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1275U - 卡片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片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1275U
CN205141275U CN201520902291.3U CN201520902291U CN205141275U CN 205141275 U CN205141275 U CN 205141275U CN 201520902291 U CN201520902291 U CN 201520902291U CN 205141275 U CN205141275 U CN 205141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housing
protective device
slide
shape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022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o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o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9022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1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1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1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片保护装置。该卡片保护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用于容纳卡片;锁紧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用于锁紧卡片。该卡片保护装置可以对插入壳体内的卡片锁紧,使卡片可以比较稳固的保持在壳体内,有效避免了卡片滑出壳体导致的卡片丢失,提高了卡片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并且,更好的保护卡片,防止对卡片的磨损;此外,该卡片保护装置还可以将解锁后的卡片自动弹出,方便取出,省时省力;此外,该卡片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卡片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卡片应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IC卡、ID卡、磁条卡、条码卡、普通卡等广泛使用。卡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外界的作用会磨损卡片的结构特性、表面文字图案、磁条、条码等,所以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对卡片进行一定的保护。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卡片的外部套装一个保护套,如塑料卡套。但是,塑料卡套通常为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卡片由卡套的开口侧插入至卡套内。塑料卡套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受制作工人、制作材料、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塑料卡套的松紧度也会不同。若塑料卡套太紧,卡片取出极不方便,费时费力;若塑料卡套太松,则卡片容易滑出塑料卡套,导致卡片丢失,即使制作后的卡片松紧度合适,但随着塑料卡套的不断使用,塑料卡套也仍会变得松弛,因此,塑料卡套对卡片的保护作用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卡片保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卡片容易滑出卡片保护套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卡片保护装置,该卡片保护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用于容纳卡片;锁紧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用于锁紧卡片。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锁紧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锁扣,均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夹持卡片;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用于驱动两个锁扣相对于壳体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两个锁扣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相对布置的锁钩。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内的两个滑动组件;其中,两个滑动组件分别与两个锁扣对应连接,并且,每个滑动组件均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滑块,每个锁扣的第二端均为向内弯曲的弧形段,弧形段可滑动地夹设于两个滑块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内芯托架,可滑动地置于壳体内,并且,两个滑动组件均设置于内芯托架。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壳体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开设有滑动孔;内芯托架凸设有滑动键,并且,滑动键可滑动地置于滑动孔内。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还包括:弹出机构,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弹出卡片。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弹出机构为U型弹簧,U型弹簧的第一端与内芯托架转动连接,U型弹簧的第二端与第二壳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卡片保护装置中,弹出机构还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其中,第一卡环设置于内芯托架,第二卡环设置于第二壳体;第一卡钩设置于U型弹簧的第一端,第二卡钩设置于U型弹簧的第二端;第一卡环与第一卡钩相连接,第二卡环与第二卡钩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锁紧装置可以对插入壳体内的卡片进行锁紧,使卡片可以比较稳固的保持在壳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塑料卡套的松弛而导致卡片容易滑出塑料卡套的问题,该锁紧装置避免了卡片滑出壳体导致的卡片丢失,提高了卡片保护装置的安全性;此外,该卡片保护装置还可以更好的保护卡片,防止对卡片的磨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片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片保护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片保护装置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片保护装置中,U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卡片保护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壳体1和锁紧装置。
