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9686U - 自然风干塔 - Google Patents

自然风干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9686U
CN205279686U CN201520927328.8U CN201520927328U CN205279686U CN 205279686 U CN205279686 U CN 205279686U CN 201520927328 U CN201520927328 U CN 201520927328U CN 205279686 U CN205279686 U CN 205279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y
transport unit
entrance
sto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73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273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9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9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96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b>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自然风干塔,包括风干仓和循环运送系统,风干仓的顶部设有风干入口,风干仓的底部设有风干出口,对应风干入口与风干出口之间位置的风干仓内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能将物料分散开的风干流道,风干流道上设有能阻碍物料漏出且能容风通过的过风通孔;在风干仓外侧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外运送至风干入口内的循环运送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干仓可充分利用大自然风能及太阳能的光照作用,绿色环保,节能低耗,其配合循环运送系统可使所有物料能均处于动态变化中,可确保每粒物料受到的风干作用基本均衡,使其干湿度保持一致,且不会出现堆积,从而使其获得的风干物料具有良好的品质,不会出现霉变等状况。</b>

Description

自然风干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自然风干塔。
背景技术
传统的谷类作物风干,尤其是玉米风干主要采用整堆堆放晾晒实现,该过程中需要人工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将其翻匀。这种晾晒方式需要人工的定时维护,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会因人工翻转不及时等状况而导致其破损、变质或营养流失;另外,其还会受到天气的制约,一旦遭遇下雨天气而无法尽快将其收起时,则会被淋湿而出现污染或霉变。也有一些玉米其风干操作采用烘干机进行,虽然烘干机能够解决天气制约的影响并将粮食变干,但是在烘干过程中,仍然需要机械设备对谷物进行翻转操作,因此,该方法依然存在破损率高的现象;另外,由于采用烘干的方式,不仅会造成营养成分流失,还会耗费大量的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风干塔,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谷物风干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谷物的破损率高,质量差,易出现贬值或营养流失的现象,还会消耗大量能源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然风干塔,包括风干仓和循环运送系统,风干仓的顶部设有风干入口,风干仓的底部设有风干出口,对应风干入口与风干出口之间位置的风干仓内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能将物料分散开的风干流道,风干流道的上下贯通且分别与风干入口和风干出口连通,风干流道上设有能阻碍物料漏出且能容风通过的过风通孔;在风干仓外侧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外运送至风干入口内的循环运送系统。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风干仓可包括至少一个组合仓体,每个组合仓体均位于风干入口与风干出口之间,每个组合仓体上均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风干流道,每个每个风干流道均由筛网围合而成,且所述筛网上的筛孔称为过风通孔;当组合仓体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组合仓体呈无间隙的矩阵分布,且每两左右相邻或前后相邻的组合仓体的各个风干流道均位置对应。
上述循环运送系统的输出部可设有位于风干入口上方且能将物料均匀分散的均匀分量器,均匀分量器包括至少两个分量通道,各个分量通道的入口均与循环运送系统的输出部相通,各个分量通道的出口对应风干入口的各个落料位置。
上述风干仓可包括九个组合仓体,九个组合仓体底面投影呈九宫格状分布,且形成四个交汇点,每个交汇点均由四个组合仓体共用;均匀分量器包括四个分量通道,四个分量通道的出口分别对应四个交汇点。
上述对应所以组合仓体下方位置的风干仓的底部可呈漏斗状,风干出口位于风干仓底部的最低处。
