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6523U -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6523U
CN205286523U CN201520984024.5U CN201520984024U CN205286523U CN 205286523 U CN205286523 U CN 205286523U CN 201520984024 U CN201520984024 U CN 201520984024U CN 205286523 U CN205286523 U CN 205286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sheath
microwave
sheath pipe
coaxial cable
microwave ab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40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非
张鹏
周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u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ncus Medical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ncus Medical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oncus Medical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840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6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6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6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空心鞘管;堵水结构,可移动的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内;微波发生结构,插设于所述堵水结构上,所述微波发生结构包括同轴电缆及设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端部的微波天线头;接头组件,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的端部,且所述接头组件上分别连接有连通所述空心鞘管的冷却水入水管与冷却水回水管。本实用新型利用配合穿刺针和活检针使用的空心鞘管直接作为微波消融时的外鞘管,将原本微波针内部的微波发生结构通过堵水结构滑设在空心鞘管中,可以更有效利用空心鞘管内的空间,减小微波消融时对空心鞘管的直径要求,降低引发并发症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技术以其消融速度快,消融范围稳定,保护大血管安全等特点,拥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其应用领域包括肝脏、肾脏、胰腺、肺、乳腺、甲状腺等器官的肿瘤,良性结节消融,曲张静脉闭合,心脏房颤消融,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动脉交感神经阻断等等领域。特别是针对腹腔脏器,如肝、肾、胰腺及肺部肿瘤的消融,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在肿瘤消融的临床应用中,有时会先使用一穿刺针配合空心鞘管抵达肿瘤位置,建立工作孔道。保留空心鞘管,抽出穿刺针后,用活检针经鞘管对病变部位取样,确定其病理类型。活检完成后,再用微波针经同一鞘管完成对肿瘤的消融。在这类手术中,空心鞘管的直径越细,越容易降低大出血、气胸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为配合外鞘管的内径,只有外径较细的微波针才能满足此类临床的需求。
单纯减小微波针鞘管直径,势必压缩微波针内的空间。而微波针需要冷却,必须保留足够的冷却剂(如纯净水)回水空间。因此只能选择更细的同轴电缆传输微波能量。而因为导线径降低,势必增加导线本身的电阻,从而沿导线散发出更多能量,减低微波针头辐射出的微波能量,降低消融效率,增加沿微波针的组织灼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更有效利用空心外鞘管内的空间,提高微波消融效率,降低沿针道灼伤的可能的微波消融装置,能够显著缩小配合空心外鞘管进行消融时,对外鞘管直径的限制。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融装置,包括:
空心鞘管;
堵水结构,可移动的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内;
微波发生结构,插设于所述堵水结构上,所述微波发生结构包括同轴电缆及设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端部的微波天线头;
接头组件,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的端部,且所述接头组件上分别连接有连通所述空心鞘管的冷却水入水管与冷却水回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堵水结构为滑动于所述空心鞘管中的堵水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堵水结构为设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端部与所述微波天线头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侧部向外延伸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水入水管与所述堵水结构或所述同轴电缆绑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手柄以及至少与所述手柄轴向固定的一鲁尔接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鲁尔接头连接所述空心鞘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手柄以及一鲁尔接头,所述手柄与所述鲁尔接头分离设置,所述鲁尔接头连接所述空心鞘管;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冷却水入水管连接于所述手柄且贯穿所述鲁尔接头;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连接所述鲁尔接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测温设备,包括设于所述空心鞘管和/或所述同轴电缆上的测温点及与所述测温点通信连接的温度监控仪。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配合穿刺针和活检针使用的空心鞘管直接作为微波消融时的外鞘管,将原本微波针内部的微波发生结构通过堵水结构滑设在空心鞘管中,可以更有效利用空心鞘管内的空间,减小微波消融时对空心鞘管的直径要求,降低引发并发症的几率;