其中,壳体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壳体1的内部中空,该壳体1用于容纳卡片。锁紧装置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锁紧卡片。具体地,锁紧装置可以相对于壳体1转动,以夹持或松开卡片。
使用时,卡片由壳体的开口端插入壳体1内,操作锁紧装置相对于壳体1转动,以夹持卡片,防止卡片滑出壳体1。当需要取出卡片时,操作锁紧装置,使锁紧装置对卡片进行解锁,卡片处于自由状态,将壳体倾斜即可使卡片滑出壳体。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可以对插入壳体内的卡片进行锁紧,使卡片可以比较稳固的保持在壳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塑料卡套的松弛而导致卡片容易滑出塑料卡套的问题,本实施例避免了卡片滑出壳体导致的卡片丢失,提高了卡片保护装置的安全性;此外,该卡片保护装置还可以更好的保护卡片,防止对卡片的磨损。
再参见图1和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锁紧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锁扣2和驱动机构。其中,两个锁扣2并列设置,且均与壳体1转动连接,两个锁扣用于夹持卡片。具体的,两个锁扣2并列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间距一定距离,卡片夹设在两个锁扣2之间,并且,两个锁扣2可相对壳体1转动且不沿壳体1滑动。
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驱动两个锁扣2相对壳体1转动,进而使两个锁扣2夹持或松开卡片。
使用时,卡片插入壳体1内,并且,该卡片置于两个并列设置的锁扣2之间,当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锁扣2相对壳体1转动时,即两个锁扣2相对向内(图2所示的壳体的内部)旋转,则两个锁扣2夹紧卡片,从而实现卡片的锁紧。当卡片解锁时,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锁扣2转动,即两个锁扣2相对向外(图2所示的壳体内壁处)旋转,则两个锁扣2松开卡片,从而实现卡片的解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锁扣的旋转,以达到对卡片进行锁紧或者解锁的目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参见图2和图3,图3中示出了锁扣的优选结构。上述各实施例中,两个锁扣2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左端)为靠近壳体的开口端处的一端,两个锁扣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相对布置的锁钩21,也就是说,在两个锁扣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锁钩21,并且,两个锁钩21均向内(图2所示的壳体的内部)延伸。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两个锁钩21向内延伸,将处于壳体开口端处的卡片的一端卡住固定,阻止卡片向壳体开口端处滑动,有效的防止了卡片滑出壳体1,进一步提高了卡片保护装置的安全性。
再参见图2和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内的两个滑动组件。其中,两个滑动组件分别与两个锁扣2对应连接。具体的,两个滑动组件在壳体内可沿壳体的开口端到壳体的封闭端双向滑动,并且为直线滑动。一个滑动组件对应连接一个锁扣2,则两个滑动组件与两个锁扣2为一一对应连接。
每个滑动组件均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滑块3,每个锁扣2的第二端均为向内(图2所示的壳体内部)弯曲的弧形段22,并且,弧形段22可滑动地夹设于两个滑块3之间。
具体的,两个滑块3并列设置,并且两个滑块3之间间距一定距离,用于放置锁扣的弧形段22。两个锁扣2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右端)为靠近壳体的封闭端处的一端。两个锁扣2第二端的弧形段22之间间距的距离相对于两个锁扣2第一端之间间距的距离近,即两个锁扣2的第一端之间相距较远,而两个锁扣2的弧形段22更为靠近,以使弧形段22更好的夹持或者松开卡片。两个滑块3的直线滑动带动向内弯曲的弧形段22相对壳体转动。
具体实施时,两个滑动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通过相应的结构使得滑动组件可以在壳体1内滑动。
使用时,以其中一个滑动组件和一个锁扣2的运动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时,两个滑动组件和两个锁扣2为同时运动的。卡片插入壳体1内,推动滑动组件沿壳体直线滑动,即滑块3沿壳体直线滑动,产生滑动力。锁扣的弧形段22夹设于两个滑块3之间,并且弧形段22向内弯曲,在滑块3直线滑动的滑动力的作用下推动锁扣的弧形段22相对壳体1转动,从而夹紧卡片或者松开卡片,实现对卡片的锁紧或者解锁。例如,推动滑动组件向壳体的封闭端滑动(图2所示的向右滑动),则滑块3向右直线滑动带动锁扣2的弧形段22向内(图2所示的壳体的内部)转动,夹紧卡片,并且锁扣2的锁钩21将卡片卡住固定,实现了对卡片的锁紧。再例如,推动滑动组件向壳体的开口端滑动(图2所示的向左滑动),则滑块3向左直线滑动带动锁扣2的弧形段22向外(图2所示的壳体内壁处)转动,松开卡片,并且锁扣2的锁钩21远离卡片,实现了对卡片的解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3的直线滑动带动锁扣2的弧形段22相对壳体1的转动,实现对卡片的锁紧和解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参见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内芯托架4。内芯托架4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内,并且,两个滑动组件均设置于内芯托架4。
具体的,内芯托架4在壳体1内可沿壳体的开口端到壳体的封闭端双向滑动,并且为直线滑动。两个滑动组件均固定在内芯托架4上,当内芯托架4相对于壳体1滑动时,会带动两个滑动组件相对于壳体1滑动。
具体实施时,两个滑动组件可以通过螺接或焊接于内芯托架,当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方式,例如粘接、卡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参见图1和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壳体1还可以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中,第一壳体11开设有滑动孔111。内芯托架4凸设有滑动键41,并且,滑动键41可滑动地置于滑动孔111内。
