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9592U - 一种爬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爬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9592U
CN205239592U CN201521074806.1U CN201521074806U CN205239592U CN 205239592 U CN205239592 U CN 205239592U CN 201521074806 U CN201521074806 U CN 201521074806U CN 205239592 U CN205239592 U CN 205239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rame
hole
frame
rack posts
upper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48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今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748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9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9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95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梯装置,包括:主架(1);滚轮(2),设置于所述主架(1)的底部;滑撬架(3),其具有固定端(31)和自由端(32),所述固定端(31)与所述主架(1)的底端连接,且所述滑撬架(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滑磨板(33);上支杆(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1)和所述滑撬架(3)连接,且所述上支杆(4)与主架(1)和滑撬架(3)三者之间构成类三角形;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爬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辅助器材,特别提供了一种爬梯装置,尤其适用于行李车爬梯。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进行重物搬运或行李运送时,最头疼的就是遇到楼梯或台阶,因为当遇到楼梯或台阶时搬运车或行李车就无法使用,需要人力进行搬运,存在工作量大,耗费劳力等问题。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可以进行楼梯或台阶攀爬的工具,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梯装置,以用来解决以往搬运重物或行李时,无法实现楼梯或台阶的攀爬,存工作量大,耗费劳力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1;
滚轮2,设置于所述主架1的底部;
滑撬架3,其具有固定端31和自由端32,所述固定端31与所述主架1的底端连接,且所述滑撬架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滑磨板33;
上支杆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1和所述滑撬架3连接,且所述上支杆4与主架1和滑撬架3三者之间构成类三角形。
优选,所述上支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1和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撬架3的固定端31和所述主架1的底端均与所述滚轮2的轮轴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架1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导槽11,所述上支杆4的一端通过上支杆铰轴1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导槽11内,所述上支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铰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一端与所述上支杆铰轴12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1。
进一步优选,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导槽52,在所述推拉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套13和把手51,所述滑套13套装于所述主架1的外部,且在所述主架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导槽52配合的凸起15,所述滑套13的侧壁与所述上支杆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杆4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铰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支杆4一端与所述主架1转动连接,可沿所述主架1周向转动,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
所述滑撬架3的固定端31通过下支杆6与所述主架1底端连接,所述下支杆6一端与所述主架1底端转动连接,可沿所述主架1底端周向转动,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端31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支杆4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上支杆4通过第一安装孔套装于主架1上,相邻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一盲孔41,所述第一盲孔41内设置有第一压簧42,上支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在上支杆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固定架71,所述第一下固定架71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在上支杆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固定架72,所述第一上固定架72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且第一固定架72与上支杆4的第一盲孔41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穿过通孔设置有第一按钮73,在第一按钮7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销74,所述第一定位销74的下端与第一压簧42相抵;
所述下支杆6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下支杆6通过第二安装孔套装于主架1的底端,相邻第二安装孔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压簧,下支杆6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在下支杆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固定架81,所述第二下固定架81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在下支杆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上固定架82,所述第二上固定架82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且第二固定架82与下支杆6的第二盲孔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穿过通孔设置有第二按钮83,在第二按钮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下端与第二压簧相抵。
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架1的中部和底端分别固定套装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盲孔141,所述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下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上支杆4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具有通孔的一端插设于位于中部固定架14的第一安装盲孔141内,依次穿过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安装孔、上支杆4的通孔和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设置有转轴销142,所述转轴销142与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3,在转轴销142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凸块1421,在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外缘设置有与所述凸块1421配合的凹槽144;
