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0958U -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0958U
CN205080958U CN201520887099.1U CN201520887099U CN205080958U CN 205080958 U CN205080958 U CN 205080958U CN 201520887099 U CN201520887099 U CN 201520887099U CN 205080958 U CN205080958 U CN 205080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core element
shape magnetic
coupled inductor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70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爽
蒋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tec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tec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tec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Astec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870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0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0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0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依次串接在一起的多个磁芯元件(201、202),其由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组成,其中,以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交替、并且第一个磁芯元件以及最后一个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201)的方式依次串接多个磁芯元件,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结构简单,能够节省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体积和布局面积、节省材料、提高功率密度、降低磁芯损耗并且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感器结构中,例如基于环形磁芯的电感器等电感器结构通常不允许将多个电感器组合到单个部件中。
美国专利US7489225B2公开了一种构成了两个独立的电感器的单个部件。如图1所示,该图示出了构成两个独立的电感器L1和L2的单个部件。该单个部件由具有中心引线的E形磁芯1006-1008和I形磁芯1014构成。两个电感绕组分别围绕在E形磁芯的基部上。但是该专利仍然没有给出构成多于两个的电感器时,可简易增加或减少电感器的技术方案。
期望一种构成多相电感器的单个部件,并提供有效增加或减少电感器数量的技术方案,以能够节省空间、减少材料成本以及降低磁芯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并以叠加方式构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多个磁芯元件201、202,其特征在于,多个磁芯元件201、202依次串接在一起,多个磁芯元件由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组成,其中,以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交替、并且第一个磁芯元件以及最后一个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201的方式依次串接多个磁芯元件,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形磁芯元件202具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四个分支,并且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2N个绕组,在由一个形磁芯元件202和两个“|”形磁芯元件201构成的每个子结构中,2个绕组分别绕在两个“|”形磁芯元件201上或分别绕在一个形磁芯元件的两个分支上。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形磁芯元件202由具有相同磁导率的单一材料构成或由具有不同磁导率的两种材料构成。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多个磁芯元件之间通过隔离体分隔。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隔离体为粘合剂或空气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另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多个磁芯元件501、502,其特征在于,多个磁芯元件501、502依次串接在一起,多个磁芯元件由一个“|”形磁芯元件501和多个形磁芯元件502组成,其中,以第一个磁芯元件为“|”形磁芯元件501并且随后的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502的方式依次串接多个磁芯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多个形磁芯元件502为M个形磁芯元件,其中,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M个绕组,M个绕组分别绕在M个形磁芯元件上,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多个形磁芯元件502为M个形磁芯元件,其中,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M个绕组,M个绕组分别绕在该一个“|”形磁芯元件和第2个至第M个形磁芯元件上,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多个磁芯元件之间通过隔离体分隔。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隔离体为粘合剂或空气隙。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结构简单,容易根据实际应用来增加或减少串接的磁芯的数量,因此便于实际应用。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能够节省体积和布局面积、减少材料成本、提高功率密度、降低磁芯损耗并且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对应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附图中不必依照比例绘制出单元的尺寸和相对位置。
图1是示意性示出现有的电感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以每个子结构为例示出了在磁芯元件上绕制绕组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磁芯元件之间的隔离体的设置的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在磁芯元件上绕制绕组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在磁芯元件上绕制绕组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磁芯元件之间的隔离体的设置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与现有技术之间的结构区别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多个磁芯元件201、202,多个磁芯元件201、202依次串接在一起。多个磁芯元件201、202由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组成,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形磁芯元件202具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四个分支。在该多相非耦合电感器中,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交替布置,并且第一个磁芯元件以及最后一个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201。
在图2中的包括N个形磁芯元件202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中,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2N个绕组。图3以每个子结构为例,示出了在磁芯元件上绕制2N个绕组的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由一个形磁芯元件202和两个“|”形磁芯元件201构成的每个子结构中,2N个绕组中的2个绕组L1、L2分别绕在两个“|”形磁芯元件201上(如图3的右图)或分别绕在形磁芯元件202的两个分支上(如图3的左图)。图3所示的对于绕组的绕制方式仅是示意性的,可以根据应用而使用不同的绕制方式。
形磁芯元件202可以由具有相同磁导率的单一材料构成,或者可以由具有不同磁导率的两种材料构成,从而使得形磁芯元件202的左右两侧的分支具有不同的磁导率。
如图2所示,多个磁芯元件201、202之间通过隔离体203分隔。隔离体203为粘合剂或空气隙。粘合剂例如可以是环氧树脂。另外,如图4所示,“|”形磁芯元件201可以仅与形磁芯元件202的上侧通过隔离体分隔开。并且可以根据应用来控制隔离体的宽度。
