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3918U -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3918U
CN205193918U CN201521034964.4U CN201521034964U CN205193918U CN 205193918 U CN205193918 U CN 205193918U CN 201521034964 U CN201521034964 U CN 201521034964U CN 205193918 U CN205193918 U CN 205193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subscriber equipment
smart lock
network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49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乐
曹颖
高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uyaoj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uyaoj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uyaoj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uyaoj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49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3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3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3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包括:智能锁;二维码,所述二维码设置在所述智能锁、所述物品或所述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或周围,所述二维码中包括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并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及存储所述信息,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本实用新型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够记录下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号码,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公布号为CN104408800A,申请公布日为2015.03.1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基于无障碍自动解锁技术的安防系统,包括防盗系统和智能穿戴设备,所述RFID高频感应模块设置于安防系统附近,当智能穿戴设备进入RFID高频感应模块所感知的范围内时,RFID高频感应模块感知智能穿戴设备上的ID并进行核对,确认后控制安防系统解锁。本发明通过设置于安防系统附近的RFID高频感应模块感知靠近安防系统的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读取智能穿戴设备上的用户ID进行核对并对安防系统进行解锁,用户无需站在安防设备前进行一系列的解锁操作,即可实现无障碍通过安防设备,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体验效果。这种自动解锁技术,只允许特定身份的人解锁。ID的核对,有时候也会占用一定的时间,无法做到快速自动解锁。
申请公布号为CN104658092A,申请公布日为2015.05.2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解锁的自行车,包括智能手机和电子车锁,所述电子车锁包括,控制电路和锁头,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第一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分别与第一微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电子车锁提供电源;所述的智能手机上包括第二微控制模块、用于解锁的输入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无线相连接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分别与第二微控制模块相连接。这种自动解锁的自行车,只允许特定身份的人(如车主)解锁。
二维码(2-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二维码的优点:二维码存储的数据量更大;可以包含数字、字符,及中文文本等混合内容;有一定的容错性(在部分损坏以后可以正常读取);空间利用率高。
智能手机安装二维码扫描软件后,能够扫描二维码,获取二维码上的信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六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因此,根据智能手机号码,通过法律途径,即可获得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通过手机号码获得用户的真实身份,更加容易。比如在某些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是该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已经掌握了的。
在公共场合,急救物品等物品的管理一直是难题。如果锁住急救物品等物品,有需要的人员取用不方便,特别是有需要的人员是非特定的人的情况下。如果不锁住,则又有被盗窃的危险,特别是一些便于携带的贵重物品。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设置在公共场所的AED,一般存放在AED箱中。为了便于取用,AED箱一般不上锁。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警报的AED箱,至少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用于存放AED;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敞口箱,第一箱门,报警装置,接触开关及报警装置的控制电路。第一敞口箱包括第一箱框;第一箱门设置在第一箱框上;报警装置设置在第一箱体上;接触开关设置在第一箱框上,接触开关控制报警装置;当第一箱门闭合时,接触开关的驱动杆被驱动,接触开关断开;当第一箱门打开时,接触开关的驱动杆复位,接触开关闭合,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该带警报的AED箱的报警装置可使人在最大范围内发现有急救突发事件发生,报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也有一定的防盗效果。虽然带警报的AED箱被打开时会发出警报,有一定的防盗效果,但因为关上AED箱后,报警就会停止,所以防盗效果有限。
在办公场所,一些办公物品的取用也不受限制,但要形成记录。目前的做法是,有需要的工作人员先找到物品管理人员,物品管理人员做好记录,然后交付办公物品。目前的做法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方法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目的。
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
B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扫描二维码。当然,也可以是拍摄二维码,只要能实现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即可。
优选地,所述步骤B是:通过WIFI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优选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获取所述二维码中包括的物品的身份信息;
所述步骤B还包括:
将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没有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模块,故而该系统更加简单。该系统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系统能够记录下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方法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目的。
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接收用户设备提供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b存储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c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网络设备连接互联网。
优选地,所述步骤a是: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提供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
所述步骤b还包括:
存储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提供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验证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事先存储在所述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包括在所述二维码中,由用户设备获取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智能锁端用于自动解锁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方法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目的。
一种在智能锁端用于自动解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α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出的解锁指令;
β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自动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用户设备端,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目的。
一种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用户设备端,所述用户设备端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
第三装置,用于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进一步,所述的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用户设备端还包括:第五装置,用于扫描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第三装置用于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还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中包括的物品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三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优选地,所述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用户设备端还包括:
