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1777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1777U
CN205081777U CN201520868930.9U CN201520868930U CN205081777U CN 205081777 U CN205081777 U CN 205081777U CN 201520868930 U CN201520868930 U CN 201520868930U CN 205081777 U CN205081777 U CN 205081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mobile terminal
inner face
kato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89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689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1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1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1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卡托组件和转杆组件,壳体包括卡槽和作动孔;卡托组件弹性连接于卡槽中,卡托组件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端面和内端面;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部中,转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端部接触卡槽组件的内端面,第二杆的端部位于作动孔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使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部中,再使第一杆的端部接触内端面,第二杆的端部位于作动孔中,当使第二杆的端部移动时,第二杆带动第一杆转动,第一杆的端部能够逐渐将卡托组件顶出卡槽中,从而提供了一种无需专用工具,就能够较为方便的将卡托组件弹出卡槽。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一般通过卡托将sim内置于移动终端中,其中,需要将内置于移动终端中的sim卡取出时,一般需要专用的顶针穿过卡托上的卡孔并进行顶压,才能够将卡托弹出移动终端,以取出sim卡。发明人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以下缺陷:1、需要专用的顶针才能取出卡托上的sim卡;2、卡托上的卡孔容易进入貌似和灰尘;因此需要一种sim卡取出更为方便的移动终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托组件取出较为方便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卡托组件和转杆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卡槽和作动孔;所述卡托组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卡托组件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端面和内端面;所述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接触所述卡槽组件的内端面,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位于所述作动孔中;当所述第二杆的端部移动时,所述第一杆转动,所述第一杆的端部靠近所述内端面、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上。
其中,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一杆的连接处形成套筒,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上。
其中,所第一杆的端部突设凸起,所述凸起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接触所述内端面。
其中,所述第二杆的端部朝着背离所述第一杆的端部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杆为V形杆,所述第二杆的弯折部朝着靠近所述卡托组件突出。
其中,所述转杆组件还包括键帽,所述键帽固设于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上,所述键帽位于所述作动孔中。
其中,所述键帽滑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孔中,所述键帽的滑动方向为所述作动孔的径向,当滑行所述键帽时,所述第一杆转动,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
其中,所述键帽滑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孔中,所述键盘的滑动方向为所述作动孔的轴向,当按压所述键帽时,所述第一杆转动,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
其中,所述转杆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使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部中,再使第一杆的端部接触内端面,第二杆的端部位于作动孔中,当使第二杆的端部移动时,第二杆带动第一杆转动,其中,由于第一杆的端部接触卡托组件的内端面,因此,第一杆的端部朝着靠近内端面运动时,第一杆的端部能够逐渐将卡托组件顶出卡槽中,从而提供了一种无需专用工具,就能够较为方便的将卡托组件弹出卡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移动终端中的卡托罩与卡托分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的键帽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移动终端中的键帽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底”、“内”、“外”、“轴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图1至图3中箭头X所指方向为轴向方向;图3中箭头Y所指方向为上行方向;图4中箭头Z所指方向为下形方向。
请参见图1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卡托组件2和转杆组件3,所述壳体1包括卡槽11和作动孔12;所述卡托组件2弹性连接于所述卡槽11中,所述卡托组件2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端面21a和内端面21b;所述转杆组件3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所述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所述卡槽11组件的内端面21b,所述第二杆32的端部位于所述作动孔12中;当所述第二杆32的端部移动时,所述第一杆31转动,所述第一杆31的端部靠近所述内端面21b、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21b。
