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7913U -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7913U
CN205247913U CN201521085633.3U CN201521085633U CN205247913U CN 205247913 U CN205247913 U CN 205247913U CN 201521085633 U CN201521085633 U CN 201521085633U CN 205247913 U CN205247913 U CN 205247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theca
window
hole
protective cabin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856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春杨
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856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7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7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79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包括防护舱,所述防护舱由上壁和两个侧壁围合而成,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上部活动封盖前壁,前壁分为两块,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窗口上覆盖防护帘,另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四肢契合的窗口,所述防护舱的上壁、两个侧壁、前壁和防护帘均由防辐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通过调节调节前壁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的体型进行介入治疗;通过调节移动板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粗细的四肢进行介入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过程中的防护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水平提升,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除了经过全日制学习的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专业人员外,还有心内科医生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今年来介入治疗取得了明显进展,随着这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因病变复杂,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曝光,因此,诊疗术中给操作者带来的辐射伤害值得关注。
传统的介入防护装置,包括铅屏、挂帘及挡板等固有装置,以及铅衣、铅围脖、铅眼罩及铅头盔的辅助防护装置,介入科及心内科常用的介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铅衣、铅帽、铅围脖等物品。但是传统的介入防护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可操作性低:传统铅衣、铅围脖繁重,虽然移动相对较灵活,但对人体颈椎及腰椎存在压迫,手术操作较多时会明显增加疲劳感;二、舒适度底:临床常用铅衣、铅围脖阻止汗液蒸发导致闷热,使舒适度明显减低,若调低室内空调温度,亦会增加患者受凉机会;三、屏蔽效果差:研究表明传统的铅衣、铅围脖组合的防护效率明显低于防护房对放射线的防护功能。如何制造出一款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的介入治疗防护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公开了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以达到在介入诊疗中,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的目的。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舱,所述防护舱由上壁和两个侧壁围合而成,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上部活动封盖前壁,前壁分为两块,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窗口上覆盖防护帘,另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四肢契合的窗口,所述防护舱的上壁、两个侧壁、前壁和防护帘均由防辐射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侧壁前面上部边沿均设有“L”形槽,所述前壁适配插合在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前壁一侧或两侧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L”形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将前壁调节至需要的高度,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固定前壁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上部为半圆形,下部向下延伸至前壁边沿。
优选的是,所述与四肢契合的窗口上部为半圆形,下部向下延伸一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前壁上设有纵向通槽,通槽上开设孔,通槽内适配插合移动板,移动板上开设与四肢契合且不同尺寸的窗口,所述孔的尺寸大于移动板上的最大窗口;
所述移动板一侧或两侧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通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调节移动板在孔中露出需要的尺寸窗口,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固定移动板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防辐射材料为铅玻璃。