第七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第三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网络设备,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目的。
一种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提供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第四装置,用于存储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第六装置,用于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网络设备连接互联网。
优选地,所述第二装置用于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提供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四装置还用于存储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提供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八装置,用于验证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事先存储在所述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包括在所述二维码中,由用户设备获取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锁,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目的。
一种智能锁,所述智能锁包括:
第十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出的解锁指令;
第十一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自动解锁。
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故而本实用新型更加简单。本实用新型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本实用新型能够记录下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目的。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用户设备;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控制自动解锁的网络设备;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没有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模块,故而该系统更加简单。该系统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系统能够记录下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目的。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包括:
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锁住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的取物口;所述智能锁接收到网络设备发出的解锁指令后能根据解锁指令自动解锁;
二维码,所述二维码设置在所述智能锁、所述物品或所述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或周围,所述二维码中包括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
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并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
换言之,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智能锁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没有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模块,故而该系统更加简单。该系统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系统能够记录下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智能锁及对应的多个所述二维码。进一步优选,所述对应是一一对应。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扫描二维码的装置,或对二维码拍照的装置,如摄像头。所述用户设备能扫描二维码,或对二维码拍照,以获取所述二维码中包括的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网络设备连接互联网。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还包括:无线路由器;所述网络设备连接互联网,所述无线路由器也连接互联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连接。如此,在所述用户设备无法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所述互联网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还包括:无线集线器,所述无线集线器和所述网络设备构成局域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无线集线器之间通过无线集线器的WIFI连接。如此,在所述用户设备无法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所述局域网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
进一步,所述二维码中还包括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此,就能对解锁的人员取用物品形成完整的记录。
优选地,所述周围是0~30c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物品是急救物品;所述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急救物品的箱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物品,如办公物品等等。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是智能手机,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是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存储了所述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如果物品未被归还,物品的管理者通过法律途径,即可获得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督促归还。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请归还物品的提醒消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前,验证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该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加强安全性,防止有人远程开锁。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事先存储在所述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包括在所述二维码中,由用户设备获取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可以是所述智能锁的编号,也可以是与所述智能锁的编号对应的密码。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自动解锁的方法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目的。
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设备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所述智能锁锁住了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的取物口;所述二维码设置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或周围,所述二维码中包括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的二维码,
B)、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C)、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
D)、所述智能锁接收到解锁指令后自动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没有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步骤,故而该方法更加简单。该方法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方法能够记录下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解锁的方法,包括多个所述智能锁及对应的多个所述二维码。进一步优选,所述对应是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用户设备扫描所述二维码或对所述二维码拍照,以获取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如此,在所述用户设备无法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
进一步,所述二维码还包括有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所述步骤A)中,所述用户设备扫描所述二维码,还获取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
所述步骤B)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将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步骤C)中,所述网络设备还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此,就能对解锁的人员取用物品形成完整的记录。