所述下支杆6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具有通孔的一端插设于位于底端固定架14的第一安装盲孔141内,依次穿过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安装孔、下支杆6的通孔和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设置有转轴销142,所述转轴销142与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3,在转轴销142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凸块1421,在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外缘设置有与所述凸块1421配合的凹槽14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装置,通过上支杆、主架和滑橇架三者之间形成稳定的类三角结构,当使用该装置进行楼梯或台阶的攀爬时,通过滑橇架在台阶外沿处形成斜面,使用斜向上的拉力进行牵拉主架就可以使爬梯装置在滑撬架的导向作用下,沿楼梯或台阶向上滑动,由于滑橇架前倾,在上台阶时滑撬架以倾斜角度碰撞台阶的凸角,使得碰撞力分散,使滑橇架受到的碰撞力变小,减小牵拉爬梯装置所需拉力,省时省力;为了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对于滑撬架的磨损,在滑撬架的外侧面还设置了滑磨板,爬梯时,所述滑磨板下端面位于滚轮外边缘的切线处或靠近切线位于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四种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五种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解释,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以往搬运重物或行李时,无法实现楼梯或台阶的攀爬,存工作量大,耗费劳力等问题。
实施方案一:提供了一种爬梯装置,参见图1,包括:主架1,在主架1的底部连接有单向的滚轮2,且主架1的底端连接于滚轮2的轮轴处,在滚轮2的轮轴处还连接有滑撬架3,该滑撬架3具有固定端31和自由端32,与滚轮2轮轴连接的为其固定端31,在滑撬架3的外侧面通过铆钉34固定设置有滑磨板33,主架1的中部和滑撬架3的中部通过上支杆4进行固定连接,且主架1、滑撬架3和上支杆4三者之间构成了类三角形。
实施方案二:参见图2,与实施方案一不同,本实施方案中的爬梯装置中的滑撬架可以进行折叠操作,其与实施方案一的不同结构之处在于,在主架1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导槽11,上支杆4的一端通过上支杆铰轴1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导槽11内,上支杆4的另一端与滑撬架3铰接。
为了方便折叠的操作,参见图2,在爬梯装置中还设置了推拉杆5,该推拉杆5一端与上支杆铰轴12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1,通过进行提拉把手51就可以实现滑撬架的折叠、收放操作。
实施方案三:参见图3,本实施方案中的爬梯车也可以进行折叠和收放的操作,其与实施方案一的不同结构之处在于,爬梯装置还包括:推拉杆5,推拉杆5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导槽52,在推拉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套13和把手51,滑套13套装于主架1的外部,且在主架1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二滑动导槽52配合的凸起15,滑套13的侧壁与上支杆4一端固定连接,上支杆4另一端与滑撬架3铰接,该爬梯装置通过进行提拉把手51就可以实现滑撬架的折叠、收放操作。
上述实施方案一、二、三中的结构大多仅适用于滚轮为单向轮的,以下提供的为可适用于万向轮的具体结构。
与实施方案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4、图5,上支杆4一端与主架1转动连接,可沿所述主架1周向转动,另一端与滑撬架3固定连接;滑撬架3的固定端31通过下支杆6与主架1底端连接,所述下支杆6一端与主架1底端转动连接,可沿所述主架1底端周向转动,另一端与滑撬架3固定端31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的转动连接形式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实现,具体如下:
实施方案四:参见图4,该结构适用于主架截面呈圆形,在上支杆4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上支杆4通过第一安装孔套装于主架1上,相邻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一盲孔41,第一盲孔41内设置有第一压簧42,上支杆4的另一端与滑撬架3固定连接,在上支杆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固定架71,第一下固定架71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在上支杆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固定架72,所述第一上固定架72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且第一固定架72与上支杆4的第一盲孔41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穿过通孔设置有第一按钮73,在第一按钮7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销74,所述第一定位销74的下端与第一压簧42相抵;
下支杆6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下支杆6通过第二安装孔套装于主架1的底端,相邻第二安装孔设置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压簧,下支杆6另一端与滑撬架3固定连接,在下支杆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固定架81,所述第二下固定架81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在下支杆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上固定架82,所述第二上固定架82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且第二固定架82与下支杆6的第二盲孔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穿过通孔设置有第二按钮83,在第二按钮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下端与第二压簧相抵。
该实施方案中通过向下按压按钮可以实现滑撬架的折叠。
实施方案五:参见图5,该结构适用于主架截面为非圆形,例如棱形,方形等,主架1的中部和底端分别固定套装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盲孔141,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下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安装孔;
上支杆4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具有通孔的一端插设于位于中部固定架14的第一安装盲孔141内,依次穿过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安装孔、上支杆4的通孔和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设置有转轴销142,转轴销142与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3,在转轴销142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凸块1421,在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外缘设置有与凸块1421配合的凹槽144;
下支杆6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具有通孔的一端插设于位于底端固定架14的第一安装盲孔141内,依次穿过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安装孔、下支杆6的通孔和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设置有转轴销142,所述转轴销142与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3,在转轴销142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凸块1421,在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外缘设置有与凸块1421配合的凹槽144。
该实施方案中通过向下按压转轴销可实现滑撬架的折叠。
上述实施各个实施方案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中间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1);
滚轮(2),设置于所述主架(1)的底部;
滑撬架(3),其具有固定端(31)和自由端(32),所述固定端(31)与所述主架(1)的底端连接,且所述滑撬架(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滑磨板(33);