优选的是,所述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窗口的前壁高度与两个侧壁相等;所述开设与四肢契合窗口的前壁高度等于侧壁减去横板高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防护舱由上壁、两个侧壁和前壁围合而成,前壁上设有窗口,下部安装滚轮,因此整个装置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由于前壁活动封盖在防护舱前部,因此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位更换相应的前壁,进行介入治疗;由于前壁上开设有与人体各部位契合的窗口,因此大大减少了辐射对医护人员的伤害;由于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上边沿固定防护帘,防护帘下端耷拉在人身体上,因此防护帘进一步的提高了人身体与窗口边沿的密封性,避免射线穿过缝隙,损害医护人员;由于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因此提高了防护舱的整体牢固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由于两个侧壁前面上部边沿均设有“L”形槽,前壁适配插合在槽内,因此前壁能够在侧壁前面任意滑动;由于前壁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L”形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因此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任意调节前壁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的体型进行介入治疗;由于前壁上设有纵向通槽,通槽上开设孔,通槽内适配插合移动板,因此前壁能够在通槽内任意滑动;由于移动板上开设与四肢契合且不同尺寸的窗口,因此窗口能够契合不同粗细的四肢;由于移动板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通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因此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任意调节移动板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粗细的四肢进行介入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介入防护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开设有窗口51的前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开设有窗口53的前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动板1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开设有窗口51的前壁与防护舱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开设有窗口53的前壁与防护舱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至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防护舱1,所述防护舱1由上壁2和两个侧壁3围合而成,防护舱1前下部固定横板4,横板4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3上,上部活动封盖前壁5,前壁5分为两块,一块的前壁5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51,窗口51上覆盖防护帘52,另一块的前壁5上开设与四肢契合的窗口53,所述防护舱1下部安装万向轮6,防护舱1的上壁2、两个侧壁3、前壁5和防护帘52均为透明铅玻璃。防护舱由上壁、两个侧壁和前壁围合而成,前壁上设有窗口,医护人员在防护舱内给病人进行介入治疗,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
防护舱1的上壁2和两个侧壁3具有阻挡射线,防护医护人员的作用;横板4提高了防护舱的整体牢固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前壁5具有阻挡射线,防护医护人员的作用;窗口51契合不同大小的人身体,大大减少了辐射对医护人员的伤害;防护帘52下端耷拉在人身体上,进一步的提高了人身体与窗口边沿的密封性,避免射线穿过缝隙,损害医护人员;窗口53契合不同粗细的四肢,大大减少了辐射对医护人员的伤害;万向轮6使得防护舱能够在任意方向上被推动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由于防护舱由上壁、两个侧壁和前壁围合而成,前壁上设有窗口,下部安装滚轮,因此整个装置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
上述方案中的防护舱1前上部活动封盖前壁5的一种实现形式为:所述两个侧壁3前面上部边沿均设有“L”形槽7,所述前壁5适配插合在槽7内。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具有前壁能够在侧壁前面任意滑动,以及便于前壁更换的有利之处。
上述方案中的窗口51契合不同大小的人身体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前壁5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51,窗口51上部为半圆形,下部向下延伸至前壁边沿,所述前壁5一侧或两侧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8,“L”形槽7上开设与定位孔8相配合的销孔9,将前壁5调节至需要的高度,定位孔8与销孔9重合后,定位孔8与销孔9内插入定位销10,固定前壁5的位置。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具有能够任意调节前壁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的体型进行介入治疗的有利之处。
上述方案中的窗口53契合不同粗细四肢的一种实现形式为:所述前壁5顶部设有挡块17,挡块17抵住上壁2边沿,避免前壁5沿着“L”形槽7滑落;前壁5上设有纵向通槽11,通槽11上开设孔12,通槽11内适配插合移动板13,移动板13上开设与四肢契合且不同尺寸的窗口53,窗口53上部为半圆形,下部向下延伸一部分,所述孔12的尺寸大于移动板13上的最大窗口53;所述移动板13一侧或两侧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14,通槽11上开设与定位孔14相配合的销孔15,调节移动板13在孔12中露出需要的尺寸窗口53,定位孔14与销孔15重合后,定位孔14与销孔15内插入定位销16,固定移动板13的位置。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具有能够任意调节移动板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粗细的四肢进行介入治疗的有利之处。
上述方案中的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窗口51的前壁5高度与两个侧壁3相等。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具有避免前壁上升高度过高,导致前壁下边沿与横板上边沿分离,射线透过缝隙损害医护人员的有利之处。
上述方案中的开设与四肢契合窗口53的前壁5高度等于侧壁3减去横板4高度。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具有节约材料,减轻前壁整体重量,便于介入治疗过程中前壁更换的有利之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防护舱由上壁、两个侧壁和前壁围合而成,前壁上设有窗口,下部安装滚轮,因此整个装置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由于前壁活动封盖在防护舱前部,因此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位更换相应的前壁,进行介入治疗;由于前壁上开设有与人体各部位契合的窗口,因此大大减少了辐射对医护人员的伤害;由于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上边沿固定防护帘,防护帘下端耷拉在人身体上,因此防护帘进一步的提高了人身体与窗口边沿的密封性,避免射线穿过缝隙,损害医护人员;由于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因此提高了防护舱的整体牢固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由于两个侧壁前面上部边沿均设有“L”形槽,前壁适配插合在槽内,因此前壁能够在侧壁前面任意滑动;由于前壁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L”形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因此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任意调节前壁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的体型进行介入治疗;由于前壁上设有纵向通槽,通槽上开设孔,通槽内适配插合移动板,因此前壁能够在通槽内任意滑动;由于移动板上开设与四肢契合且不同尺寸的窗口,因此窗口能够契合不同粗细的四肢;由于移动板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通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因此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任意调节前壁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粗细的四肢进行介入治疗。