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8078U -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8078U
CN205188078U CN201520955289.2U CN201520955289U CN205188078U CN 205188078 U CN205188078 U CN 205188078U CN 201520955289 U CN201520955289 U CN 201520955289U CN 205188078 U CN205188078 U CN 205188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earthworm
ecological pool
natural decomposi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52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呈祥
陈彩东
叶伟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NJ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NJ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NJ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NJ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552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8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8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8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格栅井、曝气调节池、垃圾中转站、强化生态池和若干个串联的蚯蚓自然分解池;格栅井通污水管与曝气调节池相连;曝气调节池通过管路与强化生态池内的平流布水器相连,强化生态池通过管路与蚯蚓自然分解池相连;蚯蚓自然分解池之间通过污水管相连;集气管道与集气风机相连,并通过集气风机和气体管路与曝气调节池相连,集水坑通过渗滤液管与曝气调节池相连,回转风机通过管路与曝气调节池和强化生态池内的曝气管相连。该系统将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为一体,不仅具有美化环境作用,还很好地处理了农村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村镇垃圾中转和污水处理通常都是分开建设的,占地面积较大,浪费空间,并且运营不好会有恶臭。现有农村污水大多采用一体化(玻璃钢、PE或碳钢)A2O工艺设备直接出水或者后面增加人工湿地,传统的A2O工艺理论上确实具有脱氮除磷的效果,但由于投资费用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大多农村污水在建成之后或者调试运营阶段氨氮和总磷往往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大部分村镇垃圾中转站,中转内异味很大,并且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未得到处理,污染环境。总体而言,目前的村镇垃圾中转和污水处理存在如下问题:1、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分开建设占用土地面积较大;2、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异味较大;3、垃圾中转站内的产生的渗滤液体污染很大,没有得到处理;4、村镇污水处理后大多氮磷很难长期保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5、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都会产生一定的异味甚至是恶臭;6、会产生大量污泥,需要定期清理,花费人力,需要污泥处理和运输费用,而且不定期清理的话会影响放流水的指标,往往总磷会超标;7、大多不能起到景观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针对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分开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垃圾中转站臭味较大,渗滤液未得到处理,并且农村污水氮磷出水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特提出一种新的工艺——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减少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面积,减少垃圾站臭味和垃圾渗滤液污染环境,在投资小、运营管理技术较差的情况下,使村镇污水处理后氮磷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排放标准。采用该技术,垃圾中转产生的异味得到生物吸附,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得到正常处理,最终使得本技术所建处理系统无异味,并且能够美化村镇,起到景观性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格栅井、曝气调节池、垃圾中转站、强化生态池和若干个串联的蚯蚓自然分解池;
格栅井设有进入污水的进水管,
曝气调节池内设有组合填料和提升泵;
垃圾中转站内设有集气管道、集气风机和回转风机,垃圾中转站底部设有集水坑;
强化生态池内设有平流布水器、曝气管、浮水植物、池底污泥斗;
格栅井通污水管与曝气调节池相连;曝气调节池通过提升泵和管路与强化生态池内的平流布水器相连,强化生态池通过管路与蚯蚓自然分解池相连;蚯蚓自然分解池之间通过污水管相连;集气管道与集气风机相连,并通过集气风机和气体管路与曝气调节池相连,集水坑通过渗滤液管与曝气调节池相连,回转风机通过管路与曝气调节池和强化生态池内的曝气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强化生态池内水面设有植物隔离区和浮水植物种植区,植物隔离区的面积为池面总面积的10-15%。
作为优选,蚯蚓自然分解池从下至上的结构为土工膜、碎石层、煤灰层和泥土层;且蚯蚓自然分解池内养殖有蚯蚓。
作为优选,蚯蚓自然分解池上部设有布水管,底部设有排泥管。
作为优选,格栅井和曝气调节池位于地面以下,其他位于地面以上;强化生态池位于垃圾中转站上方,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与强化生态池同高,其他蚯蚓自然分解池的位置依次降低。
作为优选,蚯蚓自然分解池设置有3个,3个蚯蚓自然分解池由高到低排列,之间采用管路相连。
作为优选,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与强化生态池通过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为一体,减少了占地面积;
2、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看管;
3、无剩余污泥外排,减少污泥处置费用;
4、出水氮磷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
5、建成后具有景观效应,美化村镇;
