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3593U - 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3593U
CN205163593U CN201520908457.2U CN201520908457U CN205163593U CN 205163593 U CN205163593 U CN 205163593U CN 201520908457 U CN201520908457 U CN 201520908457U CN 205163593 U CN205163593 U CN 205163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conductive shaft
housing unit
masseu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084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庭辉
岳宝
薛维军
王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084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3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3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3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器。按摩器包括:支架、电路板、第一支撑件以及按摩头。按摩头包括壳体组件、振动组件和适于对壳体组件加热的加热组件,壳体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支架上,振动组件和加热组件均设在壳体组件内,振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导电轴和与第二支撑件电连接的振动电机,导电轴的一端伸出至壳体组件外部且与第一支撑件电连接,导电轴相对于第一支撑件可枢转,第二支撑件与导电轴的另一端、加热组件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在按摩器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加热组件使按摩头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由此不但可以提高按摩器的使用舒适性,还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的按摩效果。

Description

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摩器(Massager)是根据仿生学、物理学、生物电学、中医学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按摩器可分为能耗和无能耗按摩器,主动按摩器和被动按摩等。
脸部按摩器是一种简洁实用的产品,简单实用的功能,满足了朋友对脸部保养的要求。脸部按摩器特有的弹性纤维,保证了产品的柔韧性;活血美容瘦脸三效合一,使用户在压抑的工作后精神能得到有效的放松。经常使用脸部按摩器,能使皮肤柔嫩、光滑、细腻。脸部按摩器主要针对:圆圆的脸、双下巴、面部浮肿、厚厚的颈部,能很好地促使脂肪新陈代谢,改善脸部的松弛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摩器,所述按摩器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好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摩器,包括:支架;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支架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及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包括壳体组件、振动组件和适于对所述壳体组件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振动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均设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导电轴和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电连接的振动电机,所述导电轴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外部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电连接,所述导电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枢转,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导电轴的另一端、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通过将振动组件和加热组件设在壳体组件内,在按摩器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加热组件使按摩头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由此不但可以提高按摩器的使用舒适性,还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的按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为多组且沿所述壳体组件的旋转轴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嵌入至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加热片为PTC加热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按摩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凸起形成为多面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凸起形成为柱体,所述柱体沿平行于所述壳体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或沿曲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弹簧片,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电极片。
可选地,所述导电轴的所述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曲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轴的所述一端的端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按摩器还包括减振套,所述减震套外套在所述轴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所述导电轴分别有两个且对应设在所述振动电机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后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按摩器100,
支架101,按摩头102,凸起1021,功能按键103,安装空间104,
壳体组件110,安装腔111,安装槽112,枢转轴113,第一半壳114,第二半壳115,
振动组件130,
支撑座131,第一支撑件132,第二支撑件133,
导电轴134,适配槽1341,
振动电机135,轴承136,减振套137,
加热片141,
EMS电极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100。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100,包括:支架101、电路板、第一支撑件132和按摩头102。
具体而言,支架101适于支撑按摩头102且支架101上可以设有电路板。如图4-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132设在支架101上且与按摩器100的电路板电连接。
按摩头102可以包括壳体组件110、振动组件130和适于对壳体组件110加热的加热组件。壳体组件110可转动地设在支架101上,振动组件130和加热组件均设在壳体组件110内。
