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5757U -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5757U
CN205105757U CN201520843408.5U CN201520843408U CN205105757U CN 205105757 U CN205105757 U CN 205105757U CN 201520843408 U CN201520843408 U CN 201520843408U CN 205105757 U CN205105757 U CN 205105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ggy
soil layer
seedling position
application cylinder
siphunc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34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本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8434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5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5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57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该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包括栽培容器,栽培容器内填设下部土层、中间土层和上部土层,下部土层和中间土层之间设置有下夹持板层,中间土层和上部土层之间设置有上夹持板层,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开孔,在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对应开设的开孔之间放置有苗位控制筒,苗位控制筒内用于栽培植株,苗位控制筒的筒壁上具有微孔,苗位控制筒的筒壁上还穿设有通管,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上部土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抗旱防蒸腾栽培器的有益效果:可直接通过通管送水进入中间土层,根部直接水润,温度升高也不会出现大量的水份损失;根部直接给药,可有效防止病虫害或营养根部。

Description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栽培的缺陷在于:无论是滴灌还是其他灌溉方式,都存在着暴晒蒸发的问题;现在的农作物存在着倒株的现象,没法解决;施用的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到植株的根部,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包括栽培容器,所述栽培容器内从下至上依次填设有下部土层、中间土层和上部土层,下部土层和中间土层之间设置有下夹持板层,中间土层和上部土层之间设置有上夹持板层,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开孔,在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对应开设的开孔之间放置有苗位控制筒,所述苗位控制筒为中空结构,两端具有开口,苗位控制筒两端的开口分别与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上对应开设的开孔对应设置,苗位控制筒内用于栽培植株,苗位控制筒的筒壁上具有微孔,每个苗位控制筒的筒壁上还穿设有通管,通管的一端设置在苗位控制筒内,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上部土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苗位控制筒的下部还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为漏斗形,导流结构的小口端与苗位控制筒固定连接,导流结构的大口端朝下设置。
所述通管的延伸至上部土层上方的一端连接水源或者药物源。
所述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均为防水材质。
可选的,所述栽培容器的下部开设有渗透孔,在栽培容器的下部还设置有一漏斗形的渗透液收集槽,所述渗透液收集槽下部具有渗透液输出管道,所述渗透液输出管道与渗透液储槽连接。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水分或者药物可以直接通过通管注入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之间的中间土层,使得植株的根部直接被水润,避免了原来水直接从上往下灌溉的结构,温度多高也不会出现大量的水损失,并且水分直接作用于植株的根部,因此需要的水量显著减少,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使得植株的根部能直接给药,防止病虫害或可以营养根部;
采用苗位控制筒,筒内用于栽培植株,可以有效固定植株的根部,避免倒株的现象;
上夹持板层具有一定的防蒸腾的效果,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下夹持板层具有一定的防渗透的效果,延长水分在中间土层停留的时间,具有抗旱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见图1所示,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包括栽培容器1,栽培容器1内从下至上依次填设有下部土层2、中间土层10和上部土层14,下部土层2和中间土层10之间设置有下夹持板层7,中间土层10和上部土层14之间设置有上夹持板层6,上夹持板层6和下夹持板层7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开孔,在上夹持板层6和下夹持板层7对应开设的开孔之间放置有苗位控制筒9,苗位控制筒9为中空结构,两端具有开口,苗位控制筒9两端的开口分别与上夹持板层6和下夹持板层7上对应开设的开孔对应设置,苗位控制筒9内用于栽培植株5,苗位控制筒9的筒壁上具有微孔8,苗位控制筒9可以选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可以耐腐蚀,方便重复利用,每个苗位控制筒9的筒壁上还穿设有通管3,通管3的一端设置在苗位控制筒9内,通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上部土层14的上方。
苗位控制筒9的下部还设置有导流结构4,导流结构4为漏斗形,导流结构4的小口端与苗位控制筒9固定连接,导流结构4的大口端朝下设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如下:本处的漏斗形导向渗下去的水源,使得其和植株的根系类似,方便水分的汲取。
通管3的延伸至上部土层14上方的一端连接水源或者药物源。
上夹持板层6和下夹持板层7均为防水材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防水材质具有更好的将水保持在中间土层10内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水分或者药物可以直接通过通管3注入上夹持板层6和下夹持板层7之间的中间土层10,使得植株5的根部直接被水润,避免了原来水直接从上往下灌溉的结构,温度多高也不会出现大量的水损失,并且水分直接作用于植株的根部,因此需要的水量显著减少,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使得植株的根部能直接给药,防止病虫害或可以营养根部;