利用堵水结构和接头组件在空心鞘管中形成供冷却液回水的回水空间,保证了足够的冷却剂回水空间,避免沿针道灼伤人体;冷却液被堵水结构封堵在空心鞘管中,不会影响微波消融的效果,不会流进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鲁尔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装置的堵水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装置的接头组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波消融装置主要由空心鞘管11、堵水结构12、微波发生结构13、接头组件15、冷却水入水管14及冷却水回水管16组成。
其中,堵水结构12封堵于空心鞘管11内并可沿空心鞘管11移动。该堵水结构12的材质可为橡胶材质,且外壁上抹有润滑材料,这样就能既起到堵水作用又能与空心鞘管11的内壁相对滑动;同时,由于堵水结构12的存在,将空心鞘管11的内部分隔形成一微波消融空间111和一回水空间112。
微波发生结构13穿设于空心鞘管11内并插设于堵水结构12上,使微波发生结构13可以随堵水结构12一同在空心鞘管11中移动,在空心鞘管11于人体内所形成的通道内进行微波消融。微波发生结构13进一步包括同轴电缆131及设于同轴电缆131的第一端的微波天线头132,其中,微波天线头132的头部贯穿堵水结构12进而穿设入微波消融空间111内,微波天线头132可随堵水结构12移动至待微波区域,发射微波对肿瘤进行消融;同轴电缆131用于为微波天线头132传输微波能量,使微波天线头132可以持续发射微波。
接头组件15封堵于空心鞘管11的回水空间112的端部,接头组件15上分别连接有连通空心鞘管11的回水空间112的冷却水入水管14与冷却水回水管16,且接头组件15上开设有供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穿设的密封孔体。接头组件15与堵水结构12相配合,封堵于回水空间112的两端,利用冷却水入水管14向该回水空间112内输送冷却液,对回水空间112内的同轴电缆131进行冷却降温,避免灼伤体内组织;再利用冷却水回水管16排出使用完全的冷却液,形成回水处理。其中,冷却水入水管14可以与堵水结构12或同轴电缆131绑定,以便冷却水入水管14随堵水结构12或同轴电缆131同步移动,当然,也可以不固定冷却水入水管14,冷却水入水管14可单独在回水空间112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空心鞘管11为配合穿刺针和活检针等使用的、插入体内的空心鞘管。通过采用在微波消融的前期,用于配合穿刺针进行穿刺和配合活检针进行活检的同一空心鞘管,作为微波消融时的外鞘管来使用,将原本微波针内部的微波发生结构13通过堵水结构12滑设在该空心鞘管中,可以更有效利用空心鞘管内的空间,减免了原本微波针的外鞘管,减小微波消融时对空心鞘管的直径要求,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大出血、气胸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利用堵水结构12在空心鞘管11中分隔出微波消融空间111和回水空间112,在回水空间112内设置冷却水入水管14,保证了足够的冷却剂回水空间,避免沿针道灼伤体内组织;而且冷却液被封堵在回水空间112内,不会流进微波消融空间内,不会影响微波消融的效果,也不会进入人体。
下面列举本实用新型微波消融装置的两种堵水结构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堵水结构12为滑动于空心鞘管11中的堵水塞,该堵水塞可采用橡胶材质制作,且外壁上抹有润滑材料。堵水塞的侧部封堵于空心鞘管11中,起到堵水作用,并且堵水塞将空心鞘管11的内部分隔形成一微波消融空间111和一回水空间112。堵水塞上设有供微波发生结构13插设的密封插口,微波发生结构13通过该密封插口插设于堵水塞上,微波发生结构13主要由同轴电缆131及设于同轴电缆131第一端的微波天线头132组成,堵水塞设于同轴电缆131与微波天线头132的连接处(在具体实施时,并不限定堵水塞的设置位置),进一步的,在同轴电缆131的第一端与微波天线头132之间设有一绝缘层133,堵水塞包覆于该绝缘层133的外侧,微波天线头132贯穿堵水塞进而穿设入微波消融空间111内,用于对肿瘤进行微波消融,并利用堵水塞的密封性与回水空间112中的冷却液相互隔离。
实施例2:
参阅图3所示,微波发生结构13由同轴电缆131、微波天线头132和绝缘层133组成,绝缘层133设于同轴电缆131的第一端与微波天线头132之间,该绝缘层133的侧部向外延伸封堵于空心鞘管11内并可沿空心鞘管11移动,可直接利用该绝缘层133作为堵水结构,简化结构,同样可以起到堵水及使同轴电缆131和微波天线头132沿空心鞘管11移动的作用。
下面再列举本实用新型微波消融装置的两种接头组件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鞘管为导体材料,支持微波发生结构固定的消融治疗。
参阅图1所示,接头组件15包括一手柄151以及至少与手柄151轴向固定的一鲁尔接头152,鲁尔接头152封堵于空心鞘管11的端部,手柄151通过鲁尔接头152与空心鞘管11连接。配合图2所示,鲁尔接头152进一步包括供伸入回水空间112内的堵头171及设于堵头171的外侧、用于将堵头171定位于空心鞘管11的端部的定位结构,堵头171插入回水空间112内,对回水空间112的端部进行封堵,防止冷却液外漏,堵头171上设于供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贯穿的密封孔体。其中,定位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于堵头171外侧的内螺纹套筒1711及设于空心鞘管11的外管壁上、与该内螺纹套筒1711相螺合的外螺纹套筒1712,通过内螺纹套筒1711与外螺纹套筒1712的螺合连接,将堵头171定位于空心鞘管11的端部,并且堵头171可相对于空心鞘管11自由转动。
