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3793U -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3793U
CN205283793U CN201620003050.XU CN201620003050U CN205283793U CN 205283793 U CN205283793 U CN 205283793U CN 201620003050 U CN201620003050 U CN 201620003050U CN 205283793 U CN205283793 U CN 205283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electron tube
unit
modul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30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30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3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3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37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其中,所述音效切换电路包括:音频处理模块、电子管校音模块、音效模式切换模块和播放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正常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输出来自电子管校音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直接输出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同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切断电子管校音模块的供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利用电子管提升了音效,并且在电子管工作异常时自动切换至普通音效模式,并且两种音效模式可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Description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音效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电视机是家庭娱乐的中心,除了关注不断发展的显示技术,消费者也越来越关心其声音效果的表现。当前电视里纯晶体管设计的音响电路,在音响爱好者和发烧友看来,听感上感觉还是有些“生硬”,不够甜美;加上传统电视扬声器、音箱的尺寸都相对较小,这种感觉更强烈。
当前的电视音响效果与专业的音响相比还不够理想,消费者买完电视,如果想要更好的声音效果,可能都会选择外购专业的音响设备。
人们通常听的音响都以晶体管电路为准,晶体管电路的谐波能量分布,直至十次谐波以上几乎是相等的量,其高次谐波减小极少,所以奇次谐波成分相当大,会引起听感不适。
如何提高电视机特别是中高端大尺寸电视的音响效果,成了电视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发现电子管的谐波能量分布,则是二次谐波最强,后面逐渐减弱,所以电子管电路引起的主要是偶数的二次谐波,这种谐波成分非常讨人喜欢,恰如添加了丰富的泛音,美化了声音。
如果在电视机的音频电路中增加电子管电路,起到校音作用,从音质(音色)上可以满足要求更高的消费者的需求。当然,声音的质量是个系统工程,考虑到扬声器的物理特性,要保证一定的音质情况下,扬声器本身需要一定的厚度和高度,同时需要一定的安放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种电视音响的方案才有意义。很多电视厂家为了电视整体造型美观,特别是保持屏体超薄化、窄边化设计,在一些高端机型上,会采取将电视音响与屏体分离的方案,这样的话,能给音响部分留下相对自由的设计空间,为保证优质的电视音响效果提供保证。这些也为研发人员在电视机里增加电子管设计提供了条件。
在电视机上特别是中高端大尺寸分体的电视上增加电子管设计,可以使电视机的声音更具感染力,满足对电子管声音有特殊爱好的人群的需求;而且因为电子管在专业发烧音响上用的比较多,这样对电视机的整个设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所以对整个电视机的品质也是一个较大的提高。
另外,由于电子管是玻璃制品,在电子管出现问题损坏,电视机能自动切换至普通音效模式工作,不会影响用户倾听音乐,而且可以让消费者有选择声音效果的自由。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能提供电子管音效模式和普通音效模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包括:音频处理模块、电子管校音模块、音效模式切换模块和播放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正常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输出来自电子管校音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直接输出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同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切断电子管校音模块的供电。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电子管校音模块包括电子管供电单元和电子管校音单元,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的第1输出端,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1输入端,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2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的第2输出端,电子管校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1输入端和音频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包括电子管;所电子管的灯丝的正极为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1输入端、连接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电子管的栅极为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2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的第2输出端,电子管的阴极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1输入端,电子管的阳极连接直流供电端。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包括电源转换芯片、电感、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保险丝,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BOOT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电源转换芯片的PH端、电感的一端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电子管的灯丝的正极、也通过第二电容接地、并通过第三电容接地、还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源转换芯片的VSENCE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ENA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电源转换芯片的VIN端通过保险丝连接供电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音频处理单元和数模转换单元,所述音频处理单元的第1输出端连接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入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3输入端,音频处理单元的第2输出端通过数模转换单元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2输入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2输入端,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的输出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1输入端。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音频处理单元包括音频处理芯片,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GPB14端连接电源转换芯片的ENA端,音频处理芯片的GPA19端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3输入端,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GPA0端、GPA5端、GPA6端和GPA9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音效模式切换模包括音频切换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音频处理芯片的GPA19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音频切换芯片的CON11端和CON14端、也通过第三电阻连接VCC供电端、还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音频切换芯片的CONT2端和CONT3端、也通过第四电阻连接VCC供电端,音频切换芯片的OUT/IN4端、OUT/IN3端、OUT/IN1端和OUT/IN2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音频切换芯片的IN/OUT1端和IN/OUT4端连接电子管的阴极,音频切换芯片的IN/OUT2端和IN/OUT3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
