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4019U -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4019U
CN205084019U CN201520891418.6U CN201520891418U CN205084019U CN 205084019 U CN205084019 U CN 205084019U CN 201520891418 U CN201520891418 U CN 201520891418U CN 205084019 U CN205084019 U CN 205084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pin
bottle
hole
condui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14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强
柏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esh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esh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esh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14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4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4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4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中配药机构包括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输液袋针为含通孔一和通孔二的双孔针,通孔一和通孔二分别连接导管一与导管二,粉针瓶针为含通孔三和通孔四的双孔针,通孔三和通孔四分别连接导管三与导管四;导管一与导管三之间设有流体从导管一流向导管三的单向阀一,导管二与导管四之间设有流体从导管四流向导管二的单向阀二,导管三中间连通有气管,单向阀三和气管。该配药机构为一体式结构,一次性即能快速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使输液袋内药液顺利注入粉针瓶,同时启动气泵能够快速将粉针瓶内药液输入输液袋,该配药方法连接方便,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配药效率,也避免了药液流失。

Description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背景技术
粉针瓶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其结构包括瓶体和瓶头,以及位于瓶体、瓶头之间凹陷部分的瓶颈,容量一般为1~20ml,一般用于注射用药液,瓶头的瓶盖一般采用橡胶制成,在橡胶外还套设有一层金属铝片密封。
目前,在对粉针瓶进行配药时,一般手持粉针瓶,采用事先抽吸有药液的注射针筒插入粉针瓶内,然后向内注射药液,将针拔出,用手摇匀粉针瓶内药液,最后再通过针筒将粉针瓶内药液抽吸出来。这种通过人工手持粉针瓶的方法进行配药,在大量的配药场合,其劳动强度较高,而且手持粉针瓶将针插入瓶塞,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插针不正确容易造成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48513A公开立一种粉针瓶用配药方法及单向阀式配药装置,如图1-6所示,该单向阀式配药装置,包括单向阀一6、单向阀二7,单向阀一6的一端、单向阀二7的一端分别连接导液管一8、导液管二9,单向阀一6另一端、单向阀二7另一端连接在过渡容器5上的接口一501、接口二502,其中单向阀一6的流向是从过渡容器5流向导液管一8,单向阀二7的流向是从导液管二9流向过渡容器5,过渡容器5的接口三503连接气泵12;导液管一8端部设有针头一3,导液管二9端部设有针头二4。该配药装置在进行粉针瓶1配药时,包括准备,然后向粉针瓶1和输液袋2分别插针头一3与针头二4,抽吸输液袋2内药液至过渡容器5,将过渡容器5内药液注入粉针瓶1,同时拔出针头一3和针头二4,交换针位,向粉针瓶1和输液袋2分别插入针头二4与针头一3,再次将粉针瓶1内药液抽吸至过渡容器5,最后将过渡容器5内药液注入输液袋2,完成配药。
该单向阀式配药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完成一次粉针瓶1和输液袋分别插入针头一3和针头二4,进行粉针瓶1药液注入后,需要拔出针头一3和针头二4,交换针位,再次分别插入粉针瓶1和输液袋2,才能将粉针瓶1内药液吸入输液袋2。在两次插拔针头时,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了配药时间,影响了配药效率,而且插拔多次可能造成两个针头将粉针瓶1、输液袋2内药液喷洒出来造成浪费,配药量不准确,甚至如果针头插拔接触不良容易对针头造成损坏需要中途更换,提高了配药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该单向阀式配药装置进行粉针瓶配药时,需要两次或多次插拔针头,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了配药时间,影响了配药效率,而且容易药喷洒药液,造成浪费,配药量不准确,甚至损坏针头提高了配药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包括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所述输液袋针为包括通孔一和通孔二的双孔针,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分别连接导管一与导管二,所述粉针瓶针为包括通孔三和通孔四的双孔针,所述通孔三和通孔四分别连接导管三与导管四;所述导管一与导管三之间设有流体能够从导管一流向导管三的单向阀一,所述导管二与导管四之间设有流体能够从导管四流向导管二的单向阀二,所述导管三中间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用于连接气泵,所述气管上设有气体能够从所述气泵流入气管的单向阀三。