振动组件130可以包括:导电轴134、第二支撑件133以及振动电机135。其中,导电轴134的一端伸出至壳体组件110外部且与第一支撑件132电连接,导电轴134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32可枢转,第二支撑件133分别与导电轴134的另一端、加热组件电连接,振动电机135与第二支撑件133电连接。
也就是说,当壳体组件110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导电轴134、第二支撑件133可以随着壳体组件110一起转动或与壳体组件110同步转动,利用导电轴134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32可枢转的配合关系,当壳体组件110相对与支架101转动时,第一支撑件132不但可以支撑导电轴134,还可以使导电轴134通过第一支撑件132与电路板保持电连接。由此,便于实现加热组件、振动组件130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在使用按摩器100时,壳体组件110的外表面与被按摩的表面(例如面部的肌肤)滚动接触,当壳体组件110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可以增强按摩的舒适度。在使用按摩器100时,振动组件130可以产生振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按摩头102振动,由此可以提高按摩效果。加热组件可以对壳体组件110进行加热,在按摩器100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加热组件可以使按摩头102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由此不但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舒适度,还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按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100,通过将振动组件130和加热组件设在壳体组件110内,在按摩器100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加热组件使按摩头102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由此不但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使用舒适性,还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按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组件可以为多组且沿壳体组件110的旋转轴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提高壳体组件110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使人体接触时有均匀地温热感,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使用舒适性。例如,如图4和图6所示,壳体组件110内设有两组加热组件,这两组加热组件关于壳体组件110的旋转轴线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组件110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112,加热组件可以包括加热片141,加热片141嵌入至安装槽112内。由此,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结构紧凑程度。例如,如图4-图6所示,壳体组件110具有安装腔111,振动组件130和加热组件均安装在安装腔111内,安装腔111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112,加热片141嵌入至安装槽112内。可选地,加热片141可以为PTC加热片141。
如图4-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按摩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132,第一支撑件132设在支架101上且与按摩器100的电路板电连接。振动组件130可以包括:导电轴134、第二支撑件133以及振动电机135。其中,导电轴134的一端伸出至壳体组件110外部且与第一支撑件132电连接,导电轴134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32可枢转,第二支撑件133分别与导电轴134的另一端、加热组件电连接,振动电机135与第二支撑件133电连接。
也就是说,当壳体组件110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导电轴134、第二支撑件133可以随着壳体组件110一起转动或与壳体组件110同步转动,利用导电轴134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32可枢转的配合关系,当壳体组件110相对与支架101转动时,第一支撑件132不但可以支撑导电轴134,还可以使导电轴134通过第一支撑件132与电路板保持电连接。由此,便于实现加热组件、振动组件130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32可以为弹簧片,第二支撑件133可以为电极片。
可选地,导电轴134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曲面。由此,便于使导电轴134与第一支撑件132配合。例如,导电轴134的一端的端部可以设有卡扣槽,第一支撑件132上可以设有卡扣配合槽,第一支撑件132可以安装在卡扣槽内,卡扣槽的部分内壁可以与卡扣配合槽相适配,从而可以使导电轴134稳定地配合在第一支撑件132上。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导电轴134的一端的端部可以设有轴承136,轴承136安装在支架101上。由此,可以减少导电轴134与之间的摩擦,使导电轴134可以灵活地转动。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壳体组件110的端部可以设有枢转轴113,导电轴134沿枢转轴113的中心轴线穿过枢转轴113后与第一支撑件132连接,轴承136外套在枢转轴113上。
如图4所示,为了减少振动组件130的振动向支架101传递,按摩器100还可以包括减振套137,减震套外套在轴承136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32、第二支撑杆、以及导电轴134分别有两个且对应设在振动电机135的两侧。由此,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结构稳定性,使按摩器100的结构更加合理。例如,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支撑件132、第二支撑杆、以及导电轴134均为两个,且对称地分布在振动电机135的左右(如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两端。
为了提高按摩器100的舒适度和按摩效果,按摩头102的外表面可以设有多个凸起1021。例如,如图1-图2、图6以及图8所示,按摩头102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1021,当按摩头102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凸起1021适于与被按摩的表面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以及图8所示,每个凸起1021可以形成为多面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凸起1021形成为柱体,柱体沿平行于壳体组件11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或沿曲线延伸。由此,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结构多样性。