采用苗位控制筒9,筒内用于栽培植株5,可以有效固定植株的根部,植株放置在苗位控制筒9中,相当于能有一定的支撑,苗位控制筒9边侧的结构会阻挡植株倒下去,有效避免倒株的现象;
上夹持板层6具有一定的防蒸腾的效果,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下夹持板层7具有一定的防渗透的效果,延长水分在中间土层停留的时间,具有抗旱的作用。
由于每个苗位控制筒9的筒壁上都穿设有通管3,通管3的一端设置在苗位控制筒9内,通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上部土层14的上方,因此可以个性化的通过各自的通管3给植株5进行单独浇水或者给药。可以根据植株生长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可减少用水量和施药量。
实施例2
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栽培容器1的下部还开设有渗透孔,在栽培容器1的下部还设置有一漏斗形的渗透液收集槽11,渗透液收集槽11下部具有渗透液输出管道12,渗透液输出管道12与渗透液储槽13连接。
多余的水或者药液从栽培容器1下部开设的渗透孔渗出,流至栽培容器1下部设置的漏斗形的渗透液收集槽11,再通过渗透液收集槽11下部的渗透液输出管道12流至渗透液储槽13,经澄清等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容器,所述栽培容器内从下至上依次填设有下部土层、中间土层和上部土层,下部土层和中间土层之间设置有下夹持板层,中间土层和上部土层之间设置有上夹持板层,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开孔,在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对应开设的开孔之间放置有苗位控制筒,所述苗位控制筒为中空结构,两端具有开口,苗位控制筒两端的开口分别与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上对应开设的开孔对应设置,苗位控制筒内用于栽培植株,苗位控制筒的筒壁上具有微孔,每个苗位控制筒的筒壁上还穿设有通管,通管的一端设置在苗位控制筒内,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上部土层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苗位控制筒的下部还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为漏斗形,导流结构的小口端与苗位控制筒固定连接,导流结构的大口端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的延伸至上部土层上方的一端连接水源或者药物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板层和下夹持板层均为防水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旱防蒸腾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的下部开设有渗透孔,在栽培容器的下部还设置有一漏斗形的渗透液收集槽,所述渗透液收集槽下部具有渗透液输出管道,所述渗透液输出管道与渗透液储槽连接。
CN201520843408.5U 2015-10-25 2015-10-25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5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3408.5U CN205105757U (zh) 2015-10-25 2015-10-25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3408.5U CN205105757U (zh) 2015-10-25 2015-10-25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5757U true CN205105757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34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5757U (zh) 2015-10-25 2015-10-25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57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253A (zh) * 2022-03-25 2022-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甘蔗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253A (zh) * 2022-03-25 2022-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甘蔗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2012U (zh) 铁皮石斛仿生态种植简易大棚
CN104429825A (zh)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技术的控制性交替滴灌系统使用方法
CN205830559U (zh) 一种西瓜秧苗培育床
CN104663377A (zh) 一种香葱无土栽培的方法
CN205196439U (zh) 一种植物栽培用花盆
CN104396719A (zh) 一种高低架组合式栽培装置
CN103141364B (zh) 一种恒负压灌水装置及恒负压灌水方法
CN204377618U (zh) 一种高低架组合式栽培装置
CN204146134U (zh) 复合型水培槽
CN205105757U (zh) 一种抗旱防蒸腾栽培器
CN104839005A (zh) 一种叶菜类蔬菜无土栽培系统
CN205040377U (zh) 高架栽培装置
CN105557467A (zh) 生态渗透网管肥灌系统
CN204409165U (zh) 无土栽培装置
CN208987478U (zh) 苹果种植用滴灌装置
CN203788782U (zh) 一种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
CN105594462A (zh) 一种促进金花茶接穗萌动的方法
CN206744014U (zh) 一种带浇灌装置的育苗盘
CN203105263U (zh) 一种立体栽培装置
CN109566386A (zh) 一种苦苣菜快速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
CN205623605U (zh)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技术的控制性交替滴灌系统
CN201640072U (zh) 立体花盆
CN108293819A (zh) 甘蔗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CN207476340U (zh) 一种栽培装置
CN207978338U (zh) 一种牧草育苗用营养液慢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