优选地,所述周围是0~30c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物品是急救物品;所述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急救物品的箱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物品,如办公物品等等。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是智能手机,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是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存储了所述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如果物品未被归还,物品的管理者通过法律途径,即可获得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督促归还。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请归还物品的提醒消息。
进一步,所述网络设备存储有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前,验证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该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加强安全性,防止有人远程开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可以是所述智能锁的编号,也可以是与所述智能锁的编号对应的密码。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物品存放系统,以解决目前的物品存放系统的自动解锁只允许特定的人进行解锁,核对解锁的人员的身份占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目的。
一种物品存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存放系统,没有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模块,故而该系统更加简单。该系统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系统能够记录下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自动解锁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自动解锁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两个以上)智能锁、与多个智能锁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两个以上)二维码、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智能锁用于锁住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的取物口。如图1所示,容置体是箱体,当然,容置体还可能是盒体、柜子、甚至是房间。图1示出了箱体a、箱体b、箱体c、箱体d;根据实际的场景,箱体的数目可以调整,箱体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智能锁a锁住箱体a,智能锁b锁住箱体b,智能锁c锁住箱体c、智能锁c锁住箱体d。智能锁接收到解锁指令后能自动解锁。智能锁包括第十装置,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出的解锁指令;第十一装置,用于根据解锁指令自动解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控制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智能锁本体用于锁住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的取物口,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解锁指令后,控制装置控制智能锁本体自动解锁。在外部信号控制下解锁的智能锁有非常多种,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二维码设置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周围,如0~30cm的范围内,只要便于观察到即可。如图1所示,二维码a设置在箱体a上,二维码b设置在箱体b上,二维码c设置在箱体c上,二维码d设置在箱体d上。二维码中包括有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进一步,二维码还包括有物品的身份信息。具体而言,二维码可以印在贴纸上,贴纸粘贴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当然也可以粘贴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周围,如0~30cm的范围内。贴纸上还可以印提示语和/或提示图,提示如何操作进行解锁,并提示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将被记录。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二维码与智能锁一一对应。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多个智能锁对应一个二维码。
参加图2。用户设备1包括:第一装置101、第三装置103、第五装置105、第七装置107。第一装置101用于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还用于获取二维码中包括的物品的身份信息;第三装置103,用于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还用于将物品的身份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第三装置103还用于将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2。优选地,第三装置103用于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用户设备1的身份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2。第五装置105用于扫描二维码。第七装置107用于获取用户设备2的地理位置信息。
用户设备1优选移动智能终端,更优选智能手机,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具有扫描二维码功能且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如IPAD。智能手机用于扫描二维码,获取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获取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并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以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发送至网络设备。优选网络设备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联网,智能手机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向网络设备发送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以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
网络设备2,包括第二装置202、第四装置204、第六装置206、第八装置208。第二装置202用于接收用户设备1提供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1发送来的物品的身份信息;第四装置204,用于存储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还用于存储物品的身份信息;第六装置206,用于向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装置202用于接收及存储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提供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优选地,第二装置2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1提供的用户设备1的地理位置信息。第八装置208用于验证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网络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网络设备优选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及存储智能手机发送来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向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及存储智能手机发送来的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如此,就能对解锁的人员取用物品形成完整的记录。
服务器和智能锁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优选地,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与服务器通信,无线路由器与服务器均连接互联网;或者,通过无线集线器的WIFI与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无线集线器构成局域网。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没有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模块,故而该系统更加简单。该系统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系统能够记录下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甚至解锁的人员取得的物品的身份信息,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自动解锁的系统,还包括无线路由器;服务器连接互联网,无线路由器也连接互联网,智能手机与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连接。如此,在智能手机无法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互联网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发送至服务器。为了让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地解锁取得物品,WIFI不设密码。为了提示有需要的人员连接WIFI,可以在印二维码的贴纸上印相关的提示语和/或提示图。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自动解锁的系统,还包括无线集线器;无线集线器和服务器构成局域网,智能手机与无线集线器之间通过无线集线器的WIFI连接。如此,在智能手机无法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局域网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发送至服务器。为了让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地解锁取得物品,WIFI不设密码。为了提示有需要的人员连接WIFI,可以在印二维码的贴纸上印相关的提示语和/或提示图。
