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9632U -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9632U
CN205089632U CN201520758585.3U CN201520758585U CN205089632U CN 205089632 U CN205089632 U CN 205089632U CN 201520758585 U CN201520758585 U CN 201520758585U CN 205089632 U CN205089632 U CN 205089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heating pipe
water pipeline
pump housing
circulation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8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TAIKE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TAIKE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TAIKE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TAIKE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58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9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9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96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包括电机、泵体和支撑底座,电机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源线盒,泵体的左端设置有进水接口,泵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出水接口,泵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窗口、加热开关和流量控制开关,泵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正下方设有开口,环形导流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叶轮,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环形导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加热管,弧形加热管对称分布在叶轮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泵体内设置环形导流板可以将液体通过开口往弧形加热管的位置引流,降低热能的损耗,弧形加热管可以对液体进行加热保温,以满足管道输送的需要,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背景技术
循环泵指装置中输送反应、吸收、分离、吸收液再生的循环液用泵。热水循环泵,使其在系统的特性匹配、可靠性、使用寿命、噪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现有技术中的热水管道循环泵没有保温装置和加热装置,当热水通过循环泵后使很大一部分的热量被损耗,而且一般的循环泵控制流量的范围有限,因此降低了其使用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泵体内设置环形导流板可以将液体通过开口往弧形加热管的位置引流,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热能的损耗,弧形加热管可以对液体进行加热保温,以满足管道输送的需要,通过感应电磁阀可以控制扇形叶片的位置,进而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既可以防止液体温度的损耗,又可以按设定要求控制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延长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包括电机、泵体和支撑底座,电机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源线盒,电机的侧面上设置有吊环,电机的底部通过定位台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上,泵体的左端设置有进水接口,泵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出水接口,其特征在于:泵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窗口、加热开关和流量控制开关,泵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正下方设有开口,环形导流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叶轮,叶轮转动连接在电机上,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环形导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加热管,弧形加热管对称分布在叶轮的两侧,泵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上;通过控制器上的显示窗口可以直观的了解泵体内部液体的温度和流动速度,当液体的温度和流动速度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调节加热开关和流量控制开关,使液体参数达到设定要求,便于热水的循环输送,环形导流板可以将液体通过开口往弧形加热管的位置引流,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热能的损耗,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对液体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液体在泵体内流动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对称分布的弧形加热管可以提高泵体整体的稳定性,使液体在流动时符合动平衡的要求,降低整体循环泵的振动,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吊环可以方便循环泵的安装和运输,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泵体的右端通过减振器连接电机,由于电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会带动泵体内的叶轮产生振动,进而影响叶轮的稳定性,减振器可以有效降低因电机产生的振动,同时有效防止管道与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连接处出现泄漏,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弧形加热管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电磁阀和第二感应电磁阀,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扇形叶片,扇形叶片错位排列在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的内部,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便于弧形加热管的安装定位,防止由于液体流速过快对弧形加热管造成较大冲击,第一感应电磁阀和第二感应电磁阀可以控制扇形叶片的位置,进而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既可以防止液体温度的损耗,又可以按设定要求控制管道内液体的流速。
进一步,弧形加热管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内安装有加热丝,加热片可以对进入弧形加热管的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要求,加热丝可以提高加热片的加热速度,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弧形加热管的出口端的内壁和进口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通过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可以有效检测液体的温度,通过温度差来对加热片进行控制。
进一步,泵体靠近出水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流量感应器,通过流量感应器可以检测加热后流出液体的流量,与设定流量对比后通过第一感应电磁阀和第二感应电磁阀控制扇形叶片的开口大小,以满足流出的液体流量符合管道设定流量的要求。