如图3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按摩器100还可以包括EMS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按摩器100上设置EMS组件,可以使按摩器100具有EMS功能,即具有电子肌肉刺激功能。EMS组件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两个间隔开的EMS电极152,两个EMS电极152均可以设在支架101的外表面上,两个EMS电极152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由此,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功能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另外,对于每个EMS电极15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例如,EMS电极152可以形成为点状、带状、环状、螺旋状等。在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每个EMS电极152呈点状,且其轮廓线形成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EMS电极152均可以设在靠近按摩头102的位置处。由此,当按摩头102与人体接触时,还可以同时开启EMS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按摩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下面参照图1-图8以具体的示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按摩器100包括:支架101和按摩头102。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支架101的一端设有安装空间104,按摩头102安装在安装空间104内。
按摩头102包括壳体组件110、振动组件130和适于对壳体组件110加热的加热组件。壳体组件110可转动地设在支架101上。如图8所示,壳体组件110的两端均设有枢转轴113,安装空间104的侧壁上设有与枢转轴113相适配的轴孔,枢转轴113可枢转地安装在轴孔内。
壳体组件110可以包括第一半壳114和第二半壳115,第一半壳114和第二半壳115共同限定出安装腔111,振动组件130和加热组件均设在安装腔111内。加热组件可以为两组,其中一组设在靠近第一半壳114的位置处,另一组设在靠近第二半壳115的位置处。
支架101上可以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可以设有供电组件,加热组件和振动组件130均与电路板上的供电组件电连接。
如图8所示,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壳体组件110还包括支撑座131,支撑座131卡合在安装腔111内,振动组件130嵌入在支撑座131上。由此,当壳体组件110转动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震动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110晃动。如图6所示,安装腔111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112,加热组件可以包括PTC加热片141,PTC加热片141嵌入至安装槽112内。
按摩器100还可以包括弹簧片,弹簧片设在支架101上且与按摩器100的电路板电连接。振动组件130可以包括导电轴134、电极片以及振动电机135。其中,导电轴134的一端穿过枢转轴113并伸出至壳体组件110的外部,并且与弹簧片电连接,导电轴134相对于弹簧片可枢转,电极片与导电轴134的另一端、加热组件电连接,振动电机135与电极片电连接。
当壳体组件110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导电轴134、电极片可以随着壳体组件110一起转动或与壳体组件110同步转动,利用导电轴134相对于弹簧片可枢转的配合关系,当壳体组件110相对与支架101转动时,弹簧片不但可以支撑导电轴134,还可以使导电轴134通过弹簧片与电路板保持电连接。由此,便于实现加热组件、振动组件130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如图5所示,导电轴134的一端的端部可以设有轴承136,轴承136外套在枢转轴113上。可以理解的是,导电轴134的外周壁与枢转轴113的内壁紧密贴合,枢转轴113的外周壁与轴承136的内圈紧密贴合。由此,可以减少导电轴134与之间的摩擦,使导电轴134可以灵活地转动。如图4所示,为了减少振动组件130的振动向支架101传递,按摩器100还可以包括减振套137,减震套外套在轴承136上。
另外,导电轴134的一端的端部可以设有卡扣槽,第一支撑件132上可以设有卡扣配合槽,第一支撑件132可以安装在卡扣槽内,卡扣槽的部分内壁可以与卡扣配合槽相适配,从而可以使导电轴134稳定地配合在第一支撑件132上。如图5所示,导电轴134的另一端的端部可以设有适配槽1341,适配槽1341沿导电轴134的周向延伸且电极片卡合在适配槽1341内。
如图4和图6所示,弹簧片、电极片、以及导电轴134均为两个,且对称地分布在振动电机135的左右(如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两端。由此,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结构稳定性,使按摩器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1-图2、图6以及图8所示,为了提高按摩器100的舒适度和按摩效果,按摩头102的外表面可以设有多个凸起1021,每个凸起1021可以形成为多面体。当按摩头102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凸起1021适于与被按摩的表面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舒适度。
按摩器100还可以包括EMS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按摩器100上设置EMS组件,可以使按摩器100具有EMS功能,即具有电子肌肉刺激功能。EMS组件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两个间隔开的EMS电极152,两个EMS电极152均可以设在支架101的外表面上,两个EMS电极152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由此,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功能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控制电路可以与电路板连接以为控制电路供电。两个EMS电极152均可以设在靠近按摩头102的位置处。由此,当按摩头102与人体接触时,还可以同时开启EMS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按摩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如图7所示,每个EMS电极152呈点状,且其轮廓线形成为圆形。
当壳体组件110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壳体组件110的外表面与被按摩的表面(例如面部的肌肤)滚动接触,从而可以增强按摩的舒适度。当按摩器100工作时,振动组件130可以产生振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按摩头102振动,由此可以提高按摩效果。加热组件可以对壳体组件110进行加热,在按摩器100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加热组件可以使按摩头102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由此不但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舒适度,还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按摩效果。
