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6186U -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 Google Patents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16186U
CN205116186U CN201520508736.XU CN201520508736U CN205116186U CN 205116186 U CN205116186 U CN 205116186U CN 201520508736 U CN201520508736 U CN 201520508736U CN 205116186 U CN205116186 U CN 205116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tic
hole
mine
block body
buil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87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宝驹
张春禹
金鑫
冀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Elion Resour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Elion Resourc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87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16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16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16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所述植生空心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砌块本体为正六棱柱形,砌块本体的相对平面之间形成有通孔,植生基材和/或种苗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包括中心通孔(11)和侧面通孔(12),砌块本体的两个六边形相对平面之间形成为中心通孔,种苗位于中心通孔中,砌块本体的任意两个相对侧面之间形成为侧面通孔,植生基材位于侧面通孔中,砌块本体相对两个六边形平面的边长为400mm,砌块本体侧面的棱高为200mm,中心通孔的孔径为250~300mm,侧面通孔的孔径为100~150mm。这样,通过将植生空心砌块铺砌于坡面上,使得坡面上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以此改善坡面的生态环境。

Description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坡面绿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铺砌该植生空心砌块的矿山坡面。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开采矿石越来越频繁以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有矿山坡面形成,矿山坡面的特点是:坡面由大面积矿石组成,且土壤不易保存,这样,使得植物无法在矿山坡面上生长,加之鲜有涉足矿山坡面绿化领域的产品,这就使得对矿山坡面进行生态修复,即,对矿山坡面进行绿化难以实现。因此,提供一种可铺砌于矿山坡面上且能够供植物生长的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该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能够供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坡面,该矿山坡面上铺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所述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为正六棱柱形,所述砌块本体的相对平面之间形成有通孔,植生基材和/或种苗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包括中心通孔和侧面通孔,其中,所述砌块本体的两个六边形相对平面之间形成为所述中心通孔,所述种苗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砌块本体的任意两个相对侧面之间形成为所述侧面通孔,所述植生基材位于所述侧面通孔中,所述砌块本体相对两个六边形平面的边长为400mm,所述砌块本体侧面的棱高为200mm,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为250~300mm,所述侧面通孔的孔径为100~1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矿山坡面,所述矿山坡面上铺砌多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所述砌块本体的六边形平面铺砌于该矿山坡面上。
优选地,所述矿山坡面的坡比大于70°,相邻所述砌块本体之间涂抹生态混凝土砂浆,并且该生态混凝土砂浆中形成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植生通道。
优选地,所述矿山坡面的坡比小于等于70°,相邻所述砌块本体之间涂抹粘土或种植土,并且该粘土或种植土中形成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植生通道。
优选地,所述矿山坡面的坡脚构筑有仰斜式挡土墙,该仰斜式挡土墙的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仰斜式挡土墙包括直角高度边、下底边、顶边以及斜边,其中,所述直角高度边边长为1100mm,所述直角高度边沿所述坡脚外侧的水平面向上延伸,所述下底边边长为500mm,所述下底边沿所述直角高度边的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所述顶边边长为300mm,所述顶边沿所述直角高度边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所述斜边分别连接所述下底边和所述顶边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砌块本体沿所述矿山坡面的坡脚向坡顶铺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植生空心砌块铺砌于坡面上,使得坡面上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以此改善坡面的生态环境,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矿山坡面等土壤附着量少的地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坡面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砌块本体11中心通孔
12侧面通孔2仰斜式挡土墙
21直角高度边22下底边
23顶边24斜边
