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6348U -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6348U CN205176348U CN201520956138.9U CN201520956138U CN205176348U CN 205176348 U CN205176348 U CN 205176348U CN 201520956138 U CN201520956138 U CN 201520956138U CN 205176348 U CN205176348 U CN 2051763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cable
- cable
- opgw
- opgw optical
- transformer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绝缘子与OPGW光缆相固定于外墙上,OPGW光缆末端穿过PVC管,缠绕在余缆架后接入接线盒;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一端在接线盒内与OPGW光缆末端相连接,另一端经角钢横担排列后进入镀锌钢管引向变电站建筑物各层;接地端子一端与外墙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另一端通过接地线与OPGW光缆上的并沟线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解决了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引入敷设时出现的建筑外观、防雷接地、电气及通信运行检修等方面的协调统一难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属于光缆通信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OPGW光缆已经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进站引入敷设有以下几种常规方案:如图1所示,方案一,OPGW光缆不进入变电站,从终端塔引下,在接头盒内与普通光缆连接后,采用普通地埋光缆引入变电站;方案二,OPGW光缆不进入变电站,在终端塔上与ADSS光缆接续后,架设ADSS光缆至变电站;方案三,OPGW光缆进入变电站,从变电站建筑物墙体外侧直接引下,与普通光缆连接后,普通光缆沿墙体外侧引下至设备室外平台,再穿墙埋管水平敷设至设备室。
上述常规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方案一:该技术接头盒设在终端塔上,检修维护不方便,普通光缆的敷设需要面临征地政处难题,后期站外地埋光缆的维护抢修不方便;方案二:ADSS光缆存在电腐蚀现象,光缆的可靠性差,同时接头盒设在终端塔上,检修维护不方便;方案三:该技术OPGW光缆、接头盒、余缆架、普通光缆等均在外墙上敷设,破坏了建筑物外观,同时上述光缆设施距离高压电气一次设备太近,光缆运行检修时有人身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上述三种常规OPGW光缆引入户内变电站交接系统暴露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包括变电站建筑物、OPGW光缆、绝缘子、接地端子、PVC管、余缆架、接线盒、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角钢横担,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上设置挂环,所述挂环末端与绝缘子相连接,所述绝缘子与OPGW光缆相固定,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上贯穿有PVC管,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内侧设置有余缆架、接线盒,所述OPGW光缆末端穿过PVC管,缠绕在余缆架后接入接线盒;所述变电站建筑物顶部垂直贯穿有多根镀锌钢管,女儿墙内侧设置有多个角钢横担,所述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一端在接线盒内与OPGW光缆末端相连接,另一端经角钢横担排列后进入镀锌钢管引向变电站建筑物各层;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上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一端与外墙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另一端通过接地线与OPGW光缆上的并沟线夹相连接。
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内侧也设置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一端与女儿墙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另一端通过接地线与接线盒处的OPGW光缆上的并沟线夹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PE套管,所述普通非金属光缆均套接有PE套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镀锌钢管的数量设置为八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OPGW光缆由女儿墙内侧引入敷设,实现了户内变电站内OPGW光缆安全、美观的敷设。实现了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与普通非金属光缆的可靠连接。实现了户内变电站普通非金属光缆经济、合理的敷设。实现了户内变电站内光缆与建筑物的协调、统一。解决了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引入敷设时出现的建筑外观、防雷接地、电气及通信运行检修等方面的协调统一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光缆接头盒和余缆架安装结构;
图2为终端塔与户内变电站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变电站建筑物外墙OPGW光缆连接示意图;
图4为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OPGW光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4所示,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包括变电站建筑物1、OPGW光缆2、绝缘子3、接地端子4、PVC管5、余缆架6、接线盒7、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8、角钢横担9,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101上设置挂环10,所述挂环10末端与绝缘子3相连接,所述绝缘子3与OPGW光缆2相固定,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101上贯穿有PVC管5,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102内侧设置有余缆架6、接线盒7,所述OPGW光缆2末端穿过PVC管5,缠绕在余缆架6后接入接线盒7;所述变电站建筑物1顶部垂直贯穿有多根镀锌钢管11,女儿墙102内侧设置有多个角钢横担9,所述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8一端在接线盒7内与OPGW光缆2末端相连接,另一端经角钢横担9排列后进入镀锌钢管13引向变电站建筑物1各层;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101上设置接地端子4,接地端子4一端与外墙101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4另一端通过接地线12与OPGW光缆2上的并沟线夹13相连接。