上述循环运送系统可包括中转仓、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中转仓上分别设有中转入口和中转出口,在中转仓与风干仓之间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外侧运送至中转入口内侧的第一传送装置和能将物料从中转出口运送至风干入口的第二传送装置。
上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输起始处可位于风干出口的正下方,第一传送装置为物料循环皮带机,中转入口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输终止处的下方,第二传送装置为提升传送设备,第二传送装置的传输起始处位于中转出口的正下方,第二传送装置的传输终止处位于风干入口的上方。
上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输起始处可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中部,第一传送装置上设有能双向传送的传送带;第一传送装置的两端分别称为传输终止处和反传终止处。
上述第二传送装置可为提升机,中转仓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
上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上部可设有能将物料送入风干入口内的导流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风干仓可充分利用大自然风能及太阳能的光照作用,绿色环保,节能低耗,其配合循环运送系统可形成物料完整的循环过程,从而使所有物料能均处于动态变化中,由此可确保每粒物料受到的风干作用基本均衡,使其干湿度保持一致,便于其快速风干,且不会出现堆积,从而使其获得的风干物料具有良好的品质,不会出现霉变等状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能有效降低物料晾干的投入费用,还可降低物料的破损率,最大限度的防止物料营养的流失和贬值,提高产值;其采用立式风干仓可节省占地面积,且由于物料能够离开地面,受雨天气影响将极小,从而进一步消除物料受到污染或发生霉变的隐患,有助于提高物料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在未安装传送带和风干流道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风干入口,2为风干出口,3为风干流道,4为过风通孔,5为均匀分量器,6为分量通道,7为中转仓,8为第一传送装置,9为第二传送装置,10为中转入口,11为底座,12为传送带,13为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所示,该自然风干塔包括风干仓和循环运送系统,风干仓的顶部设有风干入口1,风干仓的底部设有风干出口2,对应风干入口1与风干出口2之间位置的风干仓内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能将物料分散开的风干流道3,风干流道3的上下贯通且分别与风干入口1和风干出口2连通,风干流道3上设有能阻碍物料漏出且能容风通过的过风通孔4;在风干仓外侧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2外运送至风干入口1内的循环运送系统。
根据需求,循环运送系统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一段式提升传送带12或由多段传送带12组成的传送带12组件等;过风通孔4可呈圆形、长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任意现有形状;风干仓可为自然多向通风仓,这样可使其具有良好的风干效果。在使用时,可先将风干仓置于有风流通的环境中,然后可将待风干物料放入循环运送系统中,并启动循环运送系统,待风干物料将通过循环运送系统送入风干入口1内,然后分散进入各个风干流道3,此时流通的风将透过各个过风通孔4而作用于物料上,对位于风干流道3内的物料起到风干作用,且在该过程中,物料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风干出口2,并经风干出口2落至循环运送系统上,由此形成物料完整的循环过程,将该循环过程重复直至所有物料均达到干湿需求即可停止风干循环,然后将物料取出即可;在该过程中可通过限定物料的总量,使所有物料能均处于动态变化中,由此可确保每粒物料受到的风干作用基本均衡,使其干湿度均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便于其快速风干,且不会出现堆积,从而使其获得的风干物料具有良好的品质,不会出现霉变等状况;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大自然风能及太阳能的光照作用将高水份粮食降至安全仓储水份标准,绿色环保,节能低耗,有效降低物料晾干的投入费用;其全程采用循环运送系统不仅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由于整体操作中主要依靠物料自身重力和谷类作物湿涨干缩的原理实现翻转,因此其还可降低物料的破损率,最大限度的防止物料营养的流失和贬值,提高产值;采用立式风干仓可节省占地面积,且由于物料能够离开地面,受雨天气影响将极小,从而进一步消除物料受到污染或发生霉变的隐患,有助于提高物料品质;在使用时还可根据不同的风力风级设定不同的循环次数以达到风干最大的产出比。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自然风干塔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4所示,风干仓包括至少一个组合仓体,每个组合仓体均位于风干入口1与风干出口2之间,每个组合仓体上均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风干流道3,每个风干流道3均由筛网围合而成,且所述筛网上的筛孔称为过风通孔4;当组合仓体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组合仓体呈无间隙的矩阵分布,且每两左右相邻或前后相邻的组合仓体的各个风干流道3均位置对应。风干仓采用多个组合仓体可使其便于加工和组装,有利于降低其生产成本。
