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0962U -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 Google Patents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0962U
CN205230962U CN201520998809.8U CN201520998809U CN205230962U CN 205230962 U CN205230962 U CN 205230962U CN 201520998809 U CN201520998809 U CN 201520998809U CN 205230962 U CN205230962 U CN 205230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fixed contact
nonpolarity
contact chip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988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凤阳
郑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lq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lq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lq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lq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988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0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0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0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该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能同时与其通断的接触片,在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外依次排列有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其中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同,第二永磁体与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反。该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采用三个永磁体,设置在接触片的同一侧,不仅成本较多,而且不会增加直流接触器的体积,又能在静触头电源接反时起到将电弧再次发生偏转,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灭弧效果。

Description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用灭弧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的灭弧方式有自然灭弧、金属栅片灭弧、真空灭弧、压力气体灭弧、自身磁吹结合金属栅片灭弧、永磁磁吹灭弧、压力气体结合永磁磁吹灭弧等形式。但这些灭弧方式都具有自身优缺点。
其中,永磁磁吹灭弧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提高分断电压应用最为广泛。现有最常用的磁吹灭弧机构是在两个静触头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永磁铁,两个静触头下方为连接片。在没有永磁铁的情况下,如连接片断开的瞬间会在两个静触头与连接片之间形成电弧,由于没有永磁铁,电弧不会熄灭,高温电弧会将静触头与连接片烧毁。而采用在两个静触头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永磁铁的灭弧机构时,由于永磁铁的极性为两个极,即一面为N极,另一面为S极,当其中一个静触头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静触头接电源的负极时,产生的电弧从左右两边偏转直至熄灭。这种结构是目前有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常用的结构,但一旦上述的正向静触头接电源的负极,另一负向静触头接电源的正极,两个电弧会就会同时向中间偏转直至短路。
专利号为CN201110057695.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其采用三个永磁体将电弧分别向两个相反的运动。该灭弧系统虽然实现了电弧的熄灭,实现了无极性要求,但由于其三个永磁体和两个静触头分别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形成的直流接触器的体积必然很大,从而造成使用不便以及成本增加等缺陷。另外,市场上也有在接触片的两侧分别设置三个永磁体的灭弧机构出现,虽然能够实现无极性灭弧效果,但由于永磁体数量较多,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接触片两侧设置永磁体,也相应增加了产品的体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又能实现无极性灭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该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能同时与其通断的接触片,在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外依次排列有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其中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同,第二永磁体与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和S极所在直线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分别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S极分别远离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二永磁体的S极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二永磁体的N级远离所述接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S极分别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分别远离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二永磁体的N极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二永磁体的S级远离所述接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采用三个永磁体,设置在接触片的同一侧,不仅成本较多,而且不会增加直流接触器的体积,又能在静触头电源接反时起到将电弧再次发生偏转,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在第一静触头通正向电流时的电弧偏转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在第一静触头通反向电流时的电弧偏转方向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第一静触头2——第二静触头
3——接触片4——第一永磁体
5——第二永磁体6——第三永磁体
A——磁力线B——电弧偏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参阅图1-4,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静触头1和第二静触头2,该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能同时与其通断的接触片3,在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外依次排列有第一永磁体4、第二永磁体5和第三永磁体6,其中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同,第二永磁体与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4、第二永磁体5和第三永磁体6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永磁体4、第二永磁体5和第三永磁体6的N极和S极所在直线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分别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S极分别远离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二永磁体的S极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二永磁体的N级远离所述接触片。
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S极分别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分别远离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二永磁体的N极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二永磁体的S级远离所述接触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第一、三永磁体的N极靠近接触片时为例),图2为其主视图,图3图4均为图1的仰视图,图3是在第一静触头流入正向电流时的磁力线及电弧偏转方向示意,图4是在第一静触头流入反向电流时的磁力线及电弧偏转方向示意。其中,a为磁力线方向,b为电弧偏转方向,由图3、图4可以看出,无论第一、二静触头流入正向或反向电流,电弧的偏转方向均是平行朝向同一侧,即在静触头上的负载无论极性如何都不可能使两个电弧短路,从而达到无极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弧机构由于只使用了三块磁铁,相对目前的六块磁铁设置,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弧机构由于只设置在接触片的一侧,相对目前两侧均设置磁铁的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产品体积。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弧机构不仅结构简洁,可以达到很好的无极性效果,而且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Claims (5)

1.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静触头(1)和第二静触头(2),该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能同时与其通断的接触片(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外依次排列有第一永磁体(4)、第二永磁体(5)和第三永磁体(6),其中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同,第二永磁体与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4)、第二永磁体(5)和第三永磁体(6)的N极和S极所在直线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在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分别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S极分别远离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二永磁体的S极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二永磁体的N级远离所述接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S极分别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的N极分别远离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二永磁体的N极靠近所述接触片,该第二永磁体的S级远离所述接触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4)、第二永磁体(5)和第三永磁体(6)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CN201520998809.8U 2015-12-04 2015-12-04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Active CN205230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8809.8U CN205230962U (zh) 2015-12-04 2015-12-04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8809.8U CN205230962U (zh) 2015-12-04 2015-12-04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0962U true CN205230962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98809.8U Active CN205230962U (zh) 2015-12-04 2015-12-04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09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4632A (zh) * 2015-12-04 2016-03-02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CN107919253A (zh) * 2016-10-05 2018-04-17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08493022A (zh) * 2018-02-26 2018-09-04 东南大学 无极性单断点直流接触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4632A (zh) * 2015-12-04 2016-03-02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CN107919253A (zh) * 2016-10-05 2018-04-17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US10658141B2 (en) 2016-10-05 2020-05-19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8493022A (zh) * 2018-02-26 2018-09-04 东南大学 无极性单断点直流接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9935B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
CN201985041U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
CN205230962U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WO2018024167A1 (zh) 一种灭弧磁路及其直流继电器
CN104966646A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CN208027938U (zh) 一种无极性灭弧磁路及其直流继电器
CN205264548U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CN105374632A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机构
CN206022242U (zh) 一种防电弧的继电器接触机构
CN202918048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3085442U (zh) 一种用于直流隔离开关的永磁吹弧结构
CN102545280A (zh) 充电电路
CN203397926U (zh) 一种触头开关的稳定接通机构
CN206564205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非等壁厚灭弧仓
CN204390940U (zh) 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
CN204407260U (zh) 新型焊接设备用直流接触器
CN204760326U (zh)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CN202712097U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
CN204834511U (zh) 一种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CN203707035U (zh) 直流接触器改良结构
CN206117124U (zh) 一种灭磁开关合闸改造回路
CN208873628U (zh) 一种灭弧装置
CN202549756U (zh) 微型直流断路器
CN202839506U (zh) 一种引弧装置及其静触头引弧装置
CN104795279A (zh) 直流接触器改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