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2091U - 保暖鞋垫 - Google Patents

保暖鞋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2091U
CN205162091U CN201520887250.1U CN201520887250U CN205162091U CN 205162091 U CN205162091 U CN 205162091U CN 201520887250 U CN201520887250 U CN 201520887250U CN 205162091 U CN205162091 U CN 205162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d
shoe
piezoelectric patches
hea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72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872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2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2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2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保暖鞋垫,包括面层及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层、保温层、吸湿层、竹炭纤维层、红外反射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底层上,所述面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反射层上,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层上的压电片及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压电片电连接。上述保暖鞋垫,利用压电片将人体走路时对鞋垫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电热丝将压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为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保暖鞋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暖鞋垫。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鞋垫的使用很普遍,目前市场上的鞋垫,品种很多,根据需求不同,鞋垫材料、效果也不同。
然而传统的鞋垫功能较单一,而且长时间在鞋内使用鞋垫后,鞋垫容易潮湿,特别是在冬天外部温度较低时,鞋垫呈冰冷状态,即使使用较长时间,仍不能恢复较适宜的温度,无法很好满足人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暖鞋垫,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提高鞋垫的保暖功能,如何提高鞋垫的舒适度及如何提高鞋垫的实用性等。
一种保暖鞋垫,包括面层及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层、保温层、吸湿层、竹炭纤维层、红外反射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底层上,所述面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反射层上,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层上的压电片及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压电片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的表面积为所述底层的表面积的1/8~1/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设置于所述底层的后跟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为若干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条所述电热丝在所述底层均呈S型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在所述底层呈螺旋状盘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片与所述电热丝之间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压电片及所述电热丝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层设置有凹槽,所述充电电池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3~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5~1.0mm。
上述保暖鞋垫,通过设置发热层,可以有效解决外部温度过低或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脚底温度过低的问题,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阻隔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散失,红外反射层的设置,可以将热量反射至鞋垫内,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设置吸湿层,可以吸收鞋内的湿气,保持鞋垫的干燥,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利用竹炭的吸附作用,为鞋垫和鞋子内部吸附臭气,提高鞋垫的实用性。
此外,上述保暖鞋垫,利用压电片将人体走路时对鞋垫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电热丝将压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为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保暖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保暖鞋垫10,包括面层100及底层200,面层100与底层200之间设置有功能层300,功能层3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层310、保温层320、吸湿层330、竹炭纤维层340、红外反射层350,发热层310设置于底层200上,面层100设置于红外反射层350上。
上述保暖鞋垫,通过设置发热层,可以有效解决外部温度过低或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脚底温度过低的问题,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阻隔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散失,红外反射层的设置,可以将热量反射至鞋垫内,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设置吸湿层,可以吸收鞋内的湿气,保持鞋垫的干燥,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利用竹炭的吸附作用,为鞋垫和鞋子内部吸附臭气,提高鞋垫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使用便利性,减少资源的耗费,例如,请参阅图2,发热层310包括设置于底层200上的压电片311及电热丝312,电热丝312与压电片311电连接,利用压电片将人体走路时对鞋垫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电热丝将压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为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这样,无需对鞋垫充电,即可以给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提高了鞋垫的使用便利性,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生产时将压电片折断,例如,压电片311的表面积为底层100的表面积的1/8~1/15,这样,可以避免生产时将压电片折断,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将走路时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对压力的利用率,例如,压电片311设置于底层200的后跟部分,人体走路时,重心主要集中在脚后跟,这样,压电片设置于脚后跟,能较大地利用走路时产生的压力。