进一步,支撑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有缓冲装置,支撑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板,当外部电源断开时,可以通过蓄电池组使电机继续工作,提高了循环泵工作的连续性,缓冲装置可以减小支撑底座对蓄电池组的振动冲击,防止接线口出现松动,进而影响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和固定板,缓冲板位于固定板的上方,缓冲板通过弹簧阵列连接固定板,弹簧阵列可以减小对蓄电池组的振动冲击,降低磨损程度,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支撑底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支撑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耐磨层,滑槽的设计可以方便循环泵运输,减小搬运时的劳动强度,耐磨层可以起到保护循环泵的作用,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支撑底座呈工字型,工字型的设计提高了支撑底座的强度和刚度,使电机和泵体连接地更稳定,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起到保护电机和泵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控制器上的显示窗口可以直观的了解泵体内部液体的温度和流动速度,当液体的温度和流动速度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调节加热开关和流量控制开关,使液体参数达到设定要求,便于热水的循环输送;
2、环形导流板可以将液体通过开口往弧形加热管的位置引流,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热能的损耗,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对液体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液体在泵体内流动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对称分布的弧形加热管可以提高泵体整体的稳定性,使液体在流动时符合动平衡的要求,降低整体循环泵的振动,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3、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便于弧形加热管的安装定位,防止由于液体流速过快对弧形加热管造成较大冲击,第一感应电磁阀和第二感应电磁阀可以控制扇形叶片的位置,进而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既可以防止液体温度的损耗,又可以按设定要求控制管道内液体的流速;
4、当外部电源断开时,可以通过蓄电池组使电机继续工作,提高了循环泵工作的连续性,缓冲装置可以减小支撑底座对蓄电池组的振动冲击,防止接线口出现松动,进而影响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泵体内设置环形导流板可以将液体通过开口往弧形加热管的位置引流,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热能的损耗,弧形加热管可以对液体进行加热保温,以满足管道输送的需要,通过感应电磁阀可以控制扇形叶片的位置,进而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既可以防止液体温度的损耗,又可以按设定要求控制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延长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电源线盒;3-泵体;4-进水接口;5-出水接口;6-显示窗口;7-加热开关;8-流量控制开关;9-支撑底座;10-滑槽;11-定位台板;12-减振器;13-吊环;14-环形导流板;15-叶轮;16-保温层;17-弧形加热管;18-第一温度感应器;19-第一定位扣板;20-第一感应电磁阀;21-加热片;22-第二定位扣板;23-第二感应电磁阀;24-第二温度感应器;25-扇形叶片;26-蓄电池组;27-防护板;28-缓冲板;29-固定板;30-弹簧阵列;31-耐磨层;32-控制器;33-流量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包括电机1、泵体3和支撑底座9,电机1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源线盒2,电机1的侧面上设置有吊环13,吊环13可以方便循环泵的安装和运输,降低劳动强度,电机1的底部通过定位台板11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9上,泵体3的左端设置有进水接口4,泵体3的右端通过减振器12连接电机1,由于电机1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会带动泵体3内的叶轮15产生振动,进而影响叶轮15的稳定性,减振器12可以有效降低因电机1产生的振动,同时有效防止管道与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5的连接处出现泄漏,提高了安全性,泵体3的顶面上设置有出水接口5,泵体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32,控制器32上设置有显示窗口6、加热开关7和流量控制开关8,通过控制器32上的显示窗口6可以直观的了解泵体3内部液体的温度和流动速度,当液体的温度和流动速度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调节加热开关7和流量控制开关8,使液体参数达到设定要求,便于热水的循环输送,泵体3靠近出水接口5的内壁上设置有流量感应器33,通过流量感应器33可以检测加热后流出液体的流量,与设定流量对比后通过第一感应电磁阀20和第二感应电磁阀23控制扇形叶片25的开口大小,以满足流出的液体流量符合管道设定流量的要求。
泵体3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导流板14,环形导流板14的正下方设有开口,环形导流板14可以将液体通过开口往弧形加热管17的位置引流,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热能的损耗,环形导流板14的中心处设置有叶轮15,叶轮15转动连接在电机1上,泵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可以有效地对液体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液体在泵体3内流动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保温层16与环形导流板14之间设置有弧形加热管17,弧形加热管17对称分布在叶轮15的两侧,对称分布的弧形加热管17可以提高泵体3整体的稳定性,使液体在流动时符合动平衡的要求,降低整体循环泵的振动,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弧形加热管17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扣板19和第二定位扣板22,第一定位扣板19和第二定位扣板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电磁阀20和第二感应电磁阀23,第一定位扣板19和第二定位扣板22的内部均设置有扇形叶片25,扇形叶片25错位排列在第一定位扣板19和第二定位扣板22的内部,第一定位扣板19和第二定位扣板22便于弧形加热管17的安装定位,防止由于液体流速过快对弧形加热管17造成较大冲击,第一感应电磁阀20和第二感应电磁阀23可以控制扇形叶片25的位置,进而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既可以防止液体温度的损耗,又可以按设定要求控制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弧形加热管17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加热片21,加热片21内安装有加热丝,加热片21可以对进入弧形加热管17的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要求,加热丝可以提高加热片21的加热速度,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弧形加热管17的出口端的内壁和进口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18和第二温度感应器24,通过第一温度感应器18和第二温度感应器24可以有效检测液体的温度,通过温度差来对加热片21进行控制。