通过使转杆组件3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中,再使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内端面21b,第二杆32的端部位于作动孔12中,当使第二杆32的端部移动时,第二杆32带动第一杆31转动,其中,由于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卡托组件2的内端面21b,因此,第一杆31的端部朝着靠近内端面21b运动时,第一杆31的端部能够逐渐将卡托组件2顶出卡槽11中,从而提供了一种无需专用工具,就能够较为方便的将卡托组件2弹出卡槽11。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为手机。壳体1为长方形壳体1。壳体1的侧边开设卡槽11和作动孔12。卡槽11和作动孔12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边。可以理解的是,只要能够使第一杆31带动第二杆32转动,卡槽11和作动孔12亦可以不设置在同一侧边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主板13,主板13用以跟卡托组件2中的sim卡200电信号连接,并且主板13亦作为转杆组件3的支撑板,使转杆组件3能够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中。
在本实施例中,卡托组件2用于装设sim卡200。实现移动终端100的通信功能。卡托组件2包括卡托21、连接器(未图示)和卡托罩23;连接器设置于卡托21上,当sim卡200置于卡托21上时,连接器能够将sim卡200与主板13电连接。卡托组件2的按压端面21a为卡托21用于按压的端面,卡托组件2的内端面21b为处于壳体1内部的端面。卡托21的两侧边开设凹陷部21c;卡托罩23为基本呈U形的弹性件,其固设于卡槽11的上端面,卡托罩23的两相对设置的侧边分别设置弯折部23a,两个弯折部23a相向设置。按压卡托21的按压端面21a,使得卡托21的内端面21b穿过卡槽11的开口沿着卡槽11的轴向前进,其中,卡托21的侧边上未开设凹陷部21c的部分挤压弯折部23a,直至弯折部23a弹性连接于凹陷部21c中,从而将sim卡200固定于移动终端100中,同时,按压端面23a与壳体1的侧边同在一个平面上。即壳体1的侧边不会突出按压端面23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托组件2的结构还可以为其它,只要其能够实现与壳体1的弹性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转杆组件3转动连接于主板13上。转杆组件3的转轴在本实施例中为垂直于主板13。第二杆32固定连接于第一杆31上。卡托组件2装设于卡槽11中后,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卡托21的内端面21b,换个角度,即当卡托21沿着卡槽11的轴向前进至接触内端面21b时,卡托21弹性连接与卡托罩23上。第二杆32的端部位于作动孔12中,使得用户能够于作动孔12中移动第二杆32,使第二杆32带动第一杆31顺着卡槽11至作动孔12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杆31的端部施加逐渐大的外力至内端面21b,从而使卡托21能够沿着轴向滑动,从卡槽11中弹出,继而使得按压端面23a伸出卡槽11,用户能够拉动按压端面23a来使卡托21脱离卡槽11,继而能够将sim卡200从卡托21中取出。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1还包括定位柱13a,所述定位柱13a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转杆组件3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13a上。
通过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定位柱13a,进一步优化移动终端100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3a突设于主板13上,转杆组件3能够套设于定位柱13a上,且相对定位柱13a发生转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中,主板13还可以开设转孔代替定位柱13a,转杆组件3相应突设转轴来转动连接于转孔中。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杆32和所述第一杆31的连接处形成套筒33,所述套筒33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13a上。
通过将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的连接处设置套筒33形成转动部位,更佳的利用杠杆原理,能够使得第二杆32更佳的带动第一杆3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为一体成型。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的连接处形成套筒33,套筒33转动连接于定位柱13a上。当第二杆32的端部受到移动时,由于杠杆原理,第一杆31的端部随之转动,其中,使得第一杆31顺时针转动,则可使卡托21沿着轴向运动,继而从卡槽11中弹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杆32和第一杆31还可以为分离式结构,两个可通过铰轴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杆31的端部突设凸起31a,所述凸起31a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21b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31a接触所述内端面21b。
通过在第一杆31的端部突设凸起31a,使得第一杆31的端部能够更佳的与卡托21的内端面21b接触,以便于在移动第二杆32的端部时,第一杆31的端部能够更易将卡托21顶出卡槽11。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1a的端部朝着远离第一杆31的端部延伸,且逐渐变小,即凸起31a基本呈梯状。凸起31a抵靠于卡托21的内端面21b上时,与内端面21b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传递过来的外力能够更集中于凸起31a中,从而更易将卡托21顶出卡槽1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起31a还可以为柱状或者锥状。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杆32的端部朝着背离所述第一杆31的端部延伸。
通过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朝着背离第一杆31的端部延伸,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和第一杆31的端部相背,进一步优化了转杆组件3的结构,该转杆组件3的结构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只要轻轻使力,即可较易带动第一杆31转动,进而使得卡托21能够更易自壳体1的内部至壳体1的外部从卡槽11中弹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杆32的端部与第一杆31的相背,当第二杆32的端部移动时,第二杆32顺时针转动,卡托21从卡槽11中弹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只要可以实现第二杆32带动第一杆31转动,转杆组件3还可以为:第二杆32为弹性材料制成,第二杆32的端部与第一杆31还可以位于同一侧,即第二杆32的端部朝着靠近卡槽11延伸,则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基本呈U形,当第二杆32的端部沿着壳体1的外部自壳体1的内部移动时,第二杆32受到压缩,第一杆31受压缩力转动,使得卡托21从卡槽11中弹出。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杆32为V形杆,所述第二杆32的凸出部32a朝着靠近所述卡托组件2突出。