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所述播放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扬声器,所述音效模式切换模块、模数转换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扬声依次连接。
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和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主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音效切换电路。
所述的电器设备中,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插音效切换电路的电子管的可拔插座,所述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电子管的保护盖。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其音效切换电路包括:音频处理模块、电子管校音模块、音效模式切换模块和播放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正常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输出来自电子管校音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直接输出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同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切断电子管校音模块的供电,从而实现了利用电子管提升了音效,并且在电子管工作异常时自动切换至普通音效模式,并且两种音效模式可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电子管供电单元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音频处理单元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中音频切换芯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电器设备(如电视机)中安装有电子管器件,能使电视机自动进入电子管音效模式。并且电子管器件可由用户自行拆卸和安装,在未安装电子管器件或者电子管器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电视机可以自动切换到普通(无电子管)音效模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子设备上,特别是中高端大尺寸分体的电视上增加电子管设计,可以使电视机的声音更具感染力,满足对电子管声音有特殊爱好的人群的需求。
具体是,在电视音响功放电路的前端,加入电子管校音单元。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因为只是起到校音作用,不必考虑放大率问题,所以可以考虑采用单管阴极输出电路,其特点是:输出阻抗低、频响宽、失真低,且音色美、音乐感好、噪声低。
本实用新型在电视机上增加电子管校音单元后,电视机会自动切换到电子管音效模式。另外,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中的电子管,会考虑用可拆卸性设计,而且在拆卸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普通音效模式正常工作;另外,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中的电子管如果出现问题损坏不能工作,也会启用自动切换到普通音效模式的机制。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考虑到声音毕竟有主观的因素,可以让消费者有选择声音效果的自由,另一方面,电子管属于玻璃制品,为了可靠性,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如果允许拆卸也比较方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包括:音频处理模块10、电子管校音模块20、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和播放模块40。所述音频处理模块10连接电子管校音模块20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所述接电子管校音模块20通过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连接播放模块40。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10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20工作正常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输出来自电子管校音模块20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40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10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20工作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直接输出音频处理模块10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40播放;同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切断电子管校音模块20的供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利用电子管N1提升了音效,并且在电子管N1工作异常时自动切换至普通音效模式,并且两种音效模式可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电子管校音模块20包括电子管供电单元201和电子管校音单元202,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201的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10的第1输出端,电子管供电单元201的输出端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第1输入端,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第2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10的第2输出端,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输出端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1输入端和音频处理模块10的输入端。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201根据音频处理模块10控制电子管校音单元202供电状态,从而控制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所述音频处理模块10包括音频处理单元101和数模转换单元102,所述音频处理单元101输出的数字信号经数模转换单元102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给电子管校音单元202。所述音频处理单元101的第1输出端连接电子管供电单元201的输入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3输入端,音频处理单元101的第2输出端通过数模转换单元102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第2输入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2输入端,音频处理单元101的输入端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输出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1输入端。所述音频处理单元101输出的数字信号经数模转换单元102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给电子管校音单元202。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播放模块40包括模数转换单元401、功率放大单元402和扬声器403,所述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模数转换单元401、功率放大单元402和扬声依次连接。模数转换单元401将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单元402后驱动扬声器403发声。
由于数模转换单元102、模数转换单元401、功率放大单元402和扬声器403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下文将对电子管供电单元201、电子管校音单元202、音频处理单元101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音频信号包括左、右声道信号,因此电子管校音单元需要两组,分别对左、右声道信号的音频信号进行校音处理,由于两组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电路可以相同,本文仅详细描述一组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电路结构。
请参阅图2,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202包括电子管N1;所电子管N1的灯丝的正极为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第1输入端、连接电子管供电单元201的输出端,电子管N1的栅极为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第2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10的第2输出端,电子管N1的阴极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1输入端,电子管N1的阳极连接直流供电端。
