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8699U -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8699U
CN205088699U CN201520471381.1U CN201520471381U CN205088699U CN 205088699 U CN205088699 U CN 205088699U CN 201520471381 U CN201520471381 U CN 201520471381U CN 205088699 U CN205088699 U CN 205088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gutter
side slope
drain pip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13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忠明
刘森峙
蔡军
张力
邓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4713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8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8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86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其结构为:高刚度空心圆柱管(1)、高强度纤维制成的透水层(2)与刚性密封结构(7)组成内圈与外圈,内外圈区域所组成的空心圆柱被孔径较小的钢片网分成七个区域,形成排水管的基本骨架;七个区域中:(3)为土工织物的过滤物,(4)为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盲沟管材,(5)为大小不一的鹅卵石,(6)是防堵塞棉;(3)(5)(6)三个部分是独立的,并且在它们外围包裹液体过滤袋和吸水膨胀袋。(8)为未填充任何材料的蓄水空间,(9)是排出集水的内部空间。整根排水管外端出水口通过圆环铁盖封闭。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排出边坡内部的水体、有效防止管体堵塞、方便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的各种边坡(包含土质、岩质边坡等)及滑坡体内的地下水排出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同时适用于深层和浅层分布的地下水排出的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边坡体内的地下水排出处理所用的新型排水管均是在排水管上钻孔增加透水性,然后在排水管外部包裹土工织物过滤土体颗粒的方法防止排水管堵塞,其不足之处在于:1)因为排水管开孔率较小,排水管的天然排水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排出边坡体内的孔隙水;2)由于排水管四周均开孔,从排水管顶部进入的地下水很容易通过排水管下部的开孔形成二次入渗,影响排水效果。3)由于排水管是一个整体设计,在使用一段时间淤堵后无法进行更换,失去排水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堵、耐用、有效排水及可更换式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高强度纤维透水层与刚性封闭结构完美相接组成基本结构的内圈和外圈,内、外圈圆环区域用高强度的钢片网隔开,将其分割成七个过滤排水区域,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形成一个排水管骨架;第二区域为过滤层,其是土工织物,作为第一级过滤;第三区域、第五区域为隔层,其是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盲沟管材,作为第二级过滤;第四区域为中间过滤层,其左右两侧分别为第三区域和第五区域,中间过滤层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第六区域是防堵塞棉;过滤层、中间过滤层、防堵塞棉三个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在其所在区域内的过滤层的外表面分别先包裹一层吸水膨胀袋,再在吸水膨胀袋外包液体过滤袋,最外围由高刚度钢管将其他几个部分包裹整合成一个整体,表面开有较大圆孔;第一区域内不设置过滤层,作为一个有蓄水能力的空间,第七区域是排出集水的内部空间,也不设置过滤层;整根排水管底部用圆环形铁盖封闭。
优选地,刚性封闭结构外圈与透水层连接的位置比内圈与透水层连接的位置要高;刚性封闭结构与高强度纤维透水层形成一个互通区排水,刚性封闭结构外圈的高度高于内圈,方便内圈排水。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的施工方法,该水管整体分为两大部分,五小部分;一大部分为包裹层,另一大部分是由水管基本骨架、初级过滤层、隔层、中间过滤层、最后过滤层五小部分组成。现场施工先用钻机在边坡上打出比包裹层直径略大的钻孔,第一次铺设,将水管各部分组合好形成整体再慢慢的放入钻孔里面,组合水管时顺序由外及里,先组装好基本结构,再将其他几部分按(5)、(4)、(6)、(3)的顺序组装,再安装排水管底部的圆环形铁盖。更换时与第一次铺设大致一样,从外端口如同开抽屉一样取出需要更换的部分,通过轻微转动各部分,再缓缓的拔出来,在更换时各个部分完全独立存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两部分扇形透水层为高强力纤维,密闭结构是强度比较大的塑料管;初级过滤物是土工织物类,隔层是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的盲沟管材,目的是将水和水中的杂物分开以防止杂物堵塞堆积在排水管的内圈,设置两处的目的是防止第一处的破损而失去效果;中间过滤层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6)是防堵塞棉,也是最后的一道过滤工序,如果其他过滤层出现破坏、腐蚀等情况,排水管也不会出现效果急剧下降的现象。初级过滤层中间过滤层以及防堵塞棉三个部分是独立的,并且其外面包裹液体过滤袋和吸水膨胀袋,目的是塞满层与层之间的缝隙,防止泥土进入影响更换。最外围由高刚度空心圆柱管包裹,将其他几个部分包裹整合成一个整体,其表面的孔径比较大,不易于堵塞;上部结构(蓄水空间)是空的,水在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环状的盲沟管材中通过的速度有限,在降水量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自然渗水速度不够的情况,这时候上部结构可以存放一部分水,同时会形成一个有压渗流,增强排水效果。整根水管底部是封闭式,外端通过圆环盖封闭。其中圆环盖与包裹层固定在一起,在使用的时候防止各部分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相对滑动,同时在更换时也不易丢失。
有益效果:通过利用蓄水空间的水体重力促使排水管内部的水体快速排出;通过设置强透水性纤维透水层,结合密闭结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上部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坡体,增大排水效率,同时如有堵塞的迹象时可以进行更换,以再次达到排水的效果,增加排水管的使用时间;通过设置多层过滤层,特别是其中包含有分离膜,从而能过使封闭结构被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该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加工制作简单,现场安装简单方便,可以较大幅度提高边坡的排水能力,增加边坡稳定性,从长远发展来看节省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强透水性纤维管大大提高排水管的排水能力;采用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环的盲沟管材将水与杂物很好的分开,延长有效排水时间;同时通过设置可以更换的多部分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堵塞,延长有效使用时间;再者利用圆弧形组合封闭结构来实现排水管快速、有效排水及防止二次入渗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堵、耐用、快速、有效排水的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结构横断面水流的流向。
