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6817U - 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86817U CN205186817U CN201520933817.4U CN201520933817U CN205186817U CN 205186817 U CN205186817 U CN 205186817U CN 201520933817 U CN201520933817 U CN 201520933817U CN 205186817 U CN205186817 U CN 205186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clavicle
- sealing
- pedestal
- k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该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包括袋体、密封条和环形拉手,所述袋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一端设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在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母锁骨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袋体外侧的环形拉手即可方便开启密封袋,此外,可以根据袋口的多个颜色变化轻易的辨别袋口密封是否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袋在袋口内侧设置有密封压条,压条为互相对应嵌合的凹槽和凸条,使用者只需用手指轻压,将凸条嵌入凹槽中,即可将袋口密封。但是,这种密封袋开启时较为费劲,且无法单手操作;同时,由于密封袋外表面光滑,开启时需要将手指伸入袋口内侧,易造成袋内物品和手指的双向污染。
此外,目前的密实袋通过颜色的变化即可辨别袋口密封是否完好,但是一般密封结构在密封前后呈现不同的单一颜色,实际使用时必须记住密封结构在密封前后所呈现的不同颜色才能辨别袋口密封是否完好,而单一的颜色记忆容易混淆忽视,影响了对辨别袋口密封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设置在袋体外侧的环形拉手即可方便开启密封袋,此外,可以根据袋口的多个颜色变化轻易的辨别袋口密封是否良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包括袋体、密封条和环形拉手,所述袋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一端设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包括采用具有颜色反差的材料分别制成的公锁骨和母锁骨,公锁骨包括连接部和锁合部,连接部一端连接在袋体开口部的一侧,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与锁合部连接;母锁骨包括固定连接部和两个扣爪;固定连接部固设于开口部的另一侧;一个扣爪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连接部一端,另一个扣爪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连接部另一端,两个扣爪远离固定连接部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用于卡持公锁骨锁合部的卡持腔;公锁骨的锁合部通过卡入或脱离母锁骨的卡持腔实现袋体的密封或解封;在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母锁骨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中,所述公锁骨的连接部和锁合部均由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母锁骨上的固定连接部由透明材料制成,两个扣爪由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中,所述公锁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两侧的用于防止公锁骨锁合部脱位的防脱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包括袋体、密封条和环形拉手,所述袋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一端设置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包括采用具有颜色反差的材料分别制成的公锁骨和母锁骨,公锁骨包括第一基座、两个并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勾键,第一勾键一端朝外延伸弯曲形成外倒勾,第一勾键另一端与第一基座连为一体,第一基座设于袋体开口部的一侧;母锁骨包括第二基座、两个并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勾键,第二勾键一端朝内弯曲伸延形成内倒勾,第二勾键另一端与第二基座连为一体,第二基座设于袋体开口部的另一侧;第一勾键的外倒勾与第二勾键的内倒勾相互扣合或松开以实现袋体的密封或解封;在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母锁骨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均为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基座,第一勾键与第二勾键均为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的勾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中,母锁骨上的两个第二勾键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凸起部,公锁骨上的两个第一勾键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中,第一凸起部由与第一勾键一样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第二凸起部由与第二勾键一样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袋体外侧的环形拉手,使用时只需将双手分别抓住两侧的环形拉手,轻轻用力即可打开袋口,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压条式密封袋开启困难、易造成污染等问题,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2)同时,密封条未密合时,使用者所见为公锁骨或母锁骨的单一颜色;密封条密合后,使用者所见为具有两种或多种对比颜色的色条,密封条在密合前后呈现的颜色对比强烈,使用者可以根据袋口的多个颜色变化轻易的辨别袋口密封是否良好,从而轻易辨认已密合或未密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第一种封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密实袋封口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图1中沿A-A线的第二种封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密实袋封口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可用图1、图2和图3诠释。