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9214U -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9214U
CN205249214U CN201521098207.3U CN201521098207U CN205249214U CN 205249214 U CN205249214 U CN 205249214U CN 201521098207 U CN201521098207 U CN 201521098207U CN 205249214 U CN205249214 U CN 205249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circuit
resistance
circuit
switch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982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雄
邹健
周海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982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9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9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9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该通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简化通信线路,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较为复杂的电子设备,例如冰酒柜、电暖桌、按摩椅等都存在显示部分、按键部分和主控制部分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显示部分、按键部分及主控部分之间的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需要进行信号传输,通信方式一般有I2C通信和RS485通信,但这些通信方式需要至少两根信号线进行相互之间的通信,因而整体上使得电子设备的信号线较多,各信号线之间电磁波干扰比较大,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线双通信控制电路,简化通信线路,提高通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通信控制电路,该通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还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经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供电电源、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开关管及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且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还经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经所述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相连接并由同一外部电源供电。
优选地,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所述单线双向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了一种通信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通过信号发送端发送信号,经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后通过公共端输出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经过处理后输入至第二控制电路;反之,当第二控制电路传输信号至第一控制电路时,原理相似。本实用新型只需一根信号线就实现了双向通信,简化了通信线路,提高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信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信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信控制电路。
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通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00、第二控制电路200;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的第一信号接收端TXD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的第一信号发送端RXD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00的第一信号接收端RXD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00的第一信号发送端TXD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电路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控制电路100与第二控制电路200为MCU,可采用单片机、DSP等芯片实现。
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可用于按摩椅,例如,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可为按摩椅显示部分的控制单元,第二控制电路200可为按键部分的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通过第一信号发送端发送信号,经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进行处理后镜像生成与第一控制电路100输出信号对应的相反波形,传输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进行镜像处理并放大后恢复与原信号一致的对应的波形;反之,当第二控制电路200传输信号至第一控制电路100时,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电路100、第二控制电路200、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实现了一种通信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通过第一信号发送端发送信号,经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进行处理后通过公共端输出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公共端,经过处理后输入至第二控制电路200;反之,当第二控制电路200传输信号至第一控制电路100时,原理相似。本实用新型只需一根信号线就实现了双向通信,简化了通信线路,提高了通信质量。
继续参照图2,具体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包括第一供电电源VC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开关管Q1及第二开关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VCC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的信号发送端且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VCC1还经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VCC1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经所述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的公共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管Q2采用PMOS管实现。第一开关管Q1采用三极管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电路100的第一信号发送端输出为数字信号,为一种高低电平的脉冲信号,第一控制电路100的第一信号发送端输出信号给第二开关管Q2进行处理,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的时候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后通过第四电阻R4输出高电平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易于理解的是,当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时,第二开关管Q2关断,此时通过第四电阻R4输出低电平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
第一供电电源VCC1用于给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还包括第五电阻R5及第一电容C1;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接受来自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信号时,通过第五电阻R5及第一电容C1构成的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整形后输入至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第一开关管Q1基极为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此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信号发送端输出低电平至第一控制电路100;易于理解的是,当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信号发送端输出高电平至第一控制电路100,由于第一供电电源VCC1提供电能,通过第一开关管Q1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
具体地,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包括第二供电电源VCC2、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开关管Q3及第四开关管Q4;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VCC2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信号发送端且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VCC2还经所述第七电阻R7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VCC2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经所述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公共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管Q3采用三极管来实现,所述第四开关管Q4采用PMOS管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作用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还包括第十电阻R10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电阻R10与第二电容C2构成滤波电路,用于对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输入的波形进行滤波整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电电源VCC1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VCC2相连接并由同一外部电源供电(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电源VCC1与第二供电电源VCC2为相同的供电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可包括第三信号处理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可包括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00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00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00及第二控制电路200均可包括多个信号接收端及信号发送端,以分别用于与多个不同的控制电路进行单线双向通信。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结构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的电路结构相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第一控制电路100、第二控制电路200的信号接收端及信号发送端的数量灵活设置对应的信号处理电路。
本实用型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00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00,使得第一控制电路100与第二控制电路200之间进行通信时,只需要一根通信线就可以完成,从而整体上简化了电路中的通信线路,避免由多根通信线通信时造成的互相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该通信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还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经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供电电源、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开关管及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且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还经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经所述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公共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相连接并由同一外部电源供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电路。
CN201521098207.3U 2015-12-24 2015-12-24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5249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98207.3U CN205249214U (zh) 2015-12-24 2015-12-24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98207.3U CN205249214U (zh) 2015-12-24 2015-12-24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9214U true CN205249214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98207.3U Active CN205249214U (zh) 2015-12-24 2015-12-24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92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631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器设备和电路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631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器设备和电路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9695B (zh) 家用嵌入式蓝牙音乐播放系统及播放方法
CN104657315A (zh) 一种集线器控制电路
WO2020107343A1 (zh) 通信转接电控板、家电设备和家电控制系统
CN204886948U (zh) 电力载波信号耦合电路
CN205249214U (zh) 通信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506040A (zh) 保持电力线通讯载波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206649657U (zh) 一种供电单位电费采集系统
CN203942636U (zh) 家用嵌入式蓝牙音乐播放系统
CN107153628A (zh) 隔离型的uart通讯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4994015B (zh) 基于无线射频与电力线载波相结合的rf-plc网关系统
CN105471477A (zh) 一种基于多绕组耦合电感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及方法
CN203120015U (zh) 一种视频信号放大电路
CN103873104B (zh) 一种主机通信电路及通信系统
CN103676680A (zh) 具有家庭云及后台管理的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
CN207319445U (zh) 一种智能红外遥控系统
CN204480241U (zh) 一种集线器控制电路
CN10681471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CN205029665U (zh) 基于非互连直流线路的电力载波系统
CN104298212A (zh) 一种兼容rs232和rs485的系统
CN218825277U (zh) 一种带屏的plc有线无线控制系统
CN204206548U (zh) 一种智能电灯控制开关
CN201839389U (zh) 卫星讯号接收器的电源电路
CN201830282U (zh) 影音信号的以太网接口转换装置
CN203554494U (zh) 一种网络型智能家居综合管理网关
CN104037939B (zh) 一种用于非线性负荷电网管理优化的通信方法及接口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3a, Skyworth Digital Building, Songbai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6, No.3, liaokeng No.3 Industrial Zone, Baoyu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OP-TEK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