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4349U -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4349U
CN205224349U CN201520849988.9U CN201520849988U CN205224349U CN 205224349 U CN205224349 U CN 205224349U CN 201520849988 U CN201520849988 U CN 201520849988U CN 205224349 U CN205224349 U CN 205224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carf
fastener
prevent mechanism
dropping pr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99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鑫杰
陈国谦
肖艳艳
沈尧
邓泽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tian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TIAN DECO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TIAN DECO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TIAN DECO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99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4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4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4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在玻璃的顶端与底端间隔的对应向外开有若干个玻璃斜切面,所述玻璃斜切面的高度的7~10mm;防坠机构配合所述玻璃斜切面间隔的设置在上下相邻两块玻璃之间,防坠机构的一端连接在立柱或附框上,另一端上下设有两个配合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防坠机构上端和下端的所述卡件斜切面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防坠机构与玻璃之间设有使两者之间柔性接触的垫片。防坠机构与玻璃托板交错设置在上下相邻两块玻璃之间。确保每一块玻璃的上下两端均被所述防坠机构牢固卡住,即使结构胶失效,玻璃仍然能稳固的保持在原有位置不会掉落。

Description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作为当代的一种新型维护结构,它能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在现有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为了满足玻璃幕墙立面效果,越来越多的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但全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仅靠结构胶承受风荷载及地震荷载,结构胶经长期风吹日晒雨淋,会引起老化失效,导致幕墙玻璃坠落。通常结构胶的质保期一般为10年,而幕墙的使用年限为25年,接近或超过10年的隐框玻璃幕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给社会和公众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结构胶失效的情况下,防止全隐框玻璃幕墙中玻璃坠落的机构及带有此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在玻璃的顶端与底端间隔的对应向外开有若干个玻璃斜切面,所述玻璃斜切面的高度的7~10mm;
防坠机构配合所述玻璃斜切面间隔的设置在上下相邻两块玻璃之间,防坠机构的一端连接在立柱或附框上,另一端上下设有两个配合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防坠机构上端和下端的所述卡件斜切面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
防坠机构与玻璃(6)之间设有使两者之间柔性接触的垫片。
优选地,所述防坠机构为卡件,其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竖面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每个所述斜横面设有朝外的挂钩,挂钩分别勾住粘接相邻的上块玻璃与下块玻璃的附框,竖面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
同样优选地,所述防坠机构由相互配合的矩形槽和卡件组成;矩形槽为型材,其底端固定在立柱上,开口端向内设有勾企,勾企为直角三角形状,自矩形槽的开口端由外向内逐渐升高形成一个斜的渐进面;卡件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竖面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每个所述斜横面设有朝外的挂钩,挂钩分别勾住所述勾企,竖面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
所述卡件斜切面的长度短于玻璃斜切面,在所述卡件斜切面的外侧涂抹遮盖所述防坠机构的密封胶层。
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上下两块玻璃之间填塞用于养护幕墙的泡沫棒和密封胶层;在防坠机构的两侧粘贴避免密封胶从防坠机构的侧边漏到玻璃(6)里的双面胶贴,在所述双面胶贴外部塞泡沫棒和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斜横面(72)为横面。
所述玻璃斜切面(6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
一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防坠机构,防坠机构为卡件,其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竖面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每个所述斜横面设有朝外的分别勾住粘接相邻的上块玻璃与下块玻璃的挂钩,竖面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底端和顶端的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