通过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可以获得2相或N相非耦合电感器。下面给出获得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多个磁芯元件501、502。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多个磁芯元件501、502也依次串接在一起。多个磁芯元件501、502由一个“|”形磁芯元件501和多个形磁芯元件502组成。在该多相非耦合电感器中,第一个磁芯元件为“|”形磁芯元件501并且随后的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502。
在图6中,多个形磁芯元件具体可以为M个形磁芯元件,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在包括M个形磁芯元件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中,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M个绕组。图6是示出了在磁芯元件上绕制M个绕组的方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M个绕组L1、L2…Lm分别绕在M个形磁芯元件502的下侧部分上。如图7所示,M个绕组L1、L2…Lm也可以分别绕在“|”形磁芯元件501和第2个至第M个形磁芯元件502的右侧部分上。图6和7所示的对于绕组的绕制方式仅是示意性的,可以根据应用而使用不同的绕制方式。
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如图5所示,多个磁芯元件501、502之间通过隔离体503分隔。隔离体203为粘合剂或空气隙。粘合剂例如可以是环氧树脂。另外,如图8所示,“|”形磁芯元件501可以仅与形磁芯元件502的上侧通过隔离体分隔开。并且可以根据应用来控制隔离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可以应用于多相降压变换器、多相升压变换器、或其它的多相非隔离DC-DC变换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结构简单,容易根据实际应用来增加或减少串接的磁芯的数量,因此便于实际应用。另外,如图9所示,以两相为例,与现有的由多件单个独立的电感器构成的多相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剩去了一个中心磁芯柱,从而能够节省多相非耦合电感器的体积和布局面积、减少材料成本、提高功率密度、降低磁芯损耗并且提高效率。
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参照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如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多个磁芯元件(201、2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芯元件(201、202)依次串接在一起,所述多个磁芯元件由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N个形磁芯元件(202)组成,其中,以所述N+1个“|”形磁芯元件(201)和所述N个形磁芯元件(202)交替、并且第一个磁芯元件以及最后一个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201)的方式依次串接所述多个磁芯元件,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磁芯元件(202)具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四个分支,并且所述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2N个绕组,在由一个形磁芯元件(202)和两个“|”形磁芯元件(201)构成的每个子结构中,2个绕组分别绕在所述两个“|”形磁芯元件(201)上或分别绕在所述一个形磁芯元件的两个分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磁芯元件(202)由具有相同磁导率的单一材料构成或由具有不同磁导率的两种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芯元件之间通过隔离体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为粘合剂或空气隙。
6.一种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包括多个磁芯元件(501、5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芯元件(501、502)依次串接在一起,所述多个磁芯元件由一个“|”形磁芯元件(501)和多个形磁芯元件(502)组成,其中,以第一个磁芯元件为“|”形磁芯元件(501)并且随后的磁芯元件都为形磁芯元件(502)的方式依次串接所述多个磁芯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形磁芯元件(502)为M个形磁芯元件,其中,所述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M个绕组,所述M个绕组分别绕在所述M个形磁芯元件上,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形磁芯元件(502)为M个形磁芯元件,其中,所述多相非耦合电感器还包括M个绕组,所述M个绕组分别绕在所述一个“|”形磁芯元件和第2个至第M个形磁芯元件上,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芯元件之间通过隔离体分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相非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为粘合剂或空气隙。
CN201520887099.1U 2015-11-09 2015-11-09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Active CN205080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7099.1U CN205080958U (zh) 2015-11-09 2015-11-09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7099.1U CN205080958U (zh) 2015-11-09 2015-11-09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0958U true CN205080958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7099.1U Active CN205080958U (zh) 2015-11-09 2015-11-09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09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767A (zh) * 2017-03-23 2019-11-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抗器和电源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767A (zh) * 2017-03-23 2019-11-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抗器和电源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8899B (zh) 一种磁集成器件、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方法
CN109391156A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102611315A (zh) 一种谐振转换电路
CN102208242B (zh) 一种磁集成电感及其制作方法和一种无桥pfc电路
CN102163489B (zh) 一种串联集成电感器件
CN105990002A (zh) 立体全对称铁芯三相电抗器
US20140266535A1 (en) Low loss inductor with offset gap and windings
CN103730230A (zh) 磁集成电感器
CN205080958U (zh)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CN102570863B (zh) 基于带有变压器的倍压整流电力电子无源集成模块
CN115410805A (zh) 多相耦合电感和多相交错dcdc转换器
CN103489569A (zh) 一种多相直流非耦合集成电感器
US11004592B2 (en) High-current half-turn windings
CN101552101A (zh) 具有串联激磁磁芯的磁性器件
CN105895302A (zh) 一种多相磁集成耦合电感器
CN205230746U (zh) 多相非耦合电感器
CN103856176A (zh) 采用耦合电感的lcl滤波器
CN207038323U (zh) 集成耦合电感
CN105990003A (zh) 立体混合型零间隙磁路三相变压器
CN214897986U (zh) 串联式耦合电感、直流变换器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03503418U (zh) 一种两相直流非耦合集成电感器
CN203941792U (zh)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结构
CN204834302U (zh) 一种用于有载调容变压器上的低压混合绕线结构
CN202394669U (zh) 线饼及使用该线饼的变压器
CN206685240U (zh) 一种磁棒式共模电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