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9259U -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59259U CN205259259U CN201521112087.8U CN201521112087U CN205259259U CN 205259259 U CN205259259 U CN 205259259U CN 201521112087 U CN201521112087 U CN 201521112087U CN 205259259 U CN205259259 U CN 205259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istern
- electrically
- liquid level
- level gau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8 reno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00066475 set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漏斗、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和控制模块,集水漏斗上连接总管道,由集水漏斗处伸出的总管道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与蓄水池连接的蓄水管道,另一路是与下水道连接的弃流管道,在蓄水管道上设有蓄水电控阀,在弃流管道上设有弃流电控阀,在靠近集水漏斗处的总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所述蓄水池通过过滤管道连接过滤池,所述滤后腔通过清水管道连接清水池。使用该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筑物可对雨水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雨水的利用率高,适于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中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建筑物节能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主要是在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能源。水资源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一直呼吁要节约的能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在现有建筑中,人们生活所需的所有用水均是采用自来水,包括冲洗马桶、洗地板、大型绿化等,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也给用户、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由上可知,节约水资源是目前建筑物节能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资源,但在实际情况中,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情况并不乐观,一般建筑中,对雨水并没有采取回收利用,而是直接排入下水道,这不仅直接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城市道路、小区内积水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使用该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筑物可对雨水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雨水的利用率高,适于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中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漏斗、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和控制模块,所述集水漏斗设置在建筑物屋顶上,集水漏斗上连接总管道,由集水漏斗处伸出的总管道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与蓄水池连接的蓄水管道,另一路是与下水道连接的弃流管道,在蓄水管道上设有蓄水电控阀,在弃流管道上设有弃流电控阀,在靠近集水漏斗处的总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所述蓄水池通过过滤管道连接过滤池,在蓄水池内设有蓄水泵、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的高度大于第二液位计,所述蓄水泵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过滤管道输送至过滤池内,在过滤池内设有精滤网,所述精滤网将过滤池分为滤前腔和滤后腔,所述滤前腔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下水道,在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电控阀,所述滤后腔通过清水管道连接清水池,所述流量计、蓄水电控阀、弃流电控阀、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蓄水泵、排污电控阀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集水漏斗处设有粗滤网。
在下水道和过滤管道之间还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水电控阀。
所述清水池内设有第三液位计,第三液位计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集水漏斗高度大于蓄水池,由集水漏斗收集的雨水经水压自流进入蓄水池,所述过滤池高度大于清水池,过滤池内的水经水压自流进入清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的雨水可用于冲洗马桶、园林绿化等,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同时降低了用户和单位的经济负担,该雨水收集系统适用于现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和新式建筑物的建造中。
2、本实用新型首先对雨水进行了粗过滤,可首先过滤掉大的漂浮物,然后对雨水进行精过滤后得到可直接使用的清水,其结构设计合理,过滤精度高,过滤效率快。
