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7851U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7851U
CN205157851U CN201521004212.3U CN201521004212U CN205157851U CN 205157851 U CN205157851 U CN 205157851U CN 201521004212 U CN201521004212 U CN 201521004212U CN 205157851 U CN205157851 U CN 205157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light mouth
mouth part
spacing preiection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42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伟
刘寅龙
潘红超
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42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7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7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7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可防止适配器与光口件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保证光纤的耦合效率。本实用新型光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适配器和光学次模块,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学次模块固定,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光口件,所述光口件位于所述适配器远离所述光学次模块的一侧,所述光口件远离所述适配器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光口件靠近所述适配器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适配器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光口件固定,光纤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适配器中。本实用新型用于光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光信号作为信息的载体,进行着高速、长时间、可靠的信息传输。光模块的作用是光电转换,即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现有技术中的光模块,包括壳体以及相互固定的适配器和光学次模块,所述适配器和所述光学次模块卡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光口件,所述光口件与所述壳体一体设计,光纤可通过所述光口件插入所述适配器内,从而使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适配器进入所述光学次模块,随后被转换成电信号,或者使所述光学次模块内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适配器进入所述光纤,随后在光纤内进行传输。
光模块在组装时或者插入光模块笼子时壳体会发生晃动,由于所述适配器卡接于所述壳体内,而所述光口件与所述壳体一体设计,因此,当所述壳体晃动时,所述适配器容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光口件却不会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这会造成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口件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导致光纤的耦合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可防止适配器与光口件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保证光纤的耦合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适配器和光学次模块,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学次模块固定,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光口件,所述光口件位于所述适配器远离所述光学次模块的一侧,所述光口件远离所述适配器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光口件靠近所述适配器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适配器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光口件固定,光纤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适配器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使用时,光纤可通过所述光口件的开口插入所述适配器内,使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适配器进入所述光学次模块,随后被转换成电信号,或者使所述光学次模块内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适配器进入所述光纤,随后在光纤内进行传输。由于所述适配器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光口件固定,因此,当所述壳体发生晃动时,所述适配器和所述光口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一同移动,或者所述适配器和所述光口件均相对于所述壳体静止,也就是说,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口件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保证了光纤的耦合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模块中光口件与光学次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模块中光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模块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光模块,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适配器2和光学次模块3,适配器2与光学次模块3固定,壳体1内还设置有光口件4,光口件4位于适配器2远离光学次模块3的一侧,光口件4远离适配器2的一端设有开口46;光口件4靠近适配器2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41,适配器2可穿过通孔41与光口件4固定,光纤可通过开口46伸入适配器2中。
光口件4一般由金属材料制作,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使用时,光纤可通过光口件4的开口46插入适配器2内,使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适配器2进入光学次模块3,随后被转换成电信号,或者使光学次模块3内的光信号通过适配器2进入所述光纤,随后在光纤内进行传输。由于适配器2可穿过通孔41与光口件4固定,因此,当壳体1发生晃动时,适配器2和光口件4可相对于壳体1一同移动,或者适配器2和光口件4均相对于壳体1静止,也就是说,适配器2与光口件4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保证了光纤的耦合效率。
