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3497U -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3497U
CN205273497U CN201521024730.1U CN201521024730U CN205273497U CN 205273497 U CN205273497 U CN 205273497U CN 201521024730 U CN201521024730 U CN 201521024730U CN 205273497 U CN205273497 U CN 205273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ck traffic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wheel
measurement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47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大海
王欣博
张剑
李继红
王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GAOSI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GAOSI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GAOSI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GAOSI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47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3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3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3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包括感应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感应模块负责对待测环境进行检测,包括超声波探测器、烟气感应器、线阵相机和Kinect传感器;控制模块分别和感应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信号连接,并控制各模块进行工作;驱动模块分别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提供动力;在传统轨道交通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处理装置、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使检测装置智能化,提高了人机互通的效率,控制更方便,同时,采用双图像采集结构,在满足对于高速运动物体检测的同时,支持对于低速或静态物体的高清摄像。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关于Kinect传感器,Kinect传感器是一种3D体感摄影机(开发代号“ProjectNatal”),同时它导入了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玩家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在游戏中开车、与其他玩家互动、通过互联网与其他Xbox玩家分享图片和信息等;由于Kinect传感器的价格便宜,功能强大,所以很多虚拟现实公司、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乃至政府等公共部门都把Kinect传感器作为重要的体感项目工具使用。
关于轨道交通检测,铁路轨道检测装置是进行轨道动力学和轨道状态检测的重要设备。
例如,中国专利,一种轨道检测装置(申请号:201420468154.9,公开号:204000517U,公开时间:2014年12月10日)公开了一种轨道检测装置。本轨道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检查仪,待测轨道,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沿着和待测轨道相配合的车轮,车轮上面设置有机械箱,机械箱由减震弹簧,阻尼器和配重铅块组成,机械箱安装有手推杆,机械箱上面安装有轨道检查仪。
再例如,中国专利,一种轨道检测小车(申请号:201420865581.0,公开号:204491338U,公开时间:2015年7月22日)公开了一种轨道检测小车,本轨道检测小车的万向支撑杆设有可以插装测量棱镜或GPS信号接收机的插口,大、小端构件分别设有由两轴架板、两同步带轮及其闭环齿形同步带构成的防滑车轮。
现有技术方案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智能化程度低、共享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和公开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包括感应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感应模块负责对待测环境进行检测,包括超声波探测器、烟气感应器、线阵相机和Kinect传感器;控制模块分别和感应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信号连接,并控制各模块进行工作;驱动模块分别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还可以选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舵机、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的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和蓄电池。
所述的行动模块包括行走轮。
所述的行动模块包括履带底盘、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托带轮和履带,履带围绕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以及托带轮。
所述的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
所述的通讯模块还包括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装置。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声音播放装置。
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还包括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上设有载物支架和数据接入端口,数据接入端口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1、在传统轨道交通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处理装置,使检测装置智能化,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使用;
2、采用双图像采集结构,在满足对于高速运动物体检测的同时,支持对于低速或静态物体的高清摄像;
3、增加了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配合Kinect传感器自带的麦克风输入,提高了人机互通的效率,控制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的各功能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的各功能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包括感应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载物平台;感应模块负责对待测环境进行检测;控制模块分别和感应模块、驱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信号连接,并控制各模块进行工作,驱动模块和行动模块相连接并驱动行动模块工作;驱动模块分别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提供动力;载物平台上设有载物支架和数据接入端口,数据接入端口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下面,我们将通过图2对各功能模块中的部件进行进一步介绍。
其中,感应模块负责对待测环境进行检测,包括超声波探测器、烟气感应器、线阵相机和Kinect传感器。
其中,控制模块包括舵机、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和蓄电池。
其中,行动模块设计有轮式运动和履带运动两种模式,其中,在平坦的地面采用轮式运动模式,行走轮伸出,所述的行走轮有四个,两个行走轮为驱动轮,两个行走轮为从动轮,行走轮具备转向功能;在不便行走的路面采用履带运动模式,此时行走轮收起,行动模块包括履带底盘、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托带轮和履带,履带围绕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以及托带轮。
