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7298U - 便携式摘果袋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摘果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7298U
CN205087298U CN201520757417.2U CN201520757417U CN205087298U CN 205087298 U CN205087298 U CN 205087298U CN 201520757417 U CN201520757417 U CN 201520757417U CN 205087298 U CN205087298 U CN 205087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fruit picking
fruit
shoulder bel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74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虎
代锡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574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7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7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72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摘果袋,属于水果采摘领域,包括摘果袋本体,所述摘果袋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可张开或者收紧。本便携式摘果袋本体采用顶部开口,底部开口且开闭的结构,可以临时盛装摘下的水果,然后再从底部排放到水果筐内,从而有效避免水果直接投入水果筐而发生擦伤和碰伤,进而防止采摘的水果在短时间内腐烂变质。

Description

便携式摘果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采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便携式摘果袋。
背景技术
目前的果农在采摘水果时,一般都采用塑料或者竹木材质的水果筐来盛装水果。果农将水果从果树上摘下后直接投入水果筐,由于上述水果筐都比较坚硬,因此水果被投入水果筐时很容易被擦伤或者碰坏,导致水果容易在短时间内腐烂坏掉,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摘果袋,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便携式摘果袋包括摘果袋本体,所述摘果袋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可张开或者收紧。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围绕第二开口设置,所述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收紧第二开口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伸出所述伸缩腔。
这样设置第二开口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可以轻松有效实现第二开口的张开或者收紧。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底部设置有承重套,所述第二开口、伸缩腔以及拉绳均设置于所述承重套上。
设置承重套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高摘果袋本体的水果存放量,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伸缩腔和拉绳的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的下部。
设置左肩带和右肩带的目的在于方便用户携带摘果袋本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均包括固定带和活动带,所述固定带一端连接于所述摘果袋本体的上部,另一端设置有肩带扣,所述活动带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肩带扣可拆卸连接。
这样设置左肩带和右肩带的目的在于使得两者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提高携带本摘果袋本体的舒适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肩带的固定带和右肩带的固定带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扣包括连接于左肩带的固定带上的第一插脚和连接于右肩带的固定带上第一插壳,所述第一插脚和第二插壳能相互卡接扣合。
设置第一插扣的目的在于提高用户携带本摘果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户左肩带和右肩带挂在自己的双肩后,还可以扣合第一插脚和第一插壳,从而使得左肩带和右肩带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提高本便携式摘果袋在用户身上的可靠性,防止其从用户身上松动脱落。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插扣包括连接于摘果袋本体左侧的第二插脚和连接于摘果袋本体右侧的第二插壳,所述第二插脚和第二插壳能相互卡接扣合。
设置第二插扣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用户携带本摘果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为帆布材质。
选用帆布的目的在于其具有成本低廉,坚韧耐磨以及透气性好的特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为尼龙布材质。
选用尼龙布的目的在于其具有轻巧、坚韧、耐磨、便于清洗的特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摘果袋本体顶部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缝制。
设置封边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高摘果袋本体的顶部的强度和韧性,有效防止摘果袋本体顶部出现破损、爆线等情况,有效提高摘果袋本体使用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便携式摘果袋本体采用顶部开口,底部开口且开闭的结构,可以临时盛装摘下的水果,然后再从底部排放到水果筐内,从而有效避免水果直接投入水果筐而发生擦伤和碰伤,进而防止采摘的水果在短时间内腐烂变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摘果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肩带扣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插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摘果袋本体100;第一开口200;第二开口300;
拉绳400;固定带500;活动带600;肩带扣700;
第二插脚800;卡接部810;第二插壳900;
卡接孔9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4,本便携式摘果袋包括摘果袋本体100,所述摘果袋本体100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200,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300,所述第二开口300可张开或者收紧。