上支杆(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1)和所述滑撬架(3)连接,且所述上支杆(4)与主架(1)和滑撬架(3)三者之间构成类三角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1)和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撬架(3)的固定端(31)和所述主架(1)的底端均与所述滚轮(2)的轮轴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导槽(11),所述上支杆(4)的一端通过上支杆铰轴(1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导槽(11)内,所述上支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铰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一端与所述上支杆铰轴(12)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导槽(52),在所述推拉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套(13)和把手(51),所述滑套(13)套装于所述主架(1)的外部,且在所述主架(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导槽(52)配合的凸起(15),所述滑套(13)的侧壁与所述上支杆(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杆(4)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铰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4)一端与所述主架(1)转动连接,可沿所述主架(1)周向转动,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
所述滑撬架(3)的固定端(31)通过下支杆(6)与所述主架(1)底端连接,所述下支杆(6)一端与所述主架(1)底端转动连接,可沿所述主架(1)底端周向转动,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端(31)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杆(4)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上支杆(4)通过第一安装孔套装于主架(1)上,相邻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一盲孔(41),所述第一盲孔(41)内设置有第一压簧(42),上支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在上支杆(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固定架(71),所述第一下固定架(71)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在上支杆(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固定架(72),所述第一上固定架(72)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且第一固定架(72)与上支杆(4)的第一盲孔(41)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穿过通孔设置有第一按钮(73),在第一按钮(7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销(74),所述第一定位销(74)的下端与第一压簧(42)相抵;
所述下支杆(6)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下支杆(6)通过第二安装孔套装于主架(1)的底端,相邻第二安装孔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压簧,下支杆(6)另一端与所述滑撬架(3)固定连接,在下支杆(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固定架(81),所述第二下固定架(81)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在下支杆(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上固定架(82),所述第二上固定架(82)固定套装于主架(1)上,且第二固定架(82)与下支杆(6)的第二盲孔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穿过通孔设置有第二按钮(83),在第二按钮(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下端与第二压簧相抵。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1)的中部和底端分别固定套装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盲孔(141),所述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下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上支杆(4)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具有通孔的一端插设于位于中部固定架(14)的第一安装盲孔(141)内,依次穿过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安装孔、上支杆(4)的通孔和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设置有转轴销(142),所述转轴销(142)与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3),在转轴销(142)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凸块(1421),在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外缘设置有与所述凸块(1421)配合的凹槽(144);
所述下支杆(6)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具有通孔的一端插设于位于底端固定架(14)的第一安装盲孔(141)内,依次穿过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安装孔、下支杆(6)的通孔和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设置有转轴销(142),所述转轴销(142)与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3),在转轴销(142)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凸块(1421),在第一安装盲孔(141)的下侧壁安装孔外缘设置有与所述凸块(1421)配合的凹槽(144)。
CN201521074806.1U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爬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9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4806.1U CN205239592U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爬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4806.1U CN205239592U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爬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9592U true CN205239592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8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48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9592U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爬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9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251A (zh) * 2016-05-31 2016-09-07 姜今善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爬梯式拉杆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251A (zh) * 2016-05-31 2016-09-07 姜今善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爬梯式拉杆箱
CN105919251B (zh) * 2016-05-31 2017-08-25 姜今善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爬梯式拉杆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4829U (zh) 一种新型楼梯扶手助力装置
CN205162188U (zh) 行李箱
CN205396357U (zh) 平衡车
CN205239592U (zh) 一种爬梯装置
KR101670603B1 (ko) 캐리어 가방용 보조바퀴
CN206371625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CN201319933Y (zh) 带折叠轮箱包
CN206213468U (zh) 一种省力推进式旅行箱
CN204341120U (zh) 多用途折叠车
CN205728526U (zh)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爬梯式拉杆箱
CN210114128U (zh) 一种弯曲式拉杆履带行李箱
CN202358263U (zh) 少儿滑板车的收合结构
CN201929777U (zh) 烧烤箱
CN205149930U (zh) 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CN208278140U (zh) 一种爬楼手拉车
CN205527437U (zh) 一种简易式微型起重机
CN209995531U (zh) 一种新型智能行李箱
CN208184102U (zh) 活动坡道及具有其的楼梯组件
CN201287745Y (zh) 具有梯架的搬运推车结构
CN217918009U (zh) 一种推拉两用老虎车
CN211391339U (zh) 便携折叠拉车
CN210432986U (zh) 可拖行上楼拉杆箱
CN205585474U (zh) 折叠行李车两用手杖
CN205837085U (zh) 一种可折叠箱式电动车
CN212912081U (zh) 一种拉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