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7952U -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7952U
CN205257952U CN201521130318.8U CN201521130318U CN205257952U CN 205257952 U CN205257952 U CN 205257952U CN 201521130318 U CN201521130318 U CN 201521130318U CN 205257952 U CN205257952 U CN 205257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cap
opener
screw
r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03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1303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7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7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79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本体,本体的外壁设有沿圆周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凹面和凸起;本体的内壁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至少三个圆孔,圆孔的直径从本体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依次递减;每个圆孔的内壁均设有多条纵向凸棱,用于与不同直径的瓶盖相适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瓶器内部设置不同尺寸的圆孔,并利用圆孔内壁的纵向凸棱增加与瓶盖之间摩擦力,能够轻松开启不同规格的饮料瓶,有效解决了徒手拧开瓶盖需要力气大、开瓶器规格单一的问题;同时,该开瓶器外壁的凹凸结构增加了手指与开瓶器间的摩擦,避免了手滑不易打开瓶盖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通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瓶装饮料,为保证其内部液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瓶盖与瓶体的连接都较为紧密,需要用一定的力气才能拧开。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比较容易操作,但对于力气较小的孩子和女生来说,却只能“望瓶兴叹”,必须要靠他人的协助才能打开。针对这种情况,有人设计了一种用于打开旋拧式瓶盖的开瓶器,但这种开瓶器只能打开一个规格的饮料瓶,当遇到较大或较小的瓶盖时,不得不另换开瓶器,这非常不便于现代多样化生活的需求。另外,现有开瓶器的表面比较光滑,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操作者手湿而造成打滑现象,从而影响开瓶的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使用方便、通用性好、能开启多种规格饮料瓶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通用性好、能开启多种规格饮料瓶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的外壁设有沿圆周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凹面和凸起;所述本体的内壁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至少三个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从本体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依次递减;所述每个圆孔的内壁均设有多条纵向凸棱,用于与不同直径的瓶盖相接触。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外壁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有小孔,用于穿入绳或链,方便携带。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圆孔的数量为三个,依次为大圈层、中圈层和小圈层;所述小圈层上的纵向凸棱分布最密,中圈层次之,大圈层最疏。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大圈层的内径与较大瓶盖的外径相适应;所述中圈层的内径与中等瓶盖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小圈层的内径与小型瓶盖的外径相适应。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纵向凸棱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倒角,用于方便手握。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开瓶器的材料为硬质塑料、硬质橡胶或铝合金。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开瓶器为一体式结构,由注塑加工制成。
作为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开瓶器的最大外径为55mm,高度为2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瓶器内部设置不同尺寸的圆孔,并利用圆孔内壁的纵向凸棱增加与瓶盖之间摩擦力,能够轻松开启不同规格的饮料瓶,有效解决了徒手拧开瓶盖需要力气大、开瓶器规格单一的问题;同时,该开瓶器外壁的凹凸结构增加了手指与开瓶器间的摩擦,避免了手滑不易打开瓶盖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另一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2、凹面;3、凸起;4、圆孔;5、纵向凸棱;6、连接部;7、小孔;8、大圈层;9、中圈层;10、小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且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包括本体1,本体1为外形结构类似于八角螺母,呈两端开口的圆筒形;本体1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8个凹面2,每相邻两个凹面2之间设有一个凸起3,这种凹凸间隔的设置在不改变开瓶器体积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使用时手部与开瓶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由于手心出汗等原因造成手滑而打不开瓶盖的现象;同时,该开瓶器的最大外径尺寸为55mm,高度为22mm,体积较小,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进一步地,该旋拧式瓶盖开瓶器的内壁开设有中间通孔,中间通孔包括沿轴向依次增大(或依次减小)的至少三个圆孔4,其中,每个圆孔4的内壁均设有多条纵向凸棱5,用于与不同直径的瓶盖外壁相接触。在这里,各圆孔4内的纵向凸棱5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其它形状,只要能增大圆孔4与瓶盖表面的摩擦力即可。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圆孔4的数量设为三个,从本体1的一个端面到另一个端面依次分为大圈层8、中圈层9和小圈层10。其中大圈层8的内径与较大瓶盖的外径相适应,如脉动、营养快线等;中圈层9的内径与中等瓶盖的外径相适应,如可乐、雪碧等;小圈层10的内径与小型瓶盖的外径相适应,如矿泉水、纯净水等。另外,由于拧动瓶盖时,大圈层8的扭矩较大,费力较小,而中圈层9和小圈层10的扭矩稍小,为更加轻松地打开各种尺寸的瓶盖,本实施例将小圈层10上的纵向凸棱5设置的最密,中圈层9上的纵向凸棱5次之,大圈层8上的纵向凸棱5最疏。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端面均开有圆孔4,在利用小圈层10打开瓶盖时,可以直接将开有小圈的端面套在瓶盖上进行旋拧,更加方便快捷;在利用大圈层8和中圈层9打开瓶盖时,将开有大圈的端面套入瓶盖,轻轻旋拧,即可打开,大大提高了该开瓶器的通用性;当然,在利用小圈层10打开瓶盖时,也可以从开有大圈的端面套入,同样能够打开瓶盖。
