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3768U -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3768U
CN205283768U CN201521026640.6U CN201521026640U CN205283768U CN 205283768 U CN205283768 U CN 205283768U CN 201521026640 U CN201521026640 U CN 201521026640U CN 205283768 U CN205283768 U CN 205283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outer covering
automatic adjusument
universal joint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66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gust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gust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gust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August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66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3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3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3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导音单元和自适应调节部;所述导音单元的一端为连接端,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上,所述导音单元的另一端为入耳的自由端,所述导音单元内设有贯穿其连接端和自由端的导音通道;所述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和所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之间,在所述导音单元受外力并相对所述耳机外壳转动时,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与所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相抵并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导音单元保持在该转动位置,并在所受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以使所述导音单元回复到原位。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在使用时,其导音管和耳机外壳可相对转动,并通过自适应调节部自动保持在该转动角度,对耳道不造成压迫,与耳道结合紧密,增强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的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6、喇叭、导音管8和软塞7。该喇叭(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外壳6内,喇叭发出的音源通过导音管8内的导音通道传出,该软塞7套设在导音管8上。当使用者将该耳机放入耳中,导音管8置于耳道中,外壳6的顶部与耳廓或耳道入口接触,由于导音管8与外壳6固定连接,外壳6会对耳廓或耳道入口产生挤压,使用者会产生不适,且佩戴后耳机与耳朵结合不够紧密,导致隔音效果下降,同时,该耳机并不适合不同耳型的使用者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入耳角度、对耳道不造成压迫、提高隔音效果、能适应不同耳型的耳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导音单元和自适应调节部;所述导音单元的一端为连接端,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上,所述导音单元的另一端为入耳的自由端,所述导音单元内设有贯穿其连接端和自由端的导音通道;所述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和所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之间,在所述导音单元受外力并相对所述耳机外壳转动时,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与所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相抵并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导音单元保持在该转动位置,并在所受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以使所述导音单元回复到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耳机的导音单元和耳机外壳可相对转动,该转动角度可根据耳道形状自动调节,并通过自适应调节部自动保持在该转动角度,对耳道不造成压迫,当使用者摘除耳机时,导音单元和耳机外壳自动回复到原位;不同佩戴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时,导音单元和耳机外壳间的转动角度都可以自行调节和适应,与耳道结合紧密,增强隔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音单元包括导音管和与所述导音管的一端固接的万向节活动端,所述耳机外壳上设有一容纳腔,所述万向节活动端嵌入所述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并可沿其转动;所述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所述万向节活动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活动端为半球形,其具有一端面和一半球面,所述端面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相抵接,所述半球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为片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外壳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导音管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半球面固接;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位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与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外壳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导音管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固接;所述自适应调节部套设在所述导音管上,并位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与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上设有凸起,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凸起嵌入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的凹槽中以使其二者之间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凸起位置设有与所述导音通道连通的导音孔;所述耳机还包括喇叭,其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内,并靠近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导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还包括喇叭,其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内,并靠近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导音通道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软塞,其套设在所述导音单元的自由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为记忆海绵块体。
