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6260U -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6260U
CN205156260U CN201520848243.0U CN201520848243U CN205156260U CN 205156260 U CN205156260 U CN 205156260U CN 201520848243 U CN201520848243 U CN 201520848243U CN 205156260 U CN205156260 U CN 205156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connecting rod
water tank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82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正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mate Electrical (ji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mate Electrical (jiu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mate Electrical (jiu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mate Electrical (ji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82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6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6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6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水箱以及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所述壳体的后壳上设有用于抽出和/或推入水箱的开口,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水泵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水泵支架,第一端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水泵固定座旋转连接;水箱开关,固定在所述壳体后壳上部且具有旋转轴;以及连杆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水泵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水箱抽出和/推入时,不用拆、装水泵,令水箱加水及清洁更加快捷、方便。

Description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日常使用的空气调节装置如冷风扇等都设置有水循环组件,以便进行降温或者加湿。这种水循环组件通常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水箱,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出水管相连,从而将水箱内的水引至壳体上部。
在日常使用时,常常需要将水箱取出加水或者进行清洗,目前的水箱组件中,水泵可摆动地设置在水箱底部的定位槽内,水箱抽出一部分后需将水泵从水箱中抽出,再将水箱全部抽出,推入水箱时需将水泵抬起,再将装满水的水箱完全推入壳体内。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将水箱完全抽出和推入,但需拆装水泵,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水循环组件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水箱以及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所述壳体的后壳上设有用于抽出和/或推入水箱的开口,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
水泵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水泵支架,第一端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水泵固定座旋转连接;
水箱开关,固定在所述壳体后壳上部且具有旋转轴;
连杆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水泵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在需抽出水箱时,手动抬升所述水箱开关至水平位置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动作,同时连带所述水泵支架旋转,所述水泵支架被举升悬空;完全推入水箱后,手动控制所述水箱开关至竖直位置,带动所述连杆组件动作,同时连带所述水泵支架旋转至所述水箱底部。
在上述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一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支架的第二端连接。
在上述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中,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点为第一固定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连接点为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水泵支架的连接点为第二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一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为L2,所述第二铰接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的长度为L3,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的长度为L4,其中:L1+L2<L3+L4。
在上述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中,所述第二连杆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分别为钝角,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朝相反方向延伸。
在上述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中,所述水箱开关抬升至水平位置时,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上述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中,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开关固定块以及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后壳内的筋片,所述旋转轴一端通过所述开关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筋片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需要将水箱抽出进行清洗消毒时,手动顺时针方向轻拉水箱开关,依靠连杆组件形成的四连杆结构,连带水泵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轻拉水箱开关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水泵支架因自身重力连带连杆组件作用于水箱开关一个竖直向上的推力,但因水箱开关被后壳挡住不能再旋转,水泵支架定位,处于悬空状态,此时使用者可抽出水箱对其进行清洗。