该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通过单向阀一连接导管一、导管三,单向阀二连接导管二、导管四,其中导管一和导管二连接输液袋针,导管三和导管四连接粉针瓶针,气泵、单向阀三和气管连通导管三,形成一个整体地配药机构,该配药机构直接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配药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或交换输液袋和粉针瓶工位,能够一次性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挤压输液袋就能将输液袋内药液注入粉针瓶,启动气泵便可将粉针瓶内混合完毕的药液输入输液袋,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并且配药效率高;该配药结构是连接成一个整体,配药完成后的配药机构能够一次性进行整体更换,节约了更换时间。
优选地,该配药机构还包括可将所述粉针瓶针与粉针瓶一起翻转的旋转部件。
通过一个旋转部件,可实现将已经注入有药液的粉针瓶从正向旋转倒立,气泵将气体流入粉针瓶形成正压,粉针瓶针插入粉针瓶瓶盖位置,便于更加充分彻底的将粉针瓶内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粉针瓶针与粉针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该旋转部件通过一个可以固定粉针瓶针和粉针瓶的支撑板,电机转轴连接支撑板,电机旋转带动支撑板使粉针瓶针和粉针瓶发生翻转,更加可靠。
优选地,该配药机构还包括可将整个配药机构旋转的旋转部件。
该配药机构还可以通过一个旋转部件,整体实现旋转,即可实现将已经注入有药液的粉针瓶从正向旋转倒立,可将初始位置的输液袋从倒立旋转位正向,气泵将气体流入粉针瓶形成正压,粉针瓶针插入粉针瓶瓶盖位置,便于更加充分彻底的将粉针瓶内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整个配药机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该旋转部件通过一个支撑板将配药机构的所有部件,包括输液袋针和输液袋,粉针瓶针和粉针瓶,四个导管、三个单向阀和气泵均固定在支撑板上,电机转轴连接支撑板,电机旋转带动支撑板使整个配药机构的部件均发生180度翻转,可靠性较高。
优选地,所述气管与导管三为一体成型的三通管。
利用一个三通管,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单向阀一,一个接口连接粉针瓶针,一个接口连接单向阀三,以实现上述导管三和气管的功能,简化了部件结构,连接更方便。
优选地,所述输液袋针或/和粉针瓶针上设有便于夹持的夹头一或/和夹头二,便于适配的夹持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插拔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
优选地,该配药机构还包括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能够实现该配药机构配药过程中自动对输液袋药液的挤压,使药液能够顺利进入导管一、单向阀一和导管三,最后注入粉针瓶。
上述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配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将所述输液袋针插入输液袋,将所述粉针瓶针插入粉针瓶,将气管连通气泵;
步骤二、将药液注入粉针瓶,挤压输液袋,输液袋内药液通过所述导管一、单向阀一和导管三流入粉针瓶;
步骤三、翻转粉针瓶,使粉针瓶处于倒立状态,所述气泵吹气,在粉针瓶内形成正压,直到粉针瓶内药液通过导管四、单向阀二和导管二全部注入输液袋;
步骤四、取下粉针瓶和输液袋,完成配药。
该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的配药方法,准备过程中,通过单向阀一连接导管一、导管三,单向阀二连接导管二、导管四,其中导管一和导管二连接输液袋针,导管三和导管四连接粉针瓶针,气泵、单向阀三和气管连通导管三,以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再将配药机构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使用该方法再进行配药的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或交换输液袋和粉针瓶工位,能够实现一次性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并使输液袋内药液顺利注入粉针瓶,同时启动气泵之后能够快速将粉针瓶内混合完毕的药剂药液输入输液袋,该配药方法连接方便,操作简单,配药工序得到了简化,大大提高了配药效率,而且也避免了配药过程中药液的流失喷洒出来。
进一步优选地,多次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粉针瓶内药剂全部溶解并注入输液袋。