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电热丝的加热范围及加热效果,例如,电热丝312为若干条,若干条电热丝312在底层200均呈S型分布。又如,电热丝312在底层200呈螺旋状盘旋,这样,可以增加电热丝的加热范围,提高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压电片产生的电能,例如,发热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片311与所述电热丝312之间的充电电池313,所述充电电池313分别与所述压电片311及所述电热丝312电连接。充电电池313可以将压电片在人体走路时转换的电能储藏,当坐立时,充电电池可以将电能释放,以加热电热丝,为脚部提供保暖御寒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舒适度,例如,底层200设置有凹槽,充电电池313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以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例如,红外反射层350的厚度为0.3~1.2mm,优选的,红外反射层350的厚度为0.5~1.0mm,既能有效将热量反射回鞋内,又能避免鞋垫厚度的增加。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防滑功能,例如,请参阅图3,面层100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10,通过设置凸起110,既能够对脚部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还能够增大鞋垫与脚部的摩擦系数,使得鞋子在穿着的过程中,鞋垫能够很好地贴合足底,减少脚部与鞋底之间的相对滑动,避免鞋垫的偏移,提高鞋垫的防滑功能。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垫的舒适度,例如,请继续参阅图3,面层100前端的凸起110的密度大于后端的凸起110的密度。由于前端的凸起的密度大于后端的密度,可以填补脚前趾与鞋的间隙,有效防止了脚前趾与鞋出现打滑,避免鞋垫出现回缩褶皱,同时增加鞋垫对前跟的按摩作用,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凸起110为半球形,凸起110的直径为0.05~2mm,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透气功能,请参阅图3,面层100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120,通过设置通气孔120,可以有效提高鞋垫的透气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透气孔120的孔径大于凸起110的直径。具体的,通气孔120的孔径为0.25~0.5mm,这样,可以使鞋垫中的气体产生气流进行交换,从而提高鞋垫的透气性。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透气孔120环绕凸起110设置,这样,可以在增加鞋垫透气功能的同时,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舒适度,例如,面层100与红外反射层350之间还设置有防震层,例如,防震层为硅胶层。又如,所述防震层的表面积小于所述面层的表面积。通过设置防震层,可以较少脚撞击地面时产生的震荡力,缓解脚底接触的冲击力,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震层也设置有通孔120,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鞋垫的透气功能,同时还能增加防震层的回弹力,提高鞋垫的防震能力。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在黑暗中能准确找到鞋子,例如,请参阅图4,面层100上设置有荧光层130,通过设置荧光层130,荧光层130可以在较黑的环境中发出亮光,用户寻无需用户开灯便可以方便的找到鞋子。
进一步的,荧光层130的表面积小于面层100的表面积,进一步的,荧光层130的表面积为所述面层表面积的1/20~1/10,这样,可以保证荧光层产生较大的亮度的同时,提高鞋垫的透气性。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荧光层产生的光被鞋子遮挡,例如,荧光层130设置于面层100的中部,在避免荧光层产生的光被遮挡的同时,较少脚底与荧光层的接触。
进一步的,荧光层130的厚度为0.05~0.5mm。优选的,荧光层130的厚度为0.1~0.2mm,提高荧光层亮度的同时,较少鞋垫的厚度。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脚底与荧光层产生摩擦而损坏荧光层,例如,面层100开设有容置槽,荧光层130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以避免脚底与荧光层接触,提高荧光层的寿命。具体的,所述容置槽的形状与荧光层130的形状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面层100由纯棉材料制成,厚度为1.5~2.0mm,软硬合适,提高了鞋垫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为了及时提醒使用者晾晒鞋子,例如,面层100上设置有湿度感应器,例如,湿度感应器为可逆变色试纸,通过湿度感应器颜色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鞋内的湿度,及时提醒使用者晾晒鞋子。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鞋垫的裁剪,提高鞋垫的适用性,例如,请参阅图5,面层100的周缘设置有预折线140,预折线140的轮廓与面层100的外周轮廓相匹配。具体的,预折线140为若干条。例如,当鞋垫的大小为39码时,在大小为35、36、37、38码的位置分别设置预折线140。这样,当使用者购买的鞋垫大小不合适时,可以沿着预折线140剪裁至合适的大小,有利于鞋垫的剪裁,提高鞋垫的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条预折线140的间距相等。进一步的,为了使鞋垫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鞋子,例如,相邻预折线140之间的间距为2~10mm。又如,相邻预折线140之间的间距为3~5mm。这样,当鞋子与鞋垫的大小不完全相符时,可以沿着预折线对鞋垫进行剪裁,使鞋垫与鞋子更好地匹配,提高鞋垫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耐用性,例如,预折线140为车缝线,以提高鞋垫的耐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面层100与底层200分别通过胶层与功能层300连接,使鞋垫一体化连接,避免鞋垫各层之间出现偏移,提高鞋垫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例如,请参阅图6,功能层300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以使鞋垫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这样,可以强制使人体的重心后移,有利于站立时脊柱趋于挺拔,辅助矫正姿势,从而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舒适度,例如,请参阅图6,功能层300的厚度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减少。