水箱加好水后,将水箱顺着导滑槽推入机体,水箱装到位后,逆时针方向旋转水箱开关直至处于竖直位置,水箱开关挡住水箱,限位不让其滑出,同时水泵支架因连杆组件的连带作用受到竖直向下的外力拉动,加上自身的重力,水泵复位,贴紧在水箱底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水泵在工作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水泵支架悬空定位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水箱开关旋转到一角度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箱开关旋转到另一角度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水箱开关旋转到水平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水箱组件包括壳体101和设置在壳体101内的水箱102,壳体101的后壳上开设有供水箱102抽出和/或推入的开口(未图示)。该水箱组件还包括水泵103、水泵固定座104以及水泵支架105,该水泵103在正常工作状态时位于水箱102的底部,用于将水箱102内的水引至壳体101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水泵固定座102固定在壳体101的左侧板106上且位于靠近供水箱102抽出和/或推入的开口的一侧,水泵支架105的第一端与水泵103固定连接,水泵支架105的第二端与水泵固定座104旋转连接。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水箱组件还包括水箱开关107和连杆组件(未图示),如图2所示,水箱开关107具有旋转轴108,该水箱开关107围绕该旋转轴旋转,在水箱102位于壳体101内、水泵103在工作状态下时,水箱开关107处于竖直位置,能够挡住水箱,限位不让其滑出壳体101。连杆组件的一端固定在该旋转轴108上,另一端与水泵支架105的第二端连接,在需抽出水箱时,手动抬升水箱开关107,水箱开关107围绕旋转轴108旋转,此时连杆组件也随之动作进而带动水泵支架105旋转,水泵支架105处于被举升状态,在水箱开关107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如图3所示,水箱开关107因被壳体101的后壳档住不能再向上转动,此时水泵支架105处于悬空状态,水箱102不再受水泵支架105的限制,水箱102可以自由移动,方便清洗水箱102。
在水箱102装满水后,顺着水箱组件底座的导滑槽向里推,当水箱102装到位后,手动逆时针方向旋转水箱开关107,连杆组件随之动作,水泵支架105受到向下的外力拉动,再加上自身重力,水泵支架105复位,水泵103贴紧水箱底部。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表示了旋转轴108固定在壳体101的后壳上的位置。上述水箱组件还包括开关固定块111以及固定在壳体101后壳内的筋片(未图示),水箱开关107的旋转轴108一端通过该开关固定块111旋转固定在壳体101的左侧板106上,旋转轴108的另一端旋转固定在该筋片内。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09a、第二连杆109b以及第三连杆109c,第一连杆109a的一端与水箱开关107的旋转轴108一体连接,水箱开关102围绕旋转轴108旋转时就会带动第一连杆109a旋转,第一连杆109a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09b的一端铰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螺丝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09b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09c的一端铰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螺丝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09c的另一端与水泵支架105的第二端一体连接,第三连杆109c动作时会同时带动水泵支架105旋转。通过水箱开关107、连杆组件以及水泵支架105的作用使得在手动旋转该水箱开关107时,连杆组件连带水泵支架105做旋转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水箱开关107的旋转轴108与第一连杆109a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一固定点110a、第一连杆109a和第二连杆109b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一铰接点110b,第二连杆109b和第三连杆109c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二铰接点110c,第三连杆109c和水泵支架105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二固定点110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点110a和第二固定点110d之间形成第四连杆(未图示),该第四连杆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连杆组件实质上构成四连杆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因水箱开关107在未被施加于外力(即手动控制其旋转)时,只能处于竖直位置或水平位置,只有被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才会从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特别地,为了实现本实施例中水箱开关107顺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时,连带水泵支架105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各连杆的长度关系需满足以下关系: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固定点110a和第一铰接点110b之间的长度(即第一连杆的直线长度),L2为第一铰接点110b和第二铰接点110c之间的长度(即第二连杆的直线长度),L3为第二铰接点110c和第二固定点110d之间的长度(即第三连杆的直线长度),L4为第一固定点110a和第二固定点110d在之间的长度(即第四连杆的直线长度)。
依据四连杆本身的特性,四连杆的长度关系确定,其运动规律也就确定,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在需抽出水箱102时,轻拉水箱开关107,水箱开关旋转至一定角度(参见图6所示),依靠形成的四连杆机构将水泵支架105撑起,水泵支架105处于被举升状态。继续轻拉水箱开关107,与竖直方向成另一角度(参见图7所示),此时水泵支架105在连杆组件的作用下被举升至最高位置,当水箱开关107被手动顺时针抬升至水平位置时(此时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90度),第一连杆109a和第二连杆109b之间形成一个向下的夹角,即沿第一连杆109a的顺时针方向,第一连杆109a和第二连杆109b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此时水泵支架105会因自身重力连带施加给水箱开关107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而此时水箱开关107处于水平位置,因被后壳挡住不能再向上转动,由该连杆组件形成的四连杆结构也就被定位,对水泵支架105形成支撑,水泵支架105悬空定位。
水箱102加满水后,顺着底座的导滑槽向里推,当水箱装到位后,逆时针方向旋转水箱开关107,连杆组件随之动作且连带水泵支架105朝靠近水箱底部方向旋转,直至水箱开关107旋转至竖直位置,再次参见图2和图3,水箱开关107呈L状,水箱开关壁会挡住水箱,以实现定位水箱,此时水泵支架105在水箱开关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会受到竖直向下的外力,再加上本身的重水,水泵复位,贴紧水箱底部。若在该过程中水箱102未完全推到位,水箱开关107是无法旋转至坚直位置的,故可以提醒使用者水箱未装到位。