当壳体组件110在支架101上转动时,壳体组件110的外表面与被按摩的表面(例如面部的肌肤)滚动接触,从而可以增强按摩的舒适度。当按摩器100工作时,振动组件130可以产生振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按摩头102振动,由此可以提高按摩的效果。加热组件可以对壳体组件110进行加热,在按摩器100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加热组件可以使按摩头102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由此不但可以提高按摩头102的舒适度,还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按摩器100的按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器100具有振动功能、温热功能以及EMS功能。其中,振动组件130可以用于实现按摩器100的振动功能,振动组件130可以使按摩器100产生高频微振动,用户可以享受极致按摩,促进被按摩肌肤处的血液循环,令肌肤恢复红润光泽;加热组件可以实现按摩器100的温热功能,由此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提高组织再生能力,紧致肌肤;EMS可以实现按摩器100的EMS功能,通过模拟人体神经生物电刺激,进一步促进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实现更加有效的瘦脸和提拉功能。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按摩器100,支架101上可以设有功能按键103。功能按键103可以分别控制振动组件130、加热组件和EMS组件的启动或停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功能。例如,当用户仅需要启动振动组件130时,功能按键103可以单独启动振动组件130,当用户需要启动振动组件130和EMS组件时,功能按键103可以启动振动组件130和EMS组件。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启动加热组件。另外,振动组件130的振动程度可以设置有不同的档位,用户可以利用功能按键103选择相应的振动档位;同样地,加热组件和EMS组件也可以设置有不同的档位,用户可以利用功能按键103选择相应的档位。
在使用按摩器100时,用户手持支架101,使按摩头102放置在头、脸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以一定压力接触,并使壳体组件110在头、脸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滚动,按摩头102外表面上的凸起1021与头、脸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滚动以实现按摩。另一方面,壳体组件110内的振动组件130产生振动,按摩头102自身形成振动运动。同时,加热组件可以对壳体组件110加热,使按摩头102表面温度升高,人体接触时会有温热感。
当用户开启EMS功能时,手持按摩器100,使用按摩器100的EMS电极152与人体接触,通过EMS电极152间电流刺激人体局部肌肉运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支架上;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及
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包括壳体组件、振动组件和适于对所述壳体组件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振动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均设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导电轴和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电连接的振动电机,所述导电轴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组件外部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电连接,所述导电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枢转,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导电轴的另一端、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多组且沿所述壳体组件的旋转轴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嵌入至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为PTC加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形成为多面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形成为柱体,所述柱体沿平行于所述壳体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或沿曲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弹簧片,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电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的所述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的所述一端的端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套,所述减震套外套在所述轴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所述导电轴分别有两个且对应设在所述振动电机的两侧。
CN201520908457.2U 2015-11-13 2015-11-13 按摩器 Active CN205163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8457.2U CN205163593U (zh) 2015-11-13 2015-11-13 按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8457.2U CN205163593U (zh) 2015-11-13 2015-11-13 按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3593U true CN205163593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08457.2U Active CN205163593U (zh) 2015-11-13 2015-11-13 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35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8806A (zh) * 2018-02-22 2018-06-15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简易便携的肾俞穴自我按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8806A (zh) * 2018-02-22 2018-06-15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简易便携的肾俞穴自我按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32176B1 (ko) 롤러 회전 방식의 베개형 마사지 장치
CN105250067A (zh) 按摩器
CN201150633Y (zh) 可发热的按摩头
CN201012161Y (zh) 一种电动颈椎按摩枕头
KR20100002567A (ko) 기능성 마사지기
CN205163593U (zh) 按摩器
CN205758949U (zh) 按摩器的控制电路及按摩器
US20140163442A1 (en) Variable Acupressure Ball for Massaging Apparatus
CN111110551B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CN201823038U (zh) 电热鼻炎穴位按摩仪
CN205459304U (zh) 按摩器
CN203447489U (zh) 可旋转式按摩器冲击结构
KR102283549B1 (ko) 수면에 도움을 주는 베개 마사지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5726286A (zh) 按摩器的控制电路及按摩器
JP2004160154A (ja) マッサージ治療機
CN111345997B (zh) 一种自动腹肩部按摩机
CN211750930U (zh) 按摩装置
KR20100000534A (ko) 웰빙 베개
CN205698461U (zh) 按摩器
CN203634434U (zh) 一种新型温玉颈背按摩装置
CN204698975U (zh) 一种按摩装置
CN2905044Y (zh) 眼部按摩仪
CN215459453U (zh) 普外科用胃肠护理装置
CN217744988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CN205758950U (zh) 一种振动物理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