采用记忆海绵制作该自适应调节部,使其反弹力进一步减少,对耳道的压力更小,使佩戴者感觉更舒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入耳式耳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耳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自适应调节部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耳机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耳机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耳机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导音单元、自适应调节部、喇叭和软塞。该导音单元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连接端,该连接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上;并且,该导音单元内设有贯穿其连接端和自由端的导音通道。该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该耳机外壳和该导音单元的连接端之间,在该导音单元受外力并相对该耳机外壳转动时,该自适应调节部与该导音单元的连接端相抵并产生形变,以使该导音单元保持在该转动位置,并在所受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以使该导音单元回复到原位。该喇叭设置在该耳机外壳内,并靠近该导音单元的导音通道入口。该软塞套设在该导音单元的自由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导音单元进一步包括导音管和与该导音管一端固接的万向节活动端。该导音管的另一端构成上述导音单元的自由端,该万向节活动端构成上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该耳机外壳上设有一容纳腔,该万向节活动端嵌入该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并可沿其转动。该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该万向节活动端与该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以下通过两个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的结构。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和3,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耳机的剖面图和自适应调节部的剖面图。该自适应调节部3为具有记忆功能的软性海绵片,其中部设有凸起31,该凸起31内设有导音孔32。该导音单元2内设有导音通道22,该导音单元2包括导音管23和与导音管23的一端固接的万向节活动端21。该万向节活动端21为半球形结构,具有一端面和一半球面。该耳机外壳1上设有一容纳腔,该万向节活动端21嵌入该耳机外壳1的容纳腔内,该万向节活动端的半球面可转动地与该容纳腔的内壁贴合接触,使该万向节活动端21可相对于耳机外壳1转动。该自适应调节部3的一侧面紧贴并抵接该容纳腔的内壁,并同时与万向节活动端21的端面相抵接。具体地,该万向节活动端21的端面上设有凹槽,该自适应调节部的凸起31嵌入该凹槽,使自适应调节部3与万向节活动端21紧贴固定。喇叭4设置在耳机外壳10内并紧贴固定在该自适应调节部3的另一侧面上,靠近导音孔32。同时,该自适应调节部的导音孔32与导音单元上的导音通道22连通,使喇叭4发出的音源可依次通过该导音孔32、导音通道22传出耳机,再传入佩戴者耳中。
该耳机外壳1上设有限位孔11,该导音管23穿过该限位孔11并与万向节活动端21的端面固接,该限位孔11的直径大于该导音管23的直径,使导音管23能够通过万向节活动端21相对于耳机外壳1并在限位孔11的范围内转动,同时其转动幅度受到限位孔11的限制。该软塞5套设在该导音管23上。请参阅图4和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耳机的使用状态图,该导音单元2在不受力的初始状态下与自适应调节部3相互垂直,在受力的状态下,导音管单元2可相对于初始位置顺着受力方向移动角度β,如β=5°。
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调节部3为具有记忆功能的软性海绵片,其具有慢回弹特性。具有慢回弹特性的材料,其分子在受到外力压迫时会发生流动而移位、变形来贴合施压面轮廓,将支撑点扩散至整个接触面,使压力得以在整个接触面上分散,这个特点被称为“压力均匀分散特性”。慢回弹材料能将不规则形状的压迫调节为最均衡的状态,即能缓慢变形适应压迫物体,只产生很微小的反弹力,并较长时间保持在形变状态。当压力消失后会缓慢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在使用时,佩戴者将耳机放入耳中,导音单元2能够根据佩戴者的耳道形状相对于耳机外壳1转动,使自适应调节部3与导音单元的万向节活动端21相抵并受力发生形变。由于自适应调节部3由慢回弹材料制成,只会产生很微小的反作用力,不对耳道造成压迫,使导音单元2长期保持在该转动位置,自动适应佩戴者的耳道形状。在使用者摘除耳机后,导音单元2不受力,自适应调节部3即恢复原状并带动导音单元2缓慢回复到原位。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自适应调节部3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如EVA塑胶或橡胶,或其他具有记忆功能的聚合物,当自适应调节部3受力发生形变时,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使导音单元2保持在该转动位置,在受力消失时回复到原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耳机的剖面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有如下不同:该导音管230穿过该限位孔110与该万向节活动端210的端面固接,该自适应调节部30套设在该导音管230上,同时,该自适应调节部30被夹紧在耳机外壳10的容纳腔内壁与该万向节活动端210的端面之间并与二者相抵接。该耳机外壳10上还设有外壳导音孔120,该外壳导音孔120的一端与导音通道220连通,喇叭40设置在耳机外壳10内并靠近该外壳导音孔120的另一端安装,同时靠近导音通道220,使喇叭40发出的音源可依次通过该外壳导音孔120、导音通道220传出耳机,再传入佩戴者耳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自适应调节部可以是块状等其他形状,万向节活动端也可以是球状。该自适应调节部与耳机外壳可以通过嵌入、卡合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耳机的导音单元和耳机外壳可相对转动,该转动角度可根据耳道形状自动调节,并通过自适应调节部自动保持在该转动角度,对耳道不造成压迫,当使用者摘除耳机时,导音单元和耳机外壳自动回复到原位;不同佩戴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时,导音单元和耳机外壳间的转动角度都可以自行调节和适应,与耳道结合紧密,增强隔音效果。进一步地,采用慢回弹材料如记忆海绵制作该自适应调节部,使其反弹力进一步减少,对耳道的压力更小,使佩戴者感觉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1)