一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防坠机构,防坠机构由相互配合的矩形槽和卡件组成,矩形槽为底端固定在立柱上的型材,其开口端向内设有直角三角形状的勾企,自矩形槽的开口端由外向内逐渐升高形成一个斜的渐进面;卡件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竖面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每个所述斜横面设有朝外的挂钩,挂钩分别勾住所述勾企,竖面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底端和顶端的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
优选地,所述卡件斜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全隐框玻璃幕墙的基础上,在玻璃的外片玻璃的顶端与底端间隔的对应向外开有若干个高度为7~10mm的玻璃斜切面;进一步优选的效果,玻璃斜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避免玻璃因切直角而存在着应力集中的现象。适配的,对应所述玻璃斜切面在上下相邻的两块玻璃缝隙之间增加防坠机构,防坠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附框或立柱上不会掉落,另一端配合的设有卡住所述玻璃斜切面的卡件斜切面;这样的设置方式,确保每一块玻璃的上下两端均被所述防坠机构牢固卡住,即使结构胶失效,玻璃仍然能稳固的保持在原有位置不会掉落,又不影响整体全隐框玻璃幕墙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
图1是实施例1全隐框玻璃幕墙在防坠机构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全隐框玻璃幕墙在玻璃托片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防坠机构的型材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玻璃的正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玻璃A-A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全隐框玻璃幕墙在防坠机构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防坠机构的型材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与现有技术的全隐框玻璃幕墙类似,包括立柱1、横梁2、附框3、近直角形的玻璃托板4、铝制压块5、玻璃6;横梁2垂直立柱1并固定连接在其上,玻璃6优选采用结构胶和双面胶条10黏贴于优选为U形的附框3,玻璃6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方式固定于合适形状的附框3上;带有玻璃6的附框3通过铝制压块5固定连接在立柱1和横梁2上;玻璃托板4在玻璃6的底边上间隔设置,托起玻璃的重量,避免因玻璃自重使结构胶长期承受剪切力,玻璃托板4的第一条边托起玻璃6的底端,第二条边与附框3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坠机构;如图5和图6所示,在玻璃6的顶端与底端均间隔的开有三个对应向外开有若干个玻璃斜切面61,其高度为7~10mm,优选地,玻璃斜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避免玻璃因切直角而存在着应力集中的现象。玻璃斜切面61的数量可根据玻璃的大小合理设置为若干个;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防坠机构为卡件7,其配合所述玻璃斜切面61间隔的设置在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之间,卡件7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71,竖面71的内侧连接两个可在竖向上适当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72,每个所述斜横面72设有朝外的挂钩74,竖面71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73,优选地,为配合所述玻璃斜切面61,卡件斜切面7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斜面72的长度配合玻璃6的厚度和附框3粘接玻璃6的一侧的厚度,当两个所述挂钩74分别勾住粘接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的附框3的一侧时,竖面71顶端和底端的所述卡件斜切面73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的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参照图1和图2,防坠机构与玻璃托板4间隔错开设置。
经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及大量的实验验证,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高度的7~10mm时,对玻璃6整体的牢固性无影响,所述玻璃斜切面61与防坠机构之间能牢固结合,又不增加上下两块相邻的玻璃6之间结构胶的宽度,不影响整体全隐框玻璃幕墙的美观;如果玻璃斜切面61的高度过小,玻璃斜切面61与防坠机构之间接触面积过小,不能稳固扣合,不能抵挡风力和震动;若玻璃斜切面61的高度过大,开有玻璃斜切面61的区域的外片玻璃的局部厚度过薄,会变得相对脆弱,在受到震动或风力的作用下,容易破损坠下。
安装全隐框幕墙玻璃的时候,首先按照现有全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安装工艺流程进行玻璃6的安装,将玻璃托板4避开玻璃6上开有玻璃斜切面61的位置安装,在玻璃斜切面61上和玻璃6的底部设置防止玻璃6硬性接触卡件7的柔性垫片,不仅能防止局部应力集中,而且能使卡件7和玻璃6之间接触密实,提高安全防范效果;在开有玻璃斜切面61的位置按以下方式安装卡件:挤压所述两条横斜面72,直到相背的两个所述挂钩74能完全通过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的夹缝,将卡件推入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的夹缝,待其超过“U”形的附框3的粘接玻璃6的一侧后,所述挂钩74失去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之间的挤压力,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回弹,两个所述的挂钩74卡在附框3上(此即为两条所述横斜面72之间竖向具有适当弹性形变),此时两个所述卡件斜切面73分别扣合上下两块玻璃6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上的柔性垫片,然后在玻璃6与卡件7之间的空隙处塞入避免两者硬性接触的弹性垫片9。按照这样的设置方式,在所有上下两块玻璃之间均设置防坠机构,确保每块玻璃的顶端和底端均被所述卡件斜切面73所扣合;所述挂钩74牢固的勾在附框3上,附框3通过铝制压块5固定在立柱1上,确保即使在结构胶失效的情况下玻璃6仍能稳固的保持在玻璃托板4上,从根本上杜绝玻璃6坠落伤人。