进一步,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202还包括栅极电阻Rg、栅偏压电阻Rk、栅偏压电容Ck和隔直电容Co。电子管N1的栅极还通过栅极电阻Rg接地,电子管N1的阴极通过栅偏压电阻Rk接地、也通过栅偏压电容Ck接地、还通过隔直电容Co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1输入端。其中,所述栅极电阻Rg可使栅偏压通过该栅极电阻Rg加到栅极上去;栅偏压电阻Rk、栅偏压电容Ck用于产生稳定的栅偏压;隔直电容Co用于隔离直流分量。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交流噪声干扰,所述电子管N1的灯丝电压Uf采用直流供电。另外,电子管N1一般需要高达上百和几百伏的阳极供电电压Ua,但考虑到该音效切换电路应用在电视等电器设备上,阳极供电电压达到几百伏不太现实,所以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202采用低压供电,阳极供电电压的具体电压值根据所选择的电子管型号的曲线来决定,比如如果是6N3电子管N1,60V左右的电压已经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虽然这时候电子管N1不是工作在线性最好的区间,但这时候胆味最浓,能起到校音作用。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202包括但不限于用上述的电路,只要能起到好的音效效果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201包括电源转换芯片U1、电感L1、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保险丝FB,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BOOT端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PH端、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子管N1的灯丝的正极、也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并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还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VSENCE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ENA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10,电源转换芯片U1的VIN端通过保险丝FB连接供电端、还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
具体地,电源转换芯片U1有采用TI公司的TPS5420芯片来实现直流电的转换,主要将电压转换成电子管N1灯丝需要的6.3V供电电压。当然,本实施例也使用其它类型的电源芯片,只要能实现给电子管N1的阳极提供供电电压即可。在图3中,POWER_ON/OFF来自音频处理单元101,此信号为高电压时,电压为开,低电压时,电压为关。
进一步地,电子管供电单元201还包括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电源转换芯片U1的VIN端还分别通过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接地。
请一并参阅图4,音频处理单元101包括音频处理芯片U2,该音频处理的芯片带多路数字音频接口(I2S),且带常用的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如Nanosic公司的WN6102芯片或者其它类似功能的芯片。
所述音频处理芯片U2的GPB14端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ENA端,输出POWER_ON/OFF信号连接到电源转换芯片U1的ENA端,来控制电源转换芯片U1的开或关。音频处理芯片U2的GPA19端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的第3输入端,输出MODE_CONTROL信号连接到音效模式切换模块30,来控制音频的选择。所述音频处理芯片U2的GPA0端、GPA5端、GPA6端和GPA9端连接播放模块40的数模转换单元102,将数字音频信号输出给数模转换单元102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处理单元101包括还包括复位按键KW1和上拉电阻R01,所述复位按键KW1的第3脚和第4脚连接音频处理芯片U2的GPB8端、还通过上拉电阻R01连接VCC供电端,复位按键KW1的第1脚和第2脚接地。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音效模式切换模包括音频切换芯片U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所述音频切换芯片U3采用型号为74VHC4066芯片,可以实现两路模拟音频信号输入,然后选择其中一路输出的功能。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为NPN三极管,其基极为高电平时导通、低电平时截止。应当说明的时,音频切换芯片U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均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取代,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音频处理芯片U2的GPA19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音频切换芯片U3的CON11端和CON14端、也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VCC供电端、还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音频切换芯片U3的CONT2端和CONT3端、也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VCC供电端,音频切换芯片U3的OUT/IN4端、OUT/IN3端、OUT/IN1端和OUT/IN2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102,音频切换芯片U3的IN/OUT1端和IN/OUT4端连接电子管N1的阴极,音频切换芯片U3的IN/OUT2端和IN/OUT3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102。
第一三极管Q1接收来自音频处理芯片U2的控制信号,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二三极管Q2截止,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截止导通、第二三极管Q2截止导通,通过此方式控制电子管N1输出的音频信号,或者音频处理芯片U2输出的音频信号给模数转换单元40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器设备上增加电子管N1校音电路后,电器设备会自动切换到电子管N1音效模式。另外,所述电子管N1校音电路中的电子管N1在拆卸或者出现故障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普通音效模式正常工作。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音效切换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音频处理芯片U2除了输出音频信号外,还会连接若干控制信号(GPIO)到音频切换芯片U3和电源转换芯片U1,以控制音频模式的切换以及电子管N1供电的开或关,具体工作是:开机后,音频处理芯片U2首先检测来自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输出音频信号,然后与原来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正常。如果正常,音频处理芯片U2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音频切换芯片U3输出来自电子管校音单元202的音频信号,此时进入电子管N1音效模式;否则如果不正常,音频处理芯片U2发控制信号控制音频切换芯片U3输出直接来自数模转换单元102的输出音频信号,同时,发控制信号给电源转换芯片U1,切断电子管N1的供电信号,此时进入普通音效模式。一旦进入到普通供电模式,下次再重新启动系统时,会假定电子管N1已经损坏的情况,为了安全,所以不应该给电子管N1上电。并且音频处理单元101会自动记忆当前模式,下次启动时电子管N1也是断电的;如果更换了功能正常的电子管N1,或者重新插上电子管N1,则需要按一下复位按键KW1,系统会重新检测电子管N1是否正常,以决定进入的模式。所述音效模式切换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输送到模数转换单元401,然后给到功率放大单元402,再由功率放大单元402输送给扬声器403,驱动扬声器403发声。
本实用新型还相应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和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主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音效切换电路。所述电器设备为电视机等大屏显示播放设备。
