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5458U -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5458U
CN205195458U CN201521019557.6U CN201521019557U CN205195458U CN 205195458 U CN205195458 U CN 205195458U CN 201521019557 U CN201521019557 U CN 201521019557U CN 205195458 U CN205195458 U CN 205195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oling
stator
casing
tub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95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思宁
李健
吴立华
董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i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i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ig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i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95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5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5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5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包括机壳、转子和定子,定子设于机壳的内腔中,转子转动设于定子内,且转子的上下两端分别伸于机壳外,其还包括冷凝器、冷却液箱、泵、换热器、限流器、喷管、蒸汽收集器、冷却水套和连接管,转子的轴心方向上设有通孔,喷管套设于通孔顶端,且喷管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相连,蒸汽收集器套设于转子的底端外壁上,且蒸汽收集器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相连,冷却液箱和限流器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换热器相连,冷却水套设置在机壳侧壁上,且冷却水套的进液口通过泵与冷却液箱相连,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其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传统电机相比,高速电机具有体积小、功率高等优点,但也因此造成了高速电机发热高、散热困难的问题,并且发热与散热问题随着高速电机的转速和功率的提高越发显著。而且,高速电机中由于转子表面积小、又是运动部件,其散热问题比定子更加严重。对于永磁电机来说,更容易造成转子永磁体高温退磁的风险。
目前高速电机的冷却大多采用风冷和液冷方式,但它们的冷却效果相比于高速大功率电机的发热量都略显不够。蒸发冷却方式利用液体气化时大量吸热的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换热量并且可以直接冷却转子表面,具有风冷和液冷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传统的电机转子蒸发冷却方式是直接将液体喷到转子表面,在电机转子表面线速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逐渐变得不再合适。以转子直径为转速为20000rpm的高速永磁磁悬浮电机为例,可以计算出其表面线速度达到125.6m/s、表面向心加速度26292G。在相对速度超过100m/s、离心加速度超过两万倍重力的情况下,液体与转子表面的接触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转子表面不可能保持湿润。由此可以知道转子的热量大部分是通过与蒸汽的对流换热和热辐射传递出去的,只有少部分是通过表面液体的蒸发带走的。
工程中一般认为换热器表面向水蒸气的换热系数只有30~300W/m2K,而水膜在换热器表面沸腾的换热系数>3000W/m2K,两者相差超过一个数量级。因此转子表面蒸发冷却的方法对于转速越来越高的现代高速电机已经越来越不够用了,必须寻找更好的冷却方法。与此同时,由于转子表面蒸发方式中冷却液会从转子表面飞溅出去,电机内部的所有零件都被冷却液和蒸汽浸润,所以电机内零件的绝缘、抗化学腐蚀、抗溶蚀要求都非常高,机壳也必须做到密闭。但是上例中的高速电机轴封处线速度也接近100m/s,很难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包括机壳、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设于机壳的内腔中,转子转动设于定子内,且转子的上下两端分别伸于机壳外,还包括冷凝器、冷却液箱、泵、换热器、限流器、喷管、蒸汽收集器、冷却水套和连接管,所述转子的轴心方向上设有通孔,喷管套设于通孔顶端,且喷管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相连,蒸汽收集器套设于转子的底端外壁上,且蒸汽收集器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相连,冷却液箱和限流器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换热器相连,所述冷却水套设置在机壳侧壁上,且冷却水套的进液口通过泵与冷却液箱相连,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水套的冷却槽。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呈环形或螺旋形或蛇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转子上设有通孔,冷却液在该通孔内的表面线速度低,能够在孔壁上形成优秀的沸腾换热条件,大大提高冷却效果,且表面线速度低,容易实现密封;
2)本实用新型中定子用液冷方式时,电机其他零件可以不用接触冷却液,进而降低电机绝缘和抗腐蚀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其中:
1-机壳;2-转子;3-定子;4-冷凝器;5-冷却液箱;6-泵;7-换热器;8-限流器;9-喷管;10-蒸汽收集器;11-冷却水套;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包括机壳1、转子2、定子3、冷凝器4、冷却液箱5、泵6、换热器7、限流器8、喷管9、蒸汽收集器10、冷却水套11和连接管,其中定子3设于机壳1的内腔中,转子2转动设置在定子3内,且转子2的上下两端分别伸于机壳1外,在转子2的轴心方向上通孔21,喷管9套设于该通孔21的顶端,且喷管9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8相连。蒸汽收集器10套设于转子2的底端外壁上,且蒸汽收集器10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4相连,冷凝器4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5相连。冷却液箱5和限流器8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换热器7相连。冷却水套11设置在机壳1的侧壁上,且冷却水套11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与泵6的出液端相连,泵6的进液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5相连,冷却水套11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8相连。