优选地,所述卡件斜切面73的长度略短于玻璃斜切面61,待所述防坠机构安装完成后,在所述卡件斜切面73的外侧涂抹上密封胶,从室内室外看均不会影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整体美观。
最后在相邻的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填塞泡沫棒、打注硅酮耐候密封胶进行养护。优选地,打注硅酮耐候密封胶在遇到防坠机构时,在防坠机构的两侧先用双面胶贴进行封堵,然后再塞泡沫棒,以免密封胶从防坠机构的侧边漏到玻璃6的里面。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如图6和图7所示,区别仅在于所述防坠机构由矩形槽8和配合的横截面为横“π”形的卡件7组成;矩形槽8和卡件7均为型材,矩形槽8的底端固定在立柱1上,其开口端向内设有直角三角形状的勾企81,勾企81自矩形槽8的开口端由外向内逐渐升高形成一个渐进面,卡件7有一个竖面71,竖面71的内侧连接两个可在竖向上适当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72,每个所述斜横面72设有朝外的挂钩74,竖面71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73,所述斜横面72的长度配合玻璃6的厚度和所述勾企81的位置设置,即当所述挂钩74配合的勾住所述勾企81时,竖面71顶端和底端的所述卡件斜切面73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的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
安装全隐框幕墙玻璃的时候,首先按全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安装工艺流程进行玻璃6的安装,使玻璃托板4的位置避开玻璃6上开有玻璃斜切面61的位置,在玻璃斜切面61和与其相接的玻璃6的顶端和底端设置防止玻璃6硬性接触防坠机构的柔性垫片,在安装附框3的过程中,对应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位置,将矩形槽8通过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的缝隙与附框3共同固定在立柱1上,优选地采用通过不锈机制螺丝固定;然后将卡件7通过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的缝隙推入到矩形槽8中,两个所述挂钩74沿着配合的两个所述勾企81的渐进面前进,在渐进面的逐渐挤压下发生形变,两条横边84之间纵向距离变小,直到越过勾企81的顶点,卡件7的两条横边自动回弹(此即为所述两条横边84之间竖向具有适当弹性形变),两个所述的所述挂钩74配合的卡住勾企81;此时两个所述卡件斜切面73分别扣合上下两块玻璃6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上的柔性垫片,在玻璃6与防坠机构之间的空隙处塞入避免两者硬性接触的弹性垫片9。
优选地,所述卡件斜切面73的长度略短于玻璃斜切面61,待所述防坠机构安装完成后,在所述卡件斜切面73的外侧涂抹上密封胶,从室内室外看均不会影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整体美观。
最后在相邻的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填塞泡沫棒、打注硅酮耐候密封胶进行养护。优选地,打注硅酮耐候密封胶在遇到防坠机构时,在防坠机构的两侧先用双面胶贴进行封堵,然后再塞泡沫棒,以免密封胶从防坠机构的侧边漏到玻璃6的里面。

Claims (10)

1.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玻璃(6)的顶端与底端间隔的对应向外开有若干个玻璃斜切面(61),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高度的7~10mm;
防坠机构配合所述玻璃斜切面(61)间隔的设置在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之间,防坠机构的一端连接在立柱(1)或附框(3)上,另一端上下设有两个配合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防坠机构上端和下端的所述卡件斜切面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
防坠机构与玻璃(6)之间设有使两者之间柔性接触的垫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机构为卡件(7),其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71),竖面(71)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72),每个所述斜横面(72)设有朝外的挂钩(74),挂钩(74)分别勾住粘接相邻的上块玻璃与下块玻璃的附框(3),竖面(71)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7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机构由相互配合的矩形槽(8)和卡件(7)组成;矩形槽(8)为型材,其底端固定在立柱(1)上,开口端向内设有勾企(81),勾企(81)为直角三角形状,自矩形槽(8)的开口端由外向内逐渐升高形成一个斜的渐进面;卡件(7)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71),竖面(71)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72),每个所述斜横面(72)设有朝外的挂钩(74),挂钩(74)分别勾住所述勾企(81),竖面(71)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所述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7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斜切面(73)的长度短于玻璃斜切面(61),在所述卡件斜切面(73)的外侧涂抹遮盖所述防坠机构的密封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上下两块玻璃(6)之间填塞用于养护幕墙的泡沫棒和密封胶层;在防坠机构的两侧粘贴避免密封胶从防坠机构的侧边漏到玻璃(6)里的双面胶贴,在所述双面胶贴外部塞泡沫棒和密封胶。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横面(72)为横面。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斜切面(6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