3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以自然形成的矿山坡面为基准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3所示的图面方式,而“内、外”是针对附图的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铺砌该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的矿山坡面。如图1至图2所示,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砌块本体1为正六棱柱形。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砌块本体1的两个相对平面之间形成有相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植生基材和/或种苗。因此,通过将砌块本体1铺砌于坡面上,使得坡面上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以此改善坡面的生态环境,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矿山坡面等土壤附着量少的地区。其中正六棱柱设计可以使得砌块本体1在相互拼合后,相互之间更好地起相互作用而限位,进而不易塌落,稳定性高。
其中,砌块本体1可以采用经污泥厂处理后的城市污泥制成,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另外,植生基材和种苗的填充量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夺,其中,上述“植生基材”是指植物种子与营养土的混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砌块本体1的铺砌方式、砌块本体1的具体结构等,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将植生基材或者种苗填进通孔内,上述通孔为圆形,这样,使得植生基材或者种苗的根据与砌块本体1充分接触,加大植生基材或者种苗的存活率。具体地,通孔包括中心通孔11,和侧面通孔12,其中,正六棱柱形的砌块本体1上,两个六边形的相对平面之间形成的相对应的通孔为中心通孔11,种苗置于该中心通孔11中,任意两个相对侧面之间形成的相对应的通孔为侧面通孔12,植生基材填加至侧面通孔12中。这样,如图3所示,种苗可以直接从中心通孔11中向上生长。而侧面通孔12中的种子可以自行发芽而生长。
更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综合搬运、组装劳动强度和种植效率考虑,砌块本体1相对两个六边形平面的边长为400mm,砌块本体1的侧面棱高为200mm,中心通孔11的孔径为250~300mm,侧面通孔12的孔径为100~150mm。这样,种苗置于孔径较大的中心通孔11内,使得种苗的根部可以与砌块本体1充分接触,以提高种苗的存活率;而植生基材填加于孔径较小的侧面通孔12内,使得植生基材既可以与砌块本体1充分接触,又可以在侧面通孔12的保护下成长,避免因为自然形成的风或者雨吹散或者浇散植生基材,以此提高植生基材中植物的存活率。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山坡面,该矿山坡面上铺砌有多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优选地,砌块本体1的六边形平面铺砌于矿上坡面上,对应地,多个砌块本体1的侧面相连接。其中,优选地,当矿山坡面的坡比大于70°时,砌块本体1的六边形平面通过生态混凝土砂浆连接于矿山坡面上,相邻砌块本体1之间涂抹生态混凝土砂浆以连接,并且在生态混凝土砂浆中形成有与通孔,即与中心通孔11及侧面通孔12连通的植生通道,这样,保证植生通道内的通气性,增加种苗以及植生基材的存活率;而当矿山坡面的坡比小于等于70°时,坡面上的砌块本体1之间不需如上述大于70°坡面那么大的粘着力固定砌块本体1,故此,砌块本体1的六边形平面通过粘土或种植土连接于矿山坡面上,相邻砌块本体1之间涂抹粘土或种植土以连接,并且在粘土或种植土中形成有与通孔,即与中心通孔11及侧面通孔12连通的植生通道,这样,保证植生通道内的通气性,增加种苗以及植生基材的存活率。这样,多个砌块本体1的侧面通孔12连通在坡面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贯通通道,使得植生基材中的植物成长后,有足够的土壤供其生长,从而高效低改善矿山坡面的生态环境。至于对植物或者植生基材的灌溉,可以在相互贯通的侧面通孔12内设置,滴灌系统,即,将导水管一端的支管或者毛管插入侧面通孔12内,而导水管的另一端则连接水箱,这样,实现对对植物或者植生基材的灌溉。此外,还可以人工的定期对植物或者植生基材浇水以灌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由于矿山坡面均形成有一定坡脚,有些坡面的坡脚可以达到70°甚至更大,为了防止砌块本体1从矿山坡面滑下,在矿山坡面的坡脚构筑有仰斜式挡土墙2,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该仰斜式挡土墙2构筑于地基3之上,仰斜式挡土墙2的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仰斜式挡土墙2包括直角高度边21、下底边22、顶边23以及斜边24,其中,直角高度边21边长为1100mm,该直角高度边21沿坡脚外侧的水平面向上延伸,下底边22的边长为500mm,下底边22沿直角高度边21的底部水平向外延伸,顶边23的边长为300mm,顶边23沿直角高度边21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斜边24分别连接下底边22和顶边23的末端。其中,仰斜式挡土墙2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如长方体形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使得砌块本体1更稳定地铺砌于矿山坡面上,砌块本体1可以沿矿山坡面的坡脚向坡顶铺砌,这样,由于砌块本体1是依次铺砌于矿山坡面上的,加之仰斜式挡土墙2的支撑作用,即使某一块或者几块砌块本体1从矿山坡面滑下,也不会改变全部砌块本体1的铺砌排列。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地对矿山坡面进行生态修复,在砌块本体1铺砌至矿山坡面之前,需要对矿山坡面进行修正,一方面,要对矿山坡面上较光滑的坡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即,将光滑的矿山坡面处的岩石打碎;另一方面,要在矿山坡面坡顶位置开凿排水沟,这样,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可以顺着排水沟快速由矿山坡面流下,以免雨水长时间浸泡砌块本体1导致砌块本体1碎裂。此外,在矿山坡面上形成平台的位置,将砌块本体1铺砌成一个圆形围堰,把耐旱树木种植于围堰内,以保护树木并维持树木附近的水分。
综上,针对矿山坡面土壤附着量少导致植物无法生长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植生空心砌块铺砌于坡面上,使得坡面上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以此改善坡面的生态环境。该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的设计不仅构思巧妙、结构独特,且实用性强,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的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矿山坡面等土壤附着量少的地区,故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所述砌块本体(1)为正六棱柱形,所述砌块本体(1)的相对平面之间形成有通孔,植生基材和/或种苗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包括中心通孔(11)和侧面通孔(12),其中,所述砌块本体(1)的两个六边形相对平面之间形成为所述中心通孔(11),所述种苗位于所述中心通孔(11)中,所述砌块本体(1)的任意两个相对侧面之间形成为所述侧面通孔(12),所述植生基材位于所述侧面通孔(12)中,所述砌块本体(1)相对两个六边形平面的边长为400mm,所述砌块本体(1)侧面的棱高为200mm,所述中心通孔(11)的孔径为250~300mm,所述侧面通孔(12)的孔径为100~150mm。