光口件4可与壳体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当光口件4与壳体1一体成型时,由于壳体1的阻挡,使得光口件4周围的可操作空间较小,安装适配器2时操作不方便;当光口件4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时,可在光口件4与壳体1连接之前将适配器2与光口件4固定,此时,光口件4周围无任何阻挡物,可操作空间较大,从而使安装适配器2时的操作更方便,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光口件4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光口件4与适配器2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通孔41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在适配器2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从而使光口件4与适配器2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在适配器2的外表面和通孔4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胶粘剂,从而使光口件4与适配器2通过胶粘剂粘接;当然,也可以使适配器2与通孔41过盈配合,从而将光口件4与适配器2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口件4与适配器2通过连接件5进行固定,如图3和图4所示,适配器2上套设有第一限位凸起6和第二限位凸起7,第一限位凸起6和第二限位凸起7均与适配器2固定;第一限位凸起6和第二限位凸起7之间形成卡槽8;适配器2上还套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卡接于卡槽8中;当适配器2穿过通孔41时,连接件5与光口件4固定,从而使光口件4与适配器2通过连接件5固定。
具体的,参照图4,上述连接件5包括一个带孔底板51,以及固定在带孔底板51边缘的侧板52;适配器2包括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6的第一段21和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7的第二段22,第一限位凸起6可与第一段21一体成型,或者卡接于第一段21上,第二限位凸起7也可与第二段22一体成型,也可以卡接于第二段22上,第一段21与光学次模块3固定,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连接,以使第一限位凸起6和第二限位凸起7之间形成卡槽8,带孔底板51卡接于卡槽8中,此时,连接件5与适配器2连接完成,这里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可焊接为一体,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从而方便拆卸;第二段22可穿过通孔41,当第二段22穿过通孔41时,连接件5的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固定,此时,连接件5与光口件4连接完成,从而实现了光口件4与适配器2通过连接件5的固定。
连接件5的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也可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当然也可以在光口件4的侧面42上设置螺纹孔,并在连接件5的侧板52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光孔,螺钉穿过所述光孔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从而将连接件5的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固定。相比焊接和螺钉连接,粘接操作简单方便,可降低工艺难度,提高效率,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因此,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的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优选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
连接件5的带孔底板51与光口件4靠近适配器2的端面43的尺寸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大于或小于端面43的尺寸,为了方便连接件5的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件5的带孔底板51与光口件4靠近适配器2的端面43的尺寸相同,由此,当带孔底板51靠近该端面43时,侧板52能够与光口件4的侧面42正对,同时也能缩小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了连接件5的侧板52与光口件4的侧面42的固定。
光口件4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光口件4可与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卡接在壳体1内。相比通过螺钉连接,光口件4卡接在壳体1内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而且拆卸后没有零件与壳体1脱离,可减少零件的遗失,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光口件4卡接在壳体1内。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壳体1包括板状的上壳体13和U型的下壳体14;上壳体13可盖合在下壳体14上,因此,在组装所述光模块时,可先将适配器2、光学次模块3、光口件4以及电路板等部件均设置于下壳体14内,再盖上所述上壳体13,从而避免了上壳体13对各部件造成阻挡,方便组装。
具体的,光口件4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壳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卡接;通过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卡接可防止光口件4沿光纤插入或拔出的方向移动,同时也可防止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插入或拔出的方向左右移动,壳体1的顶面和底面可防止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插入或拔出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即可将光口件4均卡接于壳体1内。
光口件4的底部中远离适配器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壳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四限位凸起,所述第四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由于所述第四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卡接,因此,所述第四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组装时可起到安装导向的作用,方便组装。
参照图1、图2以及图5,所述光模块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光口件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光口件4中相互靠近的两个侧面42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44,两个第一凹槽44的位置相对,壳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凸起11,两个第一凹槽44均与第三限位凸起11卡接,通过第三限位凸起11和两个第一凹槽44的卡接对两个光口件4进行限位,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光纤的插入或拔出方向移动,并防止左侧的光口件4向右侧移动,右侧的光口件4向左侧移动;两个光口件4的底部中远离适配器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45,壳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四限位凸起12,第四限位凸起12卡接于第二凹槽45内,通过第四限位凸起12和第二凹槽45的卡接对两个光口件4进行限位,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的插入或拔出方向左右移动,并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光纤的拔出方向移动;壳体1的顶面和底面可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的插入或拔出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即可实现光口件4与壳体1的卡接;