8.一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防坠机构,其特征在于:防坠机构为卡件(7),其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71),竖面(71)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72),每个所述斜横面(72)设有朝外的分别勾住粘接相邻的上块玻璃与下块玻璃的挂钩(74),竖面(71)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73)。
9.一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防坠机构,其特征在于:防坠机构由相互配合的矩形槽(8)和卡件(7)组成,矩形槽(8)为底端固定在立柱(1)上的型材,其开口端向内设有直角三角形状的勾企(81),自矩形槽(8)的开口端由外向内逐渐升高形成一个斜的渐进面;卡件(7)为横截面为横“π”形的型材,有一个竖面(71),竖面(71)的内侧连接两块可弹性形变的外展横斜面(72),每个所述斜横面(72)设有朝外的挂钩(74),挂钩(74)分别勾住所述勾企(81),竖面(71)的内侧上下两端为分别配合的卡住上下相邻两块玻璃(6)底端和顶端的玻璃斜切面(61)的卡件斜切面(73)。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防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斜切面(7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
CN201520849988.9U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Active CN205224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9988.9U CN205224349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9988.9U CN205224349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4349U true CN205224349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9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9988.9U Active CN205224349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4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7967A (zh) * 2015-10-29 2016-02-03 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7967A (zh) * 2015-10-29 2016-02-03 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2903U (zh) 一种挂接饰面板的室内饰面墙及饰面板挂接装置
CN106284779A (zh) 一种幕墙明隐框连接附框、幕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297967A (zh)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CN212506830U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板安装结构
CN205224349U (zh) 一种有防坠机构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及防坠机构
CN108661220A (zh) 一种玻璃幕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5507541A (zh) 建筑饰面板钩卡式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7727819U (zh) 一种具有结构稳固的闭腔横梁的玻璃幕墙
CN103165709B (zh) 轻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5206191U (zh) 一种薄石材保温装饰板系统
CN208844765U (zh) 一种玻璃幕墙系统
CN208235766U (zh) 一种干挂石材幕墙节点结构
CN208455981U (zh) 一种保证遮阳格栅处于水平状态的拉索装饰装置
CN114108901A (zh) 一种框架幕墙竖向玻璃翼系统
CN204850168U (zh) 一种钩槽连接装饰条的内密封式玻璃幕墙
CN201981675U (zh) 加强型背栓式千思板幕墙
CN207177007U (zh) 一种建筑幕墙明框装饰条安装结构
CN108661254A (zh) 一种保证遮阳格栅处于水平状态的拉索装饰装置
CN207597812U (zh) 玻璃墙固定结构
CN207122026U (zh) 一种装饰幕墙
CN206769139U (zh) 一种浮动式单板幕墙
CN205840070U (zh) 一种顶部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03546966U (zh) 半单元幕墙隐框横梁型材
CN208777645U (zh) 一种墙板挂条组件
CN204199496U (zh) 一种铝板幕墙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Yanhe Road 1003, Beijing capital east 1~2 level.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tian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Yanhe Road 1003, Beijing capital east 1~2 level.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gtian Decoration Group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