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102内侧也设置有接地端子4,接地端子4一端与女儿墙102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4另一端通过接地线12与接线盒7处的OPGW光缆2上的并沟线夹13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PE套管14,所述普通非金属光缆8均套接有PE套管14。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OPGW光缆进入户内变电站:首先,利用建筑物外墙上的挂环通过绝缘子将OPGW光缆牵引固定,然后通过绝缘材料套管穿墙至楼顶女儿墙墙体的内侧,沿墙体内侧穿绝缘管敷设至余缆架处。为保证正常运行时OPGW光缆的可靠接地以及测量接地电阻时方便将OPGW与变电站接地网断开,需要在OPGW光缆的外墙侧做接地处理,OPGW光缆在内墙敷设时通过穿绝缘管进行电气隔离。外墙侧接地是用一根接地线接地,接地线的一端通过接地端子与墙体内接地体连接,接地线的另一端通过并沟线夹与OPGW光缆可靠连接。测量接地电阻时只需断开接地端子即可将OPGW光缆与变电站地网断开。
其次,接头盒、余缆架开放式布置,接地端子用于接头盒、余缆架、OPGW光缆的接地,该接地端子通过接地线与墙体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最后,普通非金属光缆由接线盒引出后,穿保护套管沿女儿墙墙体内侧预埋的角钢横担水平敷设至楼顶的两侧,然后沿建筑物墙体内预埋的钢管垂直向下敷设至室内的二次设备室或通信机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包括变电站建筑物、OPGW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子、接地端子、PVC管、余缆架、接线盒、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角钢横担,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上设置挂环,所述挂环末端与绝缘子相连接,所述绝缘子与OPGW光缆相固定,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上贯穿有PVC管,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内侧设置有余缆架、接线盒,所述OPGW光缆末端穿过PVC管,缠绕在余缆架后接入接线盒;所述变电站建筑物顶部垂直贯穿有多根镀锌钢管,女儿墙内侧设置有多个角钢横担,所述多根普通非金属光缆一端在接线盒内与OPGW光缆末端相连接,另一端经角钢横担排列后进入镀锌钢管引向变电站建筑物各层;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外墙上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一端与外墙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另一端通过接地线与OPGW光缆上的并沟线夹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建筑物女儿墙内侧也设置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一端与女儿墙内接地体相连接,接地端子另一端通过接地线与接线盒处的OPGW光缆上的并沟线夹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E套管,所述普通非金属光缆均套接有PE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钢管的数量设置为八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56138.9U CN205176348U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56138.9U CN205176348U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6348U true CN205176348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40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56138.9U Active CN205176348U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6348U (zh) |
-
2015
- 2015-11-26 CN CN201520956138.9U patent/CN2051763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49795U (zh) | 变电站内一体化光缆引下装置 | |
CN105527680A (zh) | 一种室内引入光缆 | |
CN102518310B (zh) | 玻膜光电幕墙的施工方法 | |
CN204065498U (zh) | 一种光电一体化接头盒 | |
CN102231508A (zh) | 一种oplc电缆终端头光电分离方法 | |
CN205176348U (zh) | 一种改进型户内变电站opgw光缆的引入光缆交接结构 | |
CN205210354U (zh) | 一种气吹式光缆分线箱 | |
CN211577520U (zh) | 用于户内变电站架空进线的通信光缆双路由敷设组合设备 | |
CN218549483U (zh) | 一种新型电缆熔接式接头 | |
CN204578002U (zh) | 一种展览建筑展位电缆敷设系统 | |
CN203326532U (zh) | 12kV地埋式电缆分接箱 | |
CN204391512U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10kV机械室的控制电缆布置结构 | |
CN210468162U (zh) | 一种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的预制分支接头 | |
CN202772544U (zh) | “t”型三相高压无局放电缆接头 | |
CN103021547A (zh) | 光电融合型混合缆 | |
CN202650707U (zh) | 轻质皮线光电复合缆 | |
CN203455530U (zh) | 变电站内落地式opgw光缆余线箱 | |
CN205666089U (zh) | 一种集束电缆 | |
CN207572932U (zh) | 一种基于变电站的通信双沟改进结构 | |
CN216083211U (zh) | 变电站通信光缆敷设系统 | |
CN220421138U (zh) | 光缆引下装置及户内变电站系统 | |
CN108683082A (zh) | 坝后式水电站出线布置方法 | |
CN202434935U (zh) | 变电站opgw光缆接地装置 | |
CN205210362U (zh) | 非屏蔽式双并光缆 | |
CN216849443U (zh) | 一种特殊综合入户电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