具体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扣合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设成一个空腔,内芯托架4设置于该空腔内。内芯托架4凸设有滑动键41,滑动键41穿设于第一壳体11的滑动孔111,且滑动键41凸出于第一壳体11的外壁。滑动键41可以沿着壳体的开口端到壳体的封闭端双向直线滑动,进而带动内芯托架4相对于壳体1滑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插入卡片时,使用者将卡片插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围设成的空腔内,向壳体的封闭端处(图2所示的右端)推动滑动键41,则带动内芯托架4向右滑动,进而带动滑动组件也向右滑动,使得夹设于滑块3之间的锁扣2的弧形段22向内转动,夹紧卡片,并且锁扣2的锁钩21将卡片卡住,实现了对卡片的锁紧。当取出卡片时,使用者向壳体的开口端处(图2所示的左端)推动滑动键41,则带动内芯托架4向左滑动,进而带动滑动组件也向左滑动,使得锁扣2的弧形段22向外转动,松开卡片,并且锁扣2的锁钩21远离卡片,实现了对卡片的解锁,卡片处于自由状态,便于将卡片取出。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滑动键41凸出于第一壳体11的外壁,便于使用者的手动控制内芯托架4的滑动,进而控制两个滑动组件的滑动,使得使用者只需要轻轻推动滑动键41,即可实现卡片的锁紧或解锁,方便操作。
参见图2,上述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弹出机构,弹出机构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将卡片解锁后弹出卡片。
本实施例中,在卡片解锁的状态下,弹出机构将卡片自动弹出卡片保护装置,便于取出,省时省力。
参见图2和图4,图中还示出了弹出机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弹出机构为U型弹簧5,U型弹簧的第一端51(图4所示的上端)与内芯托架4转动连接,U型弹簧的第二端52(图4所示的下端)与第二壳体12转动连接。
具体的,U型弹簧5设置于壳体的封闭端(图2所示的右端),U型弹簧5开口的一端与内芯托架4转动连接,U型弹簧5开口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2转动连接。在卡片处于锁紧状态时,U型弹簧5的开口端朝向壳体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卡片插入壳体内,也即插入U型弹簧的内部,U型弹簧5的封闭端位于壳体的封闭端(图2所示的右端),并且处于压缩状态,顶靠于壳体的封闭端。在卡片处于解锁弹出状态时,U型弹簧5的开口端朝向壳体的封闭端(图2所示的右端),U型弹簧5的封闭端处于自由状态朝向壳体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当内芯托架4相对于壳体1滑动时,会带动U型弹簧相对壳体转动,使得U型弹簧的封闭端由顶靠于壳体封闭端而处于压缩状态转为失去壳体封闭端的顶靠力而处于自由状态,利用U型弹簧由压缩状态到自由状态产生的弹性作用力将处于解锁状态的卡片自动弹出。
再参见图2和图4,弹出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卡环6、第二卡环7、第一卡钩8和第二卡钩9。
其中,第一卡环6设置于内芯托架4,第二卡环7设置于第二壳体12,第一卡钩8设置于U型弹簧的第一端51,第二卡钩9设置于U型弹簧的第二端52,第一卡环6与第一卡钩8相连接,第二卡环7与第二卡钩9相连接。
具体的,第一卡环6与内芯托架4固定连接,第二卡环7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第一卡钩8与U型弹簧的第一端51固定连接,第二卡钩9与U型弹簧的第二端52固定连接。第一卡钩8钩设于第一卡环6,使得第一卡钩8可相对于第一卡环6转动,实现了内芯托架4与U形弹簧的第一端51的转动连接;第二卡钩9钩设于第二卡环7,使得第二卡钩9可相对于第二卡环7转动,实现了第二壳体12与U形弹簧的第二端52的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取出卡片时,使用者推动滑动键41使得锁紧装置对卡片进行解锁。在解锁过程中,滑动键41向左滑动,带动内芯托架4向左滑动,进而带动U型弹簧的第一端51也向左滑动,但是第二壳体固定不动,则U型弹簧的第二端52也是固定不动的,由于U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内芯托架4、第二壳体12转动连接,因此,内芯托架4的向左滑动带动U型弹簧5转动。U型弹簧5的开口端由朝向壳体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转动至朝向壳体的封闭端(图2所示的右端),U型弹簧5的封闭端由位于壳体的封闭端(图2所示的右端)转动至朝向壳体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在U型弹簧5的转动过程中,处于压缩状态的U型弹簧5的封闭端由于失去壳体封闭端的顶推力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处于解锁状态的卡片弹出卡片保护装置。当插入卡片时,使用者将卡片由壳体的开口端处插入,此时,U型弹簧5的封闭端处于自由状态朝向卡片保护装置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卡片插入壳体内对U型弹簧5产生一个顶推力,U型弹簧5在顶推力的作用下压缩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内芯托架4向右端滑动。当U型弹簧5转动至一半路程时,根据U型弹簧5自身的特性自动转动,内芯托架4继续向右端滑动,直至卡片完全插入壳体内,锁扣2转动将卡片锁紧,此时,U型弹簧5的开口端朝向卡片保护装置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U型弹簧5的封闭端处于压缩状态顶靠于壳体的封闭端。当然,插入卡片时,也可以通过推动滑动键41,带动内芯托架4向右滑动,进而带动U型弹簧5的转动,最终使得U型弹簧5的开口端朝向卡片保护装置的开口端(图2所示的左端),U型弹簧5的封闭端处于压缩状态顶靠于壳体的封闭端,同时锁扣2将卡片锁紧。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内芯托架4的滑动带动U型弹簧5的转动并在U型弹簧5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卡片自动弹出,方便取卡,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该锁紧装置可以对插入壳体内的卡片锁紧,使卡片可以比较稳固的保持在壳体内,有效避免了卡片滑出壳体导致的卡片丢失,提高了卡片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并且,更好的保护卡片,防止对卡片的磨损;此外,弹出机构将解锁后的卡片自动弹出,方便取出,省时省力;此外,卡片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1),用于容纳卡片;