6、处理系统无异味;
7、减少村镇垃圾污水处理方面投资建设费用;
8、垃圾渗滤残液得到很好处理;
9、垃圾中转站臭味得到生物吸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蚯蚓自然分解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强化生态池的俯视图。
图中:1格栅井,2曝气调节池,3垃圾中转站,4强化生态池,5蚯蚓自然分解池,6污水管,7气体管路;11进水管,21组合填料,31集气管道,32集气风机,33回转风机,34集水坑,35渗滤液管,41平流布水器,42曝气管,43浮水植物,44池底污泥斗,45植物隔离区,46浮水植物种植区,51土工膜,52碎石层,53煤灰层,54泥土层,55布水管,56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格栅井1、曝气调节池2、垃圾中转站3、强化生态池4和若干个串联的蚯蚓自然分解池5;
格栅井1设有进入污水的进水管11;格栅井为污水过滤装置,井内设置格栅,其主要作用为过滤较大的垃圾和固体污染物
曝气调节池2内设有组合填料12和提升泵22;
此构筑物的作用是处理来自经过格栅井1过滤的生活污水和来自垃圾中转站3的垃圾渗滤液以及垃圾中转站3的臭气。生活污水和部分垃圾渗滤液在组合填料和曝气的作用下,形成生物膜,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COD和氨氮及部分磷。而来自垃圾中转站3的臭气,通过集气风机通入生物膜处进行生物吸附,进行生物除臭。
垃圾中转站3内设有集气管道31、集气风机32和回转风机33,垃圾中转站3底部设有集水坑34;
垃圾中转站3主要是用来存放中转垃圾的场所,设有曝气回转风机33、集气风机32及集气管道31(收集臭气送至曝气调节池2的生物膜处),另外在集水坑34处设置了地面过滤网,该部分主要作用是存放中转垃圾的主要场所,收集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送至曝气调节池进行处理,收集垃圾产生的臭气送至曝气调节池生物膜处进行生物吸附除臭。
强化生态池4内设有平流布水器41、曝气管42、浮水植物43、池底污泥斗44;如图3所示,所述强化生态池4内水面设有植物隔离区45和浮水植物种植区46,植物隔离区45的面积为池面总面积的10-15%。
强化生态池4内设有来自曝气调节池的进水管路,平流布水器41、曝气管42,池面上分为植物隔离区45、浮水植物种植区46,池底设有池底污泥斗44,池底污泥斗44上设置了排泥阀,此部分的主要作用:来自曝气调节池2的进水到平流布水器41均匀布水,在平流布水器附近设曝气管两条,起到人工增氧的作用。表面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种植区46),并设置两到三个区域不种植任何植物(占表面积的1/10左右,植物隔离区45),保证水底生态正常。水面所种植物主要有:黄花水龙、凤眼莲、石龙苪、酸模、菖蒲、鸢尾。所选植物对氮磷的去除率很高。植物生长或死亡产生的赃物和悬浮物沉降产生的底泥,可以通过排泥阀排入蚯蚓自然分解系统进行自然分解。在此部分大部分COD和氮磷会得到去除,去除率可达到85%。
如图2所示,蚯蚓自然分解池5从下至上的结构为土工膜51、碎石层52、煤灰层53和泥土层54;且蚯蚓自然分解池5内养殖有蚯蚓;蚯蚓自然分解池5上部设有布水管55,底部设有排泥管56。蚯蚓自然分解池5设置有3个,3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由高到低排列,之间采用管路相连;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与强化生态池4通过管路相连。土工膜51下设有钢砼。
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池内设有进水布水管、土工膜、不同直径碎石、煤灰、植物(花叶芦竹、再力花等结合当地情况种植相应植物)、蚯蚓、出水管、排泥管和排泥阀。此部分作用,来自强化生态池的出水均匀布水到蚯蚓分解池表面,通过表面植物和蚯蚓的分解作用,去除来自强化生态池的出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大部分SS、COD和氮磷。
第二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构造同上,不过此部分进水设有来自强化生态池4的排泥管56,在蚯蚓的作用下可分解强化生态池4的污泥。具体作用同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
第三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其构造作用同上,到达此部分,最后放流水COD去除率能达到95%左右,氮磷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
格栅井1通过污水管6与曝气调节池2相连;曝气调节池2通过提升泵和管路与强化生态池4内的平流布水器41相连,强化生态池4通过管路与蚯蚓自然分解池5相连;蚯蚓自然分解池5之间通过污水管6相连;集气管道31与集气风机32相连,并通过集气风机32和气体管路7与曝气调节池2相连,集水坑34通过渗滤液管35与曝气调节池2相连,回转风机33通过管路与曝气调节池2和强化生态池4内的曝气管42相连。
格珊井和曝气调节池2位于地面以下,其他位于地面以上;强化生态池4位于垃圾中转站3上方,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与强化生态池4同高,其他蚯蚓自然分解池5的位置依次降低。
该系统的具体运转如下:
污水进入格栅井1过滤较大的垃圾和固体污染物,然后进入曝气调节池2处理来自经过格珊过滤的生活污水和来自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以及垃圾中转站的臭气。生活污水和部分垃圾渗滤液在组合填料和曝气的作用下,形成生物膜,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COD和氨氮及部分磷。而来自垃圾中转站的臭气,通过集气风机通入生物膜处进行生物吸附,进行生物除臭。曝气调节池设有污水提升泵,采用液位自动控制,泵入强化生态池,此部分的主要作用,来自曝气调节池的进水到平流布水器均匀布水,在布水器附近设曝气管两条,起到人工增氧的作用。表面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并设置两到三个区域不种植任何植物(占表面积的1/10左右),保证水底生态正常。水面所种植物主要有:黄花水龙、凤眼莲、石龙苪、酸模、菖蒲、鸢尾。所选植物对氮磷的去除率很高。植物生长或死亡产生的赃物和悬浮物沉降产生的底泥,可以通过排泥阀排入蚯蚓自然分解系统进行自然分解。在此部分大部分COD和氮磷会得到去除,去除率可达到85%。进过强化生态池处理后的水自流至蚯蚓分解池1,来自强化生态池的出水均匀布水到蚯蚓分解池表面,通过表面植物和蚯蚓的分解作用和土壤的渗析作用,去除来自强化生态池的出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大部分SS、COD和氮磷。蚯蚓分解池1的出水自流到蚯蚓分解池2,此池构造同1,但此池兼有处理来自强化生态池污泥的作用,蚯蚓分解池2的出水通过管道流入蚯蚓分解池3,作用同1,一步步强化处理,蚯蚓分级池3出水为最后放流水。
垃圾中转系统,垃圾中转站3用于存放垃圾和滤去垃圾渗滤液,定时人工转运至垃圾处理厂。
垃圾中转臭气处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垃圾中转站内的集气风机,采用时间控制,定时自动启动,收集中转站内的臭气,通过管道,通入曝气调节池生物膜处,进行生物吸附。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主要为垃圾中滤液的处理,垃圾中转站的底部设有滤网和集水坑,收集的部分渗滤液自动进入曝气调节池,同污水处理系统一起处理。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格栅井(1)、曝气调节池(2)、垃圾中转站(3)、强化生态池(4)和若干个串联的蚯蚓自然分解池(5);