如附图1、2、3、4所示,循环运送系统的输出部设有位于风干入口1上方且能将物料均匀分散的均匀分量器5,均匀分量器5包括至少两个分量通道6,各个分量通道6的入口均与循环运送系统的输出部相通,各个分量通道6的出口对应风干入口1的各个落料位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均匀分量器5将物料均分成多股落入风干入口1内,从而便于物料能更加分散的经过风干仓,从而改善其风干效果。
如附图1、2、3、4所示,风干仓包括九个组合仓体,九个组合仓体底面投影呈九宫格状分布,且形成四个交汇点,每个交汇点均由四个组合仓体共用;均匀分量器5包括四个分量通道6,四个分量通道6的出口分别对应四个交汇点。这样可便于将物料均匀且分散的送入各个组合仓体内,使物料具有良好的风干效果。
如附图1、2、3、4所示,对应所以组合仓体下方位置的风干仓的底部呈漏斗状,风干出口2位于风干仓底部的最低处。这样可确保所有物料均能顺利从风干出口2排出,从而有效避免部分物料在角落堆积而出现风干不均匀的现象。
如附图1、2、3、4所示,循环运送系统包括中转仓7、第一传送装置8和第二传送装置9,中转仓7上分别设有中转入口10和中转出口,在中转仓7与风干仓之间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2外侧运送至中转入口10内侧的第一传送装置8和能将物料从中转出口运送至风干入口1的第二传送装置9。根据需求,第一传送装置8和第二传送装置9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风干仓、中转仓7、第一传送装置8和第二传送装置9可集成在底座11上,这样可通过移动底座11而移动整个设备,使其更加便携。在使用时,物料将从风干出口2落至第一传送装置8上,并通过中转入口10落入中转仓7内,然后从中转出口落至第二传送装置9,并由第二传送装置9送回风干入口1内,从而实现物料的循环过程。
如附图1、2、3、4所示,第一传送装置8的传输起始处位于风干出口2的正下方,第一传送装置8为物料循环皮带机,中转入口10位于第一传送装置8的传输终止处的下方,第二传送装置9为提升传送设备,第二传送装置9的传输起始处位于中转出口的正下方,第二传送装置9的传输终止处位于风干入口1的上方。这样可确保物料能完成整个物料循环过程。根据需求,第一传送装置8还可为其它能实现相同或相近功能的现有公知技术。
如附图1、2、3、4所示,第一传送装置8的传输起始处位于第一传送装置8的中部,第一传送装置8上设有能双向传送的传送带12;第一传送装置8的两端分别称为传输终止处和反传终止处。在使用过程中,可在第一传送装置8的反传终止处下方放置物料收集箱,当物料风干的干湿度符合需求时,可将第一传送装置8的传送带12设置为反向传输,并保持第二传送装置9持续工作,此时物料将通过第一传送装置8收集到物料收集箱中,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且有利于保持物料的干净卫生;根据需求,当中转入口10位置高于风干出口2时,第一传送装置8可包括对应风干出口2下方位置的水平段和对应传输终止处所在一侧的坡度段;当物料收集箱的入口高出风干出口2所在平面时,第一传送装置8可包括对应风干出口2下方位置的水平段和对应反传终止处所在一侧的坡度段;当中转入口10位置和物料收集箱的入口均高出风干出口2所在平面时,第一传送装置8可包括中部的水平段和两侧的坡度段;由此可确保物料能流畅的循环。
如附图1、2、3、4所示,第二传送装置9为提升机,中转仓7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这样可确保物料能从第一传送装置8上准确落入中转仓7内,从而防止其漏出。根据需求,中转仓7可与第二传送装置9固定在一起,也可在中转仓7上安装能将其悬挂在提升机上方的支架;第二传送装置9还可为其它能实现相同或相近功能的现有公知技术。
如附图1、2、3、4所示,第二传送装置9的上部设有能将物料送入风干入口1内的导流管13。根据需求,导流管13也可以为导流杆,导流杆的截面可呈半圆弧状或凵字形或其它能防止物料掉落的其它形状。当需要安装均匀分量器5时,均匀分量器5可安装在导流管13的出口处。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干仓和循环运送系统,风干仓的顶部设有风干入口,风干仓的底部设有风干出口,对应风干入口与风干出口之间位置的风干仓内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能将物料分散开的风干流道,风干流道的上下贯通且分别与风干入口和风干出口连通,风干流道上设有能阻碍物料漏出且能容风通过的过风通孔;在风干仓外侧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外运送至风干入口内的循环运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风干仓包括至少一个组合仓体,每个组合仓体均位于风干入口与风干出口之间,每个组合仓体上均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风干流道,每个每个风干流道均由筛网围合而成,且所述筛网上的筛孔称为过风通孔;当组合仓体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组合仓体呈无间隙的矩阵分布,且每两左右相邻或前后相邻的组合仓体的各个风干流道均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循环运送系统的输出部设有位于风干入口上方且能将物料均匀分散的均匀分量器,均匀分量器包括至少两个分量通道,各个分量通道的入口均与循环运送系统的输出部相通,各个分量通道的出口对应风干入口的各个落料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风干仓包括九个组合仓体,九个组合仓体底面投影呈九宫格状分布,且形成四个交汇点,每个交汇点均由四个组合仓体共用;均匀分量器包括四个分量通道,四个分量通道的出