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2531U -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2531U
CN205232531U CN201520882258.9U CN201520882258U CN205232531U CN 205232531 U CN205232531 U CN 205232531U CN 201520882258 U CN201520882258 U CN 201520882258U CN 205232531 U CN205232531 U CN 205232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led
chip
induc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22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822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2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2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2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所述LED发光板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整流桥、LED单元、与所述LED单元串联的电感、以及具有电流调制、恒流输出、功率输出功能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消耗端、接地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连接,所述电感与所述LED单元串联连接,所述LED单元的另一端与驱动地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LED遥感灯包括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供电的电源管理单元、以及照明的LED发光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感滞后原理减少谐波,在保证足够功率供给LED的同时,彻底杜绝LED灯具会爆炸的危险性,且有使得肉眼难以觉察到LED的频闪,方便人们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背景技术
LED照明,是目前最时兴、最环保、最节能的灯光照明模式,但是,LED灯具的关键部分——电源,是直接关系到灯具的亮度、寿命、甚至使用安全问题。质量好的LED照明灯具,需要恒流供电,一般恒流电源输出都有50Hz的脉冲谐波影响眼睛视觉,而现有的LED灯为了消除频闪的视觉感受,一般都是在电路中设置滤波电容来解决,而滤波电容一般采用电解电容器,但是若恒流供电给串联LED灯珠,一旦有一粒灯珠烧坏开路后,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就会升高超出电解电容的耐压,电解电容器就会膨胀爆炸。如果电源部分使用阻容降压给电就更加危险,大多数LED灯具爆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带电解电容同时能消除人眼对LED频闪的LED发光板和LED遥感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整流桥、LED单元、电感、以及用于驱动所述LED单元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电流调制、恒流输出、功率输出功能;
所述驱动电路的消耗端、接地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连接,所述电感与所述LED单元串联连接,所述LED单元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LED单元之间串联有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ED单元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为第三芯片,其消耗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负极连接;其接地端通过第七二极管与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极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感连接,所述接地端与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芯片的输出端与其接地端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芯片为WS9420。
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芯片的消耗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芯片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的火线连接。
一种LED遥感灯,包括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LED发光板;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发出微波信号,并接收经移动的导电物体反射的反馈信号,并将回收的反馈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检测单元收集到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传输至电源管理单元,从而触发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供电开关;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稳压整流输入电源,并为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及LED发光板供电;
所述LED发光板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整流桥、LED单元、与所述LED单元串联的电感、以及用于驱动所述LED单元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的消耗端、接地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连接,所述电感与所述LED单元串联连接,所述LED单元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LED单元之间串联有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二芯片、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双向晶闸管、光触发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其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十六电阻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其另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为带电极的电容,所述第十六电阻与第十二电容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依次通过连接第十五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三电阻与光触发二极管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之间的节点与所述双向晶闸管连接;
所述双向晶闸管的另一端与LED发光板连接;其控制极与光触发二极管连接;
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两端并联第十三电容;
所述光触发二极管中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其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光触发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第二芯片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其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十一电容器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为带电极电容,所述第二芯片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入电网的零线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连接的一端与输入电网的火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集成了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的第一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片为BD9215FV。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与地连接;其第二引脚通过第二电容与地连接;其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七电阻、第六电容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与第六电容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通过第五电容与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并联有第八电阻;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通过第七电容与第六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八引脚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七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九引脚通过第十电阻与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八电容;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引脚依次通过光敏电阻和第九电容与第九引脚连接,所述光敏电阻与第九电容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一引脚与光敏电阻与第九电容连接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二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三引脚通过接地电容与地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四引脚通过第十电容与地连接,所述第十电容与第十一电容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感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与地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串联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感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二电阻与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与第四电阻并联;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后并联在第四电阻的两端;所述第四电容与第六电阻并联,并且所述第四电容与第六电阻连接的一端接地;第四电容与第五电阻连接的一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第四引脚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感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与地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三电感与第二电容连接的一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三引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感滞后原理减少谐波,在保证足够功率供给LED的同时,彻底杜绝LED灯具会爆炸的危险性,并且有效消除由于交流电引起的LED频闪的问题,使得肉眼难以觉察到LED的频闪,方便人们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LED遥感灯,通过设置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LED发光板,有效地检测经过的导电物体,并将检测到的微波信号传送至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对微波信号进行运算放大、电压比较、筛选、处理、延时和锁定,并将信号输出至电源管理单元,从而驱动晶闸管导通,使得电源管理单元对LED发光板供电,实现LED照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遥感灯的方框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遥感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遥感灯的实际测试波形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整流桥、LED单元、与LED单元串联的第四电感L4、驱动电路第三芯片IC3、第十六电阻R16、第七二极管D7。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驱动电路的消耗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芯片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源的火线连接。