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包括袋体1、密封条2和两个环形拉手3,所述袋体1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一端设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2;密封条2包括采用具有颜色反差的材料分别制成的公锁骨21和母锁骨22,公锁骨21包括连接部211和锁合部212,连接部211一端连接在袋体开口部的一侧,连接部211的另一端连接与锁合部212连接;母锁骨22包括固定连接部221和两个扣爪222;固定连接部221固设于开口部的另一侧;一个扣爪22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连接部221一端,另一个扣爪22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连接部221另一端,两个扣爪222远离固定连接部221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用于卡持公锁骨锁合部的卡持腔;公锁骨的锁合部通过卡入或脱离母锁骨的卡持腔实现袋体的密封或解封;在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21、母锁骨22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3。具体地,一个环形拉手3位于袋体外表面对应于连接部211处,另一个环形拉手3位于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固定连接部221处。
通过设置在袋体外侧的环形拉手,使用时只需将双手分别抓住两侧的环形拉手,轻轻用力即可打开袋口,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压条式密封袋开启困难、易造成污染等问题,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所述公锁骨的连接部211和锁合部212均由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母锁骨上的固定连接部221由透明材料制成,两个扣爪由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公锁骨21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211两侧的用于防止公锁骨锁合部脱位的防脱部213。当公锁骨21与和母锁骨22密合时,防脱部213起到保护结合部位防止脱钩。
使用时,公锁骨21中连接部211、锁合部212和防脱部213为黄色,母锁骨22中固定连接部221为透明,两个扣爪222为绿色,当公锁骨21和母锁骨22密合时,公锁骨21的锁合部212嵌入母锁骨22的卡持腔内,母锁骨22的扣爪222的两翼被扣爪222的末端包裹,从公锁骨21处看,能见部分为母锁骨的扣爪以及被扣爪所夹持的公锁骨的连接部,明显可见为两条绿线之间有一条黄线,从母锁骨22处看,能见部分为母锁骨的以及扣爪被扣爪所夹持的公锁骨的锁合部,明显可见为两条绿线之间有一条黄线,从而实现左右两侧均能观察密封袋的密封情况。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可用图1、图4和图5诠释。
如图1、4、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包括袋体1、密封条2和两个环形拉手3,所述袋体1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1一端设置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2;密封条2包括采用具有颜色反差的材料分别制成的公锁骨21ˊ和母锁骨22ˊ,公锁骨21ˊ包括第一基座211ˊ、两个并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勾键212ˊ,第一勾键212ˊ一端朝外延伸弯曲形成外倒勾,第一勾键212ˊ另一端与第一基座211ˊ连为一体,第一基座211ˊ设于袋体开口部的一侧;母锁骨22ˊ包括第二基座221ˊ、两个并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勾键222ˊ,第二勾键222ˊ一端朝内弯曲伸延形成内倒勾,第二勾键222ˊ另一端与第二基座连为一体,第二基座221ˊ设于袋体开口部的另一侧;第一勾键212ˊ的外倒勾与第二勾键222ˊ的内倒勾相互扣合或松开以实现袋体的密封或解封;在袋体1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母锁骨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3。具体地,一个环形拉手3位于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21ˊ中两个第一勾键212ˊ之间的位置,另一个环形拉手3位于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和母锁骨22ˊ的第一凸起部223ˊ的位置。
通过设置在袋体外侧的环形拉手3,使用时只需将双手分别抓住两侧的环形拉手,轻轻用力即可打开袋口,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压条式密封袋开启困难、易造成污染等问题,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其中,所述第一基座211ˊ与第二基座221ˊ均为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基座,第一勾键212ˊ与第二勾键222ˊ均为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的勾键。
母锁骨22ˊ上的两个第二勾键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凸起部223ˊ,公锁骨21ˊ上的两个第一勾键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凸起部213ˊ。第一凸起部223ˊ由与第一勾键一样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第二凸起部213ˊ由与第二勾键一样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当公锁骨21ˊ与和母锁骨22ˊ密合时,第二凸起部213ˊ将相互扣合的第一勾键与第二勾键结合部位保护好,防止脱钩,第一凸起部223ˊ将两个第一勾键压紧,以使第一勾键与第二勾键很好地扣合。
