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4849U -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4849U
CN205264849U CN201521029409.2U CN201521029409U CN205264849U CN 205264849 U CN205264849 U CN 205264849U CN 201521029409 U CN201521029409 U CN 201521029409U CN 205264849 U CN205264849 U CN 205264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arm
antenna
presenting
li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94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大华
郭奕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L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L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L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L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94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4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4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48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包括信号馈点和位于信号馈点两边的两个地馈点;其中一个地馈点与信号馈点形成第一缝隙后连接,并向左延伸出天线振臂,所述左天线振臂包括线长较长的低频振臂和线长较短的高频振臂,还包括一个向左的天线振臂;另一个地馈点与信号馈点形成第二缝隙后连接,并向右延伸出辅助高频振子,所述辅助高频振子包括第一辅助高频振子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本实用新型双地馈缝隙耦合天线把一个信号馈电点与两个地馈点作为一个整体,节省了单独地馈点寄生所占的天线面积,而且通过信号馈点与两个地馈点之间的缝隙来拓宽高低频的带宽,从而达到天线覆盖整个全网通频段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天线。

Description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天线领域,尤其涉及指一种的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4G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时代的到来,国内4G智能机也步入了惨烈的竞争时代,为了满足用户苛刻的审美要求,各大厂商力求新意,以外观设计为导向,更有以苹果、HTC等为首的金属外壳设计越来越受大众欢迎,这些设计都极大地压缩了天线的空间,使得必须要在越来越恶劣的手机环境中实现更宽的带宽,更高的天线性能,这对天线工程师们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智能机越来越智能,可实现的功能日益强大,主板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留给天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再加上现在都是多模多频手机,特别是4G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时代,在同一款手机上要实现全网通性能,这就要求我们在狭小复杂的空间内要设计出超宽带宽的天线,然而这个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难点问题。
现有技术中,手机天线设计都是单级加寄生或者平面反向F天线(PIFA)加寄生的形式,传统的设计方式为了增加天线带宽,主体天线和寄生都是相互独立的走线,这就需要占用更大的天线面积,往往寄生天线还达不到我们增加带宽的那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手机狭小复杂的空间内来拓宽天线带宽以满足天线性能的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包括信号馈点和位于信号馈点两边的两个地馈点;其中一个地馈点与信号馈点形成第一缝隙后连接,并向左延伸出天线振臂,所述左天线振臂包括线长较长的低频振臂和线长较短的高频振臂,还包括一个向左的天线振臂;另一个地馈点与信号馈点形成第二缝隙后连接,并向右延伸出辅助高频振子,所述辅助高频振子包括第一辅助高频振子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
优选的,所述低频振臂环绕高频振臂产生耦合。
优选的,所述高频振臂环绕低频振臂产生耦合。
优选的,所述低频振臂靠近高频振臂产生耦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高频振子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长度不同,形成不相重叠的高频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双地馈缝隙耦合天线把一个信号馈电点与两个地馈点作为一个整体,节省了单独地馈点寄生所占的天线面积,而且通过信号馈点与两个地馈点之间的缝隙来拓宽高低频的带宽,从而达到天线覆盖整个全网通频段的效果;解决当下天线空间狭小环境复杂,天线基本需求面积不足,天线高频带宽不足,人头手数据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天线占用的面积较小,带宽宽,效率高,人头手性能优异的有益效果,从而能达到节约成本提升天线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天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地馈缝隙耦合天线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包括信号馈点7和位于信号馈点7两边的两个地馈点8;其中一个地馈点8与信号馈点7形成第一缝隙5后连接,并向左延伸出天线振臂,所述左天线振臂包括线长较长的低频振臂1和线长较短的高频振臂2,还包括一个向左的天线振臂;另一个地馈点8与信号馈点7形成第二缝隙6后连接,并向右延伸出辅助高频振子,所述辅助高频振子包括第一辅助高频振子3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4。
其中,第一缝隙5可以影响低频振子的带宽,也可以影响高频部分的VSWR(驻波),第二缝隙6可以影响低频振子的带宽,也可以影响高频部分的VSWR(驻波),这两处缝隙可以进一步拓宽高低频的带宽及拉深高频的驻波,提升高频天线效率。两个辅助高频振子是为了拓宽整个高频的带宽。