又如,功能层300前端的厚度与后端的厚度之差为3~12mm。又如,功能层300前端的厚度与后端的厚度之差为5~10mm。又如,功能层300的厚度从前端到后端以0.03mm/cm~0.04mm/cm的厚度较少,以使鞋垫的形状更符合人体曲线,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320、竹炭纤维层340及红外反射层340前端的厚度均小于后端的厚度。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例如,功能层300还包括设置于保温层320与吸湿层330之间的中药层,又如,所述中药层的厚度为0.2~0.8mm。又如,所述中药层通过无纺布浸没于中药试剂一段时间后干燥得到,这样,可以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层通过胶层分别与所述保温层及所述吸湿层粘结,以防止中药层出现滑动,提高鞋垫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中药层的药效,例如,所述中药层的表面积小于所述吸湿层的表面积,以使所述吸湿层覆盖所述中药层,即,所述中药层被所述吸湿层及所述保温层包裹住,避免中药层与空气直接接触而影响中药层的药效。优选的,所述中药层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
上述保暖鞋垫,通过设置发热层,可以有效解决外部温度过低或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脚底温度过低的问题,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阻隔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散失,红外反射层的设置,可以将热量反射至鞋垫内,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设置吸湿层,可以吸收鞋内的湿气,保持鞋垫的干燥,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利用竹炭的吸附作用,为鞋垫和鞋子内部吸附臭气,提高鞋垫的实用性。
此外,上述保暖鞋垫,利用压电片将人体走路时对鞋垫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电热丝将压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为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及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层、保温层、吸湿层、竹炭纤维层、红外反射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底层上,所述面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反射层上,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层上的压电片及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压电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的表面积为所述底层的表面积的1/8~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设置于所述底层的后跟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为若干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所述电热丝在所述底层均呈S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在所述底层呈螺旋状盘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片与所述电热丝之间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压电片及所述电热丝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设置有凹槽,所述充电电池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3~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5~1.0mm。
CN201520887250.1U 2015-11-06 2015-11-06 保暖鞋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2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7250.1U CN205162091U (zh) 2015-11-06 2015-11-06 保暖鞋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7250.1U CN205162091U (zh) 2015-11-06 2015-11-06 保暖鞋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2091U true CN205162091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725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2091U (zh) 2015-11-06 2015-11-06 保暖鞋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20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001A (zh) * 2015-11-06 2017-03-01 左曙光 保暖鞋垫
CN110432585A (zh) * 2019-07-22 2019-11-12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向供热、储能保健暖足鞋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001A (zh) * 2015-11-06 2017-03-01 左曙光 保暖鞋垫
CN110432585A (zh) * 2019-07-22 2019-11-12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向供热、储能保健暖足鞋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5454A (zh) 一种智能鞋垫
CN203618797U (zh) 多功能保暖袜
CN205162091U (zh) 保暖鞋垫
CN206596717U (zh) 一种恒温鞋
CN105725367A (zh) 一种保健复合鞋垫及其生产工艺
CN205409920U (zh) 一种发热养生鞋垫
CN105686202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鞋
CN205337822U (zh) 新型鞋垫
CN205337823U (zh) 多功能鞋垫
CN205337825U (zh) 防滑鞋垫
CN207054955U (zh) 一种透气按摩鞋
CN205337824U (zh) 保健鞋垫
CN213663943U (zh) 一种可发热的防滑鞋
CN106466001A (zh) 保暖鞋垫
CN107136626A (zh) 一种透气按摩鞋
CN202311520U (zh) 一种取暖鞋垫
CN201248393Y (zh) 一种夹层拖鞋
CN201775056U (zh) 多功能拆卸式鞋面结构
CN208355177U (zh) 一种羊毛竹纤维复合地毯
CN207604555U (zh) 一种舒适性好的多功能登山鞋
CN204838186U (zh) 一种冬季用保暖拖鞋
CN206371811U (zh) 两用地毯
CN201691163U (zh) 快速除湿保暖鞋
CN101669702A (zh) Pu通气中底或鞋垫
CN201515742U (zh) Pu通气中底或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