泵体3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9上,支撑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组26,蓄电池组26的下方设置有缓冲装置,支撑底座9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板27,当外部电源断开时,可以通过蓄电池组26使电机1继续工作,提高了循环泵工作的连续性,缓冲装置可以减小支撑底座9对蓄电池组26的振动冲击,防止接线口出现松动,进而影响循环泵的使用寿命,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28和固定板29,缓冲板28位于固定板29的上方,缓冲板28通过弹簧阵列30连接固定板29,弹簧阵列30可以减小对蓄电池组26的振动冲击,降低磨损程度,延长蓄电池组26的使用寿命,支撑底座9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10,支撑底座9的底面上设置有耐磨层31,滑槽10的设计可以方便循环泵运输,减小搬运时的劳动强度,耐磨层31可以起到保护循环泵的作用,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支撑底座9呈工字型,工字型的设计提高了支撑底座9的强度和刚度,使电机1和泵体3连接地更稳定,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起到保护电机1和泵体3的作用。
将泵体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分别连接管道,打开加热开关,使加热片开始预热,直至显示窗口上的温度与热水温度接近,然后启动电机,使叶轮转动,进而带动热水流动,不仅可以减小热量的损失,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循环泵;当热水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弧形加热管使加热片对热水进行加热,通过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的温度差以调节加热的时间,同时通过流量感应器可以检测热水输出时的流量大小,通过第一感应电磁阀和第二感应电磁阀可以控制输出流量的大小,以满足管道的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包括电机、泵体和支撑底座,所述电机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源线盒,所述电机的侧面上设置有吊环,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定位台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泵体的左端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泵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出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窗口、加热开关和流量控制开关,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导流板,所述环形导流板的正下方设有开口,所述环形导流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上,所述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环形导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加热管,所述弧形加热管对称分布在所述叶轮的两侧,所述泵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右端通过减振器连接所述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加热管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扣板和第二定位扣板,所述第一定位扣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扣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电磁阀和第二感应电磁阀,所述第一定位扣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扣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扇形叶片,所述扇形叶片错位排列在所述第一定位扣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扣板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加热管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内安装有加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加热管的出口端的内壁和进口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靠近所述出水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流量感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和固定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阵列连接所述固定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耐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呈工字型。
CN201520758585.3U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9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8585.3U CN205089632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8585.3U CN205089632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9632U true CN205089632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80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858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9632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9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1305A (zh) * 2021-07-24 2021-10-12 唐山栗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1305A (zh) * 2021-07-24 2021-10-12 唐山栗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1439A (zh)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CN205089632U (zh) 一种热水管道智能循环泵
CN203771730U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机系统
CN201815808U (zh) 一种新型水冷循环冷却系统
CN204483840U (zh) 一种电压力烹饪器具
CN102393063B (zh) 温热型电开水器
CN204179172U (zh) 铅酸蓄电池酸循环内化成设备
CN203737334U (zh) 纳米级研磨机冷却循环装置
CN103259054B (zh) 节能环保内化成实验装置
CN203898153U (zh) 移动式充电淋浴器
CN202630363U (zh)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3099338U (zh) 一种新型胶水输送装置
CN205678865U (zh) 一种电力高效节能热水器
CN202655305U (zh) 洗瓶机
CN206104165U (zh) 一种大流量喷涂防水作业专用设备
CN205987828U (zh) 一种搅拌电动喂料一体机
CN203687335U (zh) 一种新型低承压电热水器
CN205984580U (zh) 中频水冷变压器
CN205590366U (zh) 中央软水机
CN204630465U (zh) 一种水电混合的内置式水轮机冷却塔节能装置
CN204100561U (zh) 一种新型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4385114U (zh) 一种再生橡胶脱硫罐冷却装置
CN210770548U (zh) 电动水阀供电装置
CN204693851U (zh) 高效多联式热水器
CN204187840U (zh) 一种双盘管式换热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