优选地,上述第二连杆109b包括依次连接在第一连杆109a和第三连杆109c之间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图未示),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相对第二连接部是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将该第二连杆109b做成弯折状不仅可以减少所占空间,更增加了其强度,在外力作用下不易折断。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杆109a和第三连杆109c也可以根据其位置及受力强度的考虑做成弯折状,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水泵帖紧在水箱底部,水箱开关挡住水箱,限位不让其滑出。在需要将水箱抽出进行清洗消毒时,手动顺时针方向轻拉水箱开关,依靠水箱开关、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以及水泵支架,连带水泵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轻拉水箱开关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水泵支架因自身重力连带连杆组件作用于水箱开关一个竖直向上的推力,但因水箱开关被后壳挡住不能再旋转,水泵支架定位,处于悬空状态,此时使用者可抽出水箱对其进行清洗。
水箱加好水后,将水箱顺着导滑槽推入机体,水箱装到位后,逆时针方向旋转水箱开关直至处于竖直位置,水箱开关挡住水箱,限位不让其滑出,同时水泵支架因连杆组件的连带作用受到竖直向下的外力拉动,加上自身的重力,水泵复位,贴紧在水箱底部。
因此,在水箱抽出和/推入时,不用拆、装水泵,令水箱加水及清洁更加快捷、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水箱以及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所述壳体的后壳上设有用于抽出和/或推入水箱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
水泵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水泵支架,第一端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水泵固定座旋转连接;
水箱开关,固定在所述壳体后壳上部且具有旋转轴;
连杆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水泵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在需抽出水箱时,手动抬升所述水箱开关至水平位置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动作,同时连带所述水泵支架旋转,所述水泵支架被举升悬空;完全推入水箱后,手动控制所述水箱开关至竖直位置,带动所述连杆组件动作,同时连带所述水泵支架旋转至所述水箱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一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支架的第二端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点为第一固定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连接点为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水泵支架的连接点为第二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一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为L2,所述第二铰接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的长度为L3,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的长度为L4,其中:L1+L2<L3+L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分别为钝角,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朝相反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开关抬升至水平位置时,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开关固定块以及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后壳内的筋片,所述旋转轴一端通过所述开关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筋片内。
CN201520848243.0U 2015-10-29 2015-10-29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Active CN205156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8243.0U CN205156260U (zh) 2015-10-29 2015-10-29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8243.0U CN205156260U (zh) 2015-10-29 2015-10-29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6260U true CN205156260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8243.0U Active CN205156260U (zh) 2015-10-29 2015-10-29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62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439A (zh) * 2015-10-29 2017-05-10 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439A (zh) * 2015-10-29 2017-05-10 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67983U (zh) 一种水果蔬菜清洗机
CN109998423A (zh) 自洗拖帕扫地机
CN205156260U (zh)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CN207547093U (zh) 一种市政广告清理用刮刀
CN107691426B (zh) 一种设有洒水驱赶动物的装置
CN106642439A (zh) 手动控制水泵上下移动的水箱组件
CN216093662U (zh) 一种悬浮剂生产用反应釜
CN214231122U (zh) 肥皂盒
CN216627194U (zh) 垂钓用鱼饵放置盒
CN213097670U (zh) 一种便于倾倒灰尘的无线吸尘器
CN214710081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旋转式翻炒装置
CN212481507U (zh) 一种空调外机辅助安装架
CN208227594U (zh) 一种折叠式花卉选育用翻土装置
CN203435473U (zh) 树木刷浆机
CN205156261U (zh) 一种冷风扇的水箱组件
CN208523672U (zh) 一种滚筒式茶叶清洗烘干一体装置
CN207559302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开关柜
CN216821324U (zh) 一种具有鱼池效果的陶瓷流水摆件
CN21160808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罗非鱼加工生产用磨皮设备
CN205236542U (zh) 水槽内活动支架结构
CN205437308U (zh) 一种铜棒自动切割装置中的摆臂机构
CN217577177U (zh) 一种毛鸭筐自动卸载设备
CN217126908U (zh) 一种清洁剂用储存瓶的倾斜装置
CN209764767U (zh) 煮沸箱
CN204548918U (zh) 一种液氮罐样品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