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锁紧所述卡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并列设置的两个锁扣(2),均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用于夹持所述卡片;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锁扣(2)相对于所述壳体(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锁扣(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相对布置的锁钩(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两个滑动组件;其中,
两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锁扣对应连接,并且,每个所述滑动组件均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滑块(3),每个所述锁扣(2)的第二端均为向内弯曲的弧形段(22),所述弧形段(22)可滑动地夹设于两个所述滑块(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内芯托架(4),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壳体(1)内,并且,两个所述滑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内芯托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11)开设有滑动孔(111);
所述内芯托架(4)凸设有滑动键(41),并且,所述滑动键(41)可滑动地置于所述滑动孔(1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弹出所述卡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为U型弹簧(5),所述U型弹簧的第一端(51)与所述内芯托架(4)转动连接,所述U型弹簧的第二端(52)与所述第二壳体(12)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卡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还包括:第一卡环(6)、第二卡环(7)、第一卡钩(8)和第二卡钩(9);其中,
所述第一卡环(6)设置于所述内芯托架(4),所述第二卡环(7)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
所述第一卡钩(8)设置于所述U型弹簧的第一端(51),所述第二卡钩(9)设置于所述U型弹簧的第二端(52);
所述第一卡环(6)与所述第一卡钩(8)相连接,所述第二卡环(7)与所述第二卡钩(9)相连接。
CN201520902291.3U 2015-11-13 2015-11-13 卡片保护装置 Active CN205141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2291.3U CN205141275U (zh) 2015-11-13 2015-11-13 卡片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2291.3U CN205141275U (zh) 2015-11-13 2015-11-13 卡片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1275U true CN205141275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7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02291.3U Active CN205141275U (zh) 2015-11-13 2015-11-13 卡片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127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724A (zh) * 2017-03-13 2017-06-27 马勇 一种手机悬挂装置
CN107874421A (zh) * 2017-11-16 2018-04-06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钥匙卡套
CN111178459A (zh) * 2020-04-09 2020-05-19 江苏爱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健康数据输出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724A (zh) * 2017-03-13 2017-06-27 马勇 一种手机悬挂装置
CN107874421A (zh) * 2017-11-16 2018-04-06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钥匙卡套
CN107874421B (zh) * 2017-11-16 2024-03-19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钥匙卡套
CN111178459A (zh) * 2020-04-09 2020-05-19 江苏爱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健康数据输出设备
CN111178459B (zh) * 2020-04-09 2020-11-24 江苏爱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健康数据输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1275U (zh) 卡片保护装置
CN102373834A (zh) 一种新型防盗锁
CN208502481U (zh) 一种具有两种打开方式的电子锁
CN107130860B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箱包锁
CN209874753U (zh) 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电子锁
CN102979372A (zh) 一种锁头及钥匙
CN206516828U (zh) 防尘的牛角连接器
CN205172189U (zh) 可双侧锁合的密码锁
CN210118013U (zh) 抽屉指纹锁
CN207813251U (zh) 一种蓝牙控制装置及智能防盗门葫芦锁芯
CN205116955U (zh) 一种新型锁芯结构
CN210122854U (zh) 抽屉密码锁
CN206448636U (zh) 一种防盗锁芯及与其配合的钥匙
CN203257191U (zh) 一种ab多功能叶片锁及与其配合的钥匙
CN203716658U (zh)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205036179U (zh) 一种可改变叶片钥匙牙花的锁芯结构
CN113076569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装置
CN201420431Y (zh) 一种电子密码挂锁
CN105155937B (zh) 一种接线位置可调的电磁防盗锁
CN208781299U (zh) 便于使用的腕带式安全钥匙
CN207944799U (zh) 一种锁芯
CN201786100U (zh) 双面弹子锁
CN204785007U (zh) 阀门扣盖式电子锁
CN206220686U (zh) 一种防摩擦的磁编码锁具
CN210901683U (zh) 一种拉链锁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