优选地,物品是急救物品;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急救物品的箱体。对于急救物品,有需要的人员希望尽快拿到。在公共场合,有需要的人员往往不是特定的人。本实用新型能让非特定的人员快速地解锁,快速取到急救物品,意义重大。急救物品,可以是药品、急救箱、AED和/或担架等。进一步优选地,物品是AED,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AED箱,更进一步是一种带警报的AED箱。该带警报的AED箱,至少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用于存放AED;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敞口箱,第一箱门,报警装置,接触开关及报警装置的控制电路。第一敞口箱包括第一箱框;第一箱门设置在第一箱框上;报警装置设置在第一箱体上,优选报警装置自带电源;接触开关设置在第一箱框上,接触开关控制报警装置;当第一箱门闭合时,接触开关的驱动杆被驱动,接触开关断开;当第一箱门打开时,接触开关的驱动杆复位,接触开关闭合,报警装置进行报警。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带警报的AED,不特定的人有需要的话,仍旧能够快速取用AED,因为会记录下智能手机的号码,能够威慑盗窃者,所以有进一步的防盗效果,此外也有利于AED的管理者查找AED的下落,督促归还。
优选地,物品是办公物品;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办公物品的柜子。在办公场所,对于办公物品的取用,有时候是不设置限制的,但要形成记录。本实用新型能让办公场所中的工作人员快速地解锁,快速地取到办公物品,同时形成记录。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存储了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如果物品未被归还,物品的管理者通过法律途径,即可获得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督促归还。在一些情况下,物品的管理者本身已经掌握了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可以直接督促归还,比如在公司的办公场所,公司已经知道了员工的智能手机号码和员工的真实身份信息;又如在学校,学校已经知道了学生的智能手机号码和员工的真实身份信息。
当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让服务器向智能手机发送请归还物品的提醒消息,督促归还;也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利用第三方的网络电话服务,向智能手机拨打请归还物品的提醒电话。
为了妥善保管服务器上存储的,服务器可以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如值班室,并不需要放置在智能锁的附近。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智能手机还用于将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还用于向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前,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该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加强安全性,防止有人远程开锁。目前智能手机都会有定位模块,比如GPS定位模块,所以智能手机能够将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虑及智能手机通过定位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会与实际地理位置信息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服务器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时,会容许误差(如经度和纬度的误差均为5m),并不要求两者一致。换言之,服务器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是验证服务器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的经纬度差值是否在设定误差值内(如经度和纬度的误差均为5m)。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事先存储在所述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包括在二维码中,由智能手机获取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发送给服务器。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可以是智能锁的编号;为了进一步增强安全性,也可以是与智能锁的编号对应的密码。
参见图3,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设备扫描设置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或周围(优选地,周围是0~30cm的范围内)的、包括有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信息的二维码,获取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信息,进一步,还可以获取物品的身份信息;智能锁锁住了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的取物口;如图1所示,容置体是箱体,当然,容置体还可能是盒体、柜子、甚至是房间;二维码可以印在贴纸上,贴纸粘贴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当然也可以粘贴在智能锁、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周围,如0~30cm的范围内。贴纸上还可以印提示语和/或提示图,提示如何操作进行解锁;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二维码与智能锁一一对应。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多个智能锁对应一个二维码;用户设备优选移动智能终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智能手机,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具有扫描二维码功能且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如IPAD;
S2:智能手机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发送至网络设备,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优选服务器;服务器接收智能手机发送来的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
S3:服务器存储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
S4:服务器向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智能锁接接收服务器发出的解锁指令;
S5:智能锁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自动解锁。
服务器和智能锁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优选地,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与服务器通信,无线路由器与服务器均连接互联网;或者,通过无线集线器的WIFI与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无线集线器构成局域网。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没有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即解锁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步骤,故而该方法更加简单。该方法允许不特定的人进行解锁,能方便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取得物品。该方法能够记录下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能够威慑盗窃者,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也有利于物品的管理者查找物品的下落,督促归还。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解锁的方法,包括多个智能锁及对应的多个二维码。进一步优选,对应是一一对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手机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或无线集线器的WIFI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发送至服务器。如此,在智能手机无法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将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及物品的身份信息(如有),发送至服务器。为了让有需要的人员快速地解锁取得物品,WIFI不设密码。为了提示有需要的人员连接WIFI,可以在印二维码的贴纸上印相关的提示语和/或提示图。
优选地,物品是急救物品;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急救物品的箱体。对于急救物品,有需要的人员希望尽快拿到。在公共场合,有需要的人员往往不是特定的人。本实用新型能让非特定的人员快速地解锁,快速取到急救物品,意义重大。急救物品,可以是药品、急救箱、AED和/或担架等。进一步优选地,物品是AED,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AED箱,更进一步是一种带警报的AED箱。该带警报的AED箱,至少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用于存放AED;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敞口箱,第一箱门,报警装置,接触开关及报警装置的控制电路。第一敞口箱包括第一箱框;第一箱门设置在第一箱框上;报警装置设置在第一箱体上,优选报警装置自带电源;接触开关设置在第一箱框上,接触开关控制报警装置;当第一箱门闭合时,接触开关的驱动杆被驱动,接触开关断开;当第一箱门打开时,接触开关的驱动杆复位,接触开关闭合,报警装置进行报警。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带警报的AED,不特定的人有需要的话,仍旧能够快速取用AED,因为会记录下智能手机的号码,能够威慑盗窃者,所以有进一步的防盗效果,此外也有利于AED的管理者查找AED的下落,督促归还。
优选地,物品是办公物品;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办公物品的柜子。在办公场所,对于办公物品的取用,有时候是不设置限制的,但要形成记录。本实用新型能让办公场所中的工作人员快速地解锁,快速地取到办公物品,同时形成记录。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存储了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如果物品未被归还,物品的管理者通过法律途径,即可获得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督促归还。在一些情况下,物品的管理者本身已经掌握了智能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可以直接督促归还,如在公司的办公场所,公司已经知道了员工的智能手机号码和员工的真实身份信息;又如在学校,学校已经知道了学生的智能手机号码和员工的真实身份信息,在这些情况下,物品的管理者可以根据服务器的记录直接督促归还。
当然,还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让服务器向智能手机发送请归还物品的提醒消息,督促归还。据此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向智能手机发送请归还物品的提醒消息。