手柄151内部中空,手柄151的一端与鲁尔接头152通过螺纹轴向固定且相互连通,使手柄151与鲁尔接头152可相对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手柄151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供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穿设的密封孔体,冷却水回水管16插设于手柄151上,在排水时,使用完全的冷却液先经鲁尔接头152从回水空间112内流至手柄151中,然后再由冷却水回水管16排出。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手柄与鲁尔接头也可以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避免手柄与鲁尔接头在连接处漏水。利用手柄151带动微波发生结构和冷却水入水管14在空心鞘管11中移动,在微波发生结构移动到位后,手柄151通过鲁尔接头152与空心鞘管11的端部固定,微波发生结构定位,进行定位微波消融。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鞘管为非导体材料,支持微波发生结构在空心鞘管内滑动,消融整个路径的消融治疗。
参阅图4所示,接头组件由一手柄151和一鲁尔接头152组成,该手柄151与该鲁尔接头152分离设置,鲁尔接头152连接空心鞘管11,封堵于空心鞘管11的回水空间112的端部,同轴电缆131与冷却水入水管14贯穿鲁尔接头152,冷却水回水管16连接鲁尔接头。其中,鲁尔接头152进一步包括供伸入回水空间内的堵头171及设于堵头171的外侧、用于将堵头171定位于空心鞘管11的端部的定位结构,堵头171插入回水空间内,对回水空间的端部进行封堵,防止冷却液外漏,堵头171上设于供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贯穿的密封孔体。定位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于堵头171外侧的内螺纹套筒1711及设于空心鞘管11的外管壁上、与该内螺纹套筒1711相螺合的外螺纹套筒1712,通过内螺纹套筒1711与外螺纹套筒1712的螺合连接,将堵头171定位于空心鞘管11的端部,并且堵头171可相对于空心鞘管11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外露于回水空间112外部的同轴电缆131暴露在人体体外,即便离开了回水空间112,同轴电缆131的高温部分不会对病人造成灼伤。
手柄151连接于同轴电缆131和冷却水入水管14,用于推拉同轴电缆131和冷却水入水管14,使同轴电缆131和冷却水入水管14在空心鞘管11中移动,同轴电缆131带动其第一端上的微波天线头在空心鞘管11中移动,以消融整个路径的肿瘤。其中,该手柄17也可采用供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穿设的中空手柄;也可采用直接连接在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上的普通手柄;也可选择在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上分别设置一个用于移动的手柄;也可在同轴电缆131的第二端和冷却水入水管14的第二端上设置同一个手柄,以同步移动同轴电缆131和冷却水入水管14。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手柄的位置和其与同轴电缆131和冷却水入水管14之间的安装关系。
上述微波消融装置的接头组件中的鲁尔接头还可以采用与其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圆锥接头、CPC接头所代替,圆锥接头、CPC接头在使用时与空心鞘管和手柄之间的连接结构可参见鲁尔接头,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空心鞘管可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微波天线头可为圆头或其它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消融装置还可配合一测温设备使用,该测温设备包括设于空心鞘管11和/或同轴电缆131上的测温点及与测温点通信连接的温度监控仪,以实时监测空心鞘管11内和/或同轴电缆131上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灼伤体内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消融装置将显著缩小配合空心鞘管进行消融时,对空心鞘管直径的限制。例如目前16G(1.6mm)的微波消融针需配合14G(2.0mm)的空心鞘管。而使用此方案后,将在获得同样消融效果的前提下,支持16G(1.6mm)的空心鞘管。降低了20%的空心鞘管直径,同时也将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消融装置利用配合穿刺针和活检针使用的空心鞘管直接作为微波消融时的外鞘管,将原本微波针内部的微波发生结构通过堵水结构滑设在空心鞘管中,可以更有效利用空心鞘管内的空间,减小微波消融时对空心鞘管的直径要求,降低引发并发症的几率;同时,利用堵水结构在空心鞘管中分隔出微波消融空间和回水空间,在回水空间内设置冷却水入水管,保证了足够的冷却剂回水空间,避免沿针道灼伤人体;冷却液被封堵在回水空间内,不会流进微波消融空间内,不会影响微波消融的效果,也不会进入人体。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心鞘管;
堵水结构,可移动的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内;
微波发生结构,插设于所述堵水结构上,所述微波发生结构包括同轴电缆及设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端部的微波天线头;
接头组件,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的端部,且所述接头组件上分别连接有连通所述空心鞘管的冷却水入水管与冷却水回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结构为滑动于所述空心鞘管中的堵水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结构为设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端部与所述微波天线头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侧部向外延伸封堵于所述空心鞘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入水管与所述堵水结构或所述同轴电缆绑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手柄以及至少与所述手柄轴向固定的一鲁尔接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鲁尔接头连接所述空心鞘管。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手柄以及一鲁尔接头,所述手柄与所述鲁尔接头分离设置,所述鲁尔接头连接所述空心鞘管;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冷却水入水管连接于所述手柄且贯穿所述鲁尔接头;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连接所述鲁尔接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设备,包括设于所述空心鞘管和/或所述同轴电缆上的测温点及与所述测温点通信连接的温度监控仪。