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舱,所述防护舱由上壁和两个侧壁围合而成,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上部活动封盖前壁,前壁分为两块,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窗口上覆盖防护帘,另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四肢契合的窗口,所述防护舱的上壁、两个侧壁、前壁和防护帘均由防辐射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壁前面上部边沿均设有“L”形槽,所述前壁适配插合在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一侧或两侧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L”形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将前壁调节至需要的高度,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固定前壁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上部为半圆形,下部向下延伸至前壁边沿。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四肢契合的窗口上部为半圆形,下部向下延伸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上设有纵向通槽,通槽上开设孔,通槽内适配插合移动板,移动板上开设与四肢契合且不同尺寸的窗口,所述孔的尺寸大于移动板上的最大窗口;
所述移动板一侧或两侧边沿处开设若干定位孔,通槽上开设与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调节移动板在孔中露出需要的尺寸窗口,定位孔与销孔重合后,定位孔与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固定移动板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材料为铅玻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窗口的前壁高度与两个侧壁相等;所述开设与四肢契合窗口的前壁高度等于侧壁减去横板高度。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底部安装滚轮。
CN201521085633.3U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7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5633.3U CN205247913U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5633.3U CN205247913U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7913U true CN205247913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856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7913U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79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4596A (zh) * 2016-08-22 2017-01-04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放射线防护装置
CN110025330A (zh) * 2019-05-13 2019-07-19 深圳华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多功能射线防护设备
CN110411906A (zh) * 2019-08-08 2019-11-05 山东建筑大学 三维可调式高承压大动水注浆系统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4596A (zh) * 2016-08-22 2017-01-04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放射线防护装置
CN110025330A (zh) * 2019-05-13 2019-07-19 深圳华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多功能射线防护设备
CN110411906A (zh) * 2019-08-08 2019-11-05 山东建筑大学 三维可调式高承压大动水注浆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10411906B (zh) * 2019-08-08 2022-03-01 山东建筑大学 三维可调式高承压大动水注浆系统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7913U (zh)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US20080272318A1 (en) Radiation attenuating head cover
US20200051705A1 (en) Neck support with radiation protection
CN102670236B (zh) 升降式射线防护帘
CN203885520U (zh) 放射科防护装置
CN204410995U (zh)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CN208031223U (zh) 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放射科检查床
CN204890022U (zh) 一种ct检查时病人防辐射装置
CN208659393U (zh) 一种放射科用防护装置
CN204484147U (zh)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床
CN20468388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装置
CN204581324U (zh) 一种用于x射线受检者的防护装置
CN211187314U (zh) 一种带防护功能的ct扫描床
CN203910279U (zh) 用于患者面部的防辐射面罩
CN205516040U (zh) 一种放疗装置
CN203577160U (zh) 飞顿激光遮挡板
CN215605829U (zh) 一种放射科用检查隔离辅助装置
CN105394834A (zh) 一种过膝式防护服
CN112545545A (zh) 一种新生儿拍胸片体位固定装置
CN211409131U (zh) 一种儿童术中防护衣
CN219147643U (zh) 一体式防辐射帽与围脖
CN221012088U (zh) 一种便于观察喉套管的防晒用具
CN212971867U (zh) 一种防护头盔
CN212234828U (zh) 一种用于颅脑术后头部保护罩
CN103142376A (zh) 适应心脏及外周介入手术x线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