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5439U -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5439U
CN205195439U CN201520972422.5U CN201520972422U CN205195439U CN 205195439 U CN205195439 U CN 205195439U CN 201520972422 U CN201520972422 U CN 201520972422U CN 205195439 U CN205195439 U CN 205195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oil
charging
wireless charging
termin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24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强
王重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24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5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5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5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第一线圈,第一线圈设置在第一端面和/或第二端面上;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当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使处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充电端,充电端包括线圈;充电端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口内时能够进行电磁耦合方式的无线充电。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充电端厚度和硬度减小,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两组线圈将交流电流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经过电源适配器等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通过专门的无线充电电源管理电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线圈,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耦合到的交流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当前的大部分充电器都通过金属电线直接接触的方式,给设备内置电池充电。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通用性,这一新技术将会大大减少用户所需各种充电器的数量。
目前主流的电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第一端和第二端线圈都是需要线圈固定在坚硬厚重的导磁材料上才能使用。这样使得线圈应用受到限制,无法应用于超薄或者柔软的部位。现有解决方案是将第二端磁屏蔽材料做薄,或者做成微小的片状来实现轻薄柔软的目的,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电子设备的充电端厚度和硬度减小,方便用户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
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
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另一组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能够插入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之间。
前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为串联。
前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本体还包括:
夹紧部分,所述夹紧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使两组所述第一线圈夹紧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
前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夹紧部分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夹紧部件,所述第一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包括线圈;
所述充电端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口内时能够进行电磁耦合方式的无线充电。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本体上设置充电端口,使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同时,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能够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从而达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目的。由于待充电设备仅仅需要设置第二线圈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因此减小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的厚度,同时由于第二线圈比较柔软,比现有技术中在待充电设备的第二线圈上设置磁屏蔽材料时硬度大大减小,因而使用时灵活性提高,方便用户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第一端和第二端线圈都是需要线圈固定在坚硬厚重的导磁材料上才能使用,这样使得线圈应用受到限制,无法应用于超薄或者柔软的部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以使电子设备的充电端厚度和硬度减小,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
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
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包括线圈;
所述充电端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口内时能够进行电磁耦合方式的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本体上设置充电端口,使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同时,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能够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从而达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目的。由于待充电设备仅仅需要设置第二线圈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因此减小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的厚度,同时由于第二线圈比较柔软,比现有技术中在待充电设备的第二线圈上设置磁屏蔽材料时硬度大大减小,因而使用时灵活性提高,方便用户使用。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本体100、第一线圈200。所述本体100设置有充电端口110,所述充电端口110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口1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所述第一线圈20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或所述第二端面112上。即,所述第一线圈20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11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12上,还可以同时在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线圈200。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300,当所述第一线圈200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之间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之间的第二线圈300产生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本体上设置充电端口,使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同时,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能够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从而达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目的。由于待充电设备仅仅需要设置第二线圈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因此减小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的厚度,同时由于第二线圈比较柔软,比现有技术中在待充电设备的第二线圈上设置磁屏蔽材料时硬度大大减小,因而使用时灵活性提高,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线圈200可以包括两组,其中一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11上,另一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12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能够插入两组所述第一线圈200之间。通过设置两组所述第一线圈200,可以增强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之间的电磁感应,提升充电效率并减少发热。
具体的,两组所述第一线圈200可以串联,串联后的两组所述第一线圈200可以镜像相对设置,这样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而在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之间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即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之间产生的磁场得到叠加,提升了磁感应强度,进而提高了充电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100还包括夹紧部分120,由于所述夹紧部分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第一线圈200,使两组所述第一线圈200夹紧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使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上的两组第一线圈200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尽可能贴近,从而起到固定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夹紧部分120可以包括第一部件121和第二部件1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件121和所述第二部件122的夹紧部件123,所述第一端面111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21,所述第二端面112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122。
所述夹紧部件123可以为弹簧,所述第一部件121和所述第二部件122可以铰接,所述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支撑所述第一部件121和所述第二部件122并使其处于初始位置,当插入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后,由于所述充电端的厚度略大于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面111和所述第二端面112之间的厚度,因此,所述第一部件121和所述第二部件122有被撑开的趋势,弹簧被拉伸而具有收缩的趋势,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一部件121和第二部件122夹紧所述充电端,起到固定待充电设备充电端的作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和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0上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可以包括线圈11。所述充电端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口内时能够进行电磁耦合方式的无线充电。
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表,由于所述充电端可以不用磁屏蔽材料而仅包括线圈11,因而使得所述充电端比较柔软且厚度较小,因此可以将所述线圈11设置在表链或表带中,既实用又美观。通过在表链或表带上与线圈11中心孔对应的部分开设对应的孔,可以满足表链或表带的制作需要,进一步使表链柔软轻巧。当然,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本体上设置充电端口,使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同时,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能够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从而达到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目的。由于待充电设备仅仅需要设置第二线圈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因此减小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的厚度,同时由于第二线圈比较柔软,比现有技术中在待充电设备的第二线圈上设置磁屏蔽材料时硬度大大减小,因而使用时灵活性提高,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内能够插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磁屏蔽材料;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上;
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包括第二线圈;
当所述第一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产生交变磁场,所述交变磁场使处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线圈产生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另一组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能够插入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为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夹紧部分,所述夹紧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第一线圈,使两组所述第一线圈夹紧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部分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夹紧部件,所述第一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的充电端,所述充电端包括线圈;
所述充电端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口内时能够进行电磁耦合方式的无线充电。
CN201520972422.5U 2015-11-30 2015-11-30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5195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2422.5U CN205195439U (zh) 2015-11-30 2015-11-30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2422.5U CN205195439U (zh) 2015-11-30 2015-11-30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5439U true CN205195439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2422.5U Active CN205195439U (zh) 2015-11-30 2015-11-30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5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0768A1 (zh) * 2021-07-21 2023-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0768A1 (zh) * 2021-07-21 2023-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315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与接收装置
CN202104503U (zh) 无线充电桌
CN104124719A (zh) 磁力吸附式的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206640401U (zh) 双面接收的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05195439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5230315U (zh) 无线充电式无线开关装置
CN202602742U (zh) 一种超薄手机
CN204884792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用磁芯
CN202713424U (zh) 一种内置插头充电装置的手机
CN201928065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4190476U (zh) 电子设备
CN20761210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控制系统
CN108879978A (zh) 一种可伸缩无线充电装置
CN203871896U (zh) 桌面贴合式无线充电器
CN204012793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5051394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座
CN204696755U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02888898U (zh) 基于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套件
CN208722725U (zh) 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
CN208142878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结构
CN206908311U (zh) 无线充电夹式构造
CN206461397U (zh) 一种背夹充电装置
TW201603684A (zh) 無線充電手機支架
CN216291003U (zh) 一种基于无线快充的手机背板
CN20689435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