格栅井(1)设有进入污水的进水管(11),
曝气调节池(2)内设有组合填料(21)和提升泵(22);
垃圾中转站(3)内设有集气管道(31)、集气风机(32)和回转风机(33),垃圾中转站(3)底部设有集水坑(34);
强化生态池(4)内设有平流布水器(41)、曝气管(42)、浮水植物(43)、池底污泥斗(44);
格栅井(1)通过污水管(6)与曝气调节池(2)相连;曝气调节池(2)通过提升泵(22)和管路与强化生态池(4)内的平流布水器(41)相连,强化生态池(4)通过管路与蚯蚓自然分解池(5)相连;蚯蚓自然分解池(5)之间通过污水管(6)相连;集气管道(31)与集气风机(32)相连,并通过集气风机(32)和气体管路(7)与曝气调节池(2)相连,集水坑(34)通过渗滤液管(35)与曝气调节池(2)相连,回转风机(33)通过管路与曝气调节池(2)和强化生态池(4)内的曝气管(4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生态池(4)内水面设有植物隔离区(45)和浮水植物种植区(46),植物隔离区(45)的面积为池面总面积的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蚯蚓自然分解池(5)从下至上的结构为土工膜(51)、碎石层(52)、煤灰层(53)和泥土层(54);且蚯蚓自然分解池(5)内养殖有蚯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蚯蚓自然分解池(5)上部设有布水管(55),底部设有排泥管(5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格栅井(1)和曝气调节池(2)位于地面以下,其他位于地面以上;强化生态池(4)位于垃圾中转站(3)上方,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与强化生态池(4)同高,其他蚯蚓自然分解池(5)的位置依次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5)与强化生态池(4)通过管路相连。
CN201520955289.2U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5188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5289.2U CN205188078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5289.2U CN205188078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8078U true CN205188078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1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5289.2U Active CN205188078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80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1167A (zh) * 2015-11-26 2016-04-06 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1167A (zh) * 2015-11-26 2016-04-06 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CN105461167B (zh) * 2015-11-26 2018-07-27 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9829U (zh)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0171917B (zh) 一种河湖淤泥就地处理的一体化滨岸带系统及其应用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104016542A (zh) 一种用于低污染水处理的阶梯式复合人工湿地装置
CN105461167A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CN217077330U (zh) 一种农村黑灰水分离式生态处理设施
CN104450501A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置及其应用
CN102020399B (zh) 生活污水u型溢流式土壤渗滤处理装置
CN110668652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类治理系统
CN104907309A (zh) 城乡居民生活垃圾、污水资源化生态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5601043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103693816A (zh) 一种卫生间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17893A (zh)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3641282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
CN205892881U (zh) 垂直流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5275425U (zh)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188078U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CN208378529U (zh) 一种庭院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CN204356328U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置
CN101475289B (zh) 加强型生物反应槽与加强型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CN106115924A (zh) 垂直流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1873597U (zh) 生活污水u型溢流式土壤渗滤处理装置
CN203159411U (zh) 零能耗土地吸附床污水处理系统
CN103693817A (zh) 一种厨卫垃圾及污水处理方法及其集成处理装置
CN209872718U (zh) 户用生态利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 Kaixuan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jiang

Inventor after: Song Lingchao

Inventor after: Tong Xianpeng

Inventor before: Zhou Chengxi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Caidong

Inventor before: Ye Weiw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