作为优选,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的外壁设有连接部6,具体地,连接部6为固定于凹面2或凸起3上的一小块薄板,该薄板上开设有小孔7,小孔7可以穿入绳、线、钥匙链等,既方便携带,又能作为装饰挂件点缀生活。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本体1的两个端面处均设置有倒角,用于方便使用者手握开瓶器,防止开瓶器对手部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开瓶器的材料可选择硬质塑料、硬质橡胶、铝合金等,这些材料不仅重量较轻、强度较好,而且来源广泛、价格实惠,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该开瓶器的所有部件呈一体式结构,可以经一次注塑加工成型,制作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瓶器内部设置不同尺寸的圆孔,并利用圆孔内壁的纵向凸棱增加与瓶盖之间摩擦力,能够轻松开启不同规格的饮料瓶,有效解决了徒手拧开瓶盖需要力气大、开瓶器规格单一的问题;同时,该开瓶器外壁的凹凸结构增加了手指与开瓶器间的摩擦,避免了手滑不易打开瓶盖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通用性较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本体(1),所述本体(1)的外壁设有沿圆周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凹面(2)和凸起(3);所述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至少三个圆孔(4),所述圆孔(4)的直径从本体(1)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依次递减;所述每个圆孔(4)的内壁均设有多条纵向凸棱(5),用于与不同直径的瓶盖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外壁设有连接部(6),所述连接部(6)上开有小孔(7),用于穿入绳或链,方便携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4)的数量为三个,依次为大圈层(8)、中圈层(9)和小圈层(10);所述小圈层(10)上的纵向凸棱(5)分布最密,中圈层(9)次之,大圈层(8)最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圈层(8)的内径与较大瓶盖的外径相适应;所述中圈层(9)的内径与中等瓶盖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小圈层(10)的内径与小型瓶盖的外径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凸棱(5)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倒角,用于方便手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的材料为硬质塑料、硬质橡胶或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为一体式结构,由注塑加工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瓶盖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的最大外径为55mm,高度为22mm。
CN201521130318.8U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7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0318.8U CN205257952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0318.8U CN205257952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7952U true CN205257952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031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7952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795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2749A (zh) * 2017-03-27 2017-06-23 拾六盏(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启食品玻璃瓶盖的装置
CN108002323A (zh) * 2017-10-26 2018-05-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瓶盖直径为28mm—40mm的塑料瓶开瓶器
CN110355925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发泡顶部压紧定位装置、发泡方法及热水器
CN113493180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屈嘉昊 一种可作饰物的多功能开瓶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2749A (zh) * 2017-03-27 2017-06-23 拾六盏(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启食品玻璃瓶盖的装置
CN108002323A (zh) * 2017-10-26 2018-05-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瓶盖直径为28mm—40mm的塑料瓶开瓶器
CN110355925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发泡顶部压紧定位装置、发泡方法及热水器
CN110355925B (zh) * 2019-08-14 2024-03-26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发泡顶部压紧定位装置、发泡方法及热水器
CN113493180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屈嘉昊 一种可作饰物的多功能开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7952U (zh) 一种旋拧式瓶盖开瓶器
CN204848195U (zh) 一种多功能开瓶器
CN204161736U (zh) 一种玻璃瓶
CN203806335U (zh) 一种包装容器结构
CN205740294U (zh) 一种红酒开瓶器
CN204039025U (zh) 新型开瓶器
CN209617886U (zh) 一种限位防锁死化妆瓶
CN206552511U (zh) 一种啤酒瓶盖及其瓶子
CN204474285U (zh) 防滑开瓶器
CN203173785U (zh) 一种带瓶塞的开瓶器
CN201634390U (zh) 用于酒瓶软木塞的两用开启装置
CN203318877U (zh) 一种叠加式节约型饮料瓶
CN204587555U (zh) 一种方便拧开的矿泉水瓶
CN203807118U (zh) 一种多功能开瓶器
CN204727580U (zh) 新型摩擦式扭力开瓶器
CN206734925U (zh) 两用酒瓶盖
CN209128012U (zh) 一种开瓶器
CN207860916U (zh) 一种拼接瓶盖
CN101301252A (zh) 双向安全药瓶
CN104417875A (zh) 便携式饮料瓶
CN207346296U (zh) 一种母子相连瓶
CN201678421U (zh) 一种防滑开瓶器
CN203806274U (zh) 风味食品包装瓶
CN206827244U (zh) 一种用于白酒瓶密封的软木塞
CN206494704U (zh) 新型多功能开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