3、当清水池内水满时,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识别且对雨水停止过滤,自动化程度高。
4、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压自流的方式,减少了水泵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集水漏斗;2、粗滤网;3、流量计;4、弃流管道;5、弃流电控阀;6、总管道;7、蓄水电控阀;8、蓄水管道;9、蓄水池;10、第一液位计;11、蓄水泵;12、第二液位计;13、过滤管道;14、滤前腔;15、精滤网;16、清水管道;17、清水池;18、第三液位计;19、滤后腔;20、过滤池;21、排水管道;22、排污管道;23、排污电控阀;24、排水电控阀;25、下水道;26、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漏斗1、蓄水池9、过滤池20、清水池17和控制模块26,所述集水漏斗1设置在建筑物屋顶上,集水漏斗1上连接总管道6,由集水漏斗1处伸出的总管道6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与蓄水池9连接的蓄水管道8,另一路是与下水道25连接的弃流管道4,在蓄水管道8上设有蓄水电控阀7,在弃流管道4上设有弃流电控阀5,在靠近集水漏斗1处的总管道6上设有流量计3,所述蓄水池9通过过滤管道13连接过滤池20,在蓄水池9内设有蓄水泵11、第一液位计10和第二液位计12,所述第一液位计10的高度大于第二液位计12,所述蓄水泵11用于将蓄水池9内的水通过过滤管道13输送至过滤池20内,在过滤池20内设有精滤网15,所述精滤网15将过滤池20分为滤前腔14和滤后腔19,所述滤前腔14通过排污管道22连接至下水道25,在排污管道22上设有排污电控阀23,所述滤后腔19通过清水管道16连接清水池17,所述流量计3、蓄水电控阀7、弃流电控阀5、第一液位计10、第二液位计12、蓄水泵11、排污电控阀23均与控制模块26电连接。
集水漏斗1用于在屋顶上收集雨水,可一次性设置多个集水漏斗1在屋顶的低洼处,然后将各集水漏斗1之间的管道汇总到总管道6上,总管道6用于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分流,即雨水可进入下水道25或蓄水池9。由于下雨初期的雨水较脏,因此不考虑回收利用,故设置了流量计3,正常情况下,蓄水电控分7为关闭状态,弃流电控阀5为开通状态,雨水经弃流管道4流入到下水道25内,当流量计3检测到水流到达一定量时,说明雨水已脱离初期状态,此时由控制模块26控制弃流电控阀5关闭、蓄水电控阀7打开,此时雨水通过蓄水管道8进入蓄水池9内。
蓄水池9一方面可沉淀雨水中的杂质,如泥沙等,蓄水池9另一方面可控制进入过滤池20内的水流量,因为在蓄水池9内设置了第一液位计10、第二液位计12和蓄水泵11,当蓄水池9内的水量高于第一液位计10时,蓄水泵11开始启动,将蓄水池9内的水通过过滤管道13输送到过滤池20内进行过滤,当蓄水池9内的水量地狱第二液位计12时,蓄水泵11停止工作。蓄水池9内的水面缓慢上升到高于第一液位计10时循环上述动作。
过滤池20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由于精滤网15的设置,因此杂质被过滤后存储在滤前腔14内,进入滤后腔19的为过滤后的清水,清水经清水管道16流入清水池17后便可用于绿化和水景补水等用途,当过滤池20工作一端时间后,滤前腔14内势必会存在较多的污垢,为防止污垢堵塞精滤网15,设置了排污管道22,排污电控阀23在控制模块26的控制下隔一段时间打开一次,打开后,滤前腔14内的水会通过排污管道22流入到下水道25内,此时也会将滤前腔14内的污垢一起带入到下水道25内,因此可对滤前腔14起到定期清洁作用。
所述集水漏斗1处设有粗滤网2。粗滤网2可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掉较大的杂质,以免杂质损坏各电控阀等,同时也便于后续的过滤工作,且粗滤网2设置在集水漏斗1处便于更换和除污。
在下水道25和过滤管道13之间还设有排水管道21,所述排水管道21上设有排水电控阀24。排水电控阀24打开后,蓄水池9内的水可在蓄水泵11的作用下流入下水道25,可在清理蓄水池9时使用。
所述清水池17内设有第三液位计18,第三液位计18与控制模块26电连接。第三液位计18可时刻检测清水池17内的水量,当清水池17到达预定容积后,弃流电控阀5打开,蓄水电控阀7关闭,雨水不经过滤进入下水道25内。
所述集水漏斗1高度大于蓄水池9,由集水漏斗1收集的雨水经水压自流进入蓄水池9,所述过滤池20高度大于清水池17,过滤池20内的水经水压自流进入清水池17。集水漏斗1设置在屋顶上,蓄水池9可设置在地面上,集水漏斗1收集的雨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自动流入下水道25或蓄水池9,蓄水池9内的水经蓄水泵11抽出,过滤池20内的水同样靠水压自流的方式进入清水池17或下水道25,在实际设计中,将过滤池20设置在高处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雨天可对雨水进行自动收集过滤,达到本系统的额定载荷时,系统自动停止,其自动化程度高,收集后的雨水可直接作为园林绿化、马桶冲洗等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响应了国家节能建筑节能减排的号召,适用于节能建筑的建设或改造工程中。
Claims (5)
1.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漏斗(1)、蓄水池(9)、过滤池(20)、清水池(17)和控制模块(26),所述集水漏斗(1)设置在建筑物屋顶上,集水漏斗(1)上连接总管道(6),由集水漏斗(1)处伸出的总管道(6)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与蓄水池(9)连接的蓄水管道(8),另一路是与下水道(25)连接的弃流管道(4),在蓄水管道(8)上设有蓄水电控阀(7),在弃流管道(4)上设有弃流电控阀(5),在靠近集水漏斗(1)处的总管道(6)上设有流量计(3),所述蓄水池(9)通过过滤管道(13)连接过滤池(20),在蓄水池(9)内设有蓄水泵(11)、第一液位计(10)和第二液位计(12),所述第一液位计(10)的高度大于第二液位计(12),所述蓄水泵(11)用于将蓄水池(9)内的水通过过滤管道(13)输送至过滤池(20)内,在过滤池(20)内设有精滤网(15),所述精滤网(15)将过滤池(20)分为滤前腔(14)和滤后腔(19),所述滤前腔(14)通过排污管道(22)连接至下水道(25),在排污管道(22)上设有排污电控阀(23),所述滤后腔(19)通过清水管道(16)连接清水池(17),所述流量计(3)、蓄水电控阀(7)、弃流电控阀(5)、第一液位计(10)、第二液位计(12)、蓄水泵(11)、排污电控阀(23)均与控制模块(26)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漏斗(1)处设有粗滤网(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下水道(25)和过滤管道(13)之间还设有排水管道(21),所述排水管道(21)上设有排水电控阀(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17)内设有第三液位计(18),第三液位计(18)与控制模块(26)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漏斗(1)高度大于蓄水池(9),由集水漏斗(1)收集的雨水经水压自流进入蓄水池(9),所述过滤池(20)高度大于清水池(17),过滤池(20)内的水经水压自流进入清水池(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2087.8U