1.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外壳、导音单元和自适应调节部;所述导音单元的一端为连接端,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上,所述导音单元的另一端为入耳的自由端,所述导音单元内设有贯穿其连接端和自由端的导音通道;所述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和所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之间,在所述导音单元受外力并相对所述耳机外壳转动时,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与所述导音单元的连接端相抵并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导音单元保持在该转动位置,并在所受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以使所述导音单元回复到原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单元包括导音管和与所述导音管的一端固接的万向节活动端,所述耳机外壳上设有一容纳腔,所述万向节活动端嵌入所述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并可沿其转动;所述自适应调节部设置在所述万向节活动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为半球形,其具有一端面和一半球面,所述端面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相抵接,所述半球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为片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外壳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导音管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半球面固接;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位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与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外壳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导音管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固接;所述自适应调节部套设在所述导音管上,并位于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与耳机外壳的容纳腔内壁之间,并与其二者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上设有凸起,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凸起嵌入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端面的凹槽中以使其二者之间相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凸起位置设有与所述导音通道连通的导音孔;所述耳机还包括喇叭,其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内,并靠近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导音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喇叭,其设置在所述耳机外壳内,并靠近所述万向节活动端的导音通道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塞,其套设在所述导音单元的自由端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为记忆海绵块体。
CN201521026640.6U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3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640.6U CN205283768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640.6U CN205283768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3768U true CN205283768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664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3768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37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669A (zh) * 2015-12-10 2016-03-02 英国奥科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US20180367925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Widex A/S Flexible ear piece for hearing aid
CN109379656A (zh) * 2018-10-30 2019-02-22 杭州铭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舒适的肩挂式耳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669A (zh) * 2015-12-10 2016-03-02 英国奥科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CN105376669B (zh) * 2015-12-10 2019-04-16 英国奥科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US20180367925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Widex A/S Flexible ear piece for hearing aid
US11838729B2 (en) * 2017-06-16 2023-12-05 Widex A/S Flexible ear piece for hearing aid
CN109379656A (zh) * 2018-10-30 2019-02-22 杭州铭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舒适的肩挂式耳麦
CN109379656B (zh) * 2018-10-30 2021-04-23 杭州铭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舒适的肩挂式耳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6669B (zh)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CN205283768U (zh) 一种入耳角度自适应的耳机
CN204425580U (zh) 一种耳机
CN204721552U (zh) 一种球形联轴节耳机
CN201079491Y (zh) 一种防水耳塞
CN219478112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CN207783071U (zh) 耳机
CN207283766U (zh) 耳机
CN202551283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套
CN207399469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6640750U (zh) 一种耳机及其具有的耳机耳套
CN201860429U (zh) 耳套及入耳式耳机
CN209488779U (zh) 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及应用其的耳机
CN208079344U (zh) 一种转动出音杆调整佩戴舒适度的耳机
CN103747386A (zh) 一种耳塞型半入耳闭塞式耳机
CN207802308U (zh) 一种防脱落无线隔音降噪耳塞
CN204634001U (zh) 一种情侣耳机
CN111246337A (zh) 一种自动控制物理降噪的tws耳机装置
CN204697254U (zh) 一种填充耳窝多功能耳机
CN206596170U (zh)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入耳式耳塞
CN220935322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
CN208158834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6291403U (zh) 一种入耳式英语语音播放结构
CN210639777U (zh) 一种大学英语专用听力训练装置
CN211063765U (zh) 头戴式耳机的贴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