优选的,所述低频振臂1环绕高频振臂2产生耦合;或者高频振臂2环绕低频振臂1产生耦合;或者低频振臂1靠近高频振臂2产生耦合。其中,高频振臂2与低频振臂1之间产生耦合,高频振臂2可以环绕低频振臂1产生耦合,也可以是低频振臂1环绕高频振臂2产生耦合,第一振臂与第二振臂之间也可以不环绕而互相靠近产生耦合。图1中采用低频振臂1环绕高频振臂2产生耦合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高频振子3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4长度不同,形成不相重叠的高频波。其中,第一辅助高频振子3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4的位置关系可以互换。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左边地馈点8及右边地馈点8都与天线馈电点相连,形成一个非典型性平面反向F天线(PIFA):根据C=f×λ,L=λ/4的基本原理(C是光速,f是频率,λ是波长,L是天线长度),线长较长为天线的低频振臂1,产生一个900MHz的低频波;线长较短为天线的高频振臂2,产生一个1800MHz的高频波;一个线长较短的辅助高频为第一辅助高频振子3,产生一个2500MHz~2690MHz的高频波;一个线长稍长的辅助高频为第二辅助高频振子4,产生一个2300MHz~2400MHz的高频波;信号馈点7与左侧地馈点8之间的第一缝隙5,会拓宽高低频的带宽,从而间接的拉深高频1900MHz~2170MHz的驻波;信号馈点7与右侧地馈点8之间的第二缝隙6,也会拓宽高低频的带宽,从而间接的拉深高频1900MHz~2170MHz的驻波。
综上所述,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低频900MHz及高频1800MHz-2690MHz的天线要求,满足国内全网通的频段要求,由于它采用了双地馈的非典型性平面反向F天线(PIFA),省掉了单独寄生的天线面积,缩小了天线面积,节约了成本,同时采用双缝隙的走线方式能有效提升人头手的天线性能,实现更好的天线性能。
本实用新型双地馈缝隙耦合天线把一个信号馈电点与两个地馈点8作为一个整体,节省了单独地馈点8寄生所占的天线面积,而且通过信号馈点7与两个地馈点8之间的缝隙来拓宽高低频的带宽,从而达到天线覆盖整个全网通频段的效果;解决当下天线空间狭小环境复杂,天线基本需求面积不足,天线高频带宽不足,人头手数据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天线占用的面积较小,带宽宽,效率高,人头手性能优异的有益效果,从而能达到节约成本提升天线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天线。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馈点和位于信号馈点两边的两个地馈点;
其中一个地馈点与信号馈点形成第一缝隙后连接,并向左延伸出天线振臂,所述左天线振臂包括线长较长的低频振臂和线长较短的高频振臂,还包括一个向左的天线振臂;
另一个地馈点与信号馈点形成第二缝隙后连接,并向右延伸出辅助高频振子,所述辅助高频振子包括第一辅助高频振子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振臂环绕高频振臂产生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振臂环绕低频振臂产生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振臂靠近高频振臂产生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高频振子和第二辅助高频振子长度不同,形成不相重叠的高频波。
CN201521029409.2U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4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409.2U CN205264849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409.2U CN205264849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4849U true CN205264849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94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4849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48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5650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0943289A (zh) * 2019-12-10 2020-03-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5650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07785650B (zh) * 2016-08-31 2020-05-1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0943289A (zh) * 2019-12-10 2020-03-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1470U (zh) 一种适用于带金属边框手机的单极天线及含此天线的手机
CN104505589B (zh) 具有全金属外壳便携式设备的lte载波聚合天线
CN103811864B (zh) 一种金属边框双频耦合天线
CN204289695U (zh) 一种利用手机金属背盖的双环状天线
CN204809379U (zh) 一种低成本金属后盖lte产品天线
CN203553348U (zh) 一种适用于具有金属装饰框结构移动终端的多频天线
CN201345425Y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双频空间分集双天线
CN204333256U (zh) 具有全金属外壳便携式设备的lte载波聚合天线
CN104485512A (zh) 用于具有金属框架便携式设备的lte载波聚合天线
CN205488538U (zh) 一种基于金属背盖的手机天线结构
CN105789884A (zh) 一种基于金属背盖的手机天线结构
CN106099359A (zh) 一种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紧耦合阵列天线
CN204348912U (zh) 用于具有金属框架便携式设备的lte载波聚合天线
CN104681977A (zh) 一种多频段闭合金属环天线及设备
CN109088155A (zh) 一种提升分集天线性能的天线系统
CN202423541U (zh) 一种高频振子及具有该振子的基站天线
CN109616768A (zh) 一种手机天线结构
CN204651481U (zh) 一种应用在通信设备上的全金属后盖多频段天线
CN205264849U (zh) 一种双地馈的缝隙耦合天线
CN208460966U (zh) 一种提升分集天线性能的天线系统
CN203733941U (zh) 一种共振式馈电结构宽带天线
CN107230823B (zh) 一种基于全金属背盖智能手机的天线系统
CN103474754B (zh) 一种单、双极化天线阵子辐射单元以及天线
CN209266576U (zh) 一种手机天线结构
CN208478566U (zh) 一种小型化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