CN205259259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2087.8U CN205259259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59259U true CN205259259U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600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120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9259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5925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7230A (zh) * | 2017-10-14 | 2018-02-13 | 毛啸宇 | 一种基于房屋排水管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CN107983698A (zh) * | 2017-12-08 | 2018-05-04 | 江苏飞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户外广告牌自清洗方法 |
CN109610557A (zh) * | 2018-11-12 | 2019-04-12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现有建筑的雨水收集系统 |
CN112830592A (zh) * | 2021-02-05 | 2021-05-25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方法 |
-
2015
- 2015-12-29 CN CN201521112087.8U patent/CN2052592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7230A (zh) * | 2017-10-14 | 2018-02-13 | 毛啸宇 | 一种基于房屋排水管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CN107983698A (zh) * | 2017-12-08 | 2018-05-04 | 江苏飞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户外广告牌自清洗方法 |
CN109610557A (zh) * | 2018-11-12 | 2019-04-12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现有建筑的雨水收集系统 |
CN112830592A (zh) * | 2021-02-05 | 2021-05-25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12830592B (zh) * | 2021-02-05 | 2022-12-16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59259U (zh) |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4001088U (zh) | 一种楼宇雨水及生活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 |
CN205421398U (zh) |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205024981U (zh) | 一种环保屋顶轻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
CN206308779U (zh) | 一种带助排功能的城市排水系统 | |
CN208934081U (zh) | 一种海绵小区雨水利用智能管理系统 | |
CN107618484B (zh) | 基于自控净化和自动补水的集雨洗车装置 | |
CN206233333U (zh) |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 |
CN110093968B (zh) | 一种初期雨水智能分流系统 | |
CN209442777U (zh) | 一种楼房小区雨水排水的集中收集净化系统 | |
CN202850091U (zh) | 中水回用与雨水利用相结合的用于楼层冲厕的供水系统 | |
CN102392475B (zh) | 一种高层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 |
CN208981464U (zh) | 一种商业街海绵城市结构 | |
CN109653333A (zh) |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 |
CN205894165U (zh) | 一种施工现场降水回收系统 | |
CN206368078U (zh) | 一种带隔油池的煤场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102251555A (zh) | 家用中水收集装置 | |
CN206368417U (zh) | 一种电厂用的雨水收集处理利用系统 | |
CN202730837U (zh) |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5369375U (zh) | 一种屋面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4456413U (zh) | 无动力雨水弃流截污装置 | |
CN202081452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2730864U (zh) | 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1908331U (zh) | 厂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2023232U (zh) | 家用中水收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