另外,两个第一凹槽44与同一个第三限位凸起11卡接,可减少第三限位凸起11的设置个数,降低工艺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在两个光口件4的底面分别设置一个卡槽,同时在壳体1的底面与两个所述卡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卡块,通过卡槽与卡块的卡接可防止光口件4沿光纤插入或拔出的方向移动,同时也可防止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插入或拔出的方向左右移动,壳体1的顶面和底面可防止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插入或拔出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即可将两个光口件4均卡接于壳体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中,可在两个光口件4的底部中远离适配器2的一端以及靠近适配器2的一端均设置第二凹槽45,在壳体1的底面与第二凹槽45对应的位置均设置第四限位凸起12,第四限位凸起12卡接于第二凹槽45内,通过光口件4两端的第四限位凸起12和第二凹槽45的卡接对两个光口件4进行限位,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光纤的插入或拔出方向移动,并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的插入或拔出方向左右移动;壳体1的顶面和底面可防止两个光口件4沿垂直于光纤的插入或拔出方向上下移动,由此,也可将两个光口件4均卡接于壳体1内。
为了减小光学次模块3在壳体1内的晃动,参照图3和图4,光学次模块3为长方体或棱柱,长方体和棱柱的侧面均由多个平面拼接而成,当组装光学次模块3时,长方体或棱柱的至少一个侧面能够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从而可减小光学次模块3在壳体1内的晃动。
上述的连接件5可以为金属材质,该金属材质能够保证光口件4与适配器2的连接强度,例如不锈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适配器和光学次模块,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学次模块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光口件,所述光口件位于所述适配器远离所述光学次模块的一侧,所述光口件远离所述适配器的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光口件靠近所述适配器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适配器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光口件固定,光纤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适配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口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适配器上套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与所述适配器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形成卡槽;
所述适配器上还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卡接于所述卡槽中;
当所述适配器穿过所述通孔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光口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带孔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带孔底板边缘的侧板;
所述适配器包括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的第一段和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光学次模块固定,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连接,使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带孔底板卡接于所述卡槽中,所述第二段可穿过所述通孔;
当所述第二段穿过所述通孔时,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侧板与所述光口件的侧面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侧板与所述光口件的侧面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光口件,所述两个光口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相对,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均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卡接;
所述两个光口件的底部中远离所述适配器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第四限位凸起,所述第四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带孔底板与所述光口件靠近所述适配器的端面的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次模块为长方体或棱柱。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金属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板状的上壳体和U型的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可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
CN201521004212.3U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光模块 Active CN205157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4212.3U CN205157851U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4212.3U CN205157851U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7851U true CN205157851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4212.3U Active CN205157851U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78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774A (zh) * 2016-10-21 2017-05-1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06842438B (zh) * 2015-12-04 2019-08-2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438B (zh) * 2015-12-04 2019-08-2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06646774A (zh) * 2016-10-21 2017-05-1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778E1 (en) Optical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3323920B (zh) 紧凑型小型可插拔光模块
CN101930100A (zh) 用于可插入收发器模块的跨装式连接器
CN205157851U (zh) 一种光模块
CN103890627A (zh) 具有逆向光纤环路的光纤连接器总成
CN109116482A (zh) 四通道光模块
CN203037897U (zh) 电口sfp光电模块
CN106842438B (zh) 一种光模块
CN204334583U (zh) 一种光纤收发装置
US8858093B2 (en) Optical connector having high coupling precision
CN208969285U (zh) 四通道光模块
CN205447754U (zh) 温度传感器固定支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09212675A (zh) 插头安装壳及安装有该插头安装壳的光纤插头组件
CN109212674A (zh) 适配器安装壳及使用该安装壳的适配器
CN203117478U (zh) 接续盒
CN203337868U (zh) 光纤接收器插座
CN110927898A (zh) 一种cob工艺的sfp28 sr光模块结构
CN205861961U (zh) 通信光缆接头盒
CN203337869U (zh) 光纤发射器插座
CN218630286U (zh) 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
CN102483498A (zh) 用于光纤的连接装置
CN201837754U (zh) 一种新型冷接子安装固定装置
CN209400764U (zh) 一种拼装式终端盒
CN218158431U (zh) 一种sfp光模块结构
CN202141832U (zh) 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