该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是为了多次向粉针瓶内注入输液袋内药液,可尽量全部或彻底的溶解粉针瓶内药剂,使其全部输入到输液袋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通过单向阀一连接导管一、导管三,单向阀二连接导管二、导管四,其中导管一和导管二连接输液袋针,导管三和导管四连接粉针瓶针,气泵、单向阀三和气管连通导管三,形成一个整体地配药机构,该配药机构直接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配药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或交换输液袋和粉针瓶工位,能够一次性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挤压输液袋就能将输液袋内药液注入粉针瓶,启动气泵便可将粉针瓶内混合完毕的药液输入输液袋,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并且配药效率高;该配药结构是连接成一个整体,配药完成后的配药机构能够一次性进行整体更换,节约了更换时间;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还通过一个旋转部件,可实现将已经注入有药液的粉针瓶从正向旋转倒立,气泵将气体流入粉针瓶形成正压,粉针瓶针插入粉针瓶瓶盖位置,便于更加充分彻底的将粉针瓶内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药机构还包括有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能够实现该配药机构配药过程中自动对输液袋药液的挤压,使药液能够顺利进入导管一、单向阀一和导管三,最后注入粉针瓶,提高了自动化配药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药机构利用一个三通管,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单向阀一,一个接口连接粉针瓶针,一个接口连接单向阀三,以实现上述导管三和气管的功能,简化了部件结构,连接更方便;
5、利用该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的配药方法,采用了该配药机构,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式结构,将配药机构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使用该方法再进行配药的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或交换输液袋和粉针瓶工位,能够实现一次性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并使输液袋内药液顺利注入粉针瓶,同时启动气泵之后能够快速将粉针瓶内混合完毕的药剂药液输入输液袋,该配药方法连接方便,操作简单,配药工序得到了简化,大大提高了配药效率,而且也避免了配药过程中药液的流失喷洒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向阀式配药装置插入粉针瓶和输液袋准备配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配药装置将输液袋中药液通过负压注入粉针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配药装置分别从粉针瓶和输液袋中拔出针头一、针头二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配药装置交换粉针瓶和输液袋针位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通过负压将粉针瓶内药液吸入过渡容器时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通过正压将过渡容器药液注入输液袋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输液袋针的双孔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粉针瓶针的双孔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配药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输液袋药液注入粉针瓶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输液袋药液完成注入粉针瓶时的示意图;
图13为通过旋转部件将整个配药机构旋转180度时的示意图;
图14为通过气泵正压将粉针瓶内药液输入输液袋中的示意图;
图15为完成粉针瓶药液输入输入袋后旋转配药机构恢复初始位置并拔出粉针瓶袋示意图。
图1-6中标记:
1、输液袋,2、粉针瓶,3、输液袋针,31、通孔一,32、通孔二,33、夹头一,4、粉针瓶针,41、通孔三,42、通孔四,43、夹头二,5、过渡容器,51、接口一,52、接口二,6、气泵,7、导管一,8、导管二,9、导管三,10、单向阀一,11、单向阀二,12、单向阀三;
图7-15中标记:
1、输液袋,2、粉针瓶,3、输液袋针,31、通孔一,32、通孔二,33、夹头一,4、粉针瓶针,41、通孔三,42、通孔四,43、夹头二,5、气泵,6、气管,7、导管三,8、导管四,9、导管一,10、导管二,11、单向阀一,12、单向阀二,13、单向阀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7所示,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包括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其中输液袋针3为包括通孔一31和通孔二32的双孔针,如图8所示,通孔一31和通孔二32分别连接导管一9与导管二10;如图9所示,其中粉针瓶针4为包括通孔三41和通孔四42的双孔针,通孔三41和通孔四42分别连接导管三7与导管四8;导管一9与导管三7之间设有流体能够从导管一9流向导管三7的单向阀一11,导管二10与导管四8之间设有流体能够从导管四8流向导管二10的单向阀二12,导管三7中间连通有气管6,气管6用于连接气泵5,气管6上设有气体能够从气泵5流入气管6的单向阀三13。
上述的配药机构中还包括可将粉针瓶针4与粉针瓶2一起翻转的旋转部件。图中未展示,其中该旋转部件的结构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的第一种结构可以是包括可固定的粉针瓶针4与粉针瓶2,第二种结构是可固定整个配药机构的支撑板,两种支撑板均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因此,通过旋转部件的支撑板第一种结构,可实现将已经注入有药液的粉针瓶2从正向旋转倒立,气泵5将气体流入粉针瓶2形成正压,粉针瓶针4插入粉针瓶2瓶盖位置,便于更加充分彻底的将粉针瓶2内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1。通过旋转部件的支撑板第二种结构,还可以通过一个旋转部件,可将配药机构整体可在竖直平面内实现旋转,通过一个支撑板将配药机构的所有部件,包括输液袋针3和输液袋1,粉针瓶针4和粉针瓶2,四个导管、三个单向阀和气泵5均固定在支撑板上,电机转轴连接支撑板,电机旋转带动支撑板使整个配药机构的部件均发生180度翻转,分别可实现将已经注入有药液的粉针瓶2从正向旋转倒立,可将初始位置的输液袋1从倒立旋转位正向,气泵5将气体流入粉针瓶2形成正压,粉针瓶针4插入粉针瓶2瓶盖位置,便于更加充分彻底的将粉针瓶2内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1。电机转轴再连接支撑板,电机旋转带动支撑板使粉针瓶针4和粉针瓶2发生翻转,更加可靠。