图3与图4为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基本骨架示意图。
图5为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密闭后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6为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内外围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扇形透水层(2)与刚性密闭结构(7)完美相接形成基本骨架,扇形透水层(2)为高强力纤维透水层,密闭结构(7)是强度比较大的塑料结构,包裹层(1)是强度极大的塑料管,将其他几个部分包裹整合成一个整体,其表面的孔径比较大,不易于堵塞;初级过滤层是土工织物类,可以阻挡一些大颗粒,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环状的盲沟管材是完全可以将水与泥土分开的过滤层,设置多层是为了防止出现破损而影响排水的现象。最后一层过滤是防堵防塞棉。
进一步地,刚性包裹层(1)的内端口是封闭式内端口,外端口用圆环盖封闭,圆环与包裹层固连。
优选地,碎石过滤层占总圆的四分之一。
优选地,两个大部分可以分开,同时其中一个大部分可以分为多个小的,且互不影响。
优选地,每一个下部分外面包裹着液体过滤袋和吸水膨胀袋,从而塞满层与层之间的缝隙,防止泥土进入影响更换。
本提供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的施工方法,该水管整体分为两大部分,五小部分;一大部分为包裹层(1),另一大部分是由水管基本骨架(2)和(7)、过滤层(3)、隔层(4)、中间过滤层(5)、过滤层(6)五小部分组成。现场施工先用钻机在边坡上打出比包裹层(1)直径略大的钻孔,第一次铺设,将水管各部分组合好形成一整体再慢慢的放入钻孔里面,组合水管时顺序有由外及里,先组装好基本结构,再将其他其他几部分按(6)(4)(5)(4)(3)的顺序组装,通过外端口的圆环形铁盖封闭封闭水管。更换时与第一次铺设大致一样,从外端口如同开抽屉一样取出需要更换的部分,通过轻微的弄动各部分,再缓缓的拔出来,在更换时各个部分完全独立存在。

Claims (2)

1.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其特征是:高强度纤维透水层(2)与刚性封闭结构(7)完美相接组成基本结构的内圈和外圈,内、外圈圆环区域用高强度的钢片网隔开,将其分割成七个过滤排水区域,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形成一个排水管骨架;第二区域为过滤层(3),其是土工织物,作为第一级过滤;第三区域、第五区域为隔层(4),其是管径与排水管的管径一致的扇形盲沟管材,作为第二级过滤;第四区域为中间过滤层(5),其左右两侧分别为第三区域和第五区域,中间过滤层(5)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第六区域是防堵塞棉(6);过滤层(3)、中间过滤层(5)、防堵塞棉(6)三个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在它们所在区域内的过滤层的外表面分别先包裹一层吸水膨胀袋,再在吸水膨胀袋外包液体过滤袋;最外围由高刚度钢管(1)将其他几个部分包裹整合成一个整体,表面开有较大圆孔;第一区域(8)内不设置过滤层,作为一个有蓄水能力的空间,第七区域(9)是排出集水的内部空间,也不设置过滤层;整根排水管底部用圆环形铁盖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其特征是:刚性封闭结构(7)外圈与透水层(2)连接的位置比内圈与透水层连接的位置要高;刚性封闭结构(7)与高强度纤维透水层(2)形成一个互通区排水,刚性封闭结构外圈的高度高于内圈,方便内圈排水。
CN201520471381.1U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8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1381.1U CN205088699U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1381.1U CN205088699U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8699U true CN205088699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9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138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8699U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8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4407A (zh) * 2018-04-28 2018-08-0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可替换滤箱互锁可延展盖重排水体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4407A (zh) * 2018-04-28 2018-08-0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可替换滤箱互锁可延展盖重排水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74407B (zh) * 2018-04-28 2024-04-1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可替换滤箱互锁可延展盖重排水体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1914B (zh)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污染物的螺旋式下凹式绿地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01099918Y (zh) 泄水井
CN205088699U (zh) 一种多层防堵渗透路径的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
CN104452941B (zh) 一种防止地面沉降变形的雨水收集渗透系统
US927880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differential elevation induced energy for the purpose of storing water underground
CN106400946A (zh) 可改善城市行道树地下泥土水份含量的蓄水结构
CN103993645B (zh) 一种边坡可更换式排水管及其施工方法
CN205875353U (zh) 一种雨水转化地下水的海绵井导渗结构
CN207828737U (zh) 一种绿化带
CN108487189B (zh) 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
KR102446036B1 (ko) 식생토낭을 이용한 골막이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5475583U (zh) 一种具有雨水渗漏功能的暴雨溢流井
CN101886424A (zh) 渗透井保水系统
CN106013196A (zh) 地下盲沟排水系统
CN210127480U (zh) 一种透水护坡结构
CN107675767A (zh) 一种生物滞留装置
CN203782862U (zh) 一种窗口式排水井
CN207295919U (zh) 一种生物滞留装置
CN113058310A (zh)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282013A (zh) 城市道路海绵系统
CN112982318A (zh) 一种底部排渗与排洪设施相结合的系统
CN112252343A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06256530U (zh) 可改善城市行道树地下泥土水份含量的蓄水结构
CN206477418U (zh)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污染物的螺旋式下凹式绿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