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1765U -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1765U
CN205121765U CN201520654338.9U CN201520654338U CN205121765U CN 205121765 U CN205121765 U CN 205121765U CN 201520654338 U CN201520654338 U CN 201520654338U CN 205121765 U CN205121765 U CN 205121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lind
roll
door
framework
automatic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43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bai Curtain Wall Door And Window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bai Curtain Wall Door And Window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bai Curtain Wall Door And Window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bai Curtain Wall Door And Window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43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1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1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1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其包括:框架、卷帘装置、卷帘驱动装置、控制器、报警器、以及一遥控器;在所述卷帘装置均匀布置的防盗线圈,该防盗线圈呈折线状在卷帘装置的左右侧依序来回折弯;在卷帘装置和框架的底部的开闭处至少设置一门磁装置;在框架的左、右侧杆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振动信号采集器;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卷帘驱动装置、门磁装置、防盗线圈和振动信号采集器。本技术实现了卷帘门窗的多重防盗报警和多方式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涉及卷帘门窗的多功能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安防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安防市场己成为一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体现公共安全与技防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市场,为安防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并且国内安防产业正快速与国际接轨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安防产品市场,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安防产业更是在原有基础上飞速发展,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亚洲、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和中东,也能预见它的快速增长。这些地区还有很大的未曾开发的安防市场,这些市场的特点是犯罪率在不断增加、经济正迅速发展,因此,这些国家对安全措施和安保方法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所以研究报警系统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当今社会上防盗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推动下,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安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特别是,“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国的展开,以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促进了安防行业迅速发展,安防行业呈现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最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安防行业平均以15%-30%的年增长率迅速成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安防行业的发展虽然呈现出积极、持续、快速、稳健的良好态势,但在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安防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主要出现在我国安防行业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山寨现象盛行,产品粗制滥造,缺乏技术含量,粗放型增长……如此等等,使得安防产业调整升级呼声越来越多。关键是产品层次低,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少。
对用于发生警情、危险、紧急情况等状况下以声音、光线、电波等形式发出警报的电子产品的统称。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等领域,与社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在智能家居领域,目前的卷帘门的监控报警方式单一,未能很好的实现监控,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现有卷帘门窗防盗方式单一的问题,提高防盗的多样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包括:
一框架;
一卷帘装置,该卷帘装置安装在框架内;
一卷帘驱动装置,该卷帘驱动装置设置在框架的顶部并连接卷帘装置以实现卷帘装置的收起和放下;
一控制器;
一报警器;
以及一遥控器;
在所述卷帘装置均匀布置的防盗线圈,该防盗线圈呈折线状在卷帘装置的左右侧依序来回折弯;
在卷帘装置和框架的底部的开闭处至少设置一门磁装置;
在框架的左、右侧杆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振动信号采集器;
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卷帘驱动装置、门磁装置、防盗线圈和振动信号采集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芯片和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卷帘驱动装置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固定在卷帘驱动装置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侧杆上等距均匀设置三个振动信号采集器。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接收器芯片,用以接收控制器信号。
进一步的,卷帘装置和框架的底部的开闭处的两侧均设置一个门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装置为卷帘窗。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装置为卷帘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卷帘门、窗设置有门磁装置、振动信息采集器和防盗线圈,实现了对卷帘门、窗的多重监控。另外,在进行报警的时候通过通信模块向报警器或者外界的智能终端发送报警信号,实现多重警报。再者,也可以通过遥控器和外界的智能终端实现对卷帘门、窗的双重控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多重监控、多重控制的优点,满足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包括:
一框架;
一卷帘装置,该卷帘装置安装在框架内;
一卷帘驱动装置,该卷帘驱动装置设置在框架的顶部并连接卷帘装置以实现卷帘装置的收起和放下;
一控制器;
一报警器;
以及一遥控器;
在所述卷帘装置均匀布置的防盗线圈,该防盗线圈呈折线状在卷帘装置的左右侧依序来回折弯;
在卷帘装置和框架的底部的开闭处至少设置一门磁装置;