其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采用柔软的面料缝制而成,外观整体为军绿色;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尺寸大小主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第一开口200设置于摘果袋顶部可以方便水果的放入,提高摘果袋本体100的存放量;第二开口300设置于摘果袋底部可以方便水果的排出。
本便携式摘果袋的使用过程是这样的:摘果时,摘果袋本体100底部的第二开口300处于收紧状态,果农将成熟的水果摘下后从第一开口200放入摘果袋本体100内,当摘果袋本体100内的水果堆放到一定量时,果农只需要将摘果袋本体100的底部抵住水果筐的底部,然后张开第二开口300,向上拉动摘果袋本体100,其内部的水果就可以慢慢从第二开口300排出到水果筐内。
目前,果农在摘取成熟的水果时,大多采用塑料筐或者竹木筐来盛装水果,由于上述果筐都都是硬质的,因此果农摘取水果后柄将其投入果筐时,水果外表皮很容易擦伤,内部也容易撞伤,使得摘取的水果容易在短期内腐烂。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起过渡作用的便携式摘果袋,果农摘取水果后不直接将其投入水果筐中,而是将其暂时存放入随身携带的摘果袋本体100内,等到水果积累到一定量,在将其一同排出到水果筐内。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大大减少水果筐对水果的擦撞,从而降低擦伤或者碰伤的概率,有效防止水果快速腐烂。
在本便携式摘果袋的实际设计和缝制过程中,所述第二开口300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实现张开和收紧。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围绕第二开口300设置,所述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收紧第二开口300的拉绳400,所述拉绳400的两端伸出所述伸缩腔。
其中,所述伸缩腔通过摘果袋本体100的底部边缘向外或者向内翻转后缝合形成,其上设置有两个出口,拉绳400的一端从其中一个出口进入,然后穿过整个伸缩腔后,从另一个出口伸出,而拉绳400的另一端留在伸缩腔外部;需要收紧时,同时拉动拉绳400的两端,使其尽可能地伸出伸缩腔,使得整个伸缩腔内压缩而第二开口300收紧,保证水果无法从摘果袋本体100底部露出;需要张开时,双手以相反方向拉动拉绳400位于伸缩腔的部位,拉绳400的两端会慢慢进入伸缩腔,使得整个伸缩腔舒张而第二开口300张开,这样水果可以从摘果袋本体100底部排出。
这样设置第二开口300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可以轻松有效实现第二开口300的张开或者收紧。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底部设置有承重套,所述第二开口300、伸缩腔以及拉绳400均设置于所述承重套上。
其中,所述承重套外观整体为黑色,其一端开口且缝合于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内壁底部,所述第二开口300、伸缩腔以及拉绳400设置于其另一端。
设置承重套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高摘果袋本体100的水果存放量,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伸缩腔和拉绳400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100的上部,另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100的下部。
其中,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顶部分别缝合于摘果袋本体100上部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缝合于摘果袋本体100下部的左右两侧。
设置左肩带和右肩带的目的在于方便用户携带摘果袋本体100。携带本摘果袋本体100时,用户的双手可以分别穿过左肩带和右肩带与摘果袋本体100围成的区域,将左肩带和右肩带挂在自己的双肩上,此时摘果袋本体100可以贴在用户的胸前,用户摘下水果后即可将其装入摘果袋本体100,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均包括固定带500和活动带600,所述固定带500一端连接于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上部,另一端设置有肩带扣700,所述活动带600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100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肩带扣700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固定带500的顶部分别缝合于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上部,底部分别不可拆卸连接有肩带扣700;所述肩带扣700包括塑料材质的方形框,所述方形框两个相对的框边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直杆,两根直杆将方形框围成的区域分隔为三个腔体,依次分别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固定带500的底部依次穿过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后与自身下部缝合;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活动带600的底部分别缝合于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下部,顶部依次穿过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从而实现与肩带扣700的可拆卸连接;拉动活动带600顶部,调节活动带600穿过第二腔体的长度,即可调节相应肩带的长度。
这样设置左肩带和右肩带的目的在于使得两者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提高携带本摘果袋本体100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肩带的固定带500和右肩带的固定带500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扣包括连接于左肩带的固定带500上的第一插脚和连接于右肩带的固定带500上第一插壳,所述第一插脚和第二插壳900能相互卡接扣合。
其中,所述第一插脚通过连接带连接于左肩带的固定带500上,所述第一插壳通过连接带连接于右肩带的固定带500上;第一插脚包括底脚和三根插脚,三根插脚均垂直于底脚且沿底脚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连接于底脚两端的两根插脚远离底脚的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接部810,由于插脚具有弹性,因此两个卡紧部受到外部作用力后可以相互靠拢;所述第一插壳整体呈长方体形,其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卡接部810匹配的卡接孔910;需要连接第一插脚和第一插壳时,将插脚的卡接部810对准第一插壳内腔,然后用力插入,使得卡接部810卡入卡接孔910,即可实现第一插脚和第一插壳的卡接扣合。