通过将第二杆32设置为V形杆,进一步优化转杆组件3的结构,该转杆组件3的结构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只要轻轻使力,即可较易带动第一杆31转动,进而使得卡托21能够更易自壳体1的内部至壳体1的外部从卡槽11中弹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基本呈波浪形,第二杆32的端部移动时,弧形杆能够更易带动第一杆31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卡托21更易从卡槽11中弹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杆32还可以为弧形杆,即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基本呈“S”形。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杆组件3还包括键帽34,所述键帽34固设于所述第二杆32的端部上,所述键帽34位于所述作动孔12中。
通过在第二杆32的端部设置键帽34,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的移动第二杆32,进一步优化了转杆组件3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能够更易带动第一杆31顺时针转动,进一步使卡托21更易从卡槽11中弹出,所述键帽34滑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孔12中,所述键帽34的滑动方向为所述作动孔12的径向,当滑行所述键帽34时,所述第一杆31转动,所述第一杆31的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21b、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21b。具体的,请参照图3和图4,作动孔12为条形孔,以适于键帽34滑行于其中。键帽34固定于第二杆32的端部上,键帽34滑动连接于作动孔12中,其滑动方向为作动孔12的径向。当键帽34位于第一位置34a时,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卡托21的内端面21b,可以理解的是,若键盘还可以继续沿着上形方向滑动,第一杆31的端部逆时针转动,则与卡托21的内端面21b脱离,而在本实施例中,将键帽34限制在第一位置34a,使其不再能够继续上行;当键帽34沿着下行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34b后,卡托21从卡槽11中弹出。用户松开键帽34,则键帽34会回到第一位置34a,实现自动回位。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键帽34滑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孔12中,所述键盘的滑动方向为所述作动孔12的轴向,当按压所述键帽34时,所述第一杆31转动,所述第一杆31的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21b、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21b。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杆组件3还包括扭簧(未图示),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杆31和所述第二杆32之间。
通过在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设置扭簧,进一步使得键帽34能够快速自动回位,进一步优化转杆组件3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抵靠于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上,扭簧的中间部分固定于第一杆31与第二杆32的连接处。当用户将键帽34移动至第二位置34b后松开手,第二杆32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会带动键帽34快速回到第一位置34a,实现转杆组件3的快速自动回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将sim卡200装入其中时,首先将sim卡200置于卡托21上,再按压卡托21的按压端面21a,使得卡托21弹性连接于卡托罩23上,且卡托21的内端面21b接触第一杆31的凸起31a,从而实现将sim卡200装入移动终端100中;需要将sim从卡托21中取出时,首先将键帽34自第一位置34a移动至第二位置34b来带动第一杆31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杆31的凸起31a对卡托21的内端面21b的作用力而将卡托21从卡槽11中弹出,继而使得按压端面23a伸出卡槽11,用户能够拉动按压端面23a来使卡托21脱离卡槽11,继而能够将sim卡200从卡托21中取出;从而提供了一种sim卡200便于取放的移动终端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通过使转杆组件3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中,再使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内端面21b,第二杆32的端部位于作动孔12中,当使第二杆32的端部移动时,第二杆32带动第一杆31转动,其中,由于第一杆31的端部接触卡托组件2的内端面21b,因此,第一杆31的端部朝着靠近内端面21b运动时,第一杆31的端部能够逐渐将卡托组件2顶出卡槽11中,从而提供了一种无需专用工具,就能够较为方便的将卡托组件2弹出卡槽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还通过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定位柱13a,进一步优化移动终端100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还通过将第二杆32与第一杆31的连接处设置转动连接处,更佳的利用杠杆原理,能够使得第二杆32更佳的带动第一杆31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还通过在第一杆31的端部突设凸起31a,使得第一杆31的端部能够更佳的与卡托21的内端面21b接触,以便于在移动第二杆32的端部时,第一杆31的端部能够更易将卡托21顶出卡槽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还通过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朝着背离第一杆31的端部延伸,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和第一杆31的端部相背,进一步优化了转杆组件3的结构,该转杆组件3的结构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只要轻轻使力,即可较易带动第一杆31转动,进而使得卡托21能够更易自壳体1的内部至壳体1的外部从卡槽11中弹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还通过将第二杆32设置为V形杆,进一步优化转杆组件3的结构,该转杆组件3的结构使得第二杆32的端部只要轻轻使力,即可较易带动第一杆31转动,进而使得卡托21能够更易自壳体1的内部至壳体1的外部从卡槽11中弹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还通过在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设置扭簧,进一步使得键帽34能够快速自动回位,进一步优化转杆组件3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组合或拆分。