上述配药机构还包括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图中未展示该结构,该挤压部件能够实现该配药机构配药过程中自动对输液袋1药液的挤压,使药液能够顺利进入导管一9、单向阀一11和导管三7,最后注入粉针瓶2。
为了简化配药机构的结构,将气管与导管三7为一体成型的三通管,如图7所示。即可利用一个三通管,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单向阀一11,一个接口连接粉针瓶针4,一个接口连接单向阀三13,以实现上述导管三7和气管6的功能,简化了的部件结构,连接更方便。
为了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便于夹持,实现自动化配药,在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上均设有夹头一33和夹头二43,便于适配的夹持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插拔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
该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通过单向阀一11连接导管一9、导管三7,单向阀二12连接导管二10、导管四8,其中导管一9和导管二10连接输液袋针3,导管三7和导管四8连接粉针瓶针4,气泵5、单向阀三13和气管6连通导管三7,形成一个整体地配药机构,该配药机构直接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配药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或交换输液袋1和粉针瓶2工位,能够一次性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挤压输液袋1就能将输液袋1内药液注入粉针瓶2,启动气泵便可将粉针瓶2内混合完毕的药液输入输液袋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并且配药效率高。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的配药方法,包括上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配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如图7、10所示,将所述输液袋针3插入输液袋1,将所述粉针瓶针4插入粉针瓶2,将所述单向阀三13连接气泵5;
步骤二、将药液注入粉针瓶2,如图11、12所示,挤压输液袋1,输液袋1内药液通过所述导管一9、单向阀一11和导管三7流入粉针瓶2;
步骤三、翻转粉针瓶2,如图13所示,使粉针瓶2处于倒立状态,所述气泵5吹气,在粉针瓶2内形成正压,直到粉针瓶2内药液通过导管四8、单向阀二12和导管二10全部注入输液袋1,如图14所示;
步骤四、取下粉针瓶2和输液袋1,如图15所示,完成配药。
为了全部或彻底的溶解粉针瓶2内药剂,使其全部输入到输液袋1中多次向粉针瓶2内注入输液袋1内药液,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至将粉针瓶2内药剂完全溶解并输入输液袋1中。
该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的配药方法,准备过程中,通过单向阀一11连接导管一9、导管三7,单向阀二12连接导管二10、导管四8,其中导管一9和导管二10连接输液袋针3,导管三7和导管四8连接粉针瓶针4,气泵5、单向阀三13和气管6连通导管三7,以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再将配药机构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使用该方法再进行配药的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或交换输液袋1和粉针瓶2工位,能够实现一次性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并使输液袋1内药液顺利注入粉针瓶2,同时启动气泵5之后能够快速将粉针瓶2内混合完毕的药剂药液输入输液袋1,该配药方法连接方便,操作简单,配药工序得到了简化,大大提高了配药效率,而且也避免了配药过程中药液的流失喷洒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Claims (8)

1.一种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包括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袋针(3)为包括通孔一(31)和通孔二(32)的双孔针,所述通孔一(31)和通孔二(32)分别连接导管一(9)与导管二(10),所述粉针瓶针(4)为包括通孔三(41)和通孔四(42)的双孔针,所述通孔三(41)和通孔四(42)分别连接导管三(7)与导管四(8);所述导管一(9)与导管三(7)之间设有流体能够从导管一(9)流向导管三(7)的单向阀一(11),所述导管二(10)与导管四(8)之间设有流体能够从导管四(8)流向导管二(10)的单向阀二(12),所述导管三(7)中间连通有气管(6),所述气管(6)用于连接气泵(5),所述气管(6)上设有气体能够从所述气泵(5)流入气管(6)的单向阀三(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将所述粉针瓶针(4)与粉针瓶(2)一起翻转的旋转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粉针瓶针(4)与粉针瓶(2)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将整个配药机构旋转的旋转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整个配药机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6)与导管三(7)为一体成型的三通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袋针(3)或/和粉针瓶针(4)上设有便于夹持的夹头一(33)或/和夹头二(4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挤压输液袋(1)的挤压部件。