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利用第三方的网络电话服务,向智能手机拨打请归还物品的提醒电话,督促归还。据此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利用第三方的网络电话服务,向智能手机拨打请归还物品的提醒电话。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性,防止有人远程开锁,在步骤S2中,智能手机还将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步骤S4中,服务器向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前,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目前智能手机都会有定位模块,比如GPS定位模块,所以智能手机能够将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虑及智能手机通过定位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会与实际地理位置信息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服务器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时,会容许误差(如经度和纬度的误差均为5m),并不要求两者一致。换言之,服务器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是验证服务器验证智能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的经纬度差值是否在设定误差值内(如经度和纬度的误差均为5m)。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事先存储在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包括在二维码中,由智能手机获取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发送给服务器。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性,在步骤S4中,服务器向智能锁发出的解锁指令加密。

Claims (13)

1.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包括:
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锁住物品或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的取物口;所述智能锁接收到网络设备发出的解锁指令后能根据解锁指令自动解锁;
二维码,所述二维码设置在所述智能锁、所述物品或所述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上或周围,所述二维码中包括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
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网络设备的访问地址信息,并将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智能锁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智能锁及对应的多个所述二维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是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扫描二维码的装置,或对二维码拍照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互联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路由器;所述网络设备连接互联网,所述无线路由器也连接互联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路由器的WIFI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集线器:所述无线集线器和所述网络设备构成局域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无线集线器之间通过无线集线器的WIFI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中还包括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接收及存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物品的身份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围是0~30cm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是急救物品;所述容置有物品的容置体是装有急救物品的箱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是智能手机,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是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请归还物品的提醒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向所述智能锁发出解锁指令前,验证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智能锁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符。
CN201521034964.4U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Active CN205193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4964.4U CN205193918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4964.4U CN205193918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3918U true CN205193918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4964.4U Active CN205193918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391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7436A (zh) * 2016-07-18 2016-12-14 乐清市诚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激活操作的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8171857A (zh) * 2018-02-06 2018-06-15 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医疗急救系统
CN108904982A (zh) * 2018-06-27 2018-11-30 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aed急救系统
CN110415803A (zh) * 2019-08-02 2019-11-05 孙东亮 心脏骤停院外急救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7436A (zh) * 2016-07-18 2016-12-14 乐清市诚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激活操作的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8171857A (zh) * 2018-02-06 2018-06-15 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医疗急救系统
CN108904982A (zh) * 2018-06-27 2018-11-30 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aed急救系统
CN110415803A (zh) * 2019-08-02 2019-11-05 孙东亮 心脏骤停院外急救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4965A (zh) 一种自动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205193918U (zh) 一种自动解锁的系统
CN104272353B (zh) 电子钥匙、电子锁闭系统和用于释放访问授权的方法
KR10147074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구현 방법 및 장치
CN107742339B (zh) 一种基于平台的无源电子锁具的管理方法
US20160198287A1 (en) Intercom system using an nfc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898507B (zh) 一种蓝牙智能云锁系统及蓝牙智能锁工作方法
JP2018014097A5 (zh)
US20190307278A1 (en) Method for Delivering Mail, a Mail Delivery System and a Software Product
CN105491910A (zh) 移动电话控制的电子安全袋
CN105913576B (zh) 可用于本地和异地快递发送和接收的智能储物箱系统
CN108257266A (zh)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锁
CN102739874A (zh)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认证解锁方法
CN104574616B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39419A (zh) 密钥保护方法、密钥存储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234510A (zh) 服务器机柜管理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8769220A (zh) 智能电表箱环境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01686572A (zh) 无线终端机卡互锁的方法、系统和管理平台
CN104156898B (zh) 人口信息、出租屋信息和经营场所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171829A (zh) 一种智能酒店入住系统
CN109410397B (zh) 开锁方法、开锁系统、智能终端及智能终端存储介质
CN104156807A (zh) 流动人口、出租屋和三小场所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207728217U (zh) 用于控制物理对象的系统
CN207269232U (zh) 印章一体机
CN105894632A (zh) 一种基于imei号的智能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First Rea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ANGHAI JIUYAOJ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31000000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ystem for automatic unlock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