2.一种矿山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坡面上铺砌多块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所述砌块本体(1)的六边形平面铺砌于该矿山坡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坡面的坡比大于70°,相邻所述砌块本体(1)之间涂抹生态混凝土砂浆,并且该生态混凝土砂浆中形成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植生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坡面的坡比小于等于70°,相邻所述砌块本体(1)之间涂抹粘土或种植土,并且该粘土或种植土中形成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植生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坡面的坡脚构筑有仰斜式挡土墙(2),该仰斜式挡土墙(2)的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仰斜式挡土墙(2)包括直角高度边(21)、下底边(22)、顶边(23)以及斜边(24),其中,所述直角高度边(21)边长为1100mm,所述直角高度边(21)沿所述坡脚外侧的水平面向上延伸,所述下底边(22)边长为500mm,所述下底边(22)沿所述直角高度边(21)的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所述顶边(23)边长为300mm,所述顶边(23)沿所述直角高度边(21)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所述斜边(24)分别连接所述下底边(22)和所述顶边(23)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山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1)沿所述矿山坡面的坡脚向坡顶铺砌。
CN201520508736.XU 2015-07-14 2015-07-14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Active CN205116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8736.XU CN205116186U (zh) 2015-07-14 2015-07-14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8736.XU CN205116186U (zh) 2015-07-14 2015-07-14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16186U true CN205116186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8736.XU Active CN205116186U (zh) 2015-07-14 2015-07-14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161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9632A (zh) * 2016-08-27 2016-11-23 沈阳农业大学 多孔型生态护岸及块体
CN111034494A (zh) * 2020-01-03 2020-04-2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倒v型植物种植槽及其使用方法
CN115492050A (zh) * 2022-10-10 2022-12-20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河道工程的连锁式护坡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9632A (zh) * 2016-08-27 2016-11-23 沈阳农业大学 多孔型生态护岸及块体
CN111034494A (zh) * 2020-01-03 2020-04-2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倒v型植物种植槽及其使用方法
CN115492050A (zh) * 2022-10-10 2022-12-20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河道工程的连锁式护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9147B (zh) 一种荒漠保墒方法及应用
CN103988758A (zh)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204377536U (zh) 石漠化地区植物种植装置
CN105210494B (zh) 黄土陡坡混交绿化治理方法
CN104620898B (zh) 保水育苗器及育苗方法
CN104186137A (zh) 一种近海滩涂盐碱地高羊茅草的栽培绿化技术
CN205116186U (zh) 矿山坡面用植生空心砌块和矿山坡面
CN101843204A (zh) 文冠果免灌栽培方法
CN104652452A (zh)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护坡的集水灌溉装置
CN105325225A (zh) 一种提高重度盐碱地植树成活率的方法
CN204676571U (zh) 一种砒砂岩自然边坡的柔性护坡结构
CN101946626A (zh) 公路坡面植被方法
CN109673316A (zh) 一种裸露岩面综合绿化系统和方法
CN103141323B (zh) 季旱荒坡地经济作物种植坑及种植方法
CN105200998B (zh) 生态护坡结构
CN204940307U (zh) 种植结构及生态护坡结构
CN201766910U (zh) 耐干旱绿化种植营养袋
KR20090113984A (ko) 다양한 야생화 식생식재를 통한 옹벽의 녹화 방법
CN204259547U (zh) 虹吸式便携渗灌器
CN209546398U (zh) 一种裸露岩面综合绿化系统
CN203708873U (zh) 基于植生格的带灌溉系统的喀斯特地区护坡植生结构
CN208724492U (zh) 岩质边坡内嵌植树结构
CN201667860U (zh) 陡坡植物栽培器
CN109757278A (zh) 一种提高荒漠地带枸杞移栽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CN104396695A (zh) 一种旱地果树种植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26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City,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door in the street in the street, 26, 28, 7, floor, block 30, F6

Patentee after: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017000 Ordos District, Ordos City, Dongsheng,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West Street, No. 30

Patentee before: Elion Resource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