口分别对应四个交汇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对应所以组合仓体下方位置的风干仓的底部呈漏斗状,风干出口位于风干仓底部的最低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循环运送系统包括中转仓、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中转仓上分别设有中转入口和中转出口,在中转仓与风干仓之间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外侧运送至中转入口内侧的第一传送装置和能将物料从中转出口运送至风干入口的第二传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循环运送系统包括中转仓、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中转仓上分别设有中转入口和中转出口,在中转仓与风干仓之间设有能将物料从风干出口外侧运送至中转入口内侧的第一传送装置和能将物料从中转出口运送至风干入口的第二传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输起始处位于风干出口的正下方,第一传送装置为物料循环皮带机,中转入口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输终止处的下方,第二传送装置为提升传送设备,第二传送装置的传输起始处位于中转出口的正下方,第二传送装置的传输终止处位于风干入口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输起始处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中部,第一传送装置上设有能双向传送的传送带;第一传送装置的两端分别称为传输终止处和反传终止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然风干塔,其特征在于第二传送装置为提升机,中转仓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或/和,第二传送装置的上部设有能将物料送入风干入口内的导流管。
CN201520927328.8U 2015-11-19 2015-11-19 自然风干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9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7328.8U CN205279686U (zh) 2015-11-19 2015-11-19 自然风干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7328.8U CN205279686U (zh) 2015-11-19 2015-11-19 自然风干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9686U true CN205279686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732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9686U (zh) 2015-11-19 2015-11-19 自然风干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96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963A (zh) * 2015-11-19 2016-01-27 贺金龙 自然风干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963A (zh) * 2015-11-19 2016-01-27 贺金龙 自然风干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876B (zh) 白茶一体化生产线
CN105276963A (zh) 自然风干塔
CN202866342U (zh) 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干燥储存的户外风仓
CN202059774U (zh) 钢结构自然脱水散积粮仓
CN106969605A (zh) 一种自动收料晾晒床
CN205279686U (zh) 自然风干塔
CN104833184B (zh) 一种日光温室秸秆烘干设备
CN202406946U (zh) 双向通风粮食风干仓
CN209783169U (zh) 一种金花葵生产加工用晾晒架
CN102187915B (zh) 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
CN208095907U (zh) 一种方便晾晒和收集的粮食晾晒装置
CN106016983A (zh) 一种牧草干燥房
CN202928295U (zh) 木片晾晒支架
CN201938310U (zh) 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
CN108308272A (zh) 一种农用粮食晾晒装置及其晾晒方法
CN107255407A (zh) 一种节能减排风干塔
CN206959537U (zh) 一种节能减排风干塔
CN104838824B (zh) 一种适于农业个体户用的农作物晾晒储藏装置
CN208807502U (zh) 一种农用粮食晾晒装置
CN207613121U (zh) 茶叶晾晒大棚
CN204244768U (zh) 纯自然风粮食风干塔群
CN208434622U (zh) 高塔型粮食干燥机及其多级抬升机构
CN106247779A (zh) 一种折叠式粮食干燥机
CN206736578U (zh) 一种室外晾晒架
CN206518074U (zh) 一种连续高效快速晒青茶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