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3850U -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3850U
CN205093850U CN201520750647.6U CN201520750647U CN205093850U CN 205093850 U CN205093850 U CN 205093850U CN 201520750647 U CN201520750647 U CN 201520750647U CN 205093850 U CN205093850 U CN 205093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rest area
district
workstation
pan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06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chu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chu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chu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chu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506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3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3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38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Warming Or Keeping Food Or Tableware Hot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销售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销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保温售餐台,是通过电热管对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置于水上的菜盆的保温。使用现有保温售餐台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水蒸汽,对工作人员和设于售餐台一侧的刷卡机均有影响。且电热管长期受水侵蚀,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现有保温售餐台还需配备专门的进排水系统,售餐台不仅不能随意更换摆放位置,且环境污染程度高,难于维护。
中国专利200920171730.2公开了一种保温餐台,包括有固定桌面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置于固定桌面上,加热装置上设有贮热器,贮热器包括内胆、保温层和上盖,加热装置与贮热器的内胆直接接触;贮热器的上盖设有餐盆的位置孔、显示贮热器内水位高低的浮标和能够固定餐盆位置的卡槽。该保温餐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贮热器内的水需定期更换,操作麻烦,适用范围小。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201320333033.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售餐台,包括售餐台本体,售餐台本体上方设有菜盆,菜盆置于售餐台本体上部的菜盆安置孔中,菜盆下方设有置于售餐台本体内部的发热板,发热板与电器控制组件相连;发热板为碳晶发热板;碳晶发热板上表面与菜盆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电器控制组件包括电控开关和电位器,电控开关通过电位器与发热板电连接。
然而,现有的保温售餐台只能通过工作人员进行销售,存在着售餐效率低,并且存在着加热不均匀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售餐台存在的售餐效率低以及加热不均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提高了售餐的效率,并且具有加热均匀的特点,保证食品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所述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所述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
所述工作液体为水,所述吸液芯为铜质卷制吸液芯。
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外围套设有绝缘隔热层。
所述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均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中部。
所述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工作台上均设置有不锈钢滑槽。
所述餐具放置区分为上下两层。
所述配餐放置区分为上下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所述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所述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售餐装置,用餐者自行在第一工作台的两侧进行餐具和菜品的拿取,然后到第二工作台上拿取米饭、例汤,然后进行称重和刷卡。相比于现有的售餐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售餐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具有热传递快、加热均匀的特点,保证菜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工作台,2、第二工作台,3、餐具放置区,4、保温餐盒区,5、配餐放置区,6、米饭放置区,7、例汤放置区,8、称重装置,9、刷卡装置,10、不锈钢滑槽,11、内壳,12、外壳,13、吸液芯,14、蒸汽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2,所述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2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3、保温餐盒区4和配餐放置区5,所述配餐放置区5与第二工作台2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1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2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6、例汤放置区7、称重装置8和刷卡装置9;所述保温餐盒区4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内壳11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12套设在内壳11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14,所述蒸汽腔14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13,所述蒸汽腔14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12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讲述的称重装置8、刷卡装置9和电加热装置均属于现有技术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售餐装置,用餐者自行在第一工作台的两侧进行餐具和菜品的拿取,然后到第二工作台上拿取米饭、例汤,然后进行称重和刷卡。相比于现有的售餐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售餐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具有热传递快、加热均匀的特点,保证菜品的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工作液体为水,所述吸液芯13为铜质卷制吸液芯。
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外围套设有绝缘隔热层,减少热能的散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所述餐具放置区3、保温餐盒区4和配餐放置区5均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的中部。
所述餐具放置区3、保温餐盒区4和配餐放置区5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工作台1上均设置有不锈钢滑槽10,便于用餐者放置餐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餐具放置区3分为上下两层;所述配餐放置区5分为上下两层。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所述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所述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所述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所述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工作液体为水,所述吸液芯为铜质卷制吸液芯。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所述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所述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工作液体为水,所述吸液芯为铜质卷制吸液芯;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外围套设有绝缘隔热层。
实施例四: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均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中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之上,所述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工作台上均设置有不锈钢滑槽。
实施例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餐具放置区分为上下两层。
实施例七: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配餐放置区分为上下两层。

Claims (7)

1.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食品放置区,所述食品放置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所述配餐放置区与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米饭放置区、例汤放置区、称重装置和刷卡装置;所述保温餐盒区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凹槽与餐盆相互适配,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部并形成一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体为水,所述吸液芯为铜质卷制吸液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外围套设有绝缘隔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均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放置区、保温餐盒区和配餐放置区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工作台上均设置有不锈钢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放置区分为上下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自助售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餐放置区分为上下两层。
CN201520750647.6U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3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0647.6U CN205093850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0647.6U CN205093850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3850U true CN205093850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09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064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3850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3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5309U (zh) 保温售饭台
CN105310499A (zh) 一种改进的煮蛋器
CN202714363U (zh) 一体式多功能节能电饭盒
CN205093850U (zh) 一种新型自助售餐装置
CN202552813U (zh) 一种电加热保温餐桌
CN203873612U (zh) 一种可倾式油水分隔煎包机
CN203952828U (zh) 一种餐桌的电加热桌面
CN202698820U (zh) 三锅一体式电加热煮饺子锅
CN204889675U (zh) 一种多功能ih电饭锅
CN104127119A (zh) 一种家用电饭煲
CN201147219Y (zh) 液态导热煮面炉
CN201239037Y (zh) 一种可控制加热距离的简易烧烤装置
CN203106222U (zh) 使用方便的保温餐桌
CN203633967U (zh) 电饭煲
CN103371719A (zh) 一种能够自动保温的水煲
CN201384219Y (zh) 一种保温餐台
CN203538719U (zh) 保温售餐台
CN205053725U (zh) 一种锅具
CN201630947U (zh) 多功能电热杯
CN203943328U (zh) 多工位一体式组合炉
CN205849197U (zh) 一种自助餐炉
CN204245503U (zh) 一种新型取暖办公桌
CN202636157U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台
CN205053721U (zh) 电加热式汤煮炉
CN201977554U (zh) 套装组合式多位保温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