其中,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以及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装置。
其中,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声音播放装置。
处理器分别和超声波探测器、烟气感应器、线阵相机以及Kinect传感器信号连接,接受各感应装置的检测信号,反馈命令,并将相关信息发送至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
处理器分别和舵机、存储器信号连接,处理器通过舵机控制驱动模块,并将获得的检测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
舵机和电动机信号连接,电动机根据舵机的信号命令驱动行动模块中的行走轮和主动轮运动。
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为超声波探测器、烟气感应器、线阵相机、Kinect传感器、舵机、处理器、存储器、电动机、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装置、显示屏以及声音播放装置电力能源支持。
信号发射和接受装置通过信号线与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连接,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通过信号线与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连接,实际工作中,外部控制中心将控制命令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过来,信号发射和接受装置接收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对信号进行解密,获得命令信息压缩包,并将命令信息压缩包发送至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对命令信息压缩包进行解压缩,获得命令信息,并将命令信息发送至处理器,由处理器根据命令信息进一步履行命令;处理器将需要反馈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进行压缩,再通过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进行加密,最后通过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发送出去至外部控制中心。
另为了提高智能性和在野外的机动性,在一些野外信号不好或者控制车不方便进入的地方,可以采用北斗系统导航装置进行信号传输或控制工作。
如有需要,工作人员可以和智能检测机器人一起行动,并通过显示屏和声音播放装置随时查看检测情况。
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将部分检测仪器搭装在载物平台,并通过载物平台上的数据接入端口和处理器实现数据连通,进而享受智能检测机器人提供的数据无线传输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感应模块支持对待测环境进行检测,包括超声波探测器、烟气感应器、线阵相机和Kinect传感器;控制模块分别和感应模块、驱动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信号连接,并控制各模块进行工作;驱动模块分别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行动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包括舵机、处理器和存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和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动模块包括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动模块包括履带底盘、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托带轮和履带,履带围绕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以及托带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信号加密和解密装置、信号压缩和解压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声音播放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还包括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上设有载物支架和数据接入端口,数据接入端口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通讯模块还包括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装置。
CN201521024730.1U 2015-12-11 2015-12-11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Active CN205273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4730.1U CN205273497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4730.1U CN205273497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3497U true CN205273497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4730.1U Active CN205273497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34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4981A (zh) * 2016-09-30 2017-01-04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4981A (zh) * 2016-09-30 2017-01-04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97196U (zh) 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机器人
CN102699914B (zh) 一种机器人
CN103552617B (zh) 具有稳定平台可弹跳的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
CN102087759B (zh) 可寻迹医疗通信服务机器人
CN106971330A (zh) 一种智能导购购物车系统
CN101290519B (zh) 基于3g网络的小型仿人形足球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
CN107253203A (zh) 多模式智能玩具搜集机器人
CN105015645A (zh) 一种多功能无人探测机器人
CN107139709A (zh) 一种通用轮式机器人
CN103309353B (zh) 一种机器人远程控制方法及通信终端
CN205273497U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CN202394364U (zh) 智能化自寻迹机器人小车无线遥控系统
CN205166940U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
CN204462849U (zh)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自重平衡两轮机器人
CN103505876A (zh) 并联型动感游戏运动平台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65847A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检测装置
CN105547451A (zh) 一种高速列车车轮空间耦合振动测试的新方法
CN205679960U (zh) 一种独轮自平衡智能教育机器人
CN104096358A (zh)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及重力感应控制的平衡小球游戏装置
CN101706296B (zh) 竞赛机器人性能测试及显示装置和其性能测试及显示方法
CN204066477U (zh) 一种教学用实验小车
CN103713635A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智能小车控制系统
CN202533877U (zh) 电子手写笔
CN107696042A (zh) 轮式智能自主移动服务机器人
CN206757349U (zh) 一种工业现场的巡视机器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