在框架的左、右侧杆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振动信号采集器;
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卷帘驱动装置、门磁装置、防盗线圈和振动信号采集器。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针对卷帘装置为卷帘窗为例进行说明。
包括框架10,该框架10内安装有卷帘装置20,该卷帘装置20沿着框架10做上下的往复移动。在框架10的上部固定卷帘驱动装置30,该卷帘驱动装置30具有一接收器芯片301。在卷帘驱动装置30的右端设置控制器40,在卷帘驱动装置30的左端设置报警器50,其中所述的控制器40具有一个处理芯片401和通信模块402,该通信模块402可以是GSM通信模块或智能手机,其用以接收和发送信息。
在框架10的左、右侧杆101处都设置有三个振动信号采集器60,该三个振动信号采集器60等距均与布置在左、右侧杆101上,其中位于上方的振动信号采集器60靠近框架10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振动信号采集器60靠近框架10的底部。这样在框架10或者卷帘装置20发生振动的时候,振动信号采集器60将采集到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40的通信模块402。
在卷帘装置20上固定有防盗线圈70,防盗线圈70呈折线形状固定在该卷帘装置。即防盗线圈70以水平和垂直方向按照左右来回的方式布置。例如,该防盗线圈70从卷帘装置20的左端沿着水平方向向右延伸至靠近卷帘装置20的右端,然后向下折弯,再向左折弯并再次延伸至卷帘装置20的左端面;如此类推,实现卷帘装置20在整个防盗线圈70的布置。当卷帘装置20遭遇到非法入侵的时候,防盗线圈70能够感应到,且产生125K的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的通信模块402。
在卷帘装置20和框架10的开闭处设置有门磁装置80,具体的,在卷帘装置20的下部和框架的左、右侧杆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门磁装置80,其中门磁装置80的无线发送装置801安装在框架10的左、右侧杆下部,门磁装置80的磁块802安装在卷帘装置的下部的两侧,这样形成有两个门磁装置80,保证防盗的可靠性。当出现有异常情况的时候,门磁装置80会向通信模块402传输信息,达到防盗的功能。
其中,所述的控制器40与门磁装置80、振动信号采集器60、防盗线圈70和报警器50通信连接。
工作过程: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控器90或者外界的智能终端向控制器40的通信模块402发送控制信号,然后经过控制器40后传输至卷帘驱动装置30的接收器芯片301实现对卷帘装置20的开闭控制。
在卷帘装置20遭遇非法入侵的时候,所述的门磁装置80、振动信号采集器60、防盗线圈70中至少一个装置检测到非法入侵的信号,并传输至通信模块402,由通信模块402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0进行处理,最后,经过处理后再由通信模块402向报警器50和外界的智能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功能完全一致,其差别仅仅在于所述的卷帘装置20a为卷帘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施例一应当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
一卷帘装置,该卷帘装置安装在框架内;
一卷帘驱动装置,该卷帘驱动装置设置在框架的顶部并连接卷帘装置以实现卷帘装置的收起和放下;
一控制器;
一报警器;
以及一遥控器;
在所述卷帘装置均匀布置的防盗线圈,该防盗线圈呈折线状在卷帘装置的左右侧依序来回折弯;
在卷帘装置和框架的底部的开闭处至少设置一门磁装置;
在框架的左、右侧杆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振动信号采集器;
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卷帘驱动装置、门磁装置、防盗线圈和振动信号采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芯片和通信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卷帘驱动装置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固定在卷帘驱动装置的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侧杆上等距均匀设置三个振动信号采集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接收器芯片,用以接收控制器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卷帘装置和框架的底部的开闭处的两侧均设置一个门磁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装置为卷帘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装置为卷帘门。
CN201520654338.9U 2015-08-27 2015-08-27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Active CN205121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4338.9U CN205121765U (zh) 2015-08-27 2015-08-27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4338.9U CN205121765U (zh) 2015-08-27 2015-08-27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1765U true CN205121765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4338.9U Active CN205121765U (zh) 2015-08-27 2015-08-27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17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568A (zh) * 2017-01-13 2017-05-17 湖南谭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防盗报警立体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568A (zh) * 2017-01-13 2017-05-17 湖南谭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防盗报警立体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21765U (zh)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卷帘门窗报警系统
CN204654789U (zh) 厕纸架感应装置
CN104537844B (zh) 用于违章检测的车牌识别系统
CN204722955U (zh) 一种厕纸架感应装置
CN207160081U (zh) 一种井盖报警、防盗系统
CN205121764U (zh) 一种智能远程多重防盗自动报警系统
CN20437103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自报警防盗门装置
CN103244018A (zh) 一种通过磁性开关发出警示信息的塑钢窗
CN203175300U (zh) 一种防盗报警纱窗
CN204833561U (zh) 一种智能家居门磁安防系统
CN201355513Y (zh) Gsm家居防盗装置
CN204920725U (zh) 一种新型智能门
CN104563653A (zh) 一种锁芯防盗装置
CN206378946U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家用防盗报警系统
CN209168335U (zh) 一种警示效果好的无线报警装置
CN203452617U (zh) 一种通过磁性开关发出警示信息的塑钢窗
CN203325129U (zh) 新型红外光电防盗报警器
CN203531546U (zh) 一种锁芯防盗装置
CN207181989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CN203476133U (zh) 具有红外线和震动双重防盗报警功能的窗户
CN202995363U (zh)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
CN203573435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防盗装置
CN205810042U (zh) 电力系统计算机机房智能设备识别系统
CN204557705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居安防装置
CN205405779U (zh) 一种应用nfc进行身份识别自动布撤防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