由于电子管属于玻璃制品,而且工作时会发热,所以为了其可靠性,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最好允许其拆卸,这样也比较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电器设备的结构也可行了改进,具体为: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插音效切换电路的电子管的可拔插座,所述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电子管的保护盖。电子管安装在可拔插座上可自由拔插,所述保护盖可电子管一同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器设备上增加电子管校音电路设计,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中的电子管,使电器设备的声音更具感染力,满足对电子管声音有特殊爱好的人群的需求。并且可由客户自行拆卸性,而且在拆卸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普通音效模式正常工作;另外,所述电子管校音电路中的电子管如果出现问题损坏不能工作,也会启用自动切换到普通音效模式的机制,两处模式可自由切换的方式可满足不同消费都的需求,而且在电子管损坏时,自动切换至普通模式,不会影响用户倾听音乐。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处理模块、电子管校音模块、音效模式切换模块和播放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正常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输出来自电子管校音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检测电子管校音模块工作异常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直接输出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使播放模块播放,同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切断电子管校音模块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管校音模块包括电子管供电单元和电子管校音单元,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的第1输出端,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1输入端,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2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的第2输出端,电子管校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1输入端和音频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管校音单元包括电子管;所电子管的灯丝的正极为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1输入端、连接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电子管的栅极为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2输入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的第2输出端,电子管的阴极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1输入端,电子管的阳极连接直流供电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管供电单元包括电源转换芯片、电感、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保险丝,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BOOT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电源转换芯片的PH端、电感的一端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电子管的灯丝的正极、也通过第二电容接地、并通过第三电容接地、还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源转换芯片的VSENCE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ENA端连接音频处理模块,电源转换芯片的VIN端通过保险丝连接供电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音频处理单元和数模转换单元,所述音频处理单元的第1输出端连接电子管供电单元的输入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3输入端,音频处理单元的第2输出端通过数模转换单元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的第2输入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2输入端,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子管校音单元的输出端和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1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处理单元包括音频处理芯片,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GPB14端连接电源转换芯片的ENA端,音频处理芯片的GPA19端连接音效模式切换模块的第3输入端,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GPA0端、GPA5端、GPA6端和GPA9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效模式切换模包括音频切换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音频处理芯片的GPA19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音频切换芯片的CON11端和CON14端、也通过第三电阻连接VCC供电端、还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音频切换芯片的CONT2端和CONT3端、也通过第四电阻连接VCC供电端,音频切换芯片的OUT/IN4端、OUT/IN3端、OUT/IN1端和OUT/IN2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音频切换芯片的IN/OUT1端和IN/OUT4端连接电子管的阴极,音频切换芯片的IN/OUT2端和IN/OUT3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设备的音效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扬声器,所述音效模式切换模块、模数转换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扬声依次连接。
9.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和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其特征在于,主板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音效切换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插音效切换电路的电子管的可拔插座,所述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电子管的保护盖。
CN201620003050.XU 2016-01-05 2016-01-05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3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3050.XU CN205283793U (zh) 2016-01-05 2016-01-05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3050.XU CN205283793U (zh) 2016-01-05 2016-01-05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3793U true CN205283793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305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3793U (zh) 2016-01-05 2016-01-05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3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8331U (zh) 一种自动切换播放模式的便携式小音箱
CN106878872A (zh) 一种消除噪声信号的外围电路
CN205283793U (zh) 电器设备及其音效切换电路
CN201072646Y (zh) 电视机
CN212013043U (zh) 一种蓝牙音响控制系统
CN201608868U (zh) 一种组合音响
CN206341386U (zh) 一种影音卡拉ok一体解码功放机
CN208285492U (zh) 一种耳机
CN202068551U (zh) 解码音响电路
CN201185729Y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CN207995372U (zh) 共用音频输入端子的音响电路及音响系统
CN201937750U (zh) 数字电视一体机的音频通道切换电路及数字电视一体机
CN201533288U (zh) 开关机静音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数字电视接收机
CN206147589U (zh)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与基于台式机光驱的音频控制电路
CN206452535U (zh) 蓝牙音箱
CN201118780Y (zh) 视频信号的播放控制电路
CN2845351Y (zh) 具有内置伴音功放电路的机顶盒
CN202799089U (zh) 效果器信号处理电路
CN202799088U (zh) 一种效果器信号处理电路
CN209731399U (zh) 录播系统
CN209055821U (zh) 多点音视频信号控制器
CN214544789U (zh) 一种带网络影音播放的功放一体机
CN208489970U (zh) 多音源集成音响
CN209462588U (zh) 一种关机噪音消除装置及耳机、音箱
CN202135135U (zh) 带电话会议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