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1127U -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 Google Patents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1127U
CN205121127U CN201520679651.8U CN201520679651U CN205121127U CN 205121127 U CN205121127 U CN 205121127U CN 201520679651 U CN201520679651 U CN 201520679651U CN 205121127 U CN205121127 U CN 205121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end
unit
frame structure
support component
structur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96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
戴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796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1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1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1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涉及摄影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或者达到的目的。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架体结构单元包括:M个支撑部件,M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M个支撑部件相互组装或展开构成支撑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M个支撑部件相互拆卸或折叠构成收缩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N个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对接端,用于与灯具的第二对接端配合,将所述灯具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其中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为需要安装灯具的位置。在将灯具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时,只需要将灯具上的第二对接端与支撑部件上的第一对接端即可。无需再将灯具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灯具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背景技术
摄影拍照装置是集成摄影录像单元、背景单元、灯光单元、架体结构单元、控制单元等于一体的综合拍摄系统,通常可为待拍照人员提供婚纱照、婴儿照、亲子照、个人写真照等服务,其应用较为广泛。
通常的,摄影拍照装置被安装在一固定拍照室内,待拍照人员需要前往指定拍照地点(拍照室)进行拍照,由此会浪费掉待拍照人员在来往指定拍照地点路途上的时间与精力,给待拍照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对拍摄服务的品质进行提升,可将摄影拍照装置搬运至待拍照人员所在地,对待拍照人员进行拍照,免去了待拍照人员在指定拍照地点的来往。
其中,架体结构单元的每个零部件之间使用螺栓固定连接,由于架体结构较大,在将摄影拍照装置搬运至待拍照人员地点之前,可将螺栓卸下,并将架体结构单元的每个零部件进行拆分,统一整理摆放后进行运输,可节省空间。
在灯光单元中,主要包含有主光源、辅助光源、背景光源、顶光源等,分别用于提供不同的灯光特效。其中,各种光源分别可拆卸的通过固定环组装在架体结构单元上。组装时,将固定环套在架体结构单元中杆体上,并调整好位置后,通过螺栓将固定环锁定在杆体上即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灯光单元中的光源种类、数量较多,非专业摄影人员难以将光源安装在杆体的正确位置上,容易安装错误或偏离,且组装速度较慢,使得组装的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主要目的在于使灯具便于拆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架体结构单元,应用于便携摄影装置中,包括:
M个支撑部件,M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M个支撑部件相互组装或展开构成支撑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M个支撑部件相互拆卸或折叠构成收缩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
N个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对接端,用于与灯具的第二对接端配合,将所述灯具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端具有多种尺寸的多个对接端,分别位于M个支撑部件上的多个预定位置。
可选的,前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端具有多种形状的多个对接端,分别位于M个支撑部件上的多个预定位置。
可选的,前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多种形状的多个对接端包括三角形插头、矩形插头或五边形插头。
可选的,前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圆柱形支撑杆以及转动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支撑杆上的圆环体;
所述第一对接端位于所述圆环体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摄影装置,包括背景单元、灯光单元、控制单元、摄录单元、供电单元以及架体结构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于所述的背景单元、灯光单元和摄录单元中的至少一项,并向与其连接的单元发出控制信号,
架体结构单元包括:
M个支撑部件,M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M个支撑部件相互组装或展开构成支撑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M个支撑部件相互拆卸或折叠构成收缩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
N个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对接端,用于与灯具的第二对接端配合,将所述灯具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灯光单元包括灯具,所述灯具上具有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可分离对接;
所述背景单元、所述摄录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中的至少一项设置于所述架体结构单元之内或连接于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接端为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具有金属触点;
所述第一对接端为空心螺纹柱,所述空心螺纹柱的顶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灯具金属触点电连接的金属触点;
所述支撑部件内具有与所述空心螺纹柱的中空部分连通的走线通路,所述走线通路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空心螺纹柱顶部金属触点的电缆;
所述空心螺纹柱旋拧在所述内螺纹内,所述空心螺纹柱顶部的金属触点与所述内螺纹底部的金属触点电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为卡扣,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卡接;或
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为磁铁,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通过磁力吸合。
可选的,前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预储灯光参数、背景参数或摄录参数中至少一项控制信号的存储器以及信息处理器;
所述信息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从所述存储器内调取控制信号。
