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0244U -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0244U
CN205160244U CN201520882709.9U CN201520882709U CN205160244U CN 205160244 U CN205160244 U CN 205160244U CN 201520882709 U CN201520882709 U CN 201520882709U CN 205160244 U CN205160244 U CN 205160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t
insulating part
motor
tooth
lower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27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﨑雄太
高冈司
山县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8827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0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0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0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包括:轴;轴承;转子;定子铁芯;上绝缘件;下绝缘件;线圈;以及电路板;所述下绝缘件包括:环状壁部,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其从所述环状壁部沿轴向远离所述铁芯背部突出;以及第二突起部,其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周向侧面沿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环状壁部具有在周向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两侧,在轴向下侧凹陷的凹部,且自所述线圈延伸的引出线在所述环状壁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轴向间缠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马达的送风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马达包括转子、定子铁芯、绝缘件和线圈。所述绝缘件覆盖定子铁芯的表面,线圈缠绕于绝缘件上。为便于线圈的引出线能够容易地缠绕于绝缘件,绝缘件上常设有突起部分,以用于线圈的引出线缠绕。突起部分应设置有适当的缠绕部,使得线圈能够充分缠绕在突起部分上。
JP2009-148103A公开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转子;定子铁芯;绝缘件,该绝缘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线圈,其由经由所述绝缘件缠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导线构成;其中,所述绝缘件包括:环状壁部,从所述环状壁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以及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环状壁部上,且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形成一个L形的突起部。以此方式,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环状壁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导线经由该间隙缠绕于所述突起部上。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马达结构具有以下缺点:当卷绕粗导线时,由于受结构限制,突起出部与环状壁部间的沿径向的间隙有限,受结构限制,导线不能充分卷绕于突起部,并且卷绕于突起部上的导线在轴向上易脱落,因此,当使用粗导线时,考虑突起部分缠绕的导线的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期望一种既能便于导线卷绕又能防止导线在轴向上脱落的马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
轴,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轴承,其配置为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
转子,其固定于所述轴,并具有转子磁铁;
定子铁芯,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对置配置,并且包括以所述轴为中心并呈环状配置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
上绝缘件,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上表面以及所述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下绝缘件,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下表面以及所述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线圈,其由经由所述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缠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以及
电路板,其位于比所述下绝缘件靠轴向下侧的位置;
其中,所述下绝缘件包括:
环状壁部,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其从所述环状壁部沿轴向远离所述铁芯背部突出;以及
第二突起部,其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周向侧面沿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
其中所述环状壁部具有在周向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两侧,在轴向下侧凹陷的凹部,且自所述线圈延伸的引出线在所述环状壁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轴向间缠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马达的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通过将卷线缠绕于马达下绝缘件的第一突起部,从而固定从定子引出的引出线,同时,第一突起部上具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能够抑制引出线沿轴向上侧脱落。此外,由于在第一突起部两侧具有凹部,使得即使卷绕粗导线时,也可以将粗导线容易地缠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由此,使得马达和包括该马达的送风装置可以更加稳定操作。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马达的截面图;
图3是图1的马达的下绝缘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下绝缘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马达的仰视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01:马达;001:送风装置
1:轴;2:轴承;
3:转子;4:定子铁芯;
5:上绝缘件;6:下绝缘件;
7:线圈;8:电路板;
9:电路板固定部;10:扇叶
41:铁芯背部;42:齿;
31:转子磁铁;61:第一突起部;
62:第二突起部;63:环状壁部;
64:凹部;65:切口;