设置第一插扣的目的在于提高用户携带本摘果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户左肩带和右肩带挂在自己的双肩后,还可以扣合第一插脚和第一插壳,从而使得左肩带和右肩带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提高本便携式摘果袋在用户身上的可靠性,防止其从用户身上松动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插扣包括连接于摘果袋本体100左侧的第二插脚800和连接于摘果袋本体100右侧的第二插壳900,所述第二插脚800和第二插壳900能相互卡接扣合。
其中,所述第二插扣的结构和用法参考第一插扣,不同的是,第一插扣对应用户的胸部,而第二插扣对应用户的腰部。
设置第二插扣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用户携带本摘果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为帆布材质。
选用帆布的目的在于其具有成本低廉,坚韧耐磨以及透气性好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顶部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围绕所述第一开口200缝制。
其中,所述封边为长条状布带,其沿第一开口200的边缘设置,一部分缝制于摘果袋本体100的内壁上,另一部分缝制于摘果袋本体100的外壁上。
设置封边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高摘果袋本体100的顶部的强度和韧性,防止摘果袋本体100顶部出现破损、爆线等情况,有效提高摘果袋本体100使用时的可靠性。
本便携式摘果袋本体100采用顶部开口,底部开口且开闭的结构,可以临时盛装摘下的水果,然后再从底部排放到水果筐内,从而有效避免水果直接投入水果筐而发生擦伤和碰伤,进而防止采摘的水果在短时间内腐烂变质。
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为尼龙布材质。
选用尼龙布的目的在于其具有轻巧、坚韧、耐磨、便于清洗的特点。
第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袋本体100为涤纶材质。
选用涤纶的目的在于其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摘果袋本体,所述摘果袋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可张开或者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围绕第二开口设置,所述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收紧第二开口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伸出所述伸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底部设置有承重套,所述第二开口、伸缩腔以及拉绳均设置于所述承重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均包括固定带和活动带,所述固定带一端连接于所述摘果袋本体的上部,另一端设置有肩带扣,所述活动带一端连接于摘果袋本体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肩带扣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肩带的固定带和右肩带的固定带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扣包括连接于左肩带的固定带上的第一插脚和连接于右肩带的固定带上的第一插壳,所述第一插脚和第二插壳能相互卡接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插扣包括连接于摘果袋本体左侧的第二插脚和连接于摘果袋本体右侧的第二插壳,所述第二插脚和第二插壳能相互卡接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为帆布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为尼龙布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摘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袋本体顶部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缝制。
CN201520757417.2U 2015-09-28 2015-09-28 便携式摘果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7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7417.2U CN205087298U (zh) 2015-09-28 2015-09-28 便携式摘果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7417.2U CN205087298U (zh) 2015-09-28 2015-09-28 便携式摘果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7298U true CN205087298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741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7298U (zh) 2015-09-28 2015-09-28 便携式摘果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7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605A (zh) * 2017-12-05 2018-06-01 徐州富丰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园采摘用吊袋转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605A (zh) * 2017-12-05 2018-06-01 徐州富丰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园采摘用吊袋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4309B (zh) 一种用于大棚的草莓采摘清洗装置
CN205087298U (zh) 便携式摘果袋
KR101225095B1 (ko) 텐션 클립을 가진 과일 봉지
CN203675777U (zh) 新型水果套袋
CN206149878U (zh) 水果采摘器
CN203866616U (zh) 一种新型洗衣篮
KR200451347Y1 (ko) 방수팩이 구비되는 배낭
CN206043182U (zh)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钓鱼桶
CN203866615U (zh) 一种可折叠的洗衣篮
CN104562615B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熨斗
CN209628124U (zh) 一种果树用果实采摘装置
CN203675782U (zh) 一种苗木运输中包覆土球的土球袋
CN206932733U (zh) 伸缩式拉枝器
CN202666207U (zh) 一种激光双鼻治疗头
CN205457932U (zh) 多功能可伸缩式收纳盒
KR20120118227A (ko) 사용의 편의성을 갖는 과일 수확 주머니
CN209528297U (zh) 一种新型单肩包
CN207130514U (zh) 熨烫电器
CN204860128U (zh) 一种摘齿摘钩两用杆
CN206371113U (zh) 一种圆形隔栏式挂脖采摘筐
CN204846586U (zh) 一种方形区别存放杨梅篓
CN205641781U (zh) 组合式食品筐组件及冷柜
CN209225698U (zh) 一种便携式金针菜采摘口袋
CN209455386U (zh) 一种自封果蔬筐
CN206548013U (zh) 一种可调节背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