使用时,公锁骨21ˊ中第一基座211ˊ为透明材质,第一勾键212ˊ和第二凸起部213ˊ为黄色,母锁骨22ˊ中第二基座221ˊ为透明材质,第二勾键222ˊ和第一凸起部223ˊ为蓝色,当公锁骨21和母锁骨22密合时,第一勾键212ˊ的外倒勾与第二勾键222ˊ的内倒勾相互扣合以实现袋体的密封;从公锁骨21ˊ处看,能见部分依次为第二勾键222ˊ、第一勾键212ˊ、第一勾键212ˊ以及第二勾键222ˊ,明显可见为两条黄线间隔在三条蓝线之间;从母锁骨22处看,能见部分依次为第二勾键222ˊ、第一勾键212ˊ、第一勾键212ˊ以及第二勾键222ˊ,明显可见为两条黄线间隔在三条蓝线之间;从而实现左右两侧均能观察密封袋的密封情况。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密封条和环形拉手,所述袋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一端设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包括采用具有颜色反差的材料分别制成的公锁骨和母锁骨,公锁骨包括连接部和锁合部,连接部一端连接在袋体开口部的一侧,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与锁合部连接;母锁骨包括固定连接部和两个扣爪;固定连接部固设于开口部的另一侧;一个扣爪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连接部一端,另一个扣爪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连接部另一端,两个扣爪远离固定连接部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用于卡持公锁骨锁合部的卡持腔;公锁骨的锁合部通过卡入或脱离母锁骨的卡持腔实现袋体的密封或解封;在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母锁骨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锁骨的连接部和锁合部均由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母锁骨上的固定连接部由透明材料制成,两个扣爪由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锁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两侧的用于防止公锁骨锁合部脱位的防脱部。
4.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密封条和环形拉手,所述袋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一端设置有一开口部;在袋体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包括采用具有颜色反差的材料分别制成的公锁骨和母锁骨,公锁骨包括第一基座、两个并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勾键,第一勾键一端朝外延伸弯曲形成外倒勾,第一勾键另一端与第一基座连为一体,第一基座设于袋体开口部的一侧;母锁骨包括第二基座、两个并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勾键,第二勾键一端朝内弯曲伸延形成内倒勾,第二勾键另一端与第二基座连为一体,第二基座设于袋体开口部的另一侧;第一勾键的外倒勾与第二勾键的内倒勾相互扣合或松开以实现袋体的密封或解封;在袋体外表面对应于公锁骨、母锁骨处分别固设有用于开启密封袋的环形拉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均为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基座,第一勾键与第二勾键均为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的勾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母锁骨上的两个第二勾键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凸起部,公锁骨上的两个第一勾键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起部由与第一勾键一样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第二凸起部由与第二勾键一样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33817.4U CN205186817U (zh) | 2015-11-19 | 2015-11-19 | 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33817.4U CN205186817U (zh) | 2015-11-19 | 2015-11-19 | 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86817U true CN205186817U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577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33817.4U Active CN205186817U (zh) | 2015-11-19 | 2015-11-19 | 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86817U (zh) |
-
2015
- 2015-11-19 CN CN201520933817.4U patent/CN205186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459657A1 (en) | Bag having reclosable seal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WO2005016664A8 (en) | Titre pressure indicator | |
CN205186817U (zh) | 一种新型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 |
CN207813444U (zh) | 一种无尘车间物料传递门密封结构 | |
CN201135063Y (zh) | 苹果专用育果袋 | |
CN203143242U (zh) | 一种适合老龄人使用的包装袋 | |
CN201189094Y (zh) | 一种压力锅限压排气阀 | |
CN203877145U (zh) |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潜水袋 | |
CN205611940U (zh) | 钥匙扣 | |
CN202269936U (zh) | 一种新型调料盒 | |
WO2007130601A3 (en) | Padlock with security seal | |
CN203302943U (zh) | 一种防潮调味缸 | |
CN201400357Y (zh) | 可变色的密实袋封口结构 | |
CN217754839U (zh) | 一种密封袋密封处打开和封闭时颜色发生变化的密封袋 | |
CN208242953U (zh) | 一种多层式的低压绝缘手套 | |
CN205585522U (zh) | 手机潜水袋 | |
CN207511109U (zh) | 一种拼接组合型盖子 | |
CN204663173U (zh) | 一种滑盖式汽车钥匙保护壳 | |
CN205585458U (zh) | 一种新型软体开口密封拉链结构 | |
CN204624298U (zh) | 中断透明可展示内部烟支的双层下拉开启式烟盒 | |
CN204776806U (zh) | 一种环保型包装袋 | |
CN204776580U (zh) | 多功能瓶盖 | |
CN2913220Y (zh) | 密封保鲜盒 | |
CN204822401U (zh) | 一种储物盒及其盒体和盒盖 | |
CN201494740U (zh) | 瓶子防伪锁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