CN201520891418.6U 2015-11-09 2015-11-09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Active CN205084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1418.6U CN205084019U (zh) 2015-11-09 2015-11-09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1418.6U CN205084019U (zh) 2015-11-09 2015-11-09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4019U true CN205084019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1418.6U Active CN205084019U (zh) 2015-11-09 2015-11-09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40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3619A (zh) * 2015-11-09 2015-12-30 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WO2017107704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3619A (zh) * 2015-11-09 2015-12-30 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WO2017107704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3619A (zh)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CN106265075A (zh) 一种西林瓶配药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
CN105853222A (zh) 一种西林瓶配药组件及配药方法
CN105411850A (zh)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CN105796341A (zh) 一种西林瓶配药机构及方法
CN205084019U (zh) 用于粉针瓶的一体式配药机构
CN107456619A (zh) 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双联混合注射器
CN104013529A (zh) 一种自动配药器
CN205084017U (zh) 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
CN106038288A (zh) 用于西林瓶的配药装置及配药方法
CN103263356B (zh) 安瓿瓶用配药方法
CN205948045U (zh) 西林瓶配药装置
CN105396198A (zh) 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及一次性配药输液方法
CN105560057A (zh)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组件及配药方法
CN105616158A (zh)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装置及配药方法
CN201197834Y (zh) 一种输液器
CN205084018U (zh) 一种单向阀式粉针瓶配药装置
CN205215846U (zh) 输液过程用的无菌配药输液器组件
CN205041778U (zh) 一种一次性配药器
CN205698518U (zh)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装置
CN205515567U (zh) 一种粉针瓶一体式配药装置
CN205698517U (zh)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机构
CN205698519U (zh) 粉针瓶一体式配药组件
CN205832173U (zh) 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
CN105534709A (zh) 一种粉针瓶一体式配药机构及配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534, floor 5, building 1, No. 132, dongjiawan South Street,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b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213 No. 1610, floor 16, unit 3, building 3, No. 1700,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jieshid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