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卡托组件和转杆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卡槽和作动孔;所述卡托组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卡托组件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端面和内端面;所述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接触所述卡槽组件的内端面,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位于所述作动孔中;当所述第二杆的端部移动时,所述第一杆转动,所述第一杆的端部靠近所述内端面、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转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一杆的连接处形成套筒,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第一杆的端部突设凸起,所述凸起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接触所述内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的端部朝着背离所述第一杆的端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为V形杆,所述第二杆的弯折部朝着靠近所述卡托组件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组件还包括键帽,所述键帽固设于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上,所述键帽位于所述作动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滑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孔中,所述键帽的滑动方向为所述作动孔的径向,当滑行所述键帽时,所述第一杆转动,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滑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孔中,所述键盘的滑动方向为所述作动孔的轴向,当按压所述键帽时,所述第一杆转动,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内端面、或者远离所述内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
CN201520868930.9U 2015-10-31 2015-10-31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081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8930.9U CN205081777U (zh) 2015-10-31 2015-10-31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8930.9U CN205081777U (zh) 2015-10-31 2015-10-31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1777U true CN205081777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8930.9U Active CN205081777U (zh) 2015-10-31 2015-10-31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1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3416U (zh) 一种卡托取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557480B (zh) 电子设备
CN108476032B (zh) 一种卡座、弹出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04230539U (zh) 智能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05621016U (zh)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模组
CN108093681B (zh) 一种底座、移动终端、耳机以及耳机座
CN211406104U (zh) 电子设备
CN105572377A (zh) 一种血糖仪
CN109831553A (zh) 终端设备
CN111427419B (zh) 翻转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67309A (zh) 终端设备
CN209748673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814672A (zh) 按键、电子设备、按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87428B (zh) 移动终端
CN204927766U (zh) 一种卡托取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5081777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1655194U (zh) 接口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94857B (zh) 终端设备
CN210041905U (zh) 电子设备
CN209282544U (zh) 一种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装置
CN210324962U (zh) 柔性电子装置
CN111050044B (zh) 电子设备
CN214355227U (zh) 一种触发装置和电动卷笔刀
CN111880606B (zh) 电子设备
CN207410123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1, block a, Kupai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Keyuan Avenue and Baoshen Road, north high tech Zone,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plant No.1, phase I project, No.3, Gongye West 1st Road,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5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