42a:第一齿42b:第二齿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以下实施方案仅是举例性的,而对本实用新型不是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还应理解,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不必包括下述所有实施方案中的所有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可以有多种组合。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内”、“外”都是为参照附图便于描述而使用的。另外,参照图2,将沿中心轴线OO’的方向定义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的径方向定义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定义为周向。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01的透视图立体图。图2是图1的马达01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马达01包括:轴1,轴1配置为沿中心轴线OO’方向延伸;轴承2,轴承2定位固定于轴1两端靠近端部处,配置为可旋转地支撑轴1;转子3,固定在轴1上且具有转子磁铁31;定子铁芯4,定子铁芯4与转子3间隔开来,在径向上对置配置,相对于彼此可旋转,且定子铁芯4包括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且呈环状配置的铁芯背部41和从铁芯背部41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42;上绝缘件5,其覆盖铁芯背部41的上表面和齿4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下绝缘件6,其覆盖铁芯背部41的下表面和齿42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线圈7,线圈7由经由上绝缘件5和下绝缘件6而缠绕于齿42的导线卷绕而成;以及电路板8,其位于下绝缘件6下侧,被固定于下绝缘件6。轴1穿过电路板8。
图3示出了图1的马达01的下绝缘件6的透视图立体图。如图3所示,下绝缘件6包括:环状壁部63,其覆盖了定子铁芯4的铁芯背部41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突起部61,其从环状壁部63沿轴向朝着远离铁芯背部的方向突出;以及第二突起部62,其位于第一突起部61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处,从第一突起部61的内表面垂直于第一突起部61突出其内表面突出。此外,环状壁部63在第一突起部61的周向的两侧处具有凹部64,凹部64在轴向上的长度优选地略小于环状壁部63的高度,且在环状壁部63顶部形成有缺口。以此方式,线圈7的引出线在环状壁部63和第二突起部62的轴向间缠绕于第一突起部61,由于凹部64的存在,使得即使卷绕粗导线时,也有充分的空间将粗导线容易地缠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同时第二突起部62可以防止导线在轴向上的脱落。优选地,第二突起部62沿径向突出,凹部64的一侧在周向方向上与第一突起部61邻接,使得便于导线经由凹部64缠绕于第一突起部61。
另外,下绝缘件6的环状壁部63在面向铁芯背部41的一端还具有切口65,从轴向观察时,第二突起部62包含于切口65。图4是图3的下绝缘件6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当从轴向(即图4所示方向)观察时,第二突起部62的周向端部位于比切口65的周向两侧端部靠周向内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二突起部62被包含于切口65。由于切口65略大于第二突起部62的周向宽度,这有利于利用上下滑动的模具成型第二突起部。可替代的,切口65的周向宽度可以等于第二突起部62的周向宽度。
另外,由图4可见,本实施方式具有三个第一突起部61,与三相对应的引出线能够各自缠绕于第一突起部61。但第一突起部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一个或其他数量。
优选地,第一突起部61在齿的一侧具有周向弯曲的曲面,由此,沿曲面卷绕引出线,可以提高卷绕引出线时的操作性。
此外,如图4中所示,第二突起部62的周向宽度小于第一突起部61的周向宽度,由于这种配置,即使缩小切口65的宽度,也使得切口宽度能够至少部分地与第二突起部重合,可以利用上下滑动的模具成型绝缘件。同时,与第二突起部的周向宽度长时相比,第二突起部周向宽度窄时能够容易地卷绕引出线。
从图4中可以看到,定子铁芯4在周向上对应于每一个第一突起部61都具有与第一突起部61最接近的第一齿42a和第一齿以外的第二齿42b(图中仅部分地示出),且按照如图4所示的缠绕方式将线圈7的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61,即将卷绕于第二齿42b的线圈7的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61。通过这样的结构,仅将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大约半周,比缠绕于第一齿能够更牢固地卷绕。
如图3和图2所示,所述下绝缘件6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电路板8的电路板固定部9,电路板固定部9用于固定电路板8和下绝缘件6,相应地,电路板8上设置有用于第一突起部61和电路板固定部9穿过的孔(未示出)。电路板固定部9由导电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案中,电路板固定部9通过焊锡固定连接到电路板8,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固定,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图5示出了图1的马达的仰视图,第一突起部61和电路板固定部9穿过电路板8上与它们相对应的孔,通过电路板固定部9将电路板8与下绝缘件6固定在一起。
如图4所示,优选地,电路板固定部9为多个,且在周向方向上被等间隔布置。如果电路板固定部9为非均等配置,集中于一处,则电路板固定部9与电路板8之间的焊锡固定变得不稳定。也就是如果电路板固定部集中于一处,焊锡固定也集中于一处,则电路板容易晃动,这将导致焊锡固定易发生脱落。
如图3及图4所示,优选地,三个第一突起部61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在周向非对称配置。若三个第一突起部被120度均等配置,其将被配置于同相线圈处,因此,为了在与三相马达的不同相所对应的齿附近,形成第一突起部,而将三个第一突起部在周向非对称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在电路板固定部9相对于中心轴线OO’在周向为对称配置,环状壁部相对于中心轴线OO’为非对称配置的情况下,三个第一突起部61相对于中心轴线OO’在周向的非对称配置,确保了电路板和电路板固定部的固定强度的同时,也能够易于将引出线卷绕于第一突起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001。其中,送风装置包括马达01和扇叶10,扇叶10安装固定在马达01上,跟随马达01旋转,从而产生风力。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突起部沿径向突出。便于在第一突起部上形成第二突起部,成型容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下绝缘件的环状壁部在面向所述铁芯背部一端具有切口,且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二突起部包含于所述切口。由于第二突起部包含于切口,因此能够利用上下滑动的模具成型下绝缘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下绝缘件具有三个第一突起部。三相马达中,与三相对应的引出线能够各自缠绕于三个第一突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突起部的齿侧的面为周向弯曲的曲面。因为沿曲面能够卷绕引出线,提高卷绕引出线时的操作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周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曲面的周向宽度。通过缩小第二突起部的周向宽度,切口的周向宽度即使缩小,用上下滑动的模具也能成型绝缘件。与第二突起部的周向宽度长时相比,能够容易卷绕引出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定子铁芯在周向具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最接近的第一齿和所述第一齿以外的第二齿,且将卷绕于所述第二齿的线圈的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卷绕于第一齿以外的卷线的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通过这样的结构,仅将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大约半周,比缠绕于第一齿能够牢固地卷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下绝缘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固定部。能够通过电路板固定部将电路板和下绝缘件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电路板固定部在周向方向上被等间隔布置。如果电路板固定部为非均等配置,集中于一处,则电路板的焊锡固定变得不稳定。也就是如果电路板固定部集中于一处,则电路板容易晃动,此时,焊锡固定易发生脱落。将电路板固定部等间隔布置降低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三个第一突起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在周向非对称配置。若三个第一突起部被120度均等配置,其将被配置于同相线圈处,因此,需要尽量避免将三个第一突起部集中于一处配置,因此可以在与3相马达的不同相所对应的齿附近,形成第一突起部。在确保电路板和电路板固定部的固定强度的同时,尽量避免将第一突起部集中于一处配置,易于将引出线卷绕于第一突起部。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包括:
轴,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轴承,其配置为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
转子,其固定于所述轴,并具有转子磁铁;
定子铁芯,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对置配置,并且包括以所述轴为中心并呈环状配置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
上绝缘件,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上表面以及所述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下绝缘件,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下表面以及所述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线圈,其由经由所述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缠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以及
电路板,其位于比所述下绝缘件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包括:
环状壁部,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其从所述环状壁部沿轴向远离所述铁芯背部突出;以及
第二突起部,其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周向侧面沿相对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
其中所述环状壁部具有在周向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两侧,在轴向下侧凹陷的凹部,且自所述线圈延伸的引出线在所述环状壁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轴向间缠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沿径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的环状壁部在面向所述铁芯背部一端具有切口,且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二突起部包含于所述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具有三个第一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齿侧的面为周向弯曲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周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曲面的周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在周向具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最接近的第一齿和所述第一齿以外的第二齿,且将卷绕于所述第二齿的线圈的引出线缠绕于第一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为多个,在周向方向上被等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具有三个第一突起部,所述三个第一突起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在周向非对称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具有三个第一突起部,所述三个第一突起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在周向非对称配置。
12.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装置包括具有上述权利要求记载的所述马达。
CN201520882709.9U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Active CN205160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2709.9U CN205160244U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2709.9U CN205160244U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0244U true CN205160244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2709.9U Active CN205160244U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02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4710A (zh) * 2016-11-15 2017-02-01 苏州全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芯马达
CN110323867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4710A (zh) * 2016-11-15 2017-02-01 苏州全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芯马达
CN106374710B (zh) * 2016-11-15 2023-10-13 苏州柯琳艾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芯马达
CN110323867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CN110323867B (zh) * 2018-03-30 2023-09-0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3127B2 (ja) モータ
CN203387325U (zh) 一种塑封电机
US20170310183A1 (en) Motor with bus-bar assembly
JP6125385B2 (ja) ステータ用端子
JP5288065B1 (ja) モータ
KR102529820B1 (ko) 모터
CN103166411B (zh) 有刷电机及使用该有刷电机的风扇
CN105099013A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应用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US11271448B2 (en) Stator,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CN205160244U (zh) 一种马达及包括其的送风装置
JP5928904B2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固定子結合体、回転電機、及び結線基板
JP6225804B2 (ja) ボビン及び回転電機
JP6719052B2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電動機、及び送風装置
WO2017028356A1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203617798U (zh) 外转子三相电机
KR101251136B1 (ko) 인슐레이터
CN204012966U (zh)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定子和压缩机
CN108702054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WO2016155271A1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208423991U (zh) 一种电机定子用端部绝缘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电机
TWI602385B (zh) 內轉子馬達及其定子
JP7081429B2 (ja) モータ
JP2019022430A5 (zh)
CN202856477U (zh) 马达定子组
CN204304629U (zh) 一种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