所述第三芯片IC3的接地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四电感L4一端与LED单元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芯片IC3的CS端连接。
所述LED单元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电感L4连接,其负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三芯片IC3为WS9420。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LED遥感灯,包括检测单元1、信号处理单元2、电源管理单元3和LED发光板4。
所述检测单元1用于发出微波信号,并接收经移动的导电物体反射回的反馈信号,并将回收的反馈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2;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用于处理检测单元1收集到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传输至电源管理单元,从而触发电源管理单元3的供电开关;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3用于稳压整流输入电源,并为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及LED发光板4供电。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二三极管T2、第二芯片IC2、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双向晶闸管Q1、光触发二极管DR1;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其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其另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C12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C12为带电极的电容,所述第十六电阻R16与第十二电容C12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依次通过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三电阻R13与光触发二极管DR1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十四电阻R14之间的节点与所述双向晶闸管Q1连接;
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另一端与LED发光板连接;其控制极与光触发二极管DR1连接;
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两端并联第十三电容C13;
所述光触发二极管DR1中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正极连接;其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光触发二极管DR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二芯片IC2连接;所述第二芯片IC2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12的正极连接;其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所述第二芯片IC2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十一电容器C11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为带电极电容,所述第二芯片IC2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输入电网的零线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十四电阻R14连接的一端与输入电网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芯片IC2为78L05芯片。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包括集成了运算放大器AMP1、电压比较器AMP2、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的第一芯片IC1,所述IC1为BD9215FV集成电路,它是红外线专用高精度集成电路。
所述第一芯片IC1的第一引脚与地连接;其第二引脚通过第二电容C2与地连接;其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检测单元1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七电阻R7、第六电容C6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容C6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通过第五电容C5与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两端并联有第八电阻R8;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通过第七电容C7与第六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八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七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九引脚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两端并联有第八电容C8;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引脚依次通过光敏电阻CDS和第九电容C9与第九引脚连接,所述光敏电阻CDS与第九电容C9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一引脚与光敏电阻CDS与第九电容C9连接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二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电源管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三引脚通过接地电容RC1与地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四引脚通过第十电容C10与地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1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
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一电感L1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与地连接,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串联连接;
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感L2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感L1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与第四电阻R4并联;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联后并联在第四电阻R4的两端;所述第四电容C4与第六电阻R6并联,并且所述第四电容C4与第六电阻R6连接的一端接地;第四电容C4与第五电阻R5连接的一端与信号处理单元2的第四引脚连接;
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感L3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地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二电容C2连接的一端与信号处理单元2的第三引脚连接。
Ku波段的检测单元中的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组成的振荡回路产生的电场向周围发射,经流动导电物体,如走动的人或者移动的金属,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由第一电感L1吸收,第一三极管T1放大后经第二电感L2检波由第五电阻输出到信号处理单元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是电源滤波电容,第四电容是输出滤波电容。
信号处理单元通过BD9215FV处理检测单元1传输过来的遥感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AMP1运算放大、AMP2进行电压比较,由状态控制器筛选、处理、延时和锁定,输出给下一级电源管理单元3对LED发光板供电。
电源管理单元3经过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第二稳压二极管DZ2桥式稳压整流后,再经稳压第二芯片IC2第二次稳压,向信号处理单元的BD9215FV和检测单元的遥感振荡器第一三极管T1供电,第十四电阻为限流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三电容并联把220V的电网电压降压。第一稳压二极管DZ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Z2是1W/12V的稳压二极管。
有人流动时,检测单元1产生的变化电场脉冲通过信号处理单元2处理得到高电平,由BD9215FV的V0脚输出,直接连接到电源管理单元3的作为开关晶体管的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得到高电平而导通,因而使得光触发二极管DR1的输出端导通,220V的市电通过第十三电阻R13,经光触发二极管DR1向双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供电,使得双向晶闸管Q1导通,向LED发光板供电。
市电经过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向第三芯片IC3的消耗端供电,第三芯片IC3是一个高集成度的无须AC/DC转换的LED驱动电路,其内部包含有电流调制、恒流以及功率输出功能。本专利利用IC3的输出特性,通过设置第四电感L4的电感量,用电感的滞后特性把频闪控制在肉眼感觉不到的频率。
市电电压很低时,第三芯片IC3的输出节点会承担分流电阻反映出的电压,有效地接通电流控制,并使LED单元在这种恒定电流下工作。这种产生恒流脉冲PFC(功率因数校正)反激式工作,重要的是要使用一种不会与电网频率产生可见拍频频率的PWM调制信号,这是由第四电感L4设计的电感量产生的效果。
LED单元和第三芯片IC3内部的MOSFET开关管的内部的电流检测电阻。如电流检测电阻的电压超过电流感测引脚CS的阈值电压,内部MOSFET开关管将关闭。存储在第四电感L4里的电能将使电流继续为负载LED供电。如,LED的驱动电流设定为0.35A,根据芯片提供的计算公式可得到采样第十六电阻R16=0.62Ω。第四电感L4取值与LED电流的纹波值有关,一般限制纹波系数最大为0.3,第四电感L4的值的计算公式为:
L 4 = V L E D × ( 1 - V L E D / V I N ) 0.3 × I L E D × F S