可选的,前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监测摄影环境处的环境照度参数的光线环境监测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光线环境监测单元、所述灯光单元,用于将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灯光参数根据从所述光线环境监测单元获取的环境照度参数进行校准,并获得校准参数,将所述校准参数发送至所述灯光单元。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架体结构单元上的支撑部件的预定位置上预先设置设有第一对接端,在将灯具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时,只需要将灯具上的第二对接端与支撑部件上的第一对接端即可。无需再将灯具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灯具便于拆装。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架体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便携摄影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便携摄影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架体结构单元,应用于便携摄影装置中,包括:M个支撑部件510,M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M个支撑部件510相互组装或展开构成支撑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M个支撑部件510相互拆卸或折叠构成收缩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N个支撑部件510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对接端511,用于与灯具的第二对接端配合,将所述灯具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510上,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其中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为需要安装灯具的位置。
将灯具组装至架体结构单元上时,只需要将灯具上的第二对接端与第一对接端对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架体结构单元上的支撑部件的预定位置上预先设置设有第一对接端,在将灯具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时,只需要将灯具上的第二对接端与支撑部件上的第一对接端即可。无需再将灯具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灯具便于拆装。
在具体实施当中,灯具有主光源、辅助光源、背景光源、顶光源等,不同的灯具需要安装在架体结构单元支撑部件的不同的位置上,非专业摄影人员很容将不同的光源的位置安装错误,为了便于安装,可采用下述具体实现结构:
一、所述第一对接端具有多种尺寸的多个对接端,分别位于M个支撑部件上的多个预定位置。多个位置的第一对接端的尺寸可大小不一,只有正确的尺寸的灯具才可安装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对接端上。
二、所述第一对接端具有多种形状的多个对接端,分别位于M个支撑部件上的多个预定位置。多个位置的第一对接端的形状可不一,只有与之对应的灯具的第二对接端才可相互对接。具体的上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多种形状的多个对接端包括三角形插头、矩形插头或五边形插头。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灯光方向的调节,上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圆柱形支撑杆512以及转动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支撑杆512上的圆环体513。所述第一对接端511位于所述圆环体513上。通过旋转圆环体来对灯具的照明方向进行调节。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便携摄影装置,包括背景单元100、灯光单元200、控制单元300、摄录单元400、供电单元以及架体结构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30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于所述的背景单元100、灯光单元200和摄录单元300中的至少一项,并向与其连接的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架体结构单元包括:M个支撑部件,M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M个支撑部件相互组装或展开构成支撑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M个支撑部件相互拆卸或折叠构成收缩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N个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对接端,用于与灯具的第二对接端配合,将所述灯具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背景单元100、所述摄录单元400和所述供电单元中的至少一项设置于所述架体结构单元之内或连接于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架体结构单元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便携摄影装置中,第一对接端、第二对接端的结构可参见下述结构:
一、上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二对接端211为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具有金属触点。所述第一对接端511为空心螺纹柱,所述空心螺纹柱的顶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灯具金属触点电连接的金属触点。所述支撑部件内具有与所述空心螺纹柱的中空部分连通的走线通路,所述走线通路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空心螺纹柱顶部金属触点的电缆514。所述空心螺纹柱旋拧在所述内螺纹内,所述空心螺纹柱顶部的金属触点与所述内螺纹底部的金属触点电连接。所述电缆通过两个金属触点的连接与灯具电连接。
二、上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为卡扣,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卡接。
三、上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为磁铁,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通过磁力吸合。
如图2所示,具体的,上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预储灯光参数、背景参数或摄录参数中至少一项控制信号的存储器以及信息处理器。所述信息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从所述存储器内调取控制信号。其中,灯光参数可具有控制各个灯光照明开关、亮度的调节信号。灯光参数可为模仿预设环境的参数,如模仿灯光较弱的窑洞场景参数、模仿草原光强较强的场景参数等。所述背景参数可为控制背景单元的背景进行布置的信号,如控制背景单元下拉白色背景布,或下拉黑色背景布等。所述摄录参数可为控制相机工作的参数,如为预设的光圈、快门、白平衡、感光度等参数。对于非专业摄像人员,可直接使用预设的灯光参数、背景参数或摄录参数进行拍摄,便可获得高质量的照片。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信息录入器。所述信息录入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向所述存储器内录入灯光参数、背景参数或摄录参数中至少一项控制信号。所述信息录入器可为存储器内更新补充新的控制参数。其中,信息录入器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
具体的,在将便携摄影装置搬运至各个用户所在地进行拍摄时,各个用户所在地的光线强度参数不一。通过使用预设的灯光参数对灯光单元的光线强度进行调节时,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光叠加在预设灯光参数后,摄录单元拍摄的图像信息的光线强度会不一,导致拍摄的图像信息质量下降、参差不一。为了适应不同光线环境,提高拍摄质量,上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监测摄影环境处的环境照度参数的光线环境监测单元700。所述的控制单元30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光线环境监测单元700、所述灯光单元200,用于将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灯光参数根据从所述光线环境监测单元获取的环境照度参数进行校准,并获得校准参数,将所述校准参数发送至所述灯光单元200。从而使便携摄影装置能拍摄到质量较高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便携摄影装置还包括:遮光单元800。所述遮光单元800包括具有遮光布的遮光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遮光器收展所述遮光布的驱动器,所述遮光器安装在所述架体结构单元上;所述的控制单元300还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于所述驱动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运转,使所述遮光布展开,遮盖在所述架体结构单元外围。
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300与所述光线环境监测单元700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00根据所述光线环境监测单元700采集的环境照度参数控制所述驱动器工作。例如,在环境光线较强,所述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工作,将遮光布下放,以遮挡阳光,直至光线环境监测单元监测的环境照度参数达到预定数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便携摄影装置还包括:诱导组件600。所述诱导组件600用于诱导待拍照人员注意力,所述诱导组件60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于所述便携摄影装置中的控制单元300,所述诱导组件600根据所述控制单元300发送的控制信号工作。其中,所述诱导组件600包括发声器件、灯光器件、运动器件、显示器件、喷水器件、烟雾发生器件、气泡发生器件、气味发生器件、风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诱导组件可设置于所述架体结构单元。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便携摄影装置还包括:远程通信单元900。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用于接收摄录单元中摄影机图像和/或音频信息的呈现组件、语音图像采集组件。所述远程通信单元900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结构单元的语音图像采集接收组件,所述语音图像采集接收组件通过无线传输组件分别与所述呈现组件、所述语音图像采集组件无线通信。在将架体结构单元至于用户所在地的拍摄场所后,摄影拍摄人员可通过位于远程操作处控制单元上的呈现组件、语音图像采集组件与架体结构单元上远程通信单元的语音图像采集接收组件的通信,与拍摄场所的人员进行远程通信,摄影人员通过呈现组件在从摄影机获取的图像和/或音频信息的呈现组件上,还可同时获取从远程通信单元发来的语音图像信息,从而与拍摄场所的人员进行实现沟通、互动,提高待拍摄场所人员与远程拍摄操作人员交互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架体结构单元,应用于便携摄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便携摄影装置中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摄录单元中摄影机图像和/或音频信息的呈现组件、语音图像采集组件;包括:
M个支撑部件,M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M个支撑部件相互组装或展开构成支撑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M个支撑部件相互拆卸或折叠构成收缩状态的架体结构单元;其中,
N个支撑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对接端,用于与灯具的第二对接端配合,将所述灯具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远程通信单元;所述远程通信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结构单元的语音图像采集接收组件,所述语音图像采集接收组件通过无线传输组件分别与所述呈现组件、所述语音图像采集组件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接端具有多种尺寸的多个对接端,分别位于M个支撑部件上的多个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接端具有多种形状的多个对接端,分别位于M个支撑部件上的多个预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种形状的多个对接端包括三角形插头、矩形插头或五边形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圆柱形支撑杆以及转动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支撑杆上的圆环体;
所述第一对接端位于所述圆环体上。
6.一种便携摄影装置,包括背景单元、灯光单元、控制单元、摄录单元、供电单元以及架体结构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于所述的背景单元、灯光单元和摄录单元中的至少一项,并向与其连接的单元发出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所述背景单元、所述摄录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中的至少一项设置于所述架体结构单元之内或连接于所述的架体结构单元;
所述灯光单元包括灯具,所述灯具上具有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可分离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对接端为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具有金属触点;
所述第一对接端为空心螺纹柱,所述空心螺纹柱的顶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灯具金属触点电连接的金属触点;
所述支撑部件内具有与所述空心螺纹柱的中空部分连通的走线通路,所述走线通路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空心螺纹柱顶部金属触点的电缆;
所述空心螺纹柱旋拧在所述内螺纹内,所述空心螺纹柱顶部的金属触点与所述内螺纹底部的金属触点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为卡扣,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卡接;或
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为磁铁,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通过磁力吸合。
CN201520679651.8U 2015-09-02 2015-09-02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Active CN205121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9651.8U CN205121127U (zh) 2015-09-02 2015-09-02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9651.8U CN205121127U (zh) 2015-09-02 2015-09-02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1127U true CN205121127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9651.8U Active CN205121127U (zh) 2015-09-02 2015-09-02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1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478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oa会议系统
CN111314586B (zh) 补光组件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4515333U (zh) 用于投影显示的新型光源装置
CN204785590U (zh) 一种摄影补光的便携环形灯
CN205121131U (zh) 便携摄影装置
CN205121127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N204836347U (zh) 便携摄影装置
CN202600327U (zh) 一种照相装置通用的led型闪光照明灯
CN205121128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N205121126U (zh) 便携摄影装置
CN204856013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N204879331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N207611260U (zh) 一种模拟天空亮度分布的装置
CN205844715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N205880463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诱导单元
CN208170347U (zh) 一种智能台灯的控制系统
CN206292514U (zh) 一种天空投影机
CN206946187U (zh) 照明投影一体机
CN205139555U (zh) 便携摄影装置及其架体结构单元
CN204836346U (zh) 便携摄影装置
CN202101368U (zh) 空调的显示装置
CN204331248U (zh) 一种运用红外线的智能摄影灯装置
CN204836345U (zh) 便携摄影装置
CN201072486Y (zh) 多组合可调光摄像机照明灯
CN206797758U (zh) 空中照明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9

Address after: 301, F3, No. 96, Qianme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40

Patentee after: DONLANN 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A, 718 Cultural Park, 19 ganlu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28

Patentee before: Wang Kai

Patentee before: Dai R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2

Address after: No. 202, Unit 1, Building 1, Yard 19, Andeli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40

Patentee after: Li Yaosha

Address before: 301, F3, No. 96, Qianme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40

Patentee before: DONLANN 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6

Address after: 311, Unit 2, Floor 3, Building 2, Yard 1, Shengfang Road,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Lang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2, Unit 1, Building 1, Yard 19, Andeli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40

Patentee before: Li Yao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