本实用新型为增加冷却水套11对机壳1的冷却效果,在机壳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水套11的冷却槽。该冷却槽可呈环形或螺旋形或蛇形。
以背景技术中的转子直径为转速为20000rpm的高速永磁磁悬浮电机为例,将冷却液注入转子2的通孔21(孔径φ30)内,孔壁的线速度为31.4m/s、离心加速度为6573G。由于相对速度较低,冷却液与通孔21的孔壁摩擦发热也较低;同时冷却液在六千多倍重力的离心加速度作用下会在孔壁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液膜,蒸汽自动向通孔的中心汇集并由底端排出,从而形成优秀的管壁表面沸腾换热条件。由于沸腾换热的效率比气体表面换热高10多倍,所以虽然内置式蒸发冷却的换热面积只有表面蒸发换热的1/4,实际换热量却可以高3~5倍。同时由于转子2的通孔壁的线速度只有表面的1/4、周长也只有1/4,所以更容易实现良好的密封,只要使用常规的接触密封就能够保证密封效果了。
定子3的冷却是通过机壳1上的冷却水套11实现液冷的。由于冷却液体和蒸汽都被封闭在转子2的通孔21内部,所以电机中的其他零件不会接触到冷却液,绝缘和抗腐蚀等级也可以相应地降低。
除了上述液冷结构外,定子的冷却也可以继续使用与转子表面蒸发结构相同的蒸发冷却方式。此时电机内零件依然需要较高的绝缘和抗腐蚀等级,但定子冷却效果比液冷好。高速电机在使用转子内置蒸发冷却结构时,冷却系统的外部结构与表面蒸发方式相同。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向转子内部注入的冷却液体不能过多,以防完全充满转子内孔而破坏表面沸腾换热条件,因此需要增加限流器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包括机壳(1)、转子(2)和定子(3),所述定子(3)设于机壳(1)的内腔中,转子(2)转动设于定子(3)内,且转子(2)的上下两端分别伸于机壳(1)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4)、冷却液箱(5)、泵(6)、换热器(7)、限流器(8)、喷管(9)、蒸汽收集器(10)、冷却水套(11)和连接管,所述转子(2)的轴心方向上设有通孔(21),喷管(9)套设于通孔(21)顶端,且喷管(9)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8)相连,蒸汽收集器(10)套设于转子(2)的底端外壁上,且蒸汽收集器(10)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4)相连,冷凝器(4)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5)相连,冷却液箱(5)和限流器(8)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换热器(7)相连,所述冷却水套(11)设置在机壳(1)侧壁上,且冷却水套(11)的进液口通过泵(6)与冷却液箱(5)相连,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限流器(8)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水套(11)的冷却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呈环形或螺旋形或蛇形。
CN201521019557.6U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Active CN205195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9557.6U CN205195458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9557.6U CN205195458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5458U true CN205195458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9557.6U Active CN205195458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5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637A (zh) * 2015-12-09 2016-02-24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637A (zh) * 2015-12-09 2016-02-24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6637A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CN101183808A (zh) 内冷式自循环蒸发冷却风力发电机定子结构
CN202129679U (zh) 用半导体制冷技术降低冷却水温度的高速电主轴冷却装置
CN110456893A (zh) 一种增强型浸泡式冷却机箱
CN101751096A (zh) 超级计算机表贴式蒸发冷却装置
CN204517574U (zh) 紧凑型电机冷却结构
CN107911999A (zh) 一种模块化液冷服务器机箱
EP2536006A1 (en) Vertical shaft disc-type outer rotor electric machine and cool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09184407U (zh) 转子抽真空冷却的高速永磁电机系统
CN206834880U (zh) 一种冠状卡槽式电机外壳
CN20424401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电机
CN205195458U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蒸发冷却结构
CN204944230U (zh) 一种节能型冷却塔
CN109412341A (zh) 一种转子抽真空冷却的高速永磁电机系统
CN205178774U (zh) 高速电机蒸发冷却结构
CN108733181A (zh) 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
CN207819620U (zh) 一种电动机壳体及电动机
CN204329665U (zh) 混合动力节能冷却塔
CN206323238U (zh) 一种电机冷却辅助排气结构
CN208299287U (zh) 一种自动变配电控制柜降温除尘装置
CN203086295U (zh) 一种大型风力发电机用空-空式冷却器
CN206180778U (zh) 一种轮毂电机腔内喷淋冷却散热结构
CN206488658U (zh) 一种ec离心式风机低噪音冷却塔
CN205537183U (zh) 一种新型磁悬浮轴承水轮机冷却塔
CN204190597U (zh) 一种变流器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9, Jinxin Middle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Cigu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ine No. 211102 Bamboo Road,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1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IGU LIMITED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