若本实施例中设计驱动为10个LED,其VLED为33V,Vin是经过全波整流后的峰值电压,其值为310V,ILED和Fs取值同前,代入式计算得到L4=5.6mH。
电路中选用6.8mH的第四电感L4。经过实际测试得出以下波形图谱如图4:
图4显示整个电源周期内初级端的电流曲线(1)和次级端(2)的电流曲线。很明显,电流的峰值呈正弦形包络,这使其能够在无输入电容时,仍然获得好的功率因数和低传导辐射。
该电路能够在不使用额外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情况下获得好的功率因数。在双倍电网频率下,次级端的纹波电流虽然大一点点,但对于LED照明而言,这不会成为缺点,因为人眼对100Hz的闪烁是不敏感的,肉眼根本感觉不到LED灯的频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整流桥、LED单元、与所述LED单元串联的电感、以及用于驱动所述LED单元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的消耗端、接地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连接,所述电感与所述LED单元串联连接,所述LED单元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LED单元之间串联有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单元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第三芯片,其消耗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负极连接;其接地端通过第七二极管与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极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感连接,所述接地端与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芯片的输出端与其接地端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芯片为WS9420,所述第三芯片具有电流调制,恒流输出、功率输出的功能。
5.一种LED遥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以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发出微波信号,并接收经移动的导电物体反射的反馈信号,并将回收的反馈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检测单元收集到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传输至电源管理单元,从而触发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供电开关;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稳压整流输入电源,并为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及LED发光板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LED遥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二芯片、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双向晶闸管、光触发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其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十六电阻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其另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为带电极的电容,所述第十六电阻与第十二电容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依次通过连接第十五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三电阻与光触发二极管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之间的节点与所述双向晶闸管连接;
所述双向晶闸管的另一端与LED发光板连接;其控制极与光触发二极管连接;
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两端并联第十三电容;
所述光触发二极管中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其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光触发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第二芯片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其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十一电容器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为带电极电容,所述第二芯片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入电网的零线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与第十四电阻连接的一端与输入电网的火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LED遥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集成了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的第一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LED遥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为BD9215FV。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LED遥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与地连接;其第二引脚通过第二电容与地连接;其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七电阻、第六电容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与第六电容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通过第五电容与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并联有第八电阻;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通过第七电容与第六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八引脚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七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九引脚通过第十电阻与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八电容;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引脚依次通过光敏电阻和第九电容与第九引脚连接,所述光敏电阻与第九电容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一引脚与光敏电阻与第九电容连接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二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三引脚通过接地电容与地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四引脚通过第十电容与地连接,所述第十电容与第十一电容的正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遥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感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与地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串联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感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二电阻与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与第四电阻并联;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后并联在第四电阻的两端;所述第四电容与第六电阻并联,并且所述第四电容与第六电阻连接的一端接地;第四电容与第五电阻连接的一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第四引脚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感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与地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三电感与第二电容连接的一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三引脚连接。
CN201520882258.9U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Active CN205232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2258.9U CN205232531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2258.9U CN205232531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2531U true CN205232531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2258.9U Active CN205232531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2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2501B (zh) 强制恒流源调光的led灯
CN105979662A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CN109769321A (zh) 一种带延时熄灯功能的led灯电路
CN107889314B (zh) 带记忆功能的触控调光led电源及其设计方法
CN203279291U (zh) 一种带遥控可调光led灯驱动电路
CN205232531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led发光板及led遥感灯
CN205793545U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CN205793519U (zh) 一种三相交流供电无频闪acled灯具
CN102149245B (zh) 一种高效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CN107734778A (zh) Led驱动电源电路和发光设备
CN204889873U (zh) 一种可照明吸尘器控制器
CN204362379U (zh) 一种实现无极调光的自激式led转换装置
CN202103927U (zh) 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US9591710B1 (en) Kind of LED phase cut dimming power supply
CN203120259U (zh) 一种数控可调光led灯驱动电源
CN205793530U (zh) 一种使用三相交流电源为led照明灯具供电的装置
CN105764178A (zh) 一种无频闪的分段式恒流led驱动电路
CN205912305U (zh) 可控硅兼容多段调光led智能电源
CN207744209U (zh) 一种电压过压智能保护的高压灯带控制器
CN201813604U (zh) 恒流直流荧光灯镇流器
CN205082003U (zh) 一种应急灯逆变电源
CN205610991U (zh) 一种户外节能照明控制系统
CN206413228U (zh) 一种可有效弱化频闪现象的led用电设备
CN210958870U (zh) 电压自动跟随滑频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583928Y (zh) 具有自恢复功能的电子镇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