CN201520984024.5U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Active CN205286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4024.5U CN205286523U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4024.5U CN205286523U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6523U true CN205286523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3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4024.5U Active CN205286523U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65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6019A (zh) * 2015-12-02 2017-06-09 堃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CN110960314A (zh) * 2019-12-31 2020-04-07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机构、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6019A (zh) * 2015-12-02 2017-06-09 堃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CN110960314A (zh) * 2019-12-31 2020-04-07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机构、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9243B (zh) Rf和/或微波能量输送结构以及侵入性电外科观测装置
Livraghi et al. Treatment of focal liver tumors with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plications encountered in a multicenter study
Moon et al. Peroral cholangioscopy: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CN102379739B (zh) 防缠绕型多功能内窥镜高频切开刀
CN106806019A (zh)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CN205286523U (zh)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BR112016015267B1 (pt) instrumento eletrocirúrgico
CN105434040A (zh) 内窥镜用伞形射频消融电极针
CN105919668A (zh) 一种多极微波消融针
EP2528529A2 (en) Electrode needle and hemostat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063789A (zh) 微波消融装置
CN204049839U (zh) 医用电圈套器
CN205758707U (zh) 一种外管带显影剂的切开刀
CN103462672A (zh) 具有注入通路的填塞器尖端
US10085730B2 (en) Hemostatic device and its methods of use
EP3804650A1 (en) Interface joint for an electrosurgical apparatus
Meier et al. Novel technique for endoscopic en bloc resection (EMR+)-Evaluation in a porcine model
CN1611193A (zh) 双极电极及其联接结构
CN209529355U (zh) 辅助非浸润性膀胱肿瘤切除的防护套扎装置
CN203017047U (zh) 一种腹腔、腹膜后膜病变介入诊疗穿刺套件
Zakaria et al. EUS-guided liver biopsy using a modified wet heparin suction technique
US9642604B2 (en) Hemostatic system and its methods of use
CN212281563U (zh) 一种旋转式医用内窥镜下注射装置
CN201642120U (zh) 一种超细内窥镜用吸引式活检装置
CN111345891A (zh) 一种新型勾状结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电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0

Address after: Room 317, 3 / F, building 2, No.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KUNBO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A, building 3, block 1355, Chengbei Road,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Kunbo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