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0823U - 防盗铝制窗 - Google Patents

防盗铝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0823U
CN205100823U CN201520890849.0U CN201520890849U CN205100823U CN 205100823 U CN205100823 U CN 205100823U CN 201520890849 U CN201520890849 U CN 201520890849U CN 205100823 U CN205100823 U CN 205100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ntact
contact block
wire
cylinder
window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08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健
汤红杰
马龙超
彭学军
彭永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IAOJIAN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IAOJI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IAOJIAN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IAOJI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08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0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0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盗铝制窗,所述铝制窗包括:窗框、窗扇,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器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实现了铝制窗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防盗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防盗铝制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盗铝制窗。
背景技术
窗户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人们的建筑房屋内具有各种形状的窗户,通常发生盗窃都是从住户窗户中翻入室内进行盗窃,现有技术中的窗户安全性较差,不能够进行报警,容易简单被开启。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窗户存在安全性较差,容易被翻阅进入室内进行盗窃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铝制窗,解决了现有窗户存在安全性较差,容易被翻阅进入室内进行盗窃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铝制窗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防盗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防盗铝制窗,所述铝制窗包括:
窗框、窗扇,所述窗扇通过铰链与所述窗框结合,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在所述圆筒内滑动,所述圆筒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器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送端、所述红外接收端、所述指纹锁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和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其中,所述圆筒具体为塑料圆筒或陶瓷圆筒。
其中,所述当所述窗扇开启时,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防盗铝制窗设计为包括:窗框、窗扇,所述窗扇通过铰链与所述窗框结合,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在所述圆筒内滑动,所述圆筒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器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送端、所述红外接收端、所述指纹锁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在窗框和窗扇开合处设有指纹锁,只有家庭成员才能够打开,且当窗户打开后,报警装置即开启工作,当有外物进入室内时立即进行报警,具体为:当窗扇打开,带动拉线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金属接触块在圆筒内移动,第二金属接触块进而移动到与第一金属接触块接触,此时蓄电池、报警器、红外发射端、红外接收端接通,即报警装置通电工作,当有盗窃人员翻越窗户进入室内时,阻挡了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之间的信号传输,此时报警器进行报警,通知住户,安全性较高,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窗户存在安全性较差,容易被翻阅进入室内进行盗窃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铝制窗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防盗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防盗铝制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窗框,2-窗扇,3-指纹锁,4-圆筒,5-第一金属接触块,6-第二金属接触块,7-红外发送端,8-红外接收端,9-报警器,10-第一导线,11-蓄电池,12-第二导线,13-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铝制窗,解决了现有窗户存在安全性较差,容易被翻阅进入室内进行盗窃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铝制窗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防盗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了将防盗铝制窗设计为包括:窗框、窗扇,所述窗扇通过铰链与所述窗框结合,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在所述圆筒内滑动,所述圆筒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器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送端、所述红外接收端、所述指纹锁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在窗框和窗扇开合处设有指纹锁,只有家庭成员才能够打开,且当窗户打开后,报警装置即开启工作,当有外物进入室内时立即进行报警,具体为:当窗扇打开,带动拉线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金属接触块在圆筒内移动,第二金属接触块进而移动到与第一金属接触块接触,此时蓄电池、报警器、红外发射端、红外接收端接通,即报警装置通电工作,当有盗窃人员翻越窗户进入室内时,阻挡了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之间的信号传输,此时报警器进行报警,通知住户,安全性较高,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窗户存在安全性较差,容易被翻阅进入室内进行盗窃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铝制窗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防盗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防盗铝制窗,请参考图1,所述铝制窗包括:
窗框1、窗扇2,所述窗扇通过铰链与所述窗框结合,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3,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4,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5,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6,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在所述圆筒内滑动,所述圆筒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7和红外接收端8,报警器9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10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11正极连接,第二导线12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送端、所述红外接收端、所述指纹锁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拉线13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和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既可以导电,又可以防止生锈,还可以保障一定的光滑度便于第二金属接触块在圆筒内滑动。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圆筒具体为塑料圆筒或陶瓷圆筒。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圆筒采用不导电材料是为了避免电路错误导通,导致错误报警。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窗扇开启时,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接触。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防盗铝制窗设计为包括:窗框、窗扇,所述窗扇通过铰链与所述窗框结合,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在所述圆筒内滑动,所述圆筒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器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送端、所述红外接收端、所述指纹锁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在窗框和窗扇开合处设有指纹锁,只有家庭成员才能够打开,且当窗户打开后,报警装置即开启工作,当有外物进入室内时立即进行报警,具体为:当窗扇打开,带动拉线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金属接触块在圆筒内移动,第二金属接触块进而移动到与第一金属接触块接触,此时蓄电池、报警器、红外发射端、红外接收端接通,即报警装置通电工作,当有盗窃人员翻越窗户进入室内时,阻挡了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之间的信号传输,此时报警器进行报警,通知住户,安全性较高,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窗户存在安全性较差,容易被翻阅进入室内进行盗窃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铝制窗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防盗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防盗铝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窗包括:
窗框、窗扇,所述窗扇通过铰链与所述窗框结合,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指纹锁,所述窗框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顶端固定有第一金属接触块,所述圆筒内装有第二金属接触块,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在所述圆筒内滑动,所述圆筒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窗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红外发送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器与所述红外接收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送端、所述红外接收端、所述指纹锁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窗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和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具体为塑料圆筒或陶瓷圆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窗扇开启时,所述第二金属接触块能够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块接触。
CN201520890849.0U 2015-11-10 2015-11-10 防盗铝制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0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0849.0U CN205100823U (zh) 2015-11-10 2015-11-10 防盗铝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0849.0U CN205100823U (zh) 2015-11-10 2015-11-10 防盗铝制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0823U true CN205100823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084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0823U (zh) 2015-11-10 2015-11-10 防盗铝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0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8348A (zh) * 2015-11-10 2016-02-03 成都标建铝业有限公司 安全性较好的铝制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8348A (zh) * 2015-11-10 2016-02-03 成都标建铝业有限公司 安全性较好的铝制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0823U (zh) 防盗铝制窗
CN20694577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表箱
CN210573976U (zh) 一种具有防盗装置的交通信号机
CN105298348A (zh) 安全性较好的铝制窗
CN204480414U (zh) 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家居防盗系统
CN103114797B (zh) 一种防盗报警卷帘门
CN2781685Y (zh) 电信局配线架机房内用智能监测告警仪
CN207609270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钥匙防撬装置
CN204343887U (zh) 一种带自擒功能的保险柜
CN203224543U (zh) 防窃电计量箱
CN202816064U (zh) 一种新型防盗监控系统
CN205942957U (zh) 门窗无线感应装置
CN207352677U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锁
CN207074489U (zh) 一种家用防盗门报警器
CN203223064U (zh) 能够报警的防盗锁
CN215407985U (zh) 一种加厚型限位撑
CN212054373U (zh) 一种报警防盗门
CN201425764Y (zh)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2394271Y (zh) 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CN215187865U (zh) 一种适用于5g移动基站的联防联控防盗安全门
CN218668896U (zh) 一种电控锁防撬装置
CN201503620U (zh) 具有防撬功能的门铃
CN203435255U (zh) 一种防盗柜门
CN220599496U (zh) 一种具有防撬报警功能的智能锁
CN214365554U (zh) 一种自锁式防盗锁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