的水通过进水管11进入配水井12中,配水井12中的水通过配水管15与二沉池相连通。为了便于调节水量,配水井12内设置有多个配水孔,每一配水孔上设置有手动调节堰门121。当然,调节堰门也可以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式堰门。
配水井12的进水管11接入同心圆的圆心,为了保证水流的稳定性,采用自下而上淹没出流方式流出。为了增加进水管的稳定性,在进水管11的拐角处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进水管11的混凝土支墩14。
如图3所示,剩余污泥泵房34中设置有多台剩余污泥提升泵341。剩余污泥泵房34中还设置有污泥集水井出水渠道344,沉淀后,污泥中的水通过污泥集水井出水渠道344流出,剩余污泥343通过剩余污泥提升泵341被提升至剩余污泥出泥管342,并通过剩余污泥出泥管342排至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
如图4所示,回流污泥泵房35中设置有多台回流污泥泵351,污泥通过回流污泥泵351提升,并通过回流污泥管361排至生物池。
为了便于安装维修,污泥提升泵房35上方还设置有龙门架,并配设有回流污泥泵房电葫芦371。
如图5所示,中间提升泵房31中设置有四台中间提升泵311,中间提升泵311提升二沉池中的水并通过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316进入高效沉淀池。
为了便于安装维修,中间提升泵房31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并配设有中间提升泵房电动葫芦315。中间提升泵房31中的中间提升泵311与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316之间还设置有预留孔313,预留孔中设置有堰板312,中间提升泵房31中的水越过堰板312并通过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316流入高效沉淀池中。
为了延长堰板312的使用寿命,减少堰板的更换次数,堰板312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由于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采用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并通过管道相互连通,与各泵房单独设置的设置方式相比,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同时集中式设置方式简化了运行管理模式,后期的运行管理比较方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以及所述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所述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以及所述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圈,所述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所述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所述配水井设置于所述中心圈,所述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所述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井中设置有配水孔,所述配水孔上设置有手动调节堰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中设置有多台回流污泥泵,污泥通过所述回流污泥泵提升至生物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中设置有多台剩余污泥泵,剩余污泥通过多台所述剩余污泥泵提升至浓缩池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设置有多台中间提升泵,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的水通过所述中间提升泵提升后通过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排至高效沉淀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泵房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并配设有电动葫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提升泵与出水管之间还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中设置有堰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CN201620047130.5U 2016-01-19 2016-01-19 多功能污泥泵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96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7130.5U CN205296381U (zh) 2016-01-19 2016-01-19 多功能污泥泵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7130.5U CN205296381U (zh) 2016-01-19 2016-01-19 多功能污泥泵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6381U true CN205296381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2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7130.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96381U (zh) 2016-01-19 2016-01-19 多功能污泥泵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63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7417A (zh) * 2016-01-19 2016-04-2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多功能污泥泵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7417A (zh) * 2016-01-19 2016-04-2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多功能污泥泵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4550U (zh)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装置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4710078A (zh)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466772B (zh) 一种硅藻精土反应器设备
CN104724827A (zh) 一体化污水脱氮除磷反应器及其工艺方法
CN204185288U (zh) 一种微涡流强化混凝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3582339A (zh)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687263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3880185A (zh) 一体化a/o/mbbr反应器
CN202237402U (zh) 一种周边进水沉淀池
CN205296381U (zh) 多功能污泥泵房
CN105084646A (zh) 一种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CN203794750U (zh) 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悬浮活性污泥法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3922541B (zh) 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悬浮活性污泥法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507417B (zh) 多功能污泥泵房
CN203529998U (zh) 一种硅藻精土反应器设备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11777178B (zh) 一种竖向氧化沟微动力水处理系统
CN203999251U (zh) 畜牧养殖水处理集成设备
CN106430582A (zh) 斜板式膜‑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2139151U (zh) 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5933556U (zh) 一种高效、集约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167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1003806A (zh) 一种新型aao工艺一体化设备
CN20274437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