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7093U - 一种病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7093U
CN205197093U CN201521048448.7U CN201521048448U CN205197093U CN 205197093 U CN205197093 U CN 205197093U CN 201521048448 U CN201521048448 U CN 201521048448U CN 205197093 U CN205197093 U CN 205197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r
leading
hole
aperture area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484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芳
唐冬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484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7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7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70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服,属于医用服装领域,包括病服本体,所述病服本体包括前片、后片和两个衣袖,所述前片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导联线的导联穿孔。针对现有技术的病服在无法穿过导联线、使得病人在连接监护仪时容易被导联线压出压痕增加病人不适感和压疮发生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病服上对应于导联贴片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导联线的导联穿孔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很好地保护病人在连接监护设备等的导联线时保护皮肤不会被压出压痕以减少病人不适感和压疮发生风险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病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服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病服。
背景技术
病服为医院里为了方便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护理、手术等而设计的一种专用服装。需要心电监护的病人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连接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这些设备连接到人体时通常是解开病人病服前襟以方便将导联线连接到人体,人体皮肤直接承受所述导联线,较长时间容易造成压痕,增加病人的不适感及压疮发生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服,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服,适用于连接导联线的人体,包括病服本体,所述病服本体包括前片、后片和两个衣袖,所述前片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导联线的导联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片的前领窝线的深度为8cm-10cm。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穿孔包括第一导联孔、第二导联孔和第三导联孔,所述第一导联孔设置于第一开孔区,所述第一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人体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导联孔设置于第二开孔区,所述第二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导联孔设置于第三开孔区,所述第三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穿孔还包括第四导联孔和第五导联孔,所述第四导联孔设置于第四开孔区,所述第四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五导联孔设置于第五开孔区,所述第五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穿孔的覆盖面大于所述导联线的电极贴片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穿孔在所述前片上的开口长度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前片上设置有盖片,所述盖片盖合在所述导联穿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片的一端与所述前片连接,所述盖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病服本体的衣长为70cm-100cm。
进一步地,所述前片为一体结构。
上述本实用提供的病服,针对现有技术的病服在无法穿过导联线、使得病人在连接监护仪时容易被导联线压出压痕增加病人不适感和压疮发生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病服上对应于导联贴片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导联线的导联穿孔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很好地保护病人在连接监护设备等的导联线时保护皮肤不会被压出压痕,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及压疮发生风险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服的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病服的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衣袖101;前片102;前领窝线103;第一导联孔104;第二导联孔105;第三导联孔106;第四导联孔107;第五导联孔108;盖片109;导联穿孔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导联,在心电图的专业术语中,将记录心电图时电极在人体体表的放置位置及电极与放大器的连接方式称为心电图的导联。实现导联的结构称之为“导联线”,用于将监护仪等装置连接发到人体的体表位置,常用装置的导联结构主要包括三导联和五导联。所述三导联,即是通过导联线连接到人体体表的三个位置,分别是人体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和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而五导联则是在上述三导联的基础上增加两个连接位置,分别是人体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和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导联线连接人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极贴片,将每个导联线端部的电极贴片粘贴到人体体表上与所述导联线对应的位置,即可实现与人体的连接。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服,所述病服主要适用于连接导联线的人体。所述病服包括病服本体,所述病服本体包括前片102、后片和两个衣袖101,所述前片102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导联线的导联穿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病服,可以适用于连接导联线的人体。所述病服包括病服本体,所述病服本体包括前片102、后片和两个衣袖101,所述前片102即是穿在人体前侧躯体的衣服片体,后片即是人体后侧躯体的衣服片体,所述前片102和所述后片进行缝合连接,构成病服本体的主要结构,在所述前片102与后片接合结构的左上端和右上端分别连接一个衣袖101,用于放置人体的胳膊。在所述病服本体的前片102设置有导联穿孔,所述导联穿孔用于穿过导联线,所述导联穿孔的位置对应于人体体表连接导联线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病服,主要是针对需要连接导联线的病人。穿戴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病服之后,通过所述导联穿孔对需要粘贴导联贴片的皮肤进行清洁处理,然后将导联线的电极贴片通过相对应的导联穿孔粘贴到清洁好的粘贴区域,则所述导联线的主线体就会被放置在病人的病服外侧,没有与病人的皮肤直接连接。则病人的皮肤就不会因长时间直接接触导联线而产生压痕,一定程度上保护病人皮肤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病服,针对现有技术的病服在无法穿过导联线、使得病人在连接监护仪时容易被导联线压出压痕,同时会增加病人不适感和压创发生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病服上对应于病人躯体粘贴导联线端部的电极贴片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导联线的导联穿孔的技术方案,达到了较好地保护病人在连接监护设备等的导联线时保护皮肤不会因直接接触导联线而被压出压痕且减少压疮风险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前片102的前领窝线103的深度为8cm-10cm。
气管疾病方面的病人,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进行疾病的治疗,而在气管切开手术中需要在病人的脖颈区域放置气管切开导管,且后续护理过程中需要对脖颈区域进行日常护理。现有技术的前领窝线103都比较浅,非常不利于导管的放置和手术伤口的护理,一般都是采取将病服领口剪开等的方式,这样既造成了浪费,也不利于病人的日常生活。
本实施例提供的病服,将所述前片102的前领窝线103的深度设计为8cm-10cm,适合气管切开等类似手术时对于人体脖颈区域的手术操作和日常护理,手术前不需要对病服的前领口做剪切处理,保留了病服的美观度且延长了病服的使用期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联穿孔包括第一导联孔104、第二导联孔105和第三导联孔106,所述第一导联孔104设置于第一开孔区,所述第一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102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导联孔105设置于第二开孔区,所述第二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102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导联孔106设置于第三开孔区,所述第三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102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的区域。
常用的三导联装置,连接人体体表的三个部位分别是: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和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这三个骨骼位置点分别对应于所述病服本体的前片102上的特定区域,所述人体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一开孔区,所述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二开孔区,所述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三开孔区。所述导联穿孔设置于所述开孔区,即所述第一开孔区设置第一导联孔104,所述第二开孔区设置所述第二导联孔105,所述第三开孔区设置所述第三导联孔106。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一导联孔104,粘贴在第一导联孔104所对着的人体体表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将所述第二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二导联孔105,粘贴在所述第二导联孔105所对着的人体体表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将所述第三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三导联孔106所对着的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即完成了导联线与人体的连接。在实现人体和监护装置等导联的同时,三个导联线的主线体贴合在病服上,没有直接接触皮肤,使得人体的皮肤不会因直接接触导联线而造成压痕,保护了病人的皮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联穿孔还包括第四导联孔107和第五导联孔108,所述第四导联孔107设置于第四开孔区,所述第四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102与所述人体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五导联孔108设置于第五开孔区,所述第五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102与所述人体的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的区域。
常用的五导联装置,连接人体体表的五个部位分别是: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和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这五个骨骼位置点分别对应于所述病服本体的前片102上的特定区域,所述人体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一开孔区,所述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二开孔区,所述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三开孔区,所述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四开孔区,所述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于所述前片102上的第五开孔区。导联穿孔设置在相对应的开孔区,即所述第一开孔区设置第一导联孔104,所述第二开孔区设置所述第二导联孔105,所述第三开孔区设置所述第三导联孔106,所述第四开孔区设置所述第四导联孔107,所述第五开孔区设置所述第五导联孔108。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一导联孔104,粘贴在第一导联孔104所对着的人体体表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将所述第二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二导联孔105,粘贴在所述第二导联孔105所对着的人体体表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将所述第三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三导联孔106所对着的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将所述第四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四导联孔107所对着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将所述第五导联的电极贴片穿过所述第五导联所对着的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即完成了导联线与人体的连接。在实现人体和监护装置等导联的同时,五个导联线的主线体贴合在病服上,没有直接接触皮肤,使得人体的皮肤不会因直接接触导联线而造成压痕,保护了病人的皮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联穿孔的覆盖面大于所述导联线的所述电极贴片的端面。所述导联穿孔的作用是穿过所述导联线,则所述导联穿孔的覆盖面大于所述电极贴片的端面,以方便将所述电极贴片穿过所述导联穿孔连接到人体。但是所述导联穿孔的直径过大的话就会导致病人的皮肤过多裸露,一方面阻挡压痕的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保护病人隐私。因此将所述导联穿孔的的覆盖面优选略大于所述电极贴片的端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联穿孔在所述前片上的开口长度为10cm。将所述导联孔在所述前片上的开口长度优选为10cm,起到较好的阻挡压痕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护病人皮肤不至于过多裸露。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病服,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前片102上设置有盖片109,所述盖片109盖合在所述导联穿孔11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病服,在所述前片102上设置有盖片109,用于盖合所述导联穿孔110。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较长时间穿病服,但是使用监护仪等装置的时间可能只是手术及后续护理期间,因此在未连接导联线时,导联穿孔110的位置处于开口状态,一方面不利于保护病人隐私,另一方面容易因通风过多影响病人身体状况及伤口恢复。因此可以在所述导联穿孔110上设置所述盖片109,可选择的盖合在所述导联穿孔110上。所述盖片109与前片10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为将所述盖片109的上端、左端右端均与所述前片102缝合,留下所述盖片109的下端用于穿过所述导联线,但是此连接方式较为紧固,不利于导联前的皮肤清理和贴片粘贴等操作。优选将所述盖片109的一端与所述前片102连接,所述盖片109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片102可拆卸连接。优选将所述盖片109的上端与所述前片102缝合连接,所述盖片109的下端与所述前片102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利用自身重力盖合在所述导联穿孔110上,或者下端连接处设置纽扣,进行纽扣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病服本体的衣长为70cm-100cm。
现有的病服衣长属于短款,衣长一般为70cm,一方面不利于保护病人腹部及腰部位置的隐私,另一方面因为衣长较短容易受凉而影响病人健康。将所述病服本体的衣长设置为70-100cm,一方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阻挡腹部受寒等,而且不至于因衣长过长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前片102为一体结构。现有技术的病服,病服本体的前片102中线设置有纽扣,通过纽扣进行扣合。本实施例提供的病服,所述前片102为一体结构,没有设置纽扣、拉链等扣合结构,可以方便病人正穿或者反穿,增加反穿时的舒适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衣服的前片102上设置有口袋,方便病人盛放东西,进一步提高了病服的舒适度。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病服本体的前片设置导联穿孔,用于穿过导联线端部的电极贴片,将导联线隔离在病服之外,防止皮肤直接接触所述导联线造成压痕,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和压疮发生的风险。且将所述前领窝线的深度加深,以便气管切开或者相关手术时的导管放置和后期清理。进一步将所述衣长加长,以达到保护病人隐私且保暖的目的,将所述前片优选设置为一体结构,可以方便用户将所述病服正反穿,增设衣兜方便客户放置个人物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服,极大程度得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病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本体,所述病服本体包括前片、后片和两个衣袖,所述前片设置有用于穿过导联线的导联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的前领窝线的深度为8cm-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穿孔包括第一导联孔、第二导联孔和第三导联孔,所述第一导联孔设置于第一开孔区,所述第一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人体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导联孔设置于第二开孔区,所述第二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导联孔设置于第三开孔区,所述第三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对应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穿孔还包括第四导联孔和第五导联孔,所述第四导联孔设置于第四开孔区,所述第四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五导联孔设置于第五开孔区,所述第五开孔区设置于所述前片与所述人体的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对应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穿孔的覆盖面大于所述导联线的电极贴片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穿孔在所述前片上的开口长度为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上设置有盖片,所述盖片盖合在所述导联穿孔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的一端与所述前片连接,所述盖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片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服本体的衣长为70cm-10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与所述前片结构相同。
CN201521048448.7U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病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7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48448.7U CN205197093U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病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48448.7U CN205197093U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病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7093U true CN205197093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4844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7093U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病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7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5443U (zh) 生命监控与生理心理干预系统
CN205197093U (zh) 一种病服
CN204839485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
CN205514590U (zh) 一种十二导联心电监测服
CN206239410U (zh) 一种便携式心脏外科护理用监护仪
CN103976487A (zh) 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
CN211409064U (zh) 心电监测衣
CN108013874A (zh) 一种便利的心电监护系统
CN207767589U (zh) 一种脑外科心电监护患者用病员服
CN205432251U (zh) 一种心电遥测病员服
CN207341755U (zh) 一种睡眠监测头部电极固定装置
CN214509651U (zh) 一种方便术后病情监测装置病服
CN205432257U (zh) Icu病员服
CN207897950U (zh) 一种心电监护防护背心
CN212369204U (zh) 一种奥沙利铂床栏保护装置
CN215131355U (zh) 一种改良型冰帽
CN203851856U (zh) 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
CN212994632U (zh) 卧床心电监护患者专用病员服
CN214962846U (zh) 一种适合危重卧床病人使用的病号服
CN209172301U (zh) 一种心电监护导联线防滑脱装置
CN221061345U (zh) 一种可提醒的引流袋改良结构
CN219353152U (zh) 一种重症监护病人用病号服
CN216435163U (zh) 一种全麻手术患者睁眼报警装置
CN213029771U (zh) 一种心电图